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皇朝夜行 > 第七百八十章 众志成城

皇朝夜行 第七百八十章 众志成城

作者:南极稻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3: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吐蕃使臣听了脸色缓和了不少,虽然皇帝说的挺敷衍的,但是至少也给了他们吐蕃颜面,虽然吐蕃使臣心里也挺愤怒的,但是一想到自己身上背负的任务,他觉得还是得顺着台阶下来。

“原来是卢国公,想必卢国公也是无心的。”

吐蕃使臣沉声道,李庸笑道。

“老程这可就是你的不对了,俗话说的好,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你这么做是有点不地道。”

程咬金还有一众大臣们听完之后不由笑了起来,就连李二也忍不住笑了起来,李庸虽然看似在做和事佬,其实却是在肯定程咬金骂人的话,吐蕃使臣听了怒火噌的一下又上来了,这是什么意思?这不还是骂他们赞普是表子吗?更让吐蕃使臣难以接受的是,说这话的人竟然是荣富郡公李庸,吐蕃使臣不满道。

“荣富郡公怎么能这么说?我们代我们公主送上了礼物和信件,俗话说不看僧面看佛面,荣富郡公这么说未免有些不地道吧?”

一众大臣们听了不由看向李庸,吐蕃使臣竟然去李庸府上送了礼物?这是想收买李庸吗?松赞干布大概是疯了吧?李二听了心里可谓是波澜不惊,他一点都不怕李庸被收买,因为李庸随手都捐百万贯,要收买李庸那得拿出多少万贯?五百万贯还是一千万贯?松赞干布就算是砸锅卖铁能凑出一千万贯来吗?别说松赞干布了,就算是他堂堂大唐皇帝都拿不出那么多钱来,所以李二放心的很,从不怀疑李庸会被人收买,李庸笑道。

“你不提我还不来气,说起来我和真珠公主倒也算是故交,长乐和真珠也十分要好,这两年来长乐和真珠倒也没有通信,但是,我从来没有收到过真珠的信,然后,昨天你们吐蕃人突然就送来了一封信,是真珠公主的信,不是给长乐的,而是给我的,这让我和长乐感到很惊奇啊!但是这信呢,仔细看又有些不对劲儿,于是长乐就拿出了之前真珠公主送来的信对照,结果竟然发现这信根本就不是真珠公主的笔迹,而是有人仿写的。”

一众大臣们听了不由哗然,竟然让人假冒公主的笔迹给李庸写信,是谁这么干的?还能有谁?当然是松赞干布。

“无耻啊!”

“是啊,真是太无耻了!”

“怎么能这么无耻?”

吐蕃使臣听了顿时涨红了脸,大声道。

“荣富郡公,你不要血口喷人,那是公主的侍女亲手交给我的,怎么可能有假?”

李二笑道。

“有没有假且不去说,某很好奇信上都写了些什么。”

一众大臣们顿时全都竖起了耳朵,他们对此也充满了好奇,一众朝中大佬心里的八卦之火简直熊熊燃烧,完全不逊市井老娘们,李庸笑道。

“也没别的,信上就说让我规劝皇帝陛下不要出兵。”

吐蕃使臣听了心中松了一口气,其实他们也不知道那封信到底是不是公主写的,也不知道信中到底写了什么,原来和他们的目的相同啊!都是为了阻止大唐继续增兵,不过,随即他又禁不住心中一突,荣富郡公竟然当着皇帝和一众大臣面的直接说了出来,那岂不是说荣富郡公根本就没有打算帮忙阻止皇帝增兵?一众大臣们听了不由笑了起来,他们明白李庸既然这么说坦然的说了出来,那就说明李庸根本就不想阻止皇帝增兵,而且他们觉得,即便是李庸想要阻止皇帝增兵也做不到,到了如今这个地步,普天之下就没有人能阻止皇帝增兵,吐蕃使臣连忙道。

“不瞒皇帝陛下,外臣此次出使大唐,一来是为了恭贺皇帝陛下覆灭高句丽,二来就是为两国修睦而来,我们赞普曾经真诚的向皇帝陛下求娶公主,虽然皇帝陛下最终拒绝了,但是我们赞普却一直心慕大唐,想和大唐永修和平!”

