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皇朝夜行 > 第八百一十一章 不可置信

皇朝夜行 第八百一十一章 不可置信

作者:南极稻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3: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二听了不禁有些尴尬,干咳道。

“所以,这事一定不能告诉长乐,免得她着急动了胎气,某瞒着你,一来是怕你担心着急,二来也是怕你不小心透露给了长乐。”

长孙皇后认真道。

“臣妾当然会担心,但是圣人更不该瞒着臣妾,圣人告诉了臣妾,臣妾才好配合圣人更好的瞒着长乐,就怕长乐从别的地方打听到了什么。”

李二微微摇头道。

“不会的,陇右知道兴海城被围的人本就没有几个,朝中更没有多少人知道,所以,不会传到长乐耳中的。”

长孙皇后担忧道。

“能瞒的了一时,可若是时间长了”

还没等皇后说完,李二就摆手道。

“不会很长时间,过不多久就会有捷报传来的,相信某!”

虽然李二自己心里都难免有些许担心,但是在皇后面前,他必须表现出十足的信心,不然这日子就没法过了,长孙皇后微微点头道。

“希望捷报能快点传来吧,夜深了,圣人也快点睡吧!”

说完,长孙皇后就躺了下来,李二也拉了拉被子合上了双眼,然而这一夜,无论是长孙皇后还是李二都睡的不安稳,西山荣富郡公府,自从李庸出征之后,府里顿时就觉得冷清了不少,虽然只是少了李庸一个人,但是整个后院却都仿佛少了活跃的劲头,武曌、郑丽婉和豫章公主一边忙着钱庄和慈善总会的事儿,其她几女也有自己的事要忙,在家人就更少了,她们几个还一边忙着活跃气氛,以免李丽质心情郁郁对孕身不利,当然,她们俩的努力成效也不大,倒是李丽质感受到肚子里孩子的蓬勃气息,虽然仍然十分思念李庸,倒也开解了不少,桌子上摆着丰盛的早膳,原本郡公府的早膳就很丰盛,自从李丽质有了身孕之后就更加丰盛了,胃口大开的李丽质终于放下了银筷,轻轻摸着小腹,笑道。

“胃口是越来越好了,等郎君回来时候发现我都胖成球了。”

豫章公主娇笑道。

“哪有胖啊?姐姐的身姿还是那么修长窈窕呢,若是从后面看,都看不出姐姐怀了身孕呢。”

武曌笑道。

“不是姐姐吃的多,是姐姐肚子里的小家伙吃的多,将来一定是一个威武雄壮的少年郎呢!”

李丽质笑道。

“我发现你们几个是越来越会说话了。”

豫章公主听了抿嘴直笑,武曌、郑丽婉仿佛想起了什么,笑道。

“对了,我怎么听说有陇右的军情送来,也不知道陇右的战事到底怎么样了。”

豫章公主听了诧异道。

“有陇右的军情送来?我怎么没听说?”

郑丽婉打趣的笑道。

“你都多久没回宫了,你不知道不还很正常吗?”

李丽质听了不由微微一怔,疑惑道。

“我昨天入宫也没听母后提起来啊!若是有陇右的军情送来,没道理母后也不知道啊!”

若是别的政事母后或许不上心,但是对于陇右的军情母后和她一样上心,郑丽婉听了不由微微点头道。

“那,我可能是听错了吧。”

李丽质笑道。

“原本我今天就想入宫去,我再问问母后。”

豫章公主连忙道。

“姐姐,我陪你一起回宫,说起来我也好几天没有回宫了呢。”

说到最后,豫章公主不由吐了吐香舌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自从将慈善总会设在了李家庄,她住在郡公府的日子比住在寝殿的日子可要多的多,主要是,她喜欢住在郡公府那种轻松自在的感觉,不像是在宫里有那么多规矩束缚着,像是喘口气都觉得压抑,李丽质坐着马车进入了皇宫然后又换乘了轿子,坐着轿子直接来到了立政殿前,立政殿里,长孙皇后听到长乐的声音不由心中一突,昨晚听了皇帝的话之后,她最愁见到的人就是长乐了,她是生怕自己会在长乐面前露出什么破绽。

“天气转凉了,还到处乱跑,不在家里好好将养?”

