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无品通天侯 > 132、进士身份难得

无品通天侯 132、进士身份难得

作者:小苏打不掺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8: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袁睿跟着郡主来到后院,两人也没有客气什么的,直接在石桌边坐下。

“怎么说,孟学士是不是还是坚持要迁回来!”

“我,我没好意思提,看到他瘦成那个样子,可以想象他们悲伤到何种程度,我哪里说得出口,我就是想着对他们有个交代。”

“我去过几次,每次说的都不多,他们是心病,我请了几次御医都束手无策,林家婶子也是医家出身,应该知道,可是我除了安慰也做不得什么。”

“刚刚小河跟我一起进去,看到孟学士那个样子,心里不忍,就跟我说,要是可能,她都想替若涵尽孝。若涵事为我而死,以后不管怎样,我都要承担。”

郡主听到这里,也是无奈的摇摇头,自己回到了京城,已经想了好多办法,但是确实成效一般,孟学士根本没有精气神了。

“早几天,我进宫求了静妃,请她下旨给若涵赐婚,给她一个名分,对她有个交代,也让你以后能为孟学士尽孝,算是一个对外的说法吧。”

袁睿不知静妃是谁,但是能下旨赐婚的一定是在宫里有主导权的人,想必是圣上新册封的贵妃。

“小河这个想法呢,也没错,要不,这样行不行,让小河认孟学士夫妻做干亲,这样,名分有了,也有了真正能尽孝的人,总比一个虚幻的名义强。”

“认干亲,这样行吗?”袁睿迟疑了一下,他没有想到这个。

“我请旨也就解决一个名分,攀了关系,可是终究人没了,什么都是假的,要是小河认亲,就有了真正的父女关系,以后做什么都是应该的,两位老人家也想得通。”

两人又想了一下,还别说,这个方案可行,小河现在就是袁家的人,以后也会嫁进袁家。就算若涵活着,也是嫁进来,实际意义没变,有了小河在中间,把关系拉得更近了。

“要不这样,这两天再去一趟,把这事的说明了,尽快让你们先成亲,把事情做扎实。”

“我们先成亲,这样不好吧,再说,我这次是来参加会试的。”

“怎么,占便宜还不愿意,先看看孟学士的意思吧。”

郡主嘴上没说,心里恨恨的,太便宜这个小子了,不是这事,怎么可能这样办。

“说到会试,你准备得怎么样,扬州才子呢,别真把人丢在京城了。”

“唉,这么长时间,难道你不知道我在做什么,非要我参加什么会试,我书都没看几天,怎么考,不是要我出丑是什么,”对着郡主,袁睿还是轻松的,什么都敢说。

“你呀,别跟我说,有本领去宫里说去,特意下旨让你参加会试,天下独一份呢!”

“咳咳咳,这个,郡主,不瞒你说,我还真没把握,要不,装病?”

“你看你那点出息,圣上让你来,未必能让你装病,你就老老实实去考。”

郡主不由的笑了一声,这个家伙也有怕的。

“不过呢,话先说清楚,你要是连个进士都不中,后面的事可就不好办了。”

郡主说完,也不管袁睿怎么想,转身径直离去。

袁睿顿时一呆,这话怎么说的,怎么还有了指标,未必自己真要一条路跑到黑!

他其实知道这是郡主的玩笑话,肯定不会为了一个什么名号跟自己较真,但是他也明白郡主这是在争一口气呢。

一直等回到家里,袁睿还是闷闷不乐的,这怎么得了。

接下来几天,他哪也没去,整天坐在书桌旁,呆呆地看着手里的书,有时半天不翻一页。

根本看不进去啊,再说,这个时候,看这些书啥用呢,也不考背书啊!

