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西塞狼烟 > 第五十三章 沙梁湾的大火

西塞狼烟 第五十三章 沙梁湾的大火

作者:草原菩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5: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二天的晚上。侵略军的焉耆兵营里,侧卫军团司令云努斯,接到了第三骑兵团的报告:驻扎在莲花村的骑兵营,派出去探查捕鱼路径、搜捕当地渔民的骑兵队,全军覆没!

因为这件事事关重大,此次是敌第三骑兵团的团长木格里,亲自带着这个驻扎莲花村的骑兵营营长,来向云努斯报告情况的。

这让还没从“包尔图之战”的噩梦中完全缓过神来的云努斯,有些难以接受。他拍着桌子大声吼道:

“蒙古人都跑到山里去了!在你的防区,在风平浪静的博斯腾湖边上。怎么能出现这种骇人听闻的悲惨事件?你怎么解释?”

木格里料到云努斯一定会大发雷霆!他已经有所准备,也想好了推脱和应对的言辞,赶紧辩解说道:

“本来,我是不同意派骑兵队去抓捕渔民、下湖捕鱼的。可我们的英国教官,都嚷嚷得厉害!说守着这么大的博斯腾湖,都吃不上鱼?简直是不可思议!若再不改善伙食,就闹腾着要回英国了……我实在没有办法!才同意派出骑兵队,到湖边搜捕渔民和渔具的。那些英国教官,都可以作证……”

云努斯听到这样的解释,牵扯到英**事教官,立刻感觉得到有些无可奈何!怒气也在瞬间消散了一些。可他仍觉得,这件事是木格里没有安排妥当,才出了岔子。于是,继续斥责道:

“平时在湖边巡逻。你们派出去的,都是两个小队。这次是要抓捕渔民、收缴渔具的,很可能会遭遇激烈反抗;反而只派出一个小队。你们是怎么想的?”

“这次派出去的,也是两个小队;只不过让这两个小队分头行动。其中一个小队,去了莲花村附近的湖边芦苇荡……”

“那这个小队有损失吗?”

“没有!只不过空手而归,啥也没捞着。”

云努斯叹了口气,思索了一阵,突然问道:“你们认为,这件事是谁干的?”

木格里分析说道:“我也有些想不明白?南岸湖边上的蒙古人,全部躲进库鲁克山了。也没有发现他们出来活动过……按现场能看清的打斗痕迹判断,这起码是一支六七十人的精干队伍。躲进山的这个呼都克苏木,应该没有这个力量,也不可能有这个胆量!……”

“难道你是怀疑和硕特部落或者土尔扈特部落的主力骑兵,到了博斯腾湖南岸?”

“这还不好说。不过,单凭一个小小的苏木,他只能龟缩在山里;绝不可能敢放胆出来,向我们的骑兵队伍挑衅。招致杀身之祸!我明天准备派一个骑兵大队,前往南岸湖边和库鲁克山的逍遥谷山口,仔细查探这支队伍的行踪。如果他们是从逍遥谷进山的,就可以断定:是和硕特部落的一部分主力人马,从北岸的包尔图山,来到了博斯腾湖南岸。应该是来同这个呼都克苏木的人马会合的,目的是加强库鲁克山的守卫力量……”

“你的意思是:他们绕过了乌什塔拉古勒骑兵团的掌控范围,或者是直接穿越了古勒的两道封锁线;趁黑夜行动来到这里的。到达南岸湖边以后,正好与咱们的这队骑兵遭遇,才发生了后来的事?”

“是的!我认为是这样。博斯腾湖北岸和东岸,虽然地域广阔;但古勒骑兵团是加强过的,有一千多人马,兵力充沛。和硕特主力人马出了包尔图山;他竟然没有任何察觉,更别说出兵拦截。这是严重的失职!……或者说,他已经被蒙古人吓破了胆!故意放行!”木格里显然对古勒心怀不满,极尽诋毁。

“不要妄加揣测!我会调查的……如果确定,有人马进到了库鲁克山里,那你准备怎样处理这件事?”云努斯问道。

木格里瞅了一眼云努斯。本想着,他会在狂怒之下,直接下达攻击库鲁克山、消灭呼都克苏木和新来增援人马的命令,一雪前耻!可发现云努斯的眼神里,并没有显现出立刻攻山复仇的迹象……

他心里霎时明白了。这是因为两个月前的“包尔图之战”,整个侧卫军团在那音克峡谷、包尔图山,被和硕特主力人马杀了个丢盔弃甲、狼狈而逃!现在出现了心理阴影,害怕了!

