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西塞狼烟 > 第六十五章 新疆之约

西塞狼烟 第六十五章 新疆之约

作者:草原菩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5: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深秋十月。西征军主力开始进攻敌军数万精锐防守的北疆重镇玛纳斯城。

玛纳斯城有南北两城,形成犄角之势。两城均城墙高大、工事坚固、火力威猛、兵力雄厚。这也是阿古柏侵略军和英国雇佣军在北疆最后的巢穴。

走投无路的敌军,作“困兽之斗”。利用坚固的防御工事拼死抵抗;并瞅准时机、疯狂反扑。给西征军的进攻造成了重大伤亡。

几波全力猛攻,尚未拿下城池一角,西征军就已损失提督李大洪、杨必耀和总兵冯桂增、熊佑林、张大发、杜生荣、司世道及副将陆辉光、胡辉群、徐学明(徐学功大弟)和徐学义(徐学功小弟)等将领,阵亡军士过千人……

这时间,土尔扈特部落派巴特尔、李杰昆都、阿山昆都、巴音青,带领加强后的土尔扈特骑兵队和已成年的道尔吉“童子军”,跨过乌鲁木齐南山、西山,到达玛纳斯,驰援西征军攻城。伊犁将军荣全,也携塔城守军,来到玛纳斯城下助战。

西征军调集各部精锐力量,高筑炮台、下掘地道,昼夜不停倾力猛攻!经过两个月的全力攻击,在付出惨重代价后,终于艰难攻克玛纳斯的南北两城……

“玛纳斯之战”是西征军征战新疆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自身阵亡提督两人、总兵五人、副将以下将佐百余名;阵亡军士一千九百多人,伤者无算。

此战共歼灭阿古柏侵略军一万五千余人,其中包括英国雇佣军炮兵三百余人。缴获大量粮食和军火装备;解救被裹挟民众三万多人。

至此,西征军已将阿古柏侵略军和英国雇佣军在北疆的据点全部拔除,敌军主力被基本消灭。整个北疆所有军镇(除伊犁)已全部收复。

这时的李剑,也带着西征军先锋骑兵主力“董字营”参加了夺取玛纳斯城的惨烈战斗,冲锋时左臂被炮火击伤。

战事一完,他裹着伤臂,让亲兵带着家乡的几坛“老黄酒”,来到了巴特尔骑兵队的营地。这时,徐学功也前来探望土尔扈特将士,正在巴特尔营中。

巴音青见到李剑,又惊又喜!赶忙向大家介绍李剑与汗王在九年前的狼山脚下、阿拉善大漠古庙前的奇遇渊源和“新疆之约”。

提起汗王,大家都伤感不已!

李剑满腹遗憾,叹口气摇着头说道:“没有汗王的点化,我也来不了新疆。现在我应汗王之约来到了新疆战场,可汗王却英年早逝、阴阳相隔,实在可惜!……不过,汗王在天之灵,知道我们西征大军进疆荡寇势如破竹,其复土遗愿即将实现;就连西征大军装备使用的步枪,也有赖于他当年所赠,一定会非常开心!……

“巴音青!这些家乡黄酒是我在一年前,进西征军大营时准备的。心想进疆后,与汗王在新疆战场上,一同畅饮、开怀叙旧……现在,就请你代我到汗王灵前摆酒祭友,多絮叨絮叨别后之情。等新疆荡寇大功告成,我要亲自去草原祭灵扫墓……”

巴音青一口应承下来;又赶紧打发人去找高山和齐峰。

道尔吉见有人来叫高山和齐峰,觉得肯定是有啥好事。就让尼满和齐峰扶着他,拄着棍子拖着伤腿,一起跟了过来;要探个究竟。

巴音青先问高山和齐峰,还记不记得面前的这位西征军大将?两人仔细瞅了瞅,疑惑地摇摇头。

巴音青又问李剑,记不记得这两个已经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李剑也仔细瞅了瞅,然后摇了摇头。

巴音青诡异地笑着说道:“九年前,你既是他们的大仇人,也是他们的大恩人……当年要不是你在狼山脚下带人追杀他们,咱们就没有今天的大团圆了……”

他又感慨地说道:“这一晃荡,已经整九年过去了。我们大家还真是缘分不浅!汗王在天之灵,见到我们在新疆战场上共同携手杀敌!他当年的预言,现在成真,一定会特别高兴!……”

李剑点点头说道:“汗王确实是神人!他能预见九年后,我们在新疆战场上,共同与浩罕人、英国人对阵……没有他的点化,我恐怕还在迷途上越走越远,不会有今天……你们当时给我的伯丹步枪,他也预见到,今天能用到对付侵略军的战场上。

“你们注意到没有?我们西征军现在用的步枪,有一大半是仿造这种枪的中国式‘伯丹步枪’,威力大、射程远、精度好,已经造了十万多支。这在战场上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如果没有这些枪,这仗怎么打?我简直都不敢想象。这也等于汗王,提前救了千千万万将士的性命啊……”

大家都深切地点了点头。

徐学功见高山和道尔吉两人身上带伤,赶紧问巴特尔说:“他们伤得重吗?”

