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皇朝夜行 > 第六百七十四章 立太子

皇朝夜行 第六百七十四章 立太子

作者:南极稻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3: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或许李泰也顾不上和李庸说什么,李庸虽然备受瞩目,却力求低调,而李泰同样备受瞩目,毕竟群臣都觉得他即将入主东宫,而李泰却表现的十分的高调,大有以太子的身份自居,出征的大军回来,李泰也更加活跃了,李庸也很忙,因为出征的神机营也终于归营,封赏,劳军,抚恤……满长安城着实热闹了好一阵子,热闹还未散去,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戏即将开幕,入宫前,群臣三三两两的走着低声议论着,虽然还未进入太极宫,但是李庸却觉得气氛很热烈,李庸也和程咬金他们走在一起,程咬金贼头贼脑的看了一圈,咂摸着嘴沉吟道。

“今天这大朝会可热闹了!”

李庸笑吟吟道。

“怎么?您老也准备掺和掺和?”

程咬金摇头道。

“老夫昨晚没睡好,没精神,正准备上朝补一觉呢。”

李绩沉吟道。

“你小子怎么回事?你毕竟是魏王的妹夫,他给你下了好几次请柬,你就去赴宴一次也没什么,何必闹的这么僵?”

李庸笑着摇头道。

“我啊?就是懒的动弹,我这臭脾气大家又不是不知道!”

尉迟恭低声问道。

“今天他们是要请立太子,你怎么看?”

李庸理所当然道。

“就用眼看、站着看、躺着看呗!”

尉迟恭听了也不由语塞,不过这话好像也没毛病,也确实就是用眼看,文武百官排班鱼贯进入了大殿。

“臣等拜见圣人!”

“众卿平身吧!”

李二坐在龙椅上,气色比之前要好了很多,不过脸色却有些沉凝,不过,在这大早朝上,谁敢抬头直视皇帝去观察皇帝的脸色呢?大都不敢,当然也有胆大包天之徒,比如李庸,李庸就抬头瞅了一眼皇帝,发现皇帝的脸色很是沉凝,大军回到长安,然后祭天祭祖,李二可着实好好装了一把,所以这几天的心情应该很不错,为什么今天的大朝会上皇帝的脸色却如此沉凝呢?朝中百官有什么动静,他不信皇帝不知道,所以今天早朝上要发生什么事,皇帝一定已经知道了,整个朝中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如果皇帝还不知道,那皇帝对于朝廷的掌控未免也太差了,就在李庸打量着李二的脸色的时候,李二也感受到李庸的目光扫视了过来,李庸立马低下了头,他的脸色仿佛古井无波,心里却在偷乐,看李二的脸色就知道他的心里十分的不爽,不过李庸很淡定,反正这跟他又没什么关系,因为自始至终他就没掺和,其实李庸不知道的是,李二心里正埋怨着李庸呢,李庸不抬头还好,李庸一抬头正好撞到了枪口上,大臣们要在今天请立太子,这是李二不愿看到的,而李庸这些天一直缩在家中都不知道劝一下李泰,李二沉声道。

“这几天大军凯旋,普天同庆,又是祭天又是祭祖,欢庆之余也颇为劳累啊!若没有什么要事就散朝吧!”

杜如晦、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等人听了不由挑眉,李庸也禁不住挑眉,皇帝这暗示可真够明显的,不过,就怕有些人还是听不出这弦外之音,礼部侍郎当先出列,恭声道。

“启禀圣人,臣有本奏,我朝大军攻克高句丽,创不世功业,威震四海,此乃天佑大唐,国不可一日无储,臣斗胆请圣人另立太子……”

