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西塞狼烟 > 第六十三章 夜说西征策

西塞狼烟 第六十三章 夜说西征策

作者:草原菩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5: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时间飞逝,已经到了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汗王进京转眼已经整三年。这三年当中,虽经太医院的太医们精心诊治、悉心调理,但汗王的病情仍不见根本性的好转。

智信誊抄留底的汗王上奏朝廷请求出兵新疆、收复失地的奏折;向大臣们介绍新疆状况、详述民间疾苦的各类往来信札,已经装满了整个书橱。

这些信札中的一大半,都是写给那些主张“先固东南海防,后图西征新疆”的“海防派”大臣的。汗王力陈新疆之重、详述军民之苦的用意十分鲜明,试图说服他们一改初衷、决意复疆。这些朝廷重臣被汗王的锲而不舍、抱诚守真渐渐触动了心扉,有所醒悟、顿觉汗颜。

“海防派”核心人物李中堂,曾亲自回函道明原委:“吾辈本意,绝非弃新疆于蛮荒!实因列强蹂躏、内乱频起,致国力衰微、百业凋敝。海防、西征,力难兼顾。然寻得良策,必倾力复土、绝不延宕!”

汗王闻听徐学功、孔才等民团首领,仍在大山之中与侵略军巧妙周旋、顽强抗击;且偶有捷报传来。心内不胜欣慰!同时也为身处险境的这些患难兄弟,捏着一把汗!

土尔扈特部落栖身的额尔宾山,被阿古柏侵略军和英国雇佣军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包围;西面方向侵占伊犁的沙俄军队,也虎视眈眈、蠢蠢欲动。整个部落,完全陷入了野狼三面环伺、一面恶虎进逼的险恶境地。生存状况,苦不堪言!

心力憔悴的汗王,深切关注着新疆越发糜烂的态势,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身体状况,毫无起色。

但在恍惚之中,他似乎隐隐约约感觉到,自己期盼已久的那一天即将到来……大漠古粮道上修缮、新增的大量转运驿站;新疆军政要员的大规模调整,尤其是力主收复新疆的左宗棠左大帅督办新疆军务;朝廷在向全国秘密筹措军费、筹集粮食。这一切都能佐证这一点,这应该是用兵新疆、收复失地的前兆……

五月初的这天傍晚。两顶官轿匆匆出了京城德胜门,在理藩院外馆门前悄悄落轿。

理藩院尚书皂保,陪着另一位神秘的朝廷大员,下了官轿,进了外馆大门。

皂保转身向守备统领交代说道:“关闭大门,任何人不许打扰!”

外馆大门被瞬间关闭,卫兵开始封闭门前的所有通道。

过了一会儿,在守备统领的引领下,汗王来到了会客厅。

汗王与皂保已经是相识已久;但他身边的这位年逾花甲、体格健壮的正一品大员,却未曾谋面。

皂保知道这两位互不相识,就赶忙介绍说道:“我来介绍……这位就是新疆土尔扈特部落布彦汗王……这位是东阁大学士、陕甘总督左宗棠左大帅!”

汗王见仰慕已久的左大帅就在眼前,心内惊喜交加!赶忙拱手行礼,“早闻左大帅威名!晚辈仰慕已久!今日得见,幸会、幸会!”

左宗棠微笑着点了点头,炯炯目光打量着这位身材魁梧、尽显憔悴的青年汗王;同样有似曾相识、相见恨晚的那种感觉。缓缓说道:

“青年才俊,青年才俊啊!……身体调养得还好吗?”

“多谢左大人关心!我的身体本无大碍,只是太医们揪着不放……”

左宗棠摇了摇头,“不对!汗王的伤情我略知一二,多处战伤非同小可!已然耽搁疗伤时机,拖成重疾。决不能视同儿戏……”

“左大人放心!我一定会配合治疗……不知大帅晚间到此,有何指教?”

左宗棠点了点头,捋着已然花白的胡须,伸出了两个手指,冲着汗王缓缓说道:

“老朽到此见你,有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朝廷用兵新疆的决心已下。西征大军开始向兰州大营集结,不日西进新疆、收复国土。我认为,这应该是你的最大愿望,特来相告!”

汗王听到这个消息,顿时觉得喜从天降!兴奋地合起双手,高声说道:“菩萨保佑!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皂保赶忙神秘地补充说道:“左大人现在已经是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了!同时还继续领东阁大学士、陕甘总督衔,担子也不轻啊!”

汗王再次拱手说道:“左大人这几年来,为收复新疆失地据理力争、劳神费力!我们新疆人,都应该感激不尽!……”

左宗棠摆摆手说道:“我只是向朝廷力陈复疆之因、弃疆之果。文章再好,也是文字上的功夫。你和你的哈敦,带领土尔扈特部落军民同浩罕军队以命相搏。虽损失巨大,但能够巧妙周旋、重创敌军。挽狂澜于既倒,燃朝野之希望!