巴特尔笑着说道:“这两个小子命大!攻城的时候,一个肩膀上挨了一枪;一个大腿上让炮弹皮开了个口子。好在都是擦伤,只掉了块肉,没伤到骨头……”

说着,不禁又悲伤起来,“学明和学义两个兄弟,牺牲的太可惜了!眼看就要扫清贼寇、天下太平了,他们却……”

徐学功的心里,虽然仍在为又失去两个亲兄弟而感到难过;但是这十年间的凄风苦雨,已经使他坚定成钢。不再悲伤流泪……在这十年内,在与阿古柏侵略军和英国雇佣军的上百场大小战斗中;大哥徐学信、二弟徐学忠、三弟徐学孝、四弟徐学弟、五弟徐学策,先后战死殉国。现在,大弟弟徐学明和小弟弟徐学义,又牺牲在玛纳斯战场上。这几个兄弟,都是在风华正茂的年龄为国捐躯的,哪能不令人惋惜?兄弟姐妹九人,现在就只剩徐学功和小妹徐雪英。

徐学功叹了口气,缓缓说道:“除掉闯进家园的强盗,赶走来到草原的恶狼,哪能不流血?……他们为国捐躯,死得其所。几个兄弟和大哥,在九泉之下结伴而行,也不会孤单……雪英在你们那里还适应吗?”

巴特尔一听提到徐雪英,立刻来了精神!兴奋地说道:

“雪英和凯瑟琳,还有这四位。现在都是‘童子军训练营’‘部落学堂’的高级教官。这几个和他们的智信‘大师父’,负责教武功、练骑射;雪英和凯瑟琳,负责教文化、讲历史。都忙活着呢……”

阿古柏侵略军和英国雇佣军在北疆的主力被打垮以后,敌我双方的兵力对比,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敌军的兵员规模优势已经完全丧失。

敌军在北疆驻守各城的几个主力军团,全部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海古拉的“前进军团”、努尔东的“本土军团”和云努斯的“侧卫军团”及帕提拉的“古牧地大营守备军”被彻底打残后,残余兵力,全部逃窜到了达坂城、托克逊、吐鲁番一线。

