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开局反了武则天 > 第57章:盐务

大唐:开局反了武则天 第57章:盐务

作者:宗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3: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我们没有意见!”

对于李璟提出的共赢方案,吐谷浑人自然不会反对,他们本来就是亲唐派的代表,就算李璟提出的方案苛刻一点,他们也会咬牙同意。

更何况,李璟提出的方案,是让他们两家共赢,大家一起共图富裕。

否则,大唐不提供技术,又不提供销售渠道的话,他们做再多的肉干、奶粉,也会成为他们的累赘,没有价值的货物,还不如破铜烂铁!

“既然你们没有意见也好,你们平日的食盐都是从茶卡湖来的吗?”

李璟点头,问起了食盐的问题。

“不是,食盐是从大唐商人手里买来的,价格要比在大唐的还要贵一倍,茶卡湖的盐有毒,吃多了容易死人!”

慕容忠说道。

大臣们纷纷点头附和,表示慕容忠的话没有问题,他们吃盐的不是来茶卡湖,而是商人手里购买。

茶卡湖的盐吃点没什么问题,吃多了那可真是要命的。

而且,由于盐铁官营,禁止民间私自贩卖,又加上运输成本高,自然盐的售价也高。

现在的大唐,一斤盐就要200文钱,一般的家庭还不一定能吃的起。

要是大唐的商人不远万里,将粮草运输到吐谷浑,价格就会翻倍,一斤盐需要400文钱,也就贵族才能买的起。

这还只是粗盐的价格,细盐那是属于上流社会的人才能有资格食用,中流社会的人都没有资格使用,就更不要说底层民众了。

“茶卡湖的盐,就算几万年也吃不完,我手里正好有将茶卡湖里的盐,提纯为细盐的方法,可以大量开采茶卡湖的盐。”

“大唐不仅会提供技术,还会提供相应的器械,与你们吐谷浑人一起合作开采,然后将开采的食盐运输到各地贩卖。”

李璟跟吐谷浑人谈起开采食盐的事情,正好他手里有一套提炼细盐的器械,是从大礼盒中开出来的。

人工开采的话,一年大概最多1300吨,用器械的话,在相同的成本下,一年能开采出一万吨食盐。

这样一来大大节省了成本,就有了更大的利益空间,李璟还打算以后盐政方面不再采取专营的方式。

将专营的方式改为全面放开食盐开采、批发和零售价格。

另外设立专门管理、征收盐税的衙门,来实行监督管理,防止有人故意哄抬价格。

建立由衙门储备和民间商人储备共同组成食盐储备体系,衙门储备不低于本地区1个月食盐消费量。

民间储备不低于正常情况下1个月的平均销售量,遇有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发生时,要及时采取投放储备等手段。

确保食盐安全稳定供应,保持价格稳定,加强盐价监测,建立健全应急保障机制,保持盐价稳定。

这样有利于促进竞争,也不用担心地方衙门乱抬盐价,再出现普通人没有能购买的情况!

“摄政王,茶卡湖能产出细盐,这是一件利国利民之事,但是,从这里运送细盐到各地,运输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太过繁重,民间百姓也一样食用不起,朝廷要是投入太多得不偿失!”

大唐驻吐谷浑官员马汝涛起身,行礼道。

他认为运输成本太高,要是不能将这些成本赚回来的话,就算开采再多的食盐,也是赔本买卖。

“细盐能够流通于市面,就会降低食盐的盐价,盐价下降了百姓不就能吃的起了,百姓吃的起细盐,成本不就赚回来了!”

李璟觉得这不是问题,只要让人人都能买的起,还怕没有钱赚,还怕赚不回运输成本?

不够,现在的运输成本确实太落后,用马车运输能运多少?

李璟打算,等彻底打败吐蕃之后,逼迫对方臣服,他就铺设一条铁路,制造一台蒸汽火车头,专门用来运输用。

这样就可以节省不少成本,而且火车拉的比马车多,也不需要太多人。

即节省了人力、物力,还能省下不少钱,怎么看都十分的划算。

不过,铁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建成的,他要回去好好琢磨一下才能,争取尽快把这件事情落实。

马汝涛听后不以为然,觉得李璟带兵打仗,或许还行,说到治理方面还差了一大截,考虑问题不够全面。

盐铁官营,哪里有那么容易就解决问题,要将茶卡湖的盐运送到各地去,那需要的人力和马车又要多少?

马和人都需要吃喝,这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开销,根据路途的距离,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也会成倍增加。

还有其他的花销,这就是一笔巨款,要是盐价过低,根本填补不回来,要是价格过高,普通人又消费不起,一样无法填补这方面的亏空,早晚也会被叫停。

“据我所知,贞观年间,盐价也不过50文钱,如今已经上涨到了200文钱,有了茶卡湖的细盐,盐的价格最起码也能比贞观年间低10文钱。”

“这对于整个大唐来说,都是好事,我决定设立盐政司,负责对盐的产制、运销、征税、缉私等,单独设立盐法来管理。”

“至于运输方面,以后会有办法解决的,我相信凭借大家的共同努力,没有什么问题是不能解决的。”

李璟继续描绘他的宏伟蓝田,他坚信,这些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实现的。

盐政司的第一任主官盐运使,李璟打算让范仲淹来办,毕竟,范仲淹当过宋朝的盐官,这方面他最有经验,让范仲淹当盐运使最合适不过了!

可对于在座的众人来说,李璟所说的一切,不过是在画大饼,而且很有可能永远也无法实现!

李璟现在正在兴头上,他们也不好得罪李璟,反正运盐的开销又不用他们出,所有的开销都是朝廷财政支出。

该着急上火的是管理钱粮的户部官员,真要阻止李璟的疯狂行为,也应该是户部的官员,而不是他们。

于是,众人都纷纷恭维李璟深谋远虑,英明神武,他们远远不及之类的好话。

李璟岂会不明白他们心里想什么,现在不信没有关系,早晚有一天会让你们相信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