长孙皇后嗔道,李丽质微微嘟嘴。

“来母后这儿又不是乱跑?昨儿母后不还要多来走动吗?怎么今儿又要我在家多将养?”

之前长孙皇后当然是希望长乐多来宫里,来宫里想吃什么都有,累了就直接休息,她也能照看长乐,她巴不得长乐直接住在宫里呢,长孙皇后笑道。

“这几天风馋,不是怕你着凉吗?一路上累了吧?快过来坐下。”

一边说着,长孙皇后慢慢拉着长乐在软塌上坐了下来,来到了母后的身边,李丽质才发现,母后的脸色看起来不太好,不由担忧的问道。

“母后身体不舒服吗?还是太累了?”

长孙皇后听了不由心中一紧,连忙摇头道。

“没有,就是昨夜没睡好。”

李丽质听了不由心中一动,轻声笑道。

“母后是不是要给我添个弟弟妹妹了?”

长孙皇后听了不由微微一怔,轻轻拍了一下长乐的后背,嗔道。

“你这孩子真是越来越没规矩了,竟然打趣起母后来了。”

知道母后不是身体抱恙,李丽质就放心了,笑问道。

“母后,我听说有陇右的军情传来?”

这消息传的也太快了吧?这就传到了长乐的耳中?长孙皇后听了心中先是一惊,然后又镇定了下来,长乐应该是只知道有陇右的军情,并不知道是什么军情,长孙皇后轻描淡写般笑道。

“是啊,说是发现了吐蕃大军的踪迹,因为这次出征要稳扎稳打,所以这仗到现在都还没打起来呢。”

原来只是发现了吐蕃大军的踪迹,还没开始打仗啊!怪不得母后提都没提,李丽质笑道。

“原来是发现了吐蕃大军的踪迹,哎呀,我现在的心情啊!既希望能快点打完仗,又希望这仗打的越晚越好。”

长孙皇后握着她的手,笑道。

“李庸在后方守卫粮草呢,你呀,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吧,好好的养胎就行了,千万不要多想,不要多操心,顺顺利利的把孩子生下来比什么都重要。”

李丽质娇笑着答应道。

“母后,我明白,您都说八百遍了,我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明州都督李道彦这些日子睡的都不安稳,尤其是再收到了皇帝的密信之后,若三支大军一直没有回师,兴海之围一直未解,那他就要点齐兵马增援兴海城,点齐兵马增援兴海城倒也不至于让李道彦感到为难,让他感到为难的是怎么把握这个时机,若是增援的早了,三支大军已经在回师的路上了,那就因为他的增援使得围歼计划失败,若是增援的迟了,兴海城被攻破了,那怎么跟皇帝交代?皇帝能给他密信,让他尽起岷州的兵马增援兴海,可见对李庸的重视,毕竟这就意味着整个岷州就无兵可守了,若是吐蕃的大军突然攻向岷州的话,那岷州可就会惨遭吐蕃肆虐啊!自从收到了皇帝的密信,李道彦差点没愁白了头,他决定带着亲兵亲自前往兴海城探查探查,看看兴海城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形,就在他准备动身的时候,却突然听到外面喧哗了起来。

“都督,都督,大捷!兴海大捷!”

听到兴海大捷这句话,已经一把年纪的李道彦激动的差点没跳起来,不管战果如何,至少他不用再发愁了。

“启禀都督,松赞干布亲自领着十万大军攻打兴海城,荣富郡公坚守兴海城,三支大军几时回援,将松赞干布的大军围了个正着,总共斩首七万,俘虏一万余,可惜让松赞干布给逃了出去。”

李道彦听了不由倒吸一口气,没想到竟然是松赞干布领着十万大军攻打兴海城,他还以为是萨阿木领着五六万人攻打兴海城呢,这让吓了一跳,多亏李庸坚守住了,不然这后果简直不堪设想,随即李道彦就感到十分的振奋,斩首七万,俘虏一万余,这对吐蕃来说绝对是重创,十年之内吐蕃怕是不敢再挑衅大唐了,振奋之后,李道彦就又感到可惜,竟然让松赞干布逃走了,这一战还是有些不完美啊!若是能生擒松赞干布就好了,这一战就能彪炳千古了。

“大捷,这可真是大捷啊!斩杀七万,俘获一万,不再让吐蕃人嚣张!哈哈哈!”