“这才是朝廷下定决心用兵新疆真正的底气所在。如果没有土尔扈特部落和徐学功民团,这样的民间力量坚持;我都不敢想象,新疆会糜烂到什么程度?那时间,朝廷还有没有意愿和信心规复疆土?……老朽到此的第二件事,就是向你讨教大军进疆剿寇的进退方略!”

汗王一愣!顿觉有些难为情,拱手说道:“左大人雄才大略!断不能用‘讨教’二字相论。晚辈承受不起……”

左宗棠再摆摆手说道:“汗王不要过谦!当今朝中,真正与阿古柏军队、英国雇佣兵正面交锋者,只有汗王一人。无论讲临战经验、韬略胆识,还是讲态势感知、熟识当地水土,都无人能及!虽然我这里先前对阿古柏和英国人的探摸研判,费力不少;林则徐林大人,生前赠我的新疆图表,也受益良多。但终归未临其境,仍属管中窥豹、不得要领。

“现在英国人和俄国人,都在与阿古柏狼狈为奸、沆瀣一气!置我主权于不顾;在我领土上签约划界、荼毒生灵。将我新疆,从大清国版图上分裂出去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若不尽快收复,后果难料。就如汗王在奏折中所提‘新疆不保,必为英、俄所趁’。还请布彦汗王不吝赐教、共图良策……”

汗王默默地沉思了片刻,缓缓说道:“在京城的这三年里,我确实也思考了许多。新疆现在的境地,就如智信和尚的一首杂诗《西陲怨》所言:‘萧墙祸起困巨龙,虎狼觊觎多枭雄。早知西陲龙脉地,无奈库空怎用兵?’……”

左宗棠笑道:“这个和尚倒还有些见地,能道出朝廷的辛酸之处。新疆陷落乃至众寇凌我国土,均系‘萧墙之祸’所引。新疆之重,朝廷也心知肚明;无奈国力虚空、顾此失彼不堪用兵也是实情。不过,这些难处,现在已经有了转机。国力虽然不济;即使举洋债筹兵费,也要一意复疆!决心不再会动摇……汗王认为,以当前新疆情形,我大军西征复土,有何软肋?”

汗王此前已对用兵新疆的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颇有心得。现在看到朝廷的复疆决心已下,左帅也是诚恳探讨;且左帅是深入探究大军远征新疆,所存在弱项和短板的第一人。觉得左帅才是真正准备规复新疆的灵魂人物,是能够‘知己知彼’‘能战必胜’的核心中枢。便准备将自己的研究心得,直言不讳地和盘托出,以供左帅参考;为西征大军提早全面筹划、防患于未然,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稍微理了理头绪,郑重说道:

“古今塞外用兵:筹饷难于筹兵,筹粮难于筹饷,筹运更难于筹粮。现内地战乱已平,可倾力西征。集结兵员、整备兵器,应不成问题。但中原、河套、陕甘等粮产丰腴之地,悉遭内乱蹂躏;田地荒芜、百姓逃散,恢复尚待时日。

“大军耗粮之巨当不堪承受,筹粮必定艰难。而内地赴疆南路走河西、北路过科布多、中路过阿拉善戈壁大漠三条路线,均在万里之上。我数次进京返疆,对三条路线多有了解;少水源、多戈壁,沿途转运实属困难。因此,这万里粮路,应该是西征大军命门之所在!”

左宗棠点头称是,说道:“汗王所见极是!我最为担心的也正是这万里粮路。无粮等于无兵,粮断是为兵废!不过,此事已有所准备。此前,由我督办西征大军粮饷转运之时,就与俄罗斯商人有过接触,所商购粮事宜,朝廷业已允准。

“俄罗斯地广人稀,粮食充裕;而且,可直接解运至哈密、巴里坤。此可暂时缓解军粮转运之困!内地的粮草,过戈壁大漠转运至新疆,虽然路途艰难;但仍然是西征大军军粮供应的主渠道。所以,当前已经把河西走廊至哈密、额济纳过马鬃山至哈密,这两条主要粮道上的军台驿站,进行了恢复和修缮,已经可以投入使用。这也得益于,朝廷在这几年里对新疆的牵挂;日子再苦,朝廷也始终没有放弃新疆。如若不然,疏通这些粮道,还另需时日。”

汗王点点头说道:“三年前。我进京时,就走了哈密、马鬃山、额济纳、磴口这条线路。那时间,这一路上的军台驿站,就已经开始恢复修缮了,我看好像还新增了一些?……”

“是的!这条粮道新增的军台驿站就有十五处。”左宗棠说着,话锋一转,继续问道:“我西征大军进疆之后,有两种选择:一是先向俄国人索还收复伊犁,再全力击败阿古柏军;第二个选择是,先倾力扫灭浩罕阿古柏军和英国雇佣军,再收伊犁。对这两种选择,不知汗王有何见解?”