有礼部侍郎打了个头阵,充当立储先锋,其余的大臣们也不甘落后,纷纷出列请立太子,在他们看来李泰是唯一入主东宫的人选,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李泰不只是板上钉钉的太子,而且是没有威胁的太子,根本就没有皇子能给李泰带来威胁,所以,谁不想跟未来的太子,甚至未来的皇帝卖个好呢?大殿里一片请立太子的声音,请立魏王为太子的声音,不过,站在文武大臣最前列的那些郡王国公郡公们几乎都没有动静,李二坐在龙椅上静静的听着,自始至终没说什么话,只是看着一个又一个的大臣出列请立太子,就像是看一出又一出的戏一般,李庸微微低着头仔细观察前面程咬金的官服,因为他实在太无聊了,一开始李庸也饶有兴致的看戏,但是听着听着,他就觉得腻了,因为虽然一众大臣们十分亢奋说的唾沫星子横飞,但是说来说去无非就是那些言辞,李庸现在只盼着皇帝能快点发话,好让这早朝快点结束,不然,程咬金、尉迟恭他们就真的要打鼾了,终于,大殿恢复了安静,李庸忍不住精神一振,想表现的大臣终于都表现完了吗?李二叹了口气,沉声道。

“某自登基之始就立了承乾为太子,某为他选良师教导,哪怕某政事再繁忙,某也会抽出时间来亲自教导他,某对他有着深深的期许,某希望能将他培养成一个合格的帝王,他谋反了,臣心都快碎了!某,是真的很伤心!所以,立太子之事,还是等等再说吧!”

“圣人,国不可一日无储君啊,立储方能安定江山社稷,才能安定民心……”

还没等大臣说完,李二已经沉声喝道。

“某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呢!”

大殿里顿时安静了下来,安静到落针可闻,刚刚出列建言立储的一众大臣们全都愣住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圣人会是这样的反应,立魏王为太子,不应该是水到渠成之事吗?就算圣人觉得立储太仓促也不该发这么大的火啊!魏王一直以来也深受圣人的宠爱,纵然圣人不想这么快立储,但是既然群臣都请立了,也会顺势立储,毕竟,魏王算是立储最为合适的人选。

“众卿可还有别的事要奏?”

李二沉声问道。

圣人的心情很不好啊,纵然原本有事要奏的大臣这会儿也不好出列奏事了,这时候朝奏完全就等于触皇帝的霉头啊!

“既然没有别的事要奏,那就退朝吧!”

李二沉声说完立即起身离开了龙椅。魏王府中,李泰可以说一夜未眠,虽然一夜未眠,但是他不但不感到疲惫,反而精神十分亢奋,此刻他正在王府的大厅中转圈,激动的等待早朝的结果,只见他身着蟒袍,头戴王冠,一身穿着十分的正式,因为他想着说不定父皇还会召他入朝呢,虽然他这身亲王服不及储君服饰更能彰显身份,但是也凑合着穿吧!而且,这极有可能是他最后一次穿亲王服饰,值得珍惜,李泰算着时辰,这个时候大朝会一定已经开始了,大臣们应该开始请立太子了吧?父皇一定顺水推舟就答应了,所以,消息应该快传回来了吧?怎么还没来?李泰停下脚步,望着外面有些发愣。

“算着时间也该差不多了,怎么传消息的人还没来?不会是马坏了吧?马崴了脚?传消息的人忽然得了急病死了?不然怎么还不来呢?”

李泰嘴里不断的嘟囔着,心里有些焦躁,他心里其实也禁不住产生了一个念头,早朝上该不会出了什么事吧?不,不可能!怎么可能出事!大唐总要有太子,而他是太子当仁不让的人选,所以怎么可能有意外?

“为什么还没有消息传来?都死了吗?还不快派人去看看!”

李泰最后一点耐心也烟消云散了,有些焦躁的吩咐道,立即有小太监和侍卫小跑着去了,过没多久就有小太监气喘吁吁的跑来。

“殿下,殿下,有消息了!”

李泰听了霍然转身,激动的问道。

“父皇要召本王入朝吗?”

小太监弓着身子,有些战战兢兢道。

“殿下,大朝会已经结束了!”