李道彦哈哈大笑道,周围的将领和亲兵也都大笑了起来,这个大捷实在是太振奋人心了,李道彦激动道。

“唯一可惜的就是让松赞干布给逃走了。”

报信的校尉解释道。

“那松赞干布不但贪生怕死而且十分狡诈,使了金蝉脱壳之计,和亲卫换了衣甲,所以才让他侥幸逃了出去。”

“原来如此,原以为松赞干布也算是人杰,如今看来也不过是个枭雄。”

李道彦恍然道,报信的校尉拱手道。

“还望都督加急将捷报送往长安。”

李道彦振奋道。

“当然,这等喜讯当然尽快送往长安,让圣人也高兴高兴!还有,将大捷的消息散播出去,让岷州乃至陇右的百姓也都高兴高兴!”

自从张亮出征兵败之后,陇右就笼罩在被吐蕃人侵扰的阴云中,如今这场完胜大捷对于陇右的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大捷的消息迅速从都督府里传了出来,很快就在岷州城里传了开来,消息所到之处一片欢欣鼓舞,自从大军出征之后,他们就充满了期待,但是他们也没想到出征的大军能这么快就击败吐蕃人,而且不只是击败吐蕃人,还是大胜,是完胜,斩杀了七万,俘获了一万多人,这是何等辉煌的大捷啊!而且还差点将松赞干布生擒活捉了,以后吐蕃人还敢招惹大唐吗?就吐蕃那点人口,这次惨败还不元气大伤?没个五年十年是缓不过气来,至少五年、十年之内,吐蕃一定不敢再染指吐谷浑,更不敢侵扰陇右,也是说,大家终于又能过上安生日子了,一时间,岷州城里的百姓对徐世绩、尉迟恭、程咬金交口称赞,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啊!不愧是战功赫赫的名将,果然不是张亮之流能比的!他们只是一股劲儿的猛夸徐世绩、程咬金、尉迟恭三人,倒是没有人夸李庸,当然李庸也是名扬天下,但是虽然这一次出征李庸是看守粮草呢?当然看守粮草也有功劳,但是毕竟比不上徐世绩、程咬金、尉迟恭功劳更大,虽然大捷的消息飞快的在岷州城里传开了,但是这一战的经过却还没有传开,所以,岷州城的百姓还不知道李庸在这一战里发挥出了多大的作用,还不知道李庸才是这一战最大的功臣,岷州城里百姓欢欣鼓舞热闹非凡,兴海城倒是一下子平静了下来,虽然这一仗打完了,但是吐谷浑的全境还没有收复,还需要大军继续扫荡,不过,在此之前,大军需要在兴海城休整几日,徐世绩、尉迟恭、程咬金也终于闲暇了下来,虽然让松赞干布逃走了,但是这一战所取得的战果还是超出了之前的预料,大家的心情都很高兴也很轻松。

“你守城的时候竟然斩杀了三万吐蕃人,这些吐蕃人攻城还真是够猛的!”

徐世绩感慨道,吐蕃人损失这么大可见是不计伤亡的在全力攻打兴海城,程咬金笑道。

“十万大军全力攻城,李庸,吓坏了吧?是不是天天盼着我们早日回援?”

尉迟恭笑道。

“李庸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阵仗,害怕也正常,不丢人!”

李庸听了很是无语,老子当年灭松州,打吐谷浑、杀的突厥人心惊胆战,你们都不知道,不过这些他不能说,他手上的西山营是夜行者,不能见光,目前不行。

“将士们确实天天盼着你们早日回援完成合围,不过,并不是怕了吐蕃人,而是生怕一不小心就把吐蕃人给打跑了,破坏了计划没法彻底歼灭吐蕃人。”

徐世绩、程咬金、尉迟恭听了不由面面相觑,这和他们的预想一点都不一样啊!他们之前还想着李庸在城墙上看到他们终于回援了,一定激动的热泪盈眶,没想到李庸不但没怕吐蕃人攻城,竟然还生怕把吐蕃人打跑了?程咬金挠了挠头有些不可置信的问道。

“你说的真的还是假的?”

尉迟恭也觉得难以置信。

“那可是十万吐蕃人攻城呢,你还怕把他们打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