汗王答道:“我认为:俄国人虽占我伊犁,且有觊觎新疆之心;但全系浩罕人受大英帝国怂恿,起事开衅所致。国家内斗、萧墙之祸招来阿古柏恶狼,恶狼毁我疆土,引来沙俄黑熊,前因后果一目了然。如若西征大军先扫灭阿古柏贼寇,英人则同时溃败!俄人也必然胆寒,再无‘代管’之借口。收复伊犁可免用兵手段,指日可待!”

左宗棠点了点头,继续问道:“大军集齐哈密、巴里坤后,进击阿古柏军和英国雇佣军也有两种选择:其一为先进南路,下吐鲁番后,辅以若羌偏军,直扑南北疆咽喉之地焉耆、库尔勒。两路合击,拿下这关键两城,断其后路;再相机北进乌鲁木齐,聚歼阿古柏军主力。然后直捣南疆阿克苏、喀什……其二,从巴里坤进军,先收古城、吉木萨,再下古牧地、乌鲁木齐和北疆各城,击溃其主力;然后向南疆追击前进,沿途进捣其各处巢穴,收复南疆。不知汗王倾向于哪个进攻方案?”

汗王稍加思忖,答道:“我认为第二选择较为妥当。原因有三,第一:先拿下焉耆、库尔勒,扼其咽喉、断其归路,逼其决战。虽可速胜,但风险过大。我军将陷于腹背受敌、南北两面作战的不利境地。其二:我军的主要补给通道,包括来自俄罗斯的粮食补充,全部集中在了北疆的巴里坤、科布多和古城等地;兵员军需的补充,也全赖这几处支撑。

“北疆用兵,不虑粮草、兵员补给。而直扑南北疆咽喉的焉耆、库尔勒,则补给线过长,情势堪忧。第三:先下焉耆、库尔勒,虽有土尔扈特、和硕特两部落策应;但不及乌鲁木齐徐学功、昌吉沈廷秀、玛纳斯赵兴体、吉木萨孔才和塔城军府、科布多军府对规复北疆的策应有力。先取北疆可保无虞,先下南疆顾虑颇多。”

左宗棠又点了点头,赞道:“汗王熟读兵法,扼其要领,深谋远虑。令老朽开眼不少!”

汗王摆摆手说道:“左帅言重了!另有一事,我要提醒一下。现今英国人和俄国人,都已经派出使团同阿古柏来往;并派驻公使、签订条约,置我主权于不顾,魑魅共舞、狼狈为奸。我认为俄国人本意是在‘谋利’,不足为虑;而英国人则意在割裂我西陲国土,其心可诛!……

“现在,俄国人已经灭亡了浩罕汗国,阿古柏已经无家可归。他内心里最为憎恨的必定是俄国人,俄国人也一定心知肚明。这就逼迫阿古柏进一步倒向英国人,他一定会不惜一切手段,来讨取英国人的欢心。这也是邪恶的大英帝国,最想看到的结果。

“阿古柏带兵进犯新疆的十年间,英国人一直在提供军火装备、派遣雇佣兵参战,是在幕后运作。现在,在它看来,时机已经成熟,就快要逐渐走上前台了。所以,它派出的是一支130人的国家使团,两次与阿古柏签订的,都是国与国之间的军贸、通商协定。企图在我大清国无暇西顾之际,行分割我新疆之实!全无道义可言,实属丑类行径……

“虽然英国人现在还没有料到,在我大清国百废待兴、食不果腹的情形之下,会倾力用兵、收复新疆!而到了我大军西进、兵临城下之时;它一定会窜出来,不择手段、百般阻挠。例如:施压欧洲银行停止借贷兵费、施压俄罗斯阻断我军粮供应;狗急跳墙之时,再次在我东南沿海开衅肇事,也未可知!……英国人用心险恶,不得不防。望大帅有所准备!”

左宗棠郑重说道:“汗王高瞻远瞩,能够深谋远虑、运筹帷幄!实为国家之幸、新疆之幸!我也预料会有此情形。不过见招拆招罢了!”

汗王继续说道:“我觉得,大帅和朝廷,今后不必顾虑大英帝国和沙皇俄国的干预。全力扫灭阿古柏这条已经失去家园的野狗!阿古柏既灭,英、俄自然丧胆!断然不敢再公然冒险染指新疆,伊犁之结也可顺势而解。西陲新疆百年大计,自此可定!”

