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 第348章 儒家张鸿

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第348章 儒家张鸿

作者:岁月如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3: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汉中郡郡守薛千,原本是薛郡郡守,在薛郡历任六年之久,在五年同职同位轮守制下,这才被调往了汉中郡。

薛千的名头来头很大。

或者说,薛千并不姓薛,而是田氏薛姓。

其祖上乃是长存于夏商周,历经一千五百年的薛国王室。

薛郡的命名,也由此而来,薛氏在薛郡盘踞已久,根深蒂固。

几千年的古薛国在春秋战国诸侯吞并之中,被齐国吞并,齐王将靖郭君田婴封到薛国,靖郭君田婴即是薛公,而这同时,也意味着薛氏与田氏田婴一脉的融合。

春秋战国诸侯国,正是在这样的大融合之中,逐渐被融合为七个国氏,七个国氏之下分裂出来了数百个姓氏。

这是久远之前的故事,并不足以影响到现在大一统的秦国。

即便是昔日田婴一脉在齐国权势滔天,但秦国灭齐后,田婴一脉的影响力必将荡然无存。

而这。

真正让薛氏在秦国如封国般久居薛郡,并以薛郡命名。

这全因为。

昭襄王时期,薛郡有孟尝君田文,曾被昭襄王任为相国,主持秦国国政长达五年之久,后因昭襄王猜忌田文,田文这才逃离秦国。

但自此,薛郡田氏薛姓却与秦国结下了缘分。

田文逃走,薛姓子弟却大量入秦为官,效忠秦国,虽再无才能这居于庙堂之上,却成为了秦国治理官员的中坚力量。

而后始皇帝成为秦王,吕不韦执政,包括姚公姚贾,利用田氏薛姓在齐国的影响力,渗透齐国,并以薛姓子弟为中介,自此才有了长达十年的弱齐信齐通齐之策。

昔日齐国之所以对秦国友好无比,互通有无,田氏薛姓立下了汗马功劳。

后吕不韦去逝,始皇帝依旧与薛姓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并继承吕不韦的弱齐之兵,通齐之好,获齐之信三策,至此始皇帝开始统一六国之后,齐国彻底澹出与秦国抗争的舞台。

这份渊源,也是薛郡的由来,也是薛千成为薛郡郡守的由来。

可以说。

薛姓虽不在咸阳,但其在秦国的影响力并不小。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如今竟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种种证据表明,薛千极有可能参与了汉中之乱。

这令他完全没有想到。

还是那句话。

虽说,秦国招贤纳才,不以出身贫贱论高地,但,能够主掌一方的郡守将领,多多少少,都是昔日功勋及功勋之后,这是举荐制之下必定会形成的官员结构。

而这,也就注定了,薛千只要有才学,踏踏实实的继续在汉中郡郡守之位上干五年,只要不犯大错,下一次五年轮守制调整之时,薛千一定会升官,最有可能的便是调入朝堂,而后外放任巡路使,巡州使这样的封疆大吏。

薛千,没有理由乱汉中。

「其心可诛!」

李斯咬牙切齿的训斥,恨不得立刻前往汉中郡,将薛千抓捕归桉,抄家灭族。

汉中,巴郡,蜀郡这三郡秦国经营已久,根基深厚,已经被视为大后方,认定为不可能发生动乱的地方,将薛千调入汉中也是出于薛千对秦国的忠心考虑。

汉中阻隔着巴蜀与关中的往来,现如今,汉中一乱,巴蜀与关中的联系就要被切断,这对秦国而言,是伤筋动骨的动乱。

尤其是这个时候,朝廷眼巴巴的等着汉中巴蜀的秋粮来救命。

岂能不怒。

「陛下,老臣不相信,薛千会背叛我秦国,成为犯上作乱之人,这其中,一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误会,老臣恳请陛下彻查汉中之事

绝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

冯去疾悲痛难免说道。

这薛千,乃是他看好的弟子之一,与冯世杰一样,都被他视为心腹,如今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着实令他很难堪。

「冯公莫非要包庇不成?」李斯两眼一眯,不太和善的看向冯去疾。

「哼,若是汉中之事,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薛千参与其中,不用廷尉司操心,老夫自己动手清理门户。」冯去疾冷哼道。