可发生了这样一个骑兵小队被全歼的大丑事;如果没有积极迅速的反应,阿古柏也不会愿意……他揣摩了云努斯的心思,也考虑到他的难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们现在,只在库鲁克山外围封锁出口,限制他们的活动。从长远看,这确实是一步好棋,‘兵不血刃’就能困死对手,或逼迫他们投降。但是,这需要有足够的耐性,要付出时间代价……而坐等其‘自生自灭’,也存在很多的隐患。现在发生的这件事,就是一种隐患的体现。如果有一天,中国大军再次出现在博斯腾湖,得到这些人马的呼应,将是我们更大的隐患!也就是说:被困在山里的人难受,而我们也不舒服……”

“你说明白点!”

“我是说。土尔扈特部落有相当雄壮的实力,也有几百公里的战略纵深,我们不能强攻!只能将他们困在额尔宾山里,慢慢消耗他们。和硕特部落虽然只有十个苏木,实力差了一个档次;可包尔图山太过险峻、易守难攻。我们侧卫军团强攻,已经吃了大亏!现在也只能将他们困在山里,逐渐消解他们的战力……”

云努斯听到木格里,在有意无意地揭他内心的伤疤,有些恼怒。大声说道:

“我们在包尔图是吃了亏。可海古拉的第一军团一万多人马;不一样被土尔扈特在巴伦台峡谷,折腾得死去活来吗?他们的战损是我们的好几倍!你不知道吗?”

木格里苦笑了一下,觉得云努斯误解了他的本意,赶紧解释说道:

“这我肯定明白!我的意思是:这两个大头不好解决,就慢慢来。可眼下,逃到库鲁克山里的这个小小的呼都克苏木,我们不应该一直留着。再说,库鲁克山没有大的纵深,进攻相对容易……”

“我可以下达攻击这个呼都克苏木的命令。可是,一旦进攻失利、造成重大伤亡!你觉得阿古柏陛下,还能放过我们吗?”

木格里一愣!这个问题,他确实无法回答。但这句话,更加印证了自己的判断——对包尔图山的进攻失利,给云努斯的心理造成了无法去除的阴影和恐惧感。他顿了顿,理了一下思路,继续说道:

“我觉得。既然这是一个小小的苏木,没什么战力。库鲁克山也没有大的纵深;逍遥谷长度不超过十公里,其他峡谷更不会超过十公里,作战范围就在方圆二十公里以内……尽快解决掉这个‘后顾之忧’,应该是我们的最佳选择。即便在攻山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正常的伤亡;我想阿古柏陛下,也不会太过计较……”

云努斯听着木格里的话,倒觉得也有些道理。用最小的代价,处理掉身边这块“心病”,也是一种现实的选择。这样,也能避免此类令自己万分尴尬的意外事件再次发生。况且,一味地求稳避战,会让这些好勇斗狠的部下,怀疑自己真正的胆识;留下优柔寡断、惧怕中国人的形象。这是他最不愿看到的场景……经过权衡,他终于下定了决心,向木格里下令说道:

“你回去准备。如果明天,能确定这些人进到了库鲁克山;后天就开始攻山扫荡行动。一举荡平这个呼都克苏木,解除后患!第五骑兵团,配合你第三骑兵团行动!”

“是!司令官阁下!……另外,通过前段时间和中国人在那音克峡谷、包尔图大山里的较量。我也意识到,对付这些抵抗意识极强的人,当然需要充足的兵力和先进的武器装备;但更需要冷静的头脑和清醒的判断。我会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请司令官放心!”

云努斯这才露出一丝满意的阴笑,点了点头……

在博斯腾湖北岸身后的包尔图山里,和硕特部落左旗的扎西德勒克台吉,收到了呼都克苏木用信鸽传来的加密消息:505不通,1、2、3、4可行。

这条消息的意思是:湖面尚未封冻,无法通过;库鲁克山北山口→红柳圈→古尔温大碱滩→白土塘沙漠的这条通道,可以通行。

此时在凤凰台的呼都克民众,都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当中!

