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皇朝夜行 > 第八百四十四章 长乐待产

皇朝夜行 第八百四十四章 长乐待产

作者:南极稻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3: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帐中,禄东赞面色凝重的坐在那里凝神思索,钦陵有些拘谨的站在一旁,他知道老爷子对他一定十分的失望,丢了逻些城确实罪责极大,尤其是对他们的大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父亲,唐军不只是神机营很厉害,他们的骑兵也十分凶悍,而且我觉得比我们的骑兵更加训练有素。”

钦陵小声道,禄东赞叹了一口气道。

“这我自然知道,唐军这些年南征北战屡战屡胜,尤其是一举覆灭了突厥,吐谷浑、高句丽,其骑兵的战力可见一斑,我一直都知道唐军很强,所以才严令你坚守逻些城,就是怕你自视甚高主动出击为唐军所败。”

钦陵惭然道。

“父亲,我已经知道错了,我不该出战的!”

禄东赞叹道。

“说起来,也有我的错,这些年我没少教导你,你也很争气,在吐蕃年轻一辈中算的上是翘楚。可是你的经验还是太少,而徐世绩、程咬金、尉迟恭那是久经战阵的名将,尸山血海里走出来的,你败给他们也正常,不必气馁,我知道你心中有傲气,想要证明自己,心中有傲气有时候好事,有时候却能坏事,我希望你经此一败能吸取教训,若能因此而成长,那这一场失败倒也值得。”

钦陵听了心里长松了一口气,他最担心的其实就是老爷子彻底厌弃了他,所以听到老爷子的谆谆教导,他就明白,老爷子还是没有放弃他,也对,二弟已经死在了吐谷浑,三弟还太过年幼根本就指望不上,钦陵连连点头道。

“父亲放心,经此一败我已经吃到了教训,以后绝不会这么鲁莽了。”

禄东赞点头道。

“那就好,那就好!接下来这一战事关重大,不容易打啊!”

钦陵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沉吟道。

“爹,真珠公主不是和李庸有私情吗?我们不如用真珠公主来要挟李庸。”

禄东赞瞪了钦陵一眼。

“馊主意!真珠公主身份尊贵,我们怎么能堂而皇之的用她来威胁李庸,这不是落下口实吗?再说了,李庸是什么人?岂会因为一个女人就受到威胁?”

钦陵讪笑道。

“父亲,我也是太担心这即将到来的一战,想给父亲出出主意。”

禄东赞摆手道。

“这一战你就不用管了,我给你一个最要紧的任务,那就是看好了真珠公主、王妃和小王子,现在她们倒还老实,但是一旦打起了仗,她们肯定想趁机逃走,好不容易将小王子抓到了手里,可不能再让她们溜走了,这一次,你可要仔细了,不能出任何差错。”

确实钦陵并不想接受这个差事,毕竟看着真珠公主她们根本就显不出功劳来,可若是万一出了什么差错,那可就是天大的罪责,以后他就真的翻不了身了,偏偏这个差事他却推不了,因为这个十分的重要,关系着他们葛尔家族能不能夺得赞普之位,钦陵深吸一口气,点头道。

“父亲放心,我一定会看住她们的。”

禄东赞沉默了片刻,沉声道。

“如果战斗打的激烈,她们蠢蠢欲动,若是情势难以控制,那就杀!只要保证小王子还活着就行!”

钦陵明白老爷子的意思,小王子最重要,若是到了关键时候,可以杀了王妃和真珠公主,只要保住小王子即可,当然,那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说句心里话,他还真不舍得呢,毕竟他对真珠公主垂涎已久,钦陵郑重的点头道。

“父亲放心,一定会看住她们的,绝不会让小王子从我们手中走脱。”