左宗棠点了点头,又问道:“朝廷挂念新疆之困,已十年有余。先前派出成禄一军,赴疆剿贼;结果被阻于肃州七年,未踏入新疆半步,现已被革职拿问。后来景廉督办新疆军务,金顺帮办军务时;虽然进驻巴里坤、哈密,但也未能取得有效战果。你对此事怎么看?”

汗王回答说:“我觉得:一是他们认为阿古柏军兵锋正盛,难以匹敌,孤军深入没有胜算。二是粮饷补给时断时续、军心不稳。三是对新疆的作战环境不甚了解、顾虑过多……其实,令他们最没有底气、最担心的,是朝廷对彻底击败阿古柏、收复新疆失地的决心!现在的朝廷,虽然下定决心收复新疆,可这已经几年过去了;此前所派军队,已经兵无斗志、将无良策,坐失了战机。今后的复疆大计,必定要重新谋划……”

左宗棠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汗王所言不差。成禄未战先怯、迁延不进,坐失良机。景廉泥古太过;既无临战经验,也无却敌胆识。金顺尚属勇猛,却是独力难支。这些都是不争的现实……现在陕甘乱事已平。我计划任用刘锦棠率湘军主力,会合金顺所部各营,形成西征大军的主干;另调各地劲旅左右呼应、并力前行。西进战事,可保无虞。”

汗王补充说道:“我觉得。成禄裹足不前、景廉督军不力的状况;也与各地揭杆造反的民军,对他们形成的冲击,紧密相关!使他们更加畏手畏脚……我认为,对待那些反对朝廷、揭杆造反的人,应该采取‘剿抚并用’的怀柔政策。以抚为主、以德服人。能争取过来为国效力,则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左宗棠听到这里,突然隐秘一笑!轻声问道:“汗王可还记得那个‘黄河自卫团’民军元帅李剑吗?”

汗王一愣!转而笑着回答说:“当然记得!……此人骁勇异常,颇有胆识。如果大帅能将此人收归麾下,将来必有大用!日后破贼陷阵、定能建功!”

左宗棠微笑着点点头,郑重说道:“此人已经在我兰州大营效力。日后进兵新疆,他是首选的先锋良将……”

汗王大喜!八年前邂逅大漠之中结下的因缘,终于见到了善果!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他兴奋地点了点头。

谈到这个话题,左宗棠自己也兴奋起来,“他能为国效力,国家能得此干将;首先是得益于你八年前对他的感化,使其萌生济世报国之心!加上你和他携手荡寇的‘新疆之约’,才有了后来的‘迷途知返’……进京到此,与你讨论新疆战事,就是他的提议。

“还有!你赠送给他的那两支俄制‘伯丹步枪’,确实威力不小,且精准耐用。兰州制造局,已经参考了这种步枪,制造出了咱们自己的步兵枪械。步、骑战力,已经大为改观!破敌胜算加码不少……这些,都与汗王的大度宽容、高瞻远瞩直接相关。老朽应再次感谢布彦汗王的‘襄助之情’才对!”

皂保听得津津有味!觉得这简直就是一段不可思议的神话传说。他兴奋地摇着头说道:

“我的天啊!你们两位,竟然还有这样深的因缘纠葛?真是无奇不有!布彦汗王这是在八年前,就已经在为今天的西征做铺垫……太神奇了!今后有机会,我一定在朝堂上,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僚们听听!”

左宗棠摆了摆手说道:“这些都是小插曲。布彦汗王的贡献,岂止这些?他与阿古柏贼寇以命相搏的气势,振奋了整个朝堂!他言辞犀利、剖析深刻的奏折和书信,让‘海防派’的大员们,统统闭上了嘴!不然,今天的‘勠力西征’,就一定会变成‘坐等观望’……他身上的战伤,不光是太医们看着落泪,天下人都在落泪……”

汗王看到左大帅已经有些哽咽;皂保尚书的神情也开始沉重。便赶忙说道: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晚辈不过是尽人臣之事,献微薄之力!安敢受大帅如此褒奖?再说,对我来讲,新疆既是国土、又是家园。家事、国事皆付于此!必定勠力向前、不敢懈怠!这都在情理之中。”

左宗棠定了定神,拱手说道:“还请汗王保重身体、早日痊愈!西征之日,我们能携手同行!”

汗王也兴奋地拱手说道:“虽人命俱由天定;然与大帅携手破贼,乃今生最大之愿望!大帅年逾花甲,尚能带兵远征;实为国家之幸、西陲新疆之幸!贵为国家栋梁,更应保重身体。规复国土、底定新疆之事。全赖左公之力!……”

左宗棠与汗王密会之后,便星夜启程,离京直赴兰州大营。西征新疆的战前准备,就此开始。覆盖全国的兵力大集结,正式拉开帷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