这可是和硕特部落,继包尔图山赶走侵略军之后,再一次战胜了凶恶的侵略者。

大家郁闷压抑的情绪得到了安抚;与侵略者斗争到底的信心,又一次极大地增强!似乎已经见到了彻底赶走侵略者的曙光。

那仁昆都为了让大家熟悉从北山口撤离库鲁克山的这条通道,专门安排前次参加探路的骑兵带路,领着布尔古德和苏博泰,带上云朵和赛音其米格,按原路再走一趟。

那仁有自己的打算。一旦侵略军寻求报复,疯狂进攻逍遥谷和凤凰台;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就由自己带着队伍负责断后,拼死拦截。阻挡敌军脚步,掩护老少民众从北山口紧急撤离,给本苏木留下血脉……

在带路骑兵的引领下,布尔古德和苏博泰带着云朵、赛音其米格,翻山越岭出了北山口,过了红柳圈,到了距离博斯腾湖东岸湖边有二十多公里的古尔温大碱滩。

带路的骑兵,指着北面远方的白土塘沙漠说道:“记住!这里是古尔温大碱滩。前面就是白土塘沙漠,过了白土塘沙漠,就是榆树沟。从我们脚下到榆树沟,这段距离有五十多公里。再从榆树沟翻过干沟,左手边就是包尔图的后山……那仁昆都让我把你们带到这里,让你们一定要记住这条紧急撤退通道的走向。不出意外的话,扎西德勒克台吉就在这条通道的前面,接应你们……”

“接应我们?”布尔古德疑惑地问道。

“是啊!”

“不是一起撤退吗?”

“紧急撤离的时候,肯定有大队敌兵在攻打逍遥谷甚至凤凰台,需要有人断后、掩护你们。断后和掩护你们的任务,就由那仁昆都带着我们来完成。”

布尔古德和苏博泰、云朵、赛音其米格,瞬间明白了那仁昆都的用意。这是在为整个苏木安排后路啊!大家心里,瞬间翻腾起无限的酸楚和不安……

“另外,那仁昆都要你们注意一个细节。因为撤退转移的时候,不光是咱们的人马,还有牛羊畜群。要你们一定要留意观察,适合人马、畜群,同时通过和分别通过的路径。如果这条通道上也发现敌情,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要优先通行人马,舍弃畜群……”

布尔古德四个人听了,心里更不是滋味。

带路的骑兵继续说道:“从这里回身往西,离白鹭洲不远,有二十几公里。从白鹭洲再往西约十公里,就是你们消灭那一队敌军骑兵的中苇场了。那仁昆都交代,白鹭洲和中苇场现在不能去。因为敌军当前,极有可能正在那一带活动。让咱们从这里,原路返回……”

返回库鲁克山的路上,布尔古德和苏博泰两人的心情异常沉重。觉得呼都克已经面临非常危险的境地,可那仁昆都还是没有把他们看做能上阵的勇士。只是准备,将带领本苏木老老少少转移的任务,交给他们。

云朵见他们俩心事重重,就想着办法替他们排解,可也找不到适合的由头。干脆直接安慰说道:

“那仁昆都安排我们来熟悉这条紧急撤退通道,并不是现在马上就用的。那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才用来逃生的。眼下还没到那个地步,你们也不要过于担心……刚才骑兵说,台吉在这条路上接应我们。说明这条通道并不完全是逃生用的,很可能是部落和旗里事先的安排。让我们苏木从这里,向包尔图山转移的……”

布尔古德和苏博泰听了云朵的这番话,觉得有些豁然开朗!心情瞬间有些好转。

赛音其米格突然问苏博泰说:“你们家老爷子不但功夫好,歌也唱的好;我们藏在芦苇丛里都听到了。那是唱的啥歌呀?怪好听的!”

布尔古德喊道:“哎!斯日古楞大叔唱的是《西海谣》。我给你们唱过多少遍。没记住吗?”

赛音其米格大眼一瞪!大声说道:“大叔前面唱得没听清。可后面唱的‘杀尽恶狼、还我家乡’,我们听得清清楚楚!你的歌里,有吗?”