大军休整了一天,一边收拢溃兵,一边朝逻些城行进,寒冬笼罩着大地,白雪覆盖的逻些城十分的美丽,然而逻些城却十分的热闹,自从唐军占领了逻些城之后,没有烧杀抢掠也没有颁布什么严苛的军令,反倒是颁布了一些十分宽宥的政令,逻些城不但快速恢复了秩序,而且比之之前更加的繁华热闹了,虽然城内仍然有大唐的将士巡视着,但是街上却熙熙攘攘的都是人,看到大唐将士们行进,街上的百姓一点都不害怕,甚至还有百姓主动上前高声售卖东西,四个城门全都打开了,不断的有百姓进进出出,一开始只是有百姓大着胆子入城,后来传开之后,就有更多的百姓入城了,唐军一路行来,虽然也有抢掠,但是却并没有大肆杀戮,也没有抢女人抢孩子,所以名声还是不错的,入城之后,因为吐蕃在逻些城屯集了很多粮草,所以,唐军就更不用再抢掠了,吐蕃虽然立国,但是严格上来说其实还是奴隶制,普通百姓过的日子可想而知,但是唐军的到来颁布了一些政令,反倒是让普通百姓感受到了一些真正做人的滋味,戚本大步流星的走进了大厅,恭声道。

“拜见郡公!”

李庸笑道。

“可是出了什么事?”

戚本恭声道。

“下官打听到了可靠的消息,禄东赞已经攻下了琼结城,俘获了真珠公主、王妃和小王子,而且禄东赞没有在琼结城多停靠,当天就撤出了琼结城,如今已经在返回逻些城的路上。”

大体估算了一下时间,徐世绩笑道。

“比我们预料到的要快啊,也不知道是禄东赞太能打还是岭南联军太不能打。”

李庸听了禁不住微微走神,真珠公主竟然被禄东赞俘获了,也不知道她如今的处境如何,真珠公主毕竟身份尊贵,虽然已经撕破了脸,但是禄东赞为了名声应该也不会苛待真珠公主,至少暂时不会明目张胆的苛待,李庸轻叹道。

“可惜了,禄东赞回师的太快,我们的政令实施了不久,还不够深入人心,不然,禄东赞回来就会发现,逻些城以及周边的百姓竟然会心向我们大唐!”

程咬金笑道。

“也没什么好可惜的,反正我们又不守城,和禄东赞来一场堂堂正正的决战,等击败了禄东赞,我们有的是时间施行政令。”

禄东赞大军已经攻破琼结城并且已经回师的消息迅速在逻些城里传了开来,逻些城中的大多数百姓听完这消息的感觉还挺复杂的,一方面他们觉得唐军施行的政令很好,能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另一方面他们又想禄东赞能打败唐军,将唐军赶出吐蕃,毕竟唐军是入侵者,逻些城里自然也有很多人心向禄东赞,如今逻些城也不设防,所以有不少人离开了逻些城,前去报信。

“这些唐军下的政令,卑职都抄写了一份。”

报信的人恭声道,禄东赞接过了一张张抄录的纸仔细的看起来,看完之后禄东赞的脸色更加的凝重,冷哼道。

“唐军还真是好大胃口,若是让唐军继续待个一两年,逻些城的百姓说不定还真心向大唐了!”

钦陵在一旁张望着看了一遍,恨声道。

“唐军就会假仁假义!逻些城的百姓不会上当的,等我们夺回了逻些城,自然会废除这些政令。”

禄东赞叹道。

“即便是废除了政令,这些政令也在逻些城的百姓心中留下了一个烙印啊。这是要将我们架在火上烤啊!且不去管它,如今最要紧的还是击败唐军,夺回逻些城!”

禄东赞仔细的盘问着回来报信的人,估算着唐军到底有多少兵力,神机营有多少兵力,有多少火炮,然而报信的人也很说不出个一二三四五来,长安早已经是银装素裹,雪后的长安分外的壮丽,然而长安城里却十分的热闹,如今棉花早已经大规模的流行开来,即便是普通的百姓也能穿上棉衣,也不再畏惧严寒,天气虽然冷,但是人穿着棉衣却十分的暖和,所以街上也分外的热闹,晨光洒落在屋顶上的积雪十分的晶莹,路上却早已经没了积雪,浩浩荡荡的仪驾沿着朱雀大街快速的前行,这是皇后娘娘的凤驾要出城,街上的行人一边避让开来,一边在心里纳罕,这么冷的天,皇后娘娘出城干什么?皇后的凤驾出了长安城立即加快了速度,朝着西山行去,车驾直接进入了西山荣富郡公府,长孙皇后下了马车,立即就往内院走去,原本荣富郡公府上下都有些慌乱,但是随着长孙皇后的到来,荣富郡公府府上下顿时都安心了不少,豫章公主和李雪燕、郑丽婉、武曌等女连忙迎了上来。

“母后!”