要不出去转转,看看有没有卖攻略和题目的,找点安慰!还是算了吧,脸皮还要呢。

还有一个月的时间,要准备些啥东西呢,是策论还是找点诗词背背。

袁睿脑子里混混沌沌的,一直不能将注意力放到会试上,也实在想不起来那些会试的经典之作。

本来这么烦闷的时候,去外面散散心是最好的,可是对他来说,也不是时候。

这个时候到处跑是可以,但是京城里现在熟人不少,要是那些公子哥,不免拉着应酬,袁睿又不愿意。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他要是外出,郡主肯定知道,难免又是一顿唠叨。

又过了两天,一大早,郡主让人送来了几本书籍,袁睿开始非常高兴,还以为这是郡主走后门给他找来的内部秘密试题。

可等他仔细看了一下,才发现,有两本是一些书籍商人为了赚钱而收集的历年考题及相关参考文章。

放在后世,就是考试习题集,专门刷题用的,虽说对自己来说,起不到太大作用,但作为参考还是可以的。

还有一本看着年代蛮久了,没有任何名字,里面还有不少手写的注释,甚至有个别字都要简单写上为什么。

袁睿很是奇怪,看来这才是郡主费心找来的独门秘籍,难道是主考官,让他提前熟悉一下主考官的偏好,好选择方向。

这本书还真让袁睿受益匪浅,他其实欠缺的正是一个好的指引人,书本上的学问他很熟悉,更是有了比别人多几百年的阅历,要说不足,还真就是对现在这个时代细节的把握。

这本书把会试要注意的事项和节点说得很详细,也很有见地,同时又告诉了科举学子应该怎么去做。

实际上,这就是一本最齐全的应试宝典,最难得的沥血之作。

三月初三这个节日,很多地方不是太注重,每个州的习俗也不太相同,往往就是简单的一个形式,没有什么特别的讲究,可能是一个鸡蛋,也可能就是一点面食。

但是在淮扬地区,可能最重要的就是庙会了,这是一年中唯一跟春节那样可以隆重聚会的节日。

庙会袁睿当然是不感兴趣的,但是建邺一群文人的游园会,他只能来参加。

没办法,是郡主要他来的,而且跟他强调了好久,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可能。

后来还是小河跟他解释了几句,估计是怕他有不情愿,郡主特意叮嘱的。

这次来的很多都是京里有名的夫子和翰林教授,他们会趁着这个机会对年轻举子进行学问上的点拨,对于参加这次会试的年轻学子来说,算是难得的学习机会。

游园会定在京城的夫子庙和秦淮河边上,那里有个大园子,是金陵学院特意建的。

这也是文人墨客最喜欢去的地方,那里充满了诱惑,还有遍地的具有文艺气息的靡靡之音。

几百年来,只要这片富饶的大陆出现了什么经典的诗词,在最快的时间,河上就会传唱出来,浅吟低唱,甜美、凄凉、动人,具有别样的韵味。

所以每次会试之前,总有一些文人挑头,将应试的举子聚集起来,让他们在会试之前充分发挥,做出传颂千古的名句。

袁睿独自一人先到了聚集的地点,估摸着也就巳时刚过。

本来,小河要跟着来的,袁睿没让,他就是来这里装装样子,准备随便溜达一下就回去了。

要是带着小河,就要待到晚上,小河一直想着去看秦淮河上那些花魁吟唱,确实没有意思。

大山跟马车就在外面,时刻准备着少爷回家,当然这是袁睿嘱咐的,他没有让郡主派人来接,小河这个宅子离夫子庙本来就不远。

到了京城,安全这事郡主最是上心,她现在也不敢抬大意,所以不但是大山,还有几个国公府的侍卫也跟在边上没动。

也就站了没一会,一个他熟悉的郡主侍卫走了过来,告诉他郡主正在里面等他。

现在他也知道,宅院边上每天都有郡主的侍卫,也是为了自己,所以到了这里,郡主早就知道了。

等他来到院里的一处厅堂里,看到里面坐了不少人,自己熟悉的胡洪海就在里面,当然还有从不缺席的徐老二。

介绍人自然就是徐老二,一圈下来,他算是了解了,都是京城里各家的公子,这次参加游园会就是混个场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