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家父袁术,开局就称帝 > 第一百八十七章 再添大将

袁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向吕蒙和邓当诉说。

这二人都是聪明人,自然明白,袁耀所说的话都是为他们着想。

也是真心实意想要招揽他们。

不然真的不必如此大费周章将他们带回汝南。

更何况方才袁耀所说的条件确实也让他们二人心动。

虽然他们的投降也是无奈之举,但在这个时代战败投降的事情毕竟还是不光彩,说出去也容易背负骂名。

特别是投降之后如果统兵与原先的主公在战场上相见,那更是容易被骂的狗血淋头。

好在袁耀早已经为他们想到了对策。

只要他们投降,可以不必领兵上战场上作战。

这样一来,他们也就不可能在战场上孙策遇见。

心里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再加上经历过这一次大起大落的事情之后,更加让他们二人明白亲情的重要性,如果能够留在汝南侍奉老母,对他们而言也是极其重要的事情。

听着袁耀这般说,性子比较急的吕蒙当场下跪。

“小子吕蒙,愿意投降公子,还望公子饶恕吕蒙之前的不敬之罪。”

一旁的邓当见此,只是略微犹豫,随即也跟着下跪,向袁耀表示臣服。

“邓当愿意投靠公子。为公子鞍前马后。”

相对于吕蒙的激动,邓当倒是显得更为平静一些。

似乎知道,只要投降就能够活命。

早就在等着这句话的袁耀,看见吕蒙和邓当终于表示投降。

顿时也是心情大好。

“好,很好,来人,给二位将军松绑。”

“本公子能得二位相助,简直就是如虎添翼!”

在袁耀的命令下,很快身边的亲卫,便上前将绑的严严实实的吕蒙和邓当松开。

得到了吕蒙和邓当的投诚,袁耀一下子就高兴了起来,同时他也明白,收服人心的道理,略微看了一眼那老妪和吕莲之后。

便很快继续冲着邓当和吕蒙二人开口。

“我这一次来,发现令堂还住在这种破败的屋子里,属实不易,这样吧,不如让老人搬去汝南城居住,我在城中替你挑选一座宅子。”

“这样一来,你们家人也能每日团聚,过一些安生日子。”

袁耀这么做,一来确实可以帮助吕蒙和邓当家人团聚,二来嘛,将老妪和吕莲带去城中,也更方便监视和控制。

至少能够让吕蒙和邓当真心实意的为其卖命。

别看吕蒙和邓当都已经从军多年,但是他们手头上却并没有多少余钱。

早些年他们从军是在袁术的帐下,袁术麾下的兵马,军饷少的可怜,每日光自己吃喝都成问题。

而且早些年的吕蒙和邓当都只是普通的大头兵,根本没有多少军饷可言。

后来虽然投靠了孙策,在孙策帐下有了一些地位,孙策对待自己手下的将士,虽然要比袁术好不少,但孙策也缺钱,能够分给手下士卒的钱财也是有限的。

再加上,当了将军之后,邓当要笼络自己帐下的士卒,还要培养一些亲兵部曲,所需要花费的钱财就更多了。

每月根本就留不下什么钱。

能够留下的一些钱财,都寄回来,让妻儿生活之用了。

想要在城中购置房产,又不是一笔小数目,对于吕蒙和邓当而言,自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

按照吕蒙和邓当现在的收入,起码还要攒个几年的钱财,才能够在县城里面买个宅子。

而汝南城这种郡府所在的大城池,一座宅子的价格更高,起码要吕蒙和邓当多攒个几年才行。

现在,袁耀随口一句话,就送他们一座宅子,顿时让吕蒙激动异常。

连忙开口向袁耀道谢。

“谢谢公子赏赐,末将愿为公子上刀山下火海,万死不辞!”

邓当也是颇为惊讶,连忙向袁耀道谢。

“多谢主公!”

如果说一开始的投降,只是迫于形势,而袁耀带他们回到了汝南之后,让他们感受到了久违的亲情,二人投降也从被迫变成了心甘情愿。

而如今,袁耀一番赏赐,让他们能够扬眉吐气,带着家人居住到城里去,更是让吕蒙和邓当都感激之情大起。

对于投降,也是发自内心,对袁耀由衷的敬佩了。

在听见了袁耀的话之后,兴奋的不仅仅是吕蒙和邓当,还有老妪和吕莲。

二人自然不是因为袁耀赏赐他们一座城中的大寨子而高兴,而是因为自己的儿子和女婿,终于可以不用死了。

或许投靠了面前的这个富家公子,也是另外一条生路,可以让他们吕家从此飞黄腾达也说不定。

“阿莲,你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给公子泡茶。”

阿莲一愣面露难色。

方才的茶壶打碎了,眼下阿莲想要泡茶一时间也找不到合适的工具了。

袁耀也看出了这一点,笑了笑,摆了摆手将老妪制止。

“罢了,我也不是真的要讨口水喝,既然事情解决了,那我也不好打扰你们一家团聚了。”

“许你们在这村子里住上几日,三天后来汝南城向我报到吧。”

袁耀给了吕蒙和邓当一些时间缓冲,接受新的变化。

说完这些之后便没有继续在这久留了。

随即提出了告辞。

于是袁耀一行人,便打算回去汝南县。

不过在回汝南县的途中,他们经过了平舆(yu)县。

平舆县,不过是汝南下辖的诸多县城之中一个不算起眼的县城。

与新蔡,上蔡,项城等地接壤。

不过这个县城虽然不算出名,但平舆县许家,在当地却颇有盛名。

袁耀上一次在扫荡汝南的时候,原本就想要去平舆县拜访一下平舆许家,只不过当时因为急着扫荡曹军,所以没有过去。

如今路过此地,他略微思索,还是停下了脚步,打算过去拜访一二。

平舆许家有两位在三国时期,颇为知名的人物。

一位叫许劭,一位叫许靖。

此二人的名字虽然在很多人看来并不熟悉,但如果了解曹操的话,多半是能知道这二人的一些事迹。

因为这二人曾经创办过一个有名的评论会,叫月旦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