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开局反了武则天 > 第333章:户籍人数减少

大唐:开局反了武则天 第333章:户籍人数减少

作者:宗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3: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为什么今年户籍上的人口数量,比去年还要少?”

李璟翻越今年的户籍,发现今年人口普查,登记在册的户数,比去年的还要少,于是把户部尚书叫来询问。

“这,也许……可能……是因为今年的流民比较多,导致人口户数减少。”

户部尚书找了一个理由,将人口减少的原因都推到流民身上。

对于根本原因,更是一个字都没有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些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

一个王朝开始,因为大量的人口锐减,导致很多的土地、良田成为了无主之物!

这些无主的田地,自然要收归朝廷所有,朝廷有了大把的田地,在这个基础上,实行均田制,将田分给自由民耕种,保障户数稳定。

可随着土地被兼并,活不下去的人将田地卖给地主豪强,没了田地的人只能到其他地方讨生活。

这些四处奔波,寻找生计的人,就成为了流民,这些流民因为居无定所,有四处流动,所以无法登记在户籍上。

有些人没有了田地之后,为了活下去,干脆租种地主豪强的土地,为地主豪强打工,赚一份口粮!

这些给地主打工的打工仔,统称为佃户,又称为佃农。

这一现象出现,导致了大唐的在藉人口越来越少,能收上来税收越来越少,再加上地主阶层的特权,让朝廷的财政更加困难。

户部尚书作为地主阶级,也肯定跟其他地主豪强一样,通过土地兼并来让自己更加富裕起来!

土地兼并是历朝历代都为之头疼的事情,统治者想尽办法,想要解决土地兼并的情况。

最终结果还是导致失败,从而加深了阶层之间的矛盾,最后发生了农民起义,来推翻腐朽的王朝。

新的王朝建立,不过是遵循这样的方式,再次重新演变一次!

“难道,你就眼睁睁的看着,让大唐赋税越来越少,让更多的子民成为流民?”

“最后,朝廷征不上税,流民没有食物果腹,最后揭竿而起,动摇我大唐的根基?”

李璟质问户部尚书,这些难道不是他应该办的事情吗?

“臣惶恐,臣无时无刻不想为圣人分忧,奈何地方上有人宁愿卖掉土地,成为流民,都不愿意耕种,臣也无计可施!”

户部尚书只能满脸苦涩,他才不关心那帮流民,朝廷收不上税来,穷的只是朝廷,又不是他。

再说了,皇帝富有四海,整个大唐是你李家的天下,真要是出现没钱的情况,不是还有内帑!

“给朕滚,朕不想看到你!”

李璟伸手一指大门,呵斥道。

眼前的户部尚书越来越不行了,看来要换个户部尚书才行!

要不是没有合适的人选,李璟都想立刻把眼前的户部尚书替换掉。

“臣告退!”

户部尚书行礼退了下去,让他滚他还很乐意,这样皇帝就不会老逼着他,关于提高赋税之类的事。

他不过是大唐的财政、户籍管家,平日里只负责管理各地汇总的户籍人口,以及每年朝廷能够获得的税收。

至于怎么不让更多的自由民,变成流民或佃户,那不关他的事,这超出他的工作范围。

至于怎么提高朝廷赋税,要真要他说的话,那就是增加税收的比率,这不就解决问题了!

看着户部尚书离去的背影,李璟对身边的内常侍道:“去,把刘伯温、狄仁杰、姚崇叫来……”

“诺!”

内常侍行礼,领命而去。

“化田,朕决定成立西缉事厂,由你来担任钦差总督西厂官校办事太监,负责侦查官民。”

“至于西厂的人选,你自己挑选,朕给你一个月时间,组建西厂所需要的,西厂的经费由内帑出。”

李璟最后还是打算,建立新的特务机构——西厂,这个西厂跟明朝的不同,它没有掌管刑狱的权利,只负责按照侦查官民。

“奴婢领旨!”

雨化田行礼应道,领命而去。

十五分钟后,刘伯温、狄仁杰、姚崇出现在李璟面前。

“今年的户籍,你们看过没有?”

李璟斜靠在龙椅上,问眼前的三人。

“臣看过了,今年的人口户数,比去年少了一些!”

新任尚书左仆射的姚崇,第一个开口。

“既然爱卿看过了,那应该知道,朕叫你们来,是为了什么?”

“如今,大唐有许多人成为流民,甚至是成为豪强的佃户,你们觉得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李璟将问题抛出,接下来就要眼前的三位宰相,为他出谋划策!

土地兼并是动摇大唐的根本,不抑制或者根除的话,大唐灭亡也是迟早的事情!

小农经济为主的王朝,土地对于人们来说,就是最为重要的。

有了地才能种出粮食,有了粮食才能吃饱饭活下去。

当整个王朝稳定下来,地主阶层就会想方设法搞到更多的土地,将土地集中到自己的手里。

可一个王朝的土地都是有限的,资源就那么多,人人都想要更多,地主阶层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来获取更多的土地。

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而农民则越来越多地失去土地,甚至根本没有土地。

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土地,大地主、大官僚都会使用一些非法手段来,强取豪夺。

一个有权有势的大地主,他为了弄到更多地,便会勾结当地的豪强,比如勾结里正强买强卖。

本来一亩良田需要30贯钱,大地主强买强卖,一亩良田可能直接给你压价到几贯钱,所有的良田加起来,跟白送的差不多!

有些人直接想办法对你坑蒙拐骗,最后田地保不住不说,甚至在大地主的算计下,还要签卖身契,成为大地主家的家奴,生生世世成为地主的奴仆!

这些得到土地,就转变成大地主的私人财产,可以世世代代传给子孙后代!

然后,他们通过剥削底层人来积累财富,大唐的赋税,不论你有多少田地,都只按照人口来征收。

至于没有田的佃户,那是不在户籍的黑户,不需要向朝廷缴纳赋税。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