布尔古德瞬间没了脾气。他疑惑地看着苏博泰,“就是!老爷子后面这一段歌词,确实让人耳目一新、热血沸腾!你以前听过吗?”

苏博泰笑了笑,“我阿爸唱的前半段,就是你唱的长调《西海谣》。后半段,是用《天山牧歌》第四段歌词改动后,唱出来的。这个《天山牧歌》的第四段,是我表哥孟和新编的。唱起来的确让人热血沸腾!……可是,今年夏天,表哥在部落骑兵主力与阿古柏侵略军的骑兵主力大对决的主战场——七个星山口,牺牲了。牺牲前,他单枪匹马冲上了侵略军的指挥阵地,干掉了好几个敌兵。砍倒了侵略军的帅旗!最终,上万人马的侵略军主力,被我们赶出了草原……”

布尔古德点点头,“你那把弯刀,就是他留下的?”

“是的!”

“真是个大英雄!……那这个《天山牧歌》你会唱吗?”赛音其米格好奇地问道。

“我只记住了这首歌的第一段和第四段,中间的两段没记住。”

“那你唱一遍给我们听听嘛?”

苏博泰有些难为情!不由自主地看了看云朵,云朵对着他使劲地点了点头。

布尔古德瞪了一眼赛音其米格,“就你事多!这样意境深沉、感慨悠扬的歌,要有特定的氛围,才能唱出来。你这纯粹是难为人……”

“没关系!我试试。但是不完整。唱的不好,你们也别笑话我!”

大家先送来了一阵掌声!

苏博泰闭上眼睛,酝酿了一下情绪、清了清嗓子。开始唱《天山牧歌》的首尾两段:

秀美壮丽的额尔宾山啊!

是生我养我的家乡。

山脚下的毡房里,

住着我心上的姑娘。

我想放声歌唱,

又怕你父亲怒火万丈!

我愿一生守候在你的身旁,

你何时能来作我的新娘?

神圣富饶的额尔宾山啊!

是强盗们觊觎的地方。

每座山峰的下面,

都是我拼杀的战场。

手刃贼寇,守护额吉还有我心上的姑娘,

是长生天赐予我神奇力量。

如果敌军枪炮射穿我的胸膛,

请把我埋葬在高高的山岗!

我的身体会化作又一座山脉,

我的心跳永远在草原上激荡!

大家送来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尤其是云朵和赛音其米格的掌声最为猛烈。

赛音其米格不知道额尔宾山在哪里?就问苏博泰说:“你歌里面唱的‘额尔宾山’是你们家乡吗?”

布尔古德急忙拦住说道:“别问苏博泰了,我来给你上上课!……”

“你啥都知道,”赛音其米格斜了一眼布尔古德,“那有没有你不知道的事?”

布尔古德冲苏博泰苦笑了一下,摇了摇头,“看到没有?这从小在一起长大的,虽然叫‘青梅竹马’,说起来好听!可一点温柔的神秘感都没有。从小就跟我顶嘴、抬杠,从不饶人!等她进了门、成了亲,日子咋过?我都不敢想……”

“那你就别成亲!我也不进门!我就不信,你能浪荡潇洒一辈子?”赛音其米格吼道。

“好了好了!你们两个……不见面,特挂念;一见面,就吵翻天!”云朵噘着嘴,摇了摇头。

布尔古德瞪起眼睛,对着赛音其米格喊道:“男人嘛!肯定比你们女人知道的多一点!我给你说说呵……开都河发源于中天山的巴音布鲁克草原。由西向东流淌六百公里,在咱们博斯腾湖的大河口入湖。开都河河谷,将中天山一分为二。河北面的中天山,就叫额尔宾山,河南面的中天山,就是霍拉山……咱们的库鲁克山,是霍拉山的余脉——尾巴根儿。巴音布鲁克草原,是中天山植被最好的地方;额尔宾山,是苏博泰他们土尔扈特部落最神圣的山……”

赛音其米格将信将疑,问苏博泰说:“他说的是真的吗?”

苏博泰点点头回答道:“嗯!是的……”

大家说话间,云朵突然闻到了一股刺鼻的煤油味。她吃惊地问大家说:

“哪来的煤油味?”