李二冷笑道。

“某当初确实拒绝了松赞干布求娶大唐公主的请求,但是某却开放了和吐蕃的互市,某也希望大唐和吐蕃之间能永沐和平,可是你们吐蕃却悍然进犯吐谷浑,吐谷浑可是某的属国,你们吐蕃人眼中还有大唐吗?还有某这个天可汗吗?吐谷浑乃是某打下来的土地,某绝不会放弃吐谷浑,要么你们吐蕃的兵马退出吐谷浑,并且保证不再进兵吐谷浑,要么某一刀一枪的将吐谷浑重新夺回来!”

吐蕃使臣沉声道。

“我们赞普对于天可汗一向敬仰,也无意与大唐再起争端,吐谷浑也并非自古就是大唐的土地,吐谷浑与我们吐蕃紧密相连,吐谷浑的百姓和我们吐蕃的百姓亲如一家,所以,我们吐蕃也绝不会放弃吐谷浑,如今天时地利人和都在我们吐蕃,皇帝陛下若要增兵,只会重蹈覆辙,还请皇帝陛下一定要三思啊!我们赞普真的不想看到大唐的儿郎喋血沙场,更不想看到两国的百姓交恶结仇,更不想看到吐谷浑的百姓再经历战乱之苦,皇帝陛下身为天可汗,胸襟宽广,仁善爱民,还望皇帝陛下看在大唐百姓的份上,看在吐谷浑百姓的份上,看在天下百姓的份上,不要再增兵了!只要皇帝陛下不再增兵,那我们吐蕃愿奉大唐为天朝上国,永不进犯大唐,而皇帝陛下若是增兵,那以后我们吐蕃和大唐就再无宁日,我们吐蕃地处高原易守难攻,而且我们吐蕃人来去如风。”

在来时的路上,吐蕃使臣不知道多少次想过该如何劝说大唐皇帝不要增兵,所以,这一番言辞,他一路上不知道捋过多少次,所以洋洋洒洒的说下来,可谓是慷慨激昂,酣畅淋漓,这一番言辞那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既有劝谏,又有威胁,刚而不硬,不卑不亢,吐蕃使臣自认为这一番言辞堪称是完美,如果这都不能劝动大唐皇帝和一众大臣们,那还有谁能劝动?所以说完之后,他就带着自信的微笑昂然立在那里,整个大殿里一片安静,一众大臣们心里就只有一个念头,看,他真的威胁皇帝陛下了!他竟然真的威胁皇帝陛下了!皇帝陛下是一个害怕被威胁的人吗?原本皇帝陛下就一心想着出兵,现在被吐蕃使臣这么一威胁,只会出动更多的大军,威胁只会适得其反啊!李庸听了禁不住乐了起来,吐蕃使臣成功展现出了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现在李二已经被彻底点燃了,谁都没法阻止李二增兵吐谷浑!哪怕长孙皇后在夜里最关键的时候吹枕头风都没有用的那种,然而,吐蕃使臣感受到这大殿里的寂静,心里却愈发的得意,瞧瞧,大唐君臣全都被他这一番充满智慧慷慨激昂的雄辩给镇住了,李二直接被吐蕃使臣的话给气乐了。

“你们吐蕃是在威胁某吗?”

吐蕃使臣有些矜持道。

“皇帝陛下,这并非是威胁,外臣只是摆事实讲道理,皇帝陛下英明神武,诸位大臣都是贤臣良将,想来一定能想个透彻。”

杜如晦沉声道。

“乌海之战,我们大唐兵败,损兵折将,不过,胜败乃兵家常事,只是没想到你们吐蕃只是打赢了一场仗竟然尾巴就翘上天了。”

李孝恭嗤笑道。

“我大唐自开国以来,所经历的大小战事不知有多少,横扫天下,战无不胜,你们吐蕃不过侥幸小胜了一场而已,竟然就骄狂了起来,真是不知所谓!”