然而。

就在政合宫中因为薛千一事争执之时。

内侍迅速的来到嬴城身边,小声禀报道:「陛下,宣传司司正叔孙通求见。」

「叔孙通一人?」嬴城眉头一锁。

「回陛下,叔孙司正似乎非常的焦急见陛下,很紧张!」内侍小声回道。

「传!」嬴城点了点头。

而且并没有要避讳李斯,冯去疾,许峰三人的意思。

很快。

叔孙通就着急忙慌的进殿,可是刚进殿,叔孙通就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双膝跪地的往前爬爬在了殿中,边爬还不忘边哭泣道:「陛下,陛下,微臣有罪,微臣有罪,微臣向陛下请罪,请陛下责罚,微臣有罪啊陛下!」

这一番操作。

可把殿中站着的李斯,冯去疾,许峰三人看懵逼了,面面相觑,不知道什么情况。

却也是急忙中就给叔孙通腾开了位置,往旁边挪了挪,瞅着一脸罪相的叔孙通,又看着上边二世帝的反应。

这段时间。

宣传司虽然是奉常府之下的一个司署,且是新立,但其地位却渐渐成为了奉常府之内全权重最大的一个司署,而且宣传司近些时日那也是功绩显着,不说有罪,其功当赏。

这突然间的请罪,也是一头雾水。

「???」嬴城也是眉头轻皱,脑海之中已经迅速的滤过近些时日有关宣传司的奏折,可是思来想去,还是没想到,近些时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要让叔孙通以如此方式来请罪。

不过。

虽然没有搜索到,叔孙通以这样的方式前来请罪,那一定是发生了天大的事情,这才前来请罪。

「爱卿不妨说说,爱卿犯了何罪?」嬴城平静的问道。

虽是疑问,却犹如掌握了叔孙通犯罪的证据,只能叔孙通自己来承认。

不妨一诈。

「陛下,微臣,万死难辞其咎!」

「是微臣,监管不力,疏于管束,这才让张鸿犯下如此大错,请陛下责罚!」

叔孙通仰面而泣,有一种天塌下来的模样。

可是。

就在叔孙通话音刚落。

李斯,冯去疾,许峰,乃至于包括嬴城,都忍不住的眉头一皱。

若是普通人,甚至于是县令,他们都记不住这张鸿是何人。

但是。

在叔孙通请罪之言脱口而出后,让他们都为之一愣,第一时间确定了张鸿是何人。

张鸿!

汉中郡宣传司郡司丞,直属宣传司管理,郡守有平级任事之权,却无任免管理之权,是直接归宣传司直辖的郡中部门。

换个地方,换个时间,换个人请罪。

都不足以让他们皱眉。

可偏偏。

张鸿,汉中郡,宣传司郡司丞,汉中大乱。

这些事情结合在一起,由不得他们重视。

「张鸿,朕记得,汉中郡宣传司郡司丞,负责汉中郡宣传事物。」嬴城虽不想往哪方面想,可现在,他不得不往哪方面想。

张鸿,也参与了汉中之乱。

而且。

廷尉司和治粟内史府都忽略了这个人。

「陛下,事情是这样的!」叔孙通心中突然间惊觉了然,发现包括二世帝在内,在场的几位公卿,似乎并不知晓张鸿之事,但在此时,已经不是知不知道的事情,而是事关儒家生死存亡之事。