阿古柏坐镇托克逊,手上除了几个军团的残余力量和达坂城、吐鲁番的守城兵力,还有作为战略预备队的哈吉“近卫军团”、小儿子引上胡里的“税警总队”。

他准备继续组织这些残兵败将,利用达坂城这个横亘在天山隘口的天然屏障,和托克逊、吐鲁番这两处经营多年的战略堡垒,进行一场关乎自己命运的决定性战役。

这也是他的英**事顾问比格中校所倡导的。再准确点说,就是英国政府要求他,必须在这里挡住中**队;从而继续给英国政府的出面“斡旋”,争取必要的时间。

西征大军进疆的第二年(1877年,光绪三年)四月中旬。冰雪消融、春暖花开。西征军主力从乌鲁木齐出发,兵临达坂城。正式开启收复南疆之战。

达坂城,是扼守在进兵南疆必经之路上最险要的中天山隘口。经过侵略军数年来的多次扩建,这里已经成为城墙高大坚固、防御工事完备、防卫火力强悍的巨型战略防御堡垒。

敌前进军团司令海古拉,从古牧地败退到达坂城后,亲自在达坂城指挥防守。海古拉的残余力量加上敌达坂城守军爱伊德尔的五千多人马,有八千多的步兵、骑兵和炮兵。

激战五日。海古拉和爱伊德尔的守军,抵挡不住西征军的凌厉攻势,夺路而逃。爱伊德尔战死,海古拉败走托克逊。

此战歼灭阿古柏侵略军五千余人,其中包括英**事教官、雇佣兵炮兵、山地连特种兵的两百多人。

缴获大量战马、军火和军需物资。西征军自身损失轻微;主将刘锦棠的战马,被敌军炮火击中,所幸本人只受轻伤。

四月下旬。西征军开始从达坂城出发,沿官道和山间小径向托克逊、吐鲁番两地同步推进……

托克逊和吐鲁番这两个军事重镇,是阿古柏侵略军和英国雇佣军,由北向南拱卫整个南疆的最后两处最庞大、最坚固的战略堡垒。

身为侵略军统帅的阿古柏,十分清楚这两处堡垒的战略地位。他知道:如果在这里再挡不住中**队,则焉耆、库尔勒必失;而焉耆和库尔勒这两个南北疆的中心地带、咽喉要地一旦丢失,整个南疆的门户就此大开。今后,他苦心经营的“洪福汗国”将土崩瓦解!再无稳固的立足之地。

因此,他亲自坐镇托克逊,指挥哈吉的“近卫军团”和从北疆战场、达坂城战场撤下来的残余力量;加上他的第四个儿子引上胡里的“税警总队”,决心死守托克逊—吐鲁番一线。准备在这里,同中国西征军一决雌雄!这也是英国政府向他发出的明确指令。

他考虑到吐鲁番的防御力量相对薄弱,又将云努斯的侧卫军团残部,派往了吐鲁番,支援退守吐鲁番的拍提拉;加强了托克逊主战场的侧翼防卫……

阿古柏的主帅大帐里。阿古柏和比格中校、库布里、努尔东、哈吉、引上胡里等众头目,正在听取从达坂城败退到托克逊的海古拉,讲述作战经过。

没等海古拉讲完,阿古柏就已经失去了耐心,打断了海古拉的话。他大声训斥道:

“你不要再强调他们的大炮有多厉害!爱伊德尔的达坂城五千多守军,加上你前进军团活着的人马;和刘锦棠指挥进攻的西征军军力旗鼓相当。他在向上仰攻,你们在隘口的上方;在坚固的堡垒上居高临下,占尽优势。而且你的火炮也不比他们少,有重大伤亡的应该是他们!……可你们依托天险据守的前进军团,和爱伊德尔的守军;竟然丢盔弃甲、狼狈逃窜!这是怎么回事?而且,爱伊德尔还丢了命。这才是你要解释的重点!”

海古拉赶忙解释说道:“我们被他们包围之后。他们没有像攻打玛纳斯城那样,直接发起冲锋;而是连着三天,用火炮向我们的阵地进行不间断的轰击。他们的火炮,比我们的英国造火炮威力还要大。我们的防御工事,几乎全被炸毁;十几处城墙,也被彻底炸塌。最后,我们的弹药库,也被炮火击中爆炸了……”

比格急忙问道:“你是说,他们的火炮威力,要比我们英国的火炮威力还要大?”

海古拉十分肯定地回答说:“是的!他们这些火炮的口径、射程、精准度和威力,都要强过我们的英制火炮。不但是火炮,他们装备的步枪也非常的强悍;尤其是射击精度和射程,比我们的恩菲尔德式步枪要强很多!我觉得这种枪,和土尔扈特人用的‘伯丹步枪’,是一样的!都是俄**队装备的制式步枪……”

阿古柏继续问道:“在这种情况下,你们组织了几轮步、骑联合冲击?”

海古拉回答说:“在我们的炮火掩护下,组织了两轮步兵和骑兵的协同冲锋;但是,都还没与对方的骑兵交手,就被他们的枪炮火力完全压制,给逼退了……另外,还有一个特殊情况。徐学功,现在已经是大清**队‘振武营’的统领,他也参与了进攻达坂城的这次行动。徐学功对达坂城的堡垒结构和附近的地势地形,都了如指掌。所以,中**队不但枪炮火力威猛;排兵布阵,也恰到好处。我们只能被动挨打……”

阿古柏吼道:“够了!作为‘洪福汗国’的大将军!还能说出这种话,来为自己开脱?简直是不知羞耻!不要说一般的城池,就是相比较古牧地、玛纳斯;达坂城的防御优势,也非常明显!可到最后,让你们摆弄成这样狼狈的结局。简直是天大的耻辱!……古牧地、玛纳斯虽然丢了,可让中国人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可你们在达坂城,凭借着最险要的隘口天险、最坚固的工事堡垒;竟然连刘锦棠、金顺,甚至徐学功的皮毛都没伤到。你怎么解释?”