吐蕃微微拱手道。

“并非是我们吐蕃骄狂,大唐确实很强大,又有神兵利器,攻城拔寨当世无双,不过,西北地形却与中原截然不同,我们吐蕃人习惯了高原作战,所以占据优势,外臣此次奉命出使大唐,真的是为了两国的和平而来,真诚的希望两国能够为百姓着想,刀兵入库,和睦共处。”

李庸摇头道。

“若你们吐蕃真想和平共处,那就不会发兵攻占吐谷浑,现在不过是得了便宜又卖乖,你们赞普那点小算盘谁不清楚?我们大唐也想和平共处,不过和平共处并非是退让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只有把你们吐蕃打服气了,打的再也不敢出兵,大唐和吐蕃才会真的和平共处。”

李二听了不由赞许的大笑道。

“李庸说的对,只有将你们吐蕃打服气了,打的再也不敢出兵,大唐和吐蕃才会真的和平共处!”

吐蕃使臣听了不由脸色微微一变,这和他预想的怎么不一样啊!他精心准备了一路的说辞竟然没有奏效?这样有理有据的说辞为什么大唐君臣就听不明白呢?吐蕃使臣沉声道。

“大唐执意要增兵,难道就不怕重蹈覆辙吗?而且,皇帝陛下若是执意增兵,只会让两国之间的仇怨越结越深。”

李二沉声道。

“某增兵就是为了解决仇怨,吐蕃使臣不必再多言,回去告诉你们赞普,就堂堂正正的打一场吧!”

吐蕃使臣听了心中咯噔一下,连忙道。

“难道皇帝陛下就不再三思一下吗?”

李二沉声道。

“不妨告诉你,某早已经决意增兵,朝廷已经在调集粮草,抽调大军,不论你们使臣来还是不来,不论你们赞普想不想打仗,只要你们吐蕃不退回高原,这一战已经无法避免!事实上,某也不希望你们吐蕃人主动退回高原,因为某要用刀枪将你们赶回高原,某要替埋骨乌海的将士们报仇雪耻!”

吐蕃使臣听了脸彻底垮了下来,其实在来之前的时候,他们赞普就跟他说过,此行会很艰难,因为大唐皇帝十分骄傲十分强势,未必能劝动大唐皇帝罢兵休战,但是他却很有信心,觉得自己一定能说服大唐君臣罢兵休战,然而,他精心准备的说辞却根本就没起到什么作用,这让他十分的失望,失望之余他也禁不住感慨,到底还是赞普和大相英明啊!既然这一战已经无法避免,大唐都已经开始调兵遣将了,那就说明他的任务已经彻底失败了,遗憾归遗憾,但是吐蕃使臣还是挺直了腰杆,出使的任务已经失败,但是吐蕃的荣耀和尊严却不容有失,吐蕃使臣沉声道。

“我们带着和平的愿景和诚意而来,皇帝陛下和诸位大臣却置之不理一意孤行,那我们吐蕃就在吐谷浑等着大唐的兵马,只希望,皇帝陛下和诸位大臣们将来不要后悔。”

李二哼道。

“某这一生就从未后悔过,现在不会,以后也不会,吐蕃使臣退下吧!”

“外臣告退!”

吐蕃使臣见事不可为见过礼只好,立即行礼退了下去,一众大臣们目送吐蕃使臣离去,目光中都充满了不善,大殿里重新恢复了安静,李二沉声道。

“某就知道,吐蕃使臣此来肯定是耀武扬威,不过某也没想到,吐蕃使臣竟然敢威胁某!某从没想过,这世上,竟然还有人敢威胁某!”

长孙无忌恭声道。

“吐蕃地处高原就仿佛青蛙坐井观天,所以才如此自大。”

李庸沉吟道。

“上一次兵败乌海,确实给了吐蕃极大的勇气,若是不能将吐蕃给打怕了,恐怕以后陇右还有剑南道怕是就不得安宁了。”

尉迟恭嚷嚷道。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怕他作甚?来一次打一次,他们吐蕃也没多少人,看他们能有多少人送死!”

只是被动挨打这可不是李二的风格,李二沉声道。

“所以这一次出征担子很重,不只是要击败吐蕃人,必须要重创吐蕃人!”

要击败吐蕃人不难,可是要重创吐蕃人却不容易,因为吐蕃人熟悉高原地形来去如风,一旦受挫就可以退回高原,所以如何重创吐蕃人还得认真筹谋一番才行。

“众位爱卿还有何事要奏?”

李二沉声问道,因为吐蕃使臣在朝堂上耀武扬威,所以一众大臣们心里十分的愤慨,纷纷出列献言献策,一时间大殿里顿时热闹了起来,看着群臣众志成城一致支持出兵的场面,李二心里十分的欣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