布尔古德笑着做了个鬼脸,“鼻子还挺灵的!你别害怕,这是你哥的秘密武器。”说着,将一个盛煤油的瓶子,从马搭子里拿出来晃了晃。

赛音其米格疑惑地问道:“这是啥武器?”

布尔古德不慌不忙,把瓶子放下;反手从身上的箭袋里抽出了几只箭晃了晃。

大家发现,这几支箭的箭杆上,缠着几圈纱布。

苏博泰立刻明白了布尔古德的用意,“那你口袋里肯定还有火石?”

布尔古德得意地点了点头,解释说道:“这在平时用不上。关键的时候,才能派上大用场!”

大家还在兴致勃勃地议论着布尔古德的自制装备,队伍不知不觉折回到了博斯腾湖东岸的沙梁湾。

这个沙梁湾,离博斯腾湖南岸的白鹭洲,还有二十公里的路程。其实,这是博斯腾湖南岸和东岸交汇后,澎湃的湖水向东南方向的沙漠深处,拱出来的一个巨大尖角。

只不过,湾里在夏天的丰水期有水;其他时间,就成为一大片长着芦苇的碱滩。这里的芦苇,反而长得更加粗壮、更加茂密;铺天盖地,一望无际!

引路的骑兵又说道:“这个沙梁湾,是你们出山以后的整个路途中,离水源最近的地方。在这附近,必须检查、备足饮水;然后过白土塘沙漠……”

话没说完,突然发现从西边方向不远处的芦苇丛里,跑出来一只大骆驼,好像骆驼上还有人。

这只双峰驼,拼命向山边飞奔跑去……

大家都明白,骆驼这样长时间奔跑,是要命的!感觉肯定是发生了人命关天的大事!

布尔古德疑惑地问引路的骑兵:“你们知道沙梁湾里住的有人吗?”

“以前听说。有一户哈萨克族牧民,住在这附近;但从没见过面……”

苏博泰警觉地说道:“会不会是浩罕贼寇到了沙梁湾?”

布尔古德说道:“我看像!”

骑兵有些疑惑,“以前,他们的巡逻队沿南岸往东走,最远从没过白鹭洲。他们现在怎么会到了这里?”

双峰驼本来是朝着山边的方向奔跑,可能是看到了这里有几个骑马的人;便直接转向,径直朝着这五个人的队伍跑了过来。

大家正疑惑之间,骆驼已经来到了队伍跟前……

骆驼上坐着两个**岁的男孩,坐在后面的男孩怀里抱着一只小羊羔。

坐在前面的男孩,用力猛拽缰绳,将骆驼停了下来。大声喊道:“下卧!下卧!”骆驼顺从地卧了下来。

两个男孩急急忙忙地从驼峰上跳下来,扑通一声跪在了布尔古德这几个人面前,大声哭着喊道:

“叔叔婶婶们救命啊!”

大家一惊!赶紧下马。

布尔古德赶忙扶起两个孩子,问道:“快起来慢慢说,出了什么事?”

“浩罕人闯进了我们的家。要杀我爹我娘!烧我们家房子!……”

“他们为什么要杀你爹娘?”

“他们问我们要金子和银子。我们家没有,他们就要杀人放火!”

“那你们咋逃出来的?”

“他们进到沙梁湾路口,我爹就发现了。我爹把我们放在骆驼上,藏在芦苇荡里;让我们瞅机会就赶快跑。我们听见浩罕人说:‘交不出金子、银子,还有粮食,就先烧房子后杀人!’我们爹娘说没有金子银子,也没有粮食;让他们把两只羊赶走。他们不愿意,就准备烧房子。我们就偷偷往外跑的……”

抱着小羊羔的,好像是弟弟,再次跪下啜泣着说道:“叔叔婶婶们,求求你们!救救我爹娘吧!我把小羊羔送给你们……”

大家望着这一对小男孩,心里像针扎一样难受。

苏博泰问两个孩子说:“他们大概有多少人?”

大一点的孩子回答道:“好像他们有十几个人。都骑着马……”

引路的骑兵赶紧说道:“这次的十几个敌兵,和上次你们在中苇场遇到的那十几个,可不一样。这次他们是有备而来!附近肯定还有他们的人马……”

苏博泰看着布尔古德,“怎么办?”