结束了?这么快就结束了?李泰听了脸色大变,他突然反应了过来,如果父皇在早朝上同意了立他为太子,那小太监这会儿该激动兴奋的道喜呢,可是小太监却战战兢兢十分惶恐,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大朝会果然出现了变故,父皇没有同意百官的请立太子,是有谁在反对吗?是不是李庸?是李庸纠集了程咬金、尉迟恭、李绩他们一起反对吗?不然父皇怎么会不同意百官请立太子呢?李泰面色凝重,大步向前两步,沉声问道。

“说,早朝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早朝一开始,礼部侍郎抢先出列请立太子,然后百官纷纷出列请立太子,不过,圣人一直就静静的听着,后来就说,自登基之始就立了李承乾为太子,这些年悉心培养,如今李承乾谋反,圣人心中十分难过,所以,暂时不想立太子。”

小太监惶恐道,不想立太子?为什么不想立太子?李承乾谋反伤了父皇的心跟他有什么关系?他才是父皇最宠爱的儿子啊,百官都请立太子了,父皇何不就顺水推舟呢?

“是不是有人从中作梗?李庸呢?他在早朝上是怎么说的?”

李泰问道。

“启禀殿下,荣富郡公在早朝上什么话都没有说过,不只是荣富郡公,整个早朝上除了大臣们请立太子,其他的臣子都没有开口说过什么。”

小太监惶恐道。

李庸没有反对请立太子?整个早朝上都没有人反对请立太子?父皇却没有同意百官请立太子?之前李泰觉得今天百官请立太子一定能成功,因为他是入主东宫当仁不让的人选,即便是诸如李庸等人在早朝上反对都没有什么用,他就是有这样的自信,然而,他却怎么都没有想到,即便李庸等人没有反对,父皇也没有同意群臣请立太子!这到底是为什么?萧德言、蒋亚卿、谢偃急匆匆小跑着来了,他们没有资格上早朝,不过也一直在宫外等着好消息呢,却没想到等来的是这样的消息,怎么会失败呢?

“殿下,殿下一定要镇定,千万不要乱了方寸!”

萧德言连忙道。

什么方寸,此刻全都被李泰抛到了脑后,现在他的脑海里只有一个问题,他喝问道。

“为什么?这不是水到渠成的事吗?父皇为什么不同意?”

蒋亚卿恭声道。

“殿下,臣等在来的路上也商讨过,觉得圣人确实还没从李承乾谋反的阴影中走过来,咱们有些操之过急了!”

谢偃连忙道。

“还请殿下镇定,圣人也只是暂时不想立储,只要圣人立储,那入主东宫的必然是殿下!”

李泰有些焦躁的踱步道。

“本王就怕群臣会误会,以为父皇是不想立我为太子,那这大好形势可就付诸东流了!这次能有这么多大臣一起请立太子,下次可就未必了!”

萧德言恭声道。

“殿下不必焦躁,殿下入主东宫是水到渠成之事,群臣不会误会的,也一定会继续支持殿下,因为殿下是唯一的太子人选!”

虽然萧德言他们一直在安慰李泰,但是李泰却并没有真的宽心,因为他还是不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父皇真的是因为难过而暂时不愿立太子吗?可是父皇是何等强大啊!经历过那么多大风大浪,父皇的心早已经磨炼的如钢铁般坚硬,真的会因为太过难过而不愿立太子吗?还是说,父皇心里还在犹豫?并没有确定要立他为太子?想到这里,李泰不由想到了李庸,一直以来,他给李庸下了那么多请柬,李庸却一次都没来,他一直以为李庸是因为太过狂傲,而现在,他却禁不住多想,李庸会不会早就知道了这个结果所以才对他的请柬置之不理?很有这个可能!李庸很可能知道症结到底在哪里!萧德言、谢偃他们虽然也都是才智之士,但是要和李庸相比还是差远了,而且,他们根本就没见过父皇几次,如果说,这朝中谁最会揣摩圣意,他觉得除了母后,大概就数着李庸了吧!此刻的李泰突然感到十分的后悔,早知道今天的大朝会是这么个结果,他就该拜访一下李庸!李泰的心里既感到后悔,又有些怨恨,李庸为什么就不能帮帮他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