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开局反了武则天 > 第361章:论往昔

大唐:开局反了武则天 第361章:论往昔

作者:宗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3: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璟得到上好的翡翠,让最好的工匠,给他雕刻一方印玺,剩余的翡翠,李璟打算赏赐给大臣。

这样的好事,自然要摆个宴会,宴请大家一起高兴一下,顺带让大家也欣赏一下翡翠的美。

宴会在晚上举行,接到邀请的皇公贵族,文武大臣,纷纷赶到麟徳殿。

麟徳殿是始建于高宗麟德年间,是皇帝宴会,非正式接见和娱乐的场所,也是这次开宴会的活动场地。

为什么宴会要选在晚上进行,主要是白天需要干活,没理由一群皇公贵族,文武大臣白天开趴体,下面的人却还要累死累活!

作为向来讲究一视同仁的皇帝,怎么能允许这样不公正的情况发生,当然,皇帝本人例外。

所以,这个趴体就选在晚上进行,白天正常上班,晚上开趴体娱乐放松放松,趴体结束后,回去睡个好觉,第二天起来又是干劲十足。

大家喝的高兴,李璟让人把翡翠印玺拿出来,给大家观赏。

众人看后叹为观止,对翡翠更是赞不绝口。

他们还没有见过质地这么好的玉石,其质地细腻、纯净,没有一丝瑕疵。

翡翠的颜色纯正、明亮、浓郁、均匀的翠绿色,在光的照射下,呈透明状,敲击翡翠发出的音质清脆。

“真是没有想到,骠国那个蛮夷小国,居然还有这么好的宝贝。”

一名大臣爱不释手,眼神散发着贪婪的光芒,最后依依不舍的将翡翠印玺,传给下一个人观赏。

最后翡翠印玺,回到了李璟的手里,看着众人投来羡慕的目光,李璟满意的露出微笑。

“朕听说,武后执政以来,周兴、来俊臣诬陷朝中大臣谋反,牵连着甚重,武后更是对此不闻不问,以至于许多忠值之臣,惨遭毒手。”33

“难道这些被诬告之人,就没有想过要向武后申辩,武后不是允许检举告发吗?”

李璟收回翡翠印玺,话锋一转,谈起了武后执政时期,在酷吏政治之下,造成的朝廷不稳。

武后执政时期,制造铜匦,放在东都宫城之前,随时接纳臣下表疏,大开告密之风,任何人都可以告密,而且还不能阻止。

难道那些被周兴、来俊臣诬告的人,他的亲朋好友,就不会去告发周兴、来俊臣吗?

原本热闹非凡的麟徳殿,顿时安静下来。

大家都在猜测,李璟突然提起这件事,到底是为了什么?

怎么好端端的,突然旧事重提,这不是在别人的伤疤?

李璟的话里,重点提到了武后的不作为,才导致很多人惨死在酷吏手里。

“自垂拱以来被判谋反死者,大都是周、来等牵引罗织,目的是邀功受赏。”

“当时,武后一心铲除异己,凡是有可能威胁到她的,哪怕是捕风捉影,也绝对不会放过。”

“酷吏就是这个时候出现,周兴、来俊臣为了邀功,也为自己敛财,罗织谋反的罪名,逼死朝中大臣,武后对于此事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有人站出来说道。

当时武后为了能够登上帝位,对一些忠于大唐的功臣进行大清洗,导致很多人受到牵连。

有些人不过曾经跟忠臣说过话,或者见过面,都被列入黑名单,成为清洗的对象,这是因为武后多疑。

她担心这些人,有可能跟反对她的人有勾结,秉承宁愿杀错,也绝对不会放过,即便看反对她一眼的人,都应该全部处死。

酷吏周兴、来俊臣等人,趁机诬告无辜者,只要说对方谋反,武后都会将这些人交给周兴等人审问。

周兴、来俊臣等人趁机动用酷刑,被诬告者忍受不住酷刑,最后也只能屈打成招,在认罪的状纸上签字画押。

“难道,武后就没有派人核实过?这里面有没有冤假错案?”

李璟再次问道。

武后虽跟他家有仇,但政治手腕,还是十分的不错,怎么可能对酷吏的一面字词,深信不疑?

难道就因为反对她,所以不管对方是否冤枉,只要跟造她的反挂钩,不论真假,她都宁愿全杀了,也不愿意去搞清楚,到底是不是冤枉。

“武后确实也曾派人核实过,但武后的近臣,跟周兴、来俊臣等人蛇鼠一窝,又怎么能给他人翻案?”

“被冤下狱者,如果不服不愿意招供,就会遭受更加严重的酷刑,令人生不如死,这样的情况下,还不如速死。”

“狄相也曾遭受酷吏的诬陷,领教过酷吏的刑罚,曾经也写过认罪状,要是狄相之子,冒死向武后谏言,狄相怕是早已经成为冢中枯骨。”

刚才的大臣再次说道。

宴会的气氛变得更加凝重,这些大臣当中,有不少人曾经遭到酷吏的诬陷,好多人都受不了酷刑,不得不选择招供。

他们能活到现在,是幸运的,但他们的亲朋好友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不少人都死在酷吏手里。

不仅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甚至就连九族都跟着遭殃,他们的家财也全都被酷吏侵吞。

酷吏是他们曾经挥之不去的阴影,即便现在想来,也是胆战心惊。

那样的苦难,他们不想再经历一遍,实在是太痛苦,哪怕是只想一下,都会忍不住颤抖。

“原来如此,那朕也曾用过酷吏,是否也有这样的冤假错案?”

李璟再次问道。

“圣人明察秋毫,虽曾启用酷吏,但发现及时,并没有造成什么重大的伤害,因此,没有出现武后时的混乱局面。”

“这也是臣请求圣人,能够兼听则明,只有多听听他人意见,才不会被心怀不轨之人有机可乘!”

“自圣人治理大唐以来,四海升平,人们都能够安居乐业,政治清明,皆是圣人能够听取臣下意见。”

姚崇开口点评,觉得李璟还是做的不错的,大唐也确实四海升平。

“爱卿,你的分析深合朕意,朕希望以后诸位爱卿,有什么金玉良言,可以跟朕直言不讳!”

姚崇的话,令李璟很是高兴,赏赐姚崇千贯铜钱。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