布尔古德稍加思忖,便下定了决心,“走!我们去看看……”

引路骑兵大吃一惊!急忙说道:“咱们身上有任务,不能节外生枝啊!”

布尔古德摆摆手,“浩罕贼寇到这里活动,跟我们前面在中苇场的行动,肯定有关系。我们不能撒手不管!这样,云朵和赛音其米格带上这两个孩子和骆驼,赶快朝北山口走,到北山口等我们。”

布尔古德说着,望着苏博泰和引路骑兵,“我们三个去芦苇荡里看一下。能救人,尽量想办法救人;实在救不了,咱们再回来。”

苏博泰赶紧点点头。引路的骑兵一看布尔古德已经铁了心要救人,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然后又点了点头……

布尔古德三人顺着两个孩子来的路径,催马来到芦苇荡的一个隐秘便道口上,牵着马进了芦苇荡。

这时间,已经慢慢起风了;西北风轻轻地将这深不见底的芦苇荡左右晃动。

不一会儿。三人就来到了离那两个孩子的家,只有一箭之地的侧面芦苇丛。说是家,其实就是用芦苇扎起来的一个大苇棚。

不远处,有十几个敌兵,正端着枪,呜哩哇啦地喊叫着什么?好像意思是:如果再不交出藏起来的金银,就要放火烧屋。

孩子的父母亲战战兢兢!好像摇着头在解释着:自己家里没有值钱的东西,也没有粮食。

这时候,敌军头目挥了挥手。两个敌兵,立刻点燃了随身带来的火把,朝着芦苇棚扔了过去。芦苇棚立刻开始燃烧起来。

一见到火,令布尔古德精神一振!又感觉到风势在逐渐增强,芦苇荡的外围已经开始呼啸,更是一阵狂喜!心想:自己的秘密武器可以派上用场了。

“这些家伙的胆子真大!这时候敢在芦苇荡里放火,就不怕把自己烧死吗?”苏博泰自言自语道。

“这帮家伙,不知道这时候要起大风,也不知道大风助火势的厉害。这也是刚起风,他们还没感觉到……你知道,这风是哪里来的?”布尔古德问道。

“不知道!那你说是哪来的?”苏博泰疑惑地反问道。

“是找诸葛亮借的!”

“诸葛亮?……诸葛亮借的是东风啊!现在刮的是西北风……”

“东风就麻烦了,现在要的,就是西北风!”布尔古德说着,从马搭子里取出煤油瓶,从箭袋里取出缠了纱布的箭支。开始用煤油浸纱布……

这些敌军。本来是想用放火烧房的方式施压,让两个孩子的父母赶紧将藏匿的金银和粮食交出来;没想到,人家根本就没有他们想要的东西。对他们的疯狂举动,也没太大的反应。

这一对苦命的夫妇,只有凄惨的泪水和满腔的怒火……但他们此时的心里,也有万分的欣慰——两个孩子逃出了魔掌。

眼看芦苇棚的大火越烧越旺,在西北风的助力下,还引燃了跟前两侧的芦苇。在远处都能感觉到异常灼人,敌军开始有些害怕了。

正准备转身离开,身后芦苇荡进口通道上的十几匹战马,突然嘶鸣着躁动起来!

敌军头目定睛一看,大吃一惊!只见身后四周,都开始火光冲天!他立刻大声下令:

“快!快冲出去!……”

就在敌军涌向芦苇荡的狭窄通道、慌忙逃命的一瞬间!苏博泰冲到了还在愣神的孩子父母身边,扯上他们就走……

敌军骑上马拼命往外冲。刚跑出芦苇荡通道的一半,最前面的两匹战马,突然被“绊马索”绊翻在地。后面的几个敌兵躲避不及!也跟着连人带马戳向地面……

敌军头目勉强勒住了战马。见大火已经封闭了出芦苇荡的通道,吓得魂飞魄散!正在惊疑不定;苇丛中飞出一箭,正中他的脖颈,立刻落马身亡。另一个敌军,被射中前胸,晃了两晃,也坠落马下。

其余敌军,见大火完全封闭了通道,又有人伏击;就赶紧调转马头,朝芦苇荡深处奔去……可他们逃命的方向,正是整个芦苇荡大火场的中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