“皇后娘娘!”

两人的脸上都带着紧张而又忐忑的神色,不过看到皇后娘娘来了,她们俩倒是安定了不少。

“怎么样了?”

长孙皇后连忙问道。

“快到五更天的时候姐姐突然感到腹痛,现在姐姐已经进了产室,稳婆们都在产室呢,孙道长和医学院的医生也在前厅候着。”

豫章公主连忙道,长孙皇后也明白,长乐是第一次生孩子,不会这么快生,她微微点头道。

“你们俩在这儿候着,若是有什么需要准备的就快点安排人去准备,本宫进去看看长乐。”

产室的外面站的满满当当,光是稳婆就好几个,还有丫鬟还有宫里的嬷嬷,全都围在产室旁边,产室里还有两个最有经验的稳婆和嬷嬷,春兰和小雪守在旁边,长孙皇后走进来的时候还能听到产室里传出的呼痛声,一时间长孙皇后的心都揪了起来,魏征大步流星的来到了甘露殿前,内侍连忙上前拦住了,恭声道。

“魏大人,圣人有旨,今天谁都不见,若魏大人有事不妨明天再来。”

魏征听了不由愕然,今天的大朝会突然就罢朝了,怎么现在连大臣都不见了?宫里发生了什么事?是皇帝欠安?还是皇后娘娘欠安?可这怎么一点风声都没有啊!魏征皱眉问道。

“可是发生了什么事?陛下为何突然罢朝连大臣都不见?”

内侍恭声道。

“这奴婢也不知道,奴婢只是听从圣人的吩咐,还望大人不要让奴婢为难。”

甘露殿里,李二拿起一份奏章,看了半天也没看进去几个字,有些烦躁的站了起来踱步问道。

“有消息了吗?”

“启禀圣人,刚刚皇后娘娘派侍卫来回禀,公主还未生产,不过一切都好,请圣人不必挂怀。”

内侍恭声道,还未生产?一切都好?怎么可能不挂怀?不过生孩子确实没那么快,李二踱步了一通之后,再次在御案前坐了下来,李二拿起了一本奏章强迫自己看下去,然而看着看着,他的神思又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回过神来的李二又只能从头开始看,然后看不多少神思又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最终李二只能无奈的将奏章再次放下,轻叹了口气,也不知道吐蕃的战事进展的如何,也不知道西山那边现在到底怎么样?李庸立下了那么多功劳,于天下百姓有莫大的功德,老天一定会保佑李庸保佑长乐,皇后娘娘的凤驾浩浩荡荡的离开了长安去了西山,很快朝中的大臣就明白了为什么皇帝要罢朝,为何连大臣求见都不见,原来是因为长乐公主正在生产,皇帝因为太过担忧根本就无心处理朝政,皇家那么多公主,哪个公主生产皇后娘娘都亲自驾临?哪个公主生产,皇帝因为过于关心都把朝政停了?由此可见长乐公主和李庸的圣眷,朝野之中算是独一份了,按理说,皇帝因此罢了大朝会,甚至连大臣都不见,这根本就不合规矩,然而朝中的言官却都装聋作哑,甚至就连魏征等人也都沉默不言,对于女人而言,生孩子是一道鬼门关,这时候谁敢直言上书,万一长乐公主遇到了难产有什么好歹,信不信皇帝直接将上书的言官活剐了?长乐公主正在生产的消息不胫而走,无论是朝中的大臣还是市井百姓都禁不住祈祷起来,祈祷长乐公主能顺顺利利的生产,最好是生个大胖小子,对于朝中的大臣而言,若是长乐公主有个三长两短,那毫无疑问,未来很长的时间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市井百姓祈祷则完全是出于感激,出于对李庸的感激,因为李庸对于这天下百姓有着莫大的恩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