海古拉眼前一亮!急忙比划着说道:“我们的炮火,击中了刘锦棠的坐骑,把刘锦棠掀翻在地;就差那么一点,就能把他们的主将给报销了!……”

阿古柏继续吼道:“行了!没能要他的命,就等于白忙活!……在土尔扈特面前,你就一直丢盔弃甲;当时你就一直有道不尽的理由。现在,在中国正规军面前;你又是损兵折将、狼狈而逃!也同样有说不完的借口。你还有点军人的样子吗?……”

被逼急了的海古拉,又急忙解释道:“父汗!还有件事,我要说明一下。我的前进军团,在古牧地受到重创,确实是已经溃不成军!到了达坂城,也没缓过劲来。但是,防守达坂城,我前进军团没有一个逃兵!可爱伊德尔的守军,说起来有五千多人马;可在中**队炮击达坂城的当天晚上,就有几百人逃出了要塞……还有一部分,直接向中**队投降,泄露了要塞的火力配置状况。后两天,我们的炮兵群还没发挥威力,火炮阵地就被中国人的炮火全部摧毁……这些情况,比格中校可以向活着的英国教官,了解确认!”

比格一直在综合各方面的信息,评估分析中国西征军的战力和当前的战场态势。他越听越觉得,局势发展对己方很不利;也因此失去了在托克逊决战获胜的信心。他急忙问阿古柏道:

“陛下!现在的形势对我们十分不利!他们不但有和我们规模相当的作战兵力,而且他们的武器装备也和我们不相上下。如果被他们困在这里,是相当危险的!这样的话,您还计划在托克逊这里和他们决战吗?”

阿古柏霍地站了起来,阴森着脸,倔强地吼道:“大家记住!在托克逊决战,决不能动摇!”

比格被这一下给噎住了。他满脸狐疑地望着阿古柏,轻轻叹了口气。他心里明白:现在的阿古柏军队,虽然剩下的兵员规模不算太小,也有他这样的英国雇佣军鼎力相助;但已经不是中国西征军的对手。现在只不过是强弩之末,勉强支撑罢了。

库布里看着比格,忧心忡忡地说道:“如果我们现在把托克逊再丢了,吐鲁番也一定保不住。那么焉耆、库尔勒甚至是库车、阿克苏无险可守,也必定陷于中国人手中。我们的立足之地在哪里?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比格赶忙解释说道:“在托克逊、吐鲁番与中国人决战,也是帝国政府的构想。希望在这里,能够挡住中**队,起码拖住中**队;给帝国的斡旋、调停,争取时间。但是,作为陛下的朋友!我也要根据战场态势,作出独立的判断……”

库布里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比格中校。现在的中国人,根本就不把你们大英帝国放在眼里!您所谓的的斡旋、调停、照会、交涉根本不起作用,无济于事!……以你所说,从中国人的西征军,还没进到新疆的时候,英国政府就已经开始斡旋。可现在两年过去了,济木萨、古牧地、乌鲁木齐、呼图壁、玛纳斯,整个北疆都没了,现在达坂城也丢了。你们的英国政府,还在照会、交涉……我感觉这不是真心的斡旋、调停,而是在隔岸观火!……”

比格赶忙摆摆手,打断了库布里的讲话。他气急败坏地指着库布里喊道:

“停、停、停!……请你,不要怀疑我们英国政府的努力和决心!……三年前,福赛斯公爵是作为英国特使,代表英国政府和咱们‘哲德沙尔汗国’签订的《喀什噶尔条约》。不论是以前的‘哲德沙尔汗国’还是现在的‘洪福汗国’,英国政府都承认汗国的主权地位。并一直在履行条款中的义务,包括向汗国提供武器、训练汗**队、情报共享和派出雇佣兵协助汗国作战……”

库布里又摇了摇头,“说这些,还有什么意义?到了这个地步,我们的‘洪福汗国’,主权在哪里?边界在哪里?”

比格比划着双手,继续辩解说道:“为了让大清国承认‘洪福汗国’的主权地位,威妥玛公使两年前就代表英国政府,向中国政府施压,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当时画出了两条弧线,将新疆分成了三个部分:以玛纳斯为起点,包括玛纳斯、呼图壁、乌鲁木齐、古牧地到吉木萨一线以南超过11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归咱们‘洪福汗国’;玛纳斯以西的伊犁归俄罗斯;塔城和布伦托海仍归大清帝国所有……就现在来看,这个方案仍旧是最佳方案!”

库布里也不耐烦了,反驳道:“搞这么一个方案,画两条破线,有个屁用!中国人不愿意,英国人就束手无策……我认为,既然中国人不肯就范,英国政府就应该直接向大清国再次开战!英**舰,就应该再次开进大清国的内海。英**队就该像十六年前那样,再次打进北京城!上次烧了圆明园,这次就应该烧掉中国人的紫禁城!那样,才能使中国人俯首听命,才有决定性的意义!……现在,如果我们倒下了;大英帝国为殖民印度设计的‘缓冲国计划’,就要同时泡汤。咱们同时完蛋!”