好不容易。

好不容易。

儒家真正的进入了秦国的官员体系,正在处于蒸蒸日上的时候,接下来朝廷还会重任宣传司,儒家在秦国的地位也将越来越高。

就在这关键的时候,却发生了那样的事情。

他叔孙通,在秦国为儒家奔波半生,好不容有了这样的机会,却要眼看着被摧毁,如何能忍。

「这张鸿,乃是汉中张氏的族老!」叔孙通没有半点隐瞒详细说道:「自宣传司开始派遣宣传员前往各郡之内,这其中要选任郡司丞,自然,这需要德高望重之人。」

「而这张鸿,即是孟氏之儒的首领之一,在儒家之中的威望颇重,也因此,为了更好的管束儒家弟子,张鸿成为了汉中郡郡司丞,负责汉中宣传司大小事务。」

「然而,让微臣没有想到的是,这汉中,本就为张鸿所在张氏的发源之地,张氏在汉中根基深厚,食邑众多,门吏故旧更是数不胜数。」

「在张鸿去往汉中的这些时日,其屏蔽视听,断绝往来,隐瞒消息,更为严重的是,张鸿,利用儒家在汉中的力量,故意散布谣言。」

「这些弟子,均是张鸿的亲信子弟,对张鸿的命令更是言听计从!」

叔孙通说着,惶恐的道:「而且,而且,这张鸿,正是在汉中向百姓卖药包幕后操控之人,张氏商行的实际掌控者!」

叔孙通惶恐不安的跪在地上,不敢挪动身子半分。

恐惧占据了其没心。

如若,汉中之事追究细节!

那么。

张鸿极有可能便是其中的真正操控之人。

他不敢确定!

但是种种消息表明,张鸿与汉中之乱,脱不了干系。

而这。

也是他反复思量之后,下的决定。

必须先承认错误!

必须在二世帝问罪张鸿之前,将张鸿与儒家的关系,尽可能的切除干净,免得因为张鸿连累到儒家。

「张鸿!」

而此时,听完叔孙通陈述的李斯,两眼紧眯,冷哼道:「本公早就说过,儒家之人靠不住,不值得信赖,现在看来,老夫当初的判断,是无比正确的!」

「这才过了多久,从儒家弟子广布天下成为宣传员,到现在,儒家刚刚有起色,便已经发生如此荒唐之事。」

「这才刚开始而已,儒家弟子便做出此等危及我大秦安危之事,日后若是重用,那岂不是祸国殃民!」

李斯可以说是没有半点留情面,将叔孙通噼头盖脸的一顿训斥。

不过。

李斯还是没有再去追究宣传司的罪责,而是迅速的理清楚汉中之事的来龙去脉。

「要么,这张鸿早有反秦之心,到此时才漏出爪牙!」

「要么,这张鸿贼胆包天,借着我大秦君王不稳之时,想要敛财,疯狂捡财!」

「若是前者,老臣倒是对此人佩服,竟然可以将反秦之心隐藏如此之久,倒也不失为人才!」

「可倘若此人是因为掌权之后性情改变,起了贪财之心,发动汉中之乱。」

「那老臣,对此人嗤之以鼻,如此失本性之人,当为典型,严肃处置。」李斯忍不住震怒的顺道。

汉中

之事的影响,不可谓不严重,此等恶行,五马分尸都不为过。

而同时。

冯去疾也是震怒出声,严厉训斥张鸿的行为。

但,现在真正的问题是,如何处置汉中之事。

汉中位置太过重要,决不能有任何闪失。

「陛下,老臣觉得,此时更应尽快派遣朝廷官员前往汉中,稳定汉中大局!」

「不管是薛千也好,张鸿也罢,乃至于张氏商行,都在其次,一律革职等候朝廷发落,真正重要的是,尽快平定汉中流言,并调控灵芝价格。」

赢城听明白了,冯去疾对于犯罪之人并不关心,其真正关心的是汉中局势,必须尽快稳定!

「陛下,汉中发生如此大的事情,必须尽快将事实调查清楚,不冤枉好人,但也绝不纵容罪恶,应当尽快调查清楚事实,惩治所有涉事的官员,给汉中百姓一个交代!」李斯也在此时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冯去疾不同的是,李斯要惩治犯罪者,而冯去疾要稳固大局。

这都没有错!

然而。

赢城自己也很难决策,究竟该听谁的。

维持稳定。

惩治罪恶。

这是很难来定性的!

「有罪者必惩,无关大小高低!」

「严查汉中之事!」

然而,赢城还是决定,用律法来解决此事。

查!

查清楚汉中之事,并将所有犯罪者绳之以法,再来考虑治理汉中。

冯去疾轻声一叹,却又是无奈的一叹!

治理一地需要十年,二十年,可是破坏一地甚至只需要一个!

而他,更明白!

按律所处,汉中必将陷入大乱,好不容易治理妥当的汉中,将因此次大乱,倒退十年!

可现在,二世帝已经做出了决策,这,很难改变!

「继续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