比格又挥挥手说道:“库布里先生!请不要冲动!同大清国交涉领土划界这件事,不光是由我们大英帝国出面;还需要我们的盟国支持。这当然也包括俄罗斯参与……”

海古拉也激动起来,大声喊道:“俄罗斯?你们现在还在想着俄罗斯?你们想把伊犁分给它,可俄国人现在却帮着中国人在对付我们‘浩罕汗国’……中**队在新疆的粮食,都是俄国人提供的。如果没有俄国人的粮食,直接到新疆卖给中国人;就凭他们自己的那点运输能力,粮草要过万里戈壁大漠,根本就是‘天方夜谭’!大清国的十万军队,不要说开战了;就是旅游观光,也绝对到不了这里!”

库布里又补充说道:“还有!这两年里,英国政府只是在嘴上和中国政府交涉,没有任何有意义的实际行动。结果,白白耗费了时间和宝贵的‘谈判筹码’。现在,中**队已经横扫了整个北疆。他们就更加不可能理会你们英国政府的所谓斡旋、交涉和划界方案……

“俄国政府在几天前,已经向奥斯曼帝国宣战;两国间的第十次战争,已经打响。俄国人和英国人的注意力,肯定都会马上转移到巴尔干地区。我们‘洪福汗国’的事,就更加没有人理会了。中国人会更加无所顾忌地向前进攻……等英国政府回过神来,一切就已经来不及了!”

“不要再争了!……”阿古柏挥了挥手,打断了大家的争论。他郑重其事地对比格说道:“比格先生!我想提醒英国政府:浩罕汗国已经被俄国人收入囊中,已经不复存在。我的‘洪福汗国’现在已经是大英帝国在新疆的唯一合作伙伴。中**队兵临城下,下一步该怎么办?我想听听你具体的想法。”

比格喘了口气,说道:“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与中国人和俄国人尽快达成划分边界的协议?这是核心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中国人自然会停止进攻……这样,我现在也学中国人的传统做法,提出以下‘上、中、下’三策。如果陛下和大家同意其中的一策,我就马上给威妥玛公使发加急电报;按这样的方案,抓紧进行运作,不能再耽搁。这样可以吗?”

阿古柏点点头,示意比格继续说下去。

“上策是:放弃仍在我们手上的托克逊和吐鲁番,只保留焉耆和库尔勒以西及南边的所有领土。也就是以中天山为界,中天山以北归中国人和俄国人,中天山以南归咱们‘洪福汗国’。我之所以将这个方案作为‘上策’,是因为我觉得这个方案,当前各方接受的可能性比较大……”

阿古柏打断了比格的话,挥手说道:“这绝不可能!……你说下一个。”

“中策是:达坂城、托克逊、吐鲁番仍归我们‘洪福汗国’,包括焉耆、库尔勒以西及南边的所有领土,都归‘洪福汗国’;此外的北疆地区和齐克腾木以东的地区,归中国人和俄国人。”

阿古柏和所有的敌军头目,都听着没说话;既不点头表示同意,也没表示坚决反对。

比格觉得,阿古柏对放弃整个北疆的领土诉求,可能还是有些“心有不甘”;但严酷的现实,又使他失去了足够的底气,坚持占有北疆。他感觉阿古柏还在犹豫,不会马上表态支持或反对,就干脆说出了他认为的“下策”:

“下策是:仍然按最早的划界方案运作。以玛纳斯为起点,包括玛纳斯、呼图壁、乌鲁木齐、古牧地到济木萨一线,以南的超过11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全部归咱们‘洪福汗国’;玛纳斯以西的伊犁归俄罗斯。北疆的塔城、布伦托海至东边的巴里坤、哈密,仍归大清国所有……我之所以把这个方案作为‘下策’,是因为按照当前新疆的战争态势和当前的国际形势;中国人不大可能接受这个方案。请陛下和大家考虑一下,尽快定夺。”

阿古柏和众头目都没吭气,都陷入了沉思之中;气氛开始变得尴尬起来。

阿古柏和众头目,显然已经意识到,以现在的新疆形势,对方已不可能接受这个“下策”所列条件。但“上策”里,要放弃整个北疆,还包括在自己手上的托克逊和吐鲁番,也确实不甘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