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皇朝夜行 > 第六百六十二章 辗转难眠的夜

皇朝夜行 第六百六十二章 辗转难眠的夜

作者:南极稻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3: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庸驱马上前两步,低声道。

“因为你太蠢了!”

李承乾这人在李庸看来确实不怎么聪明的太子,李二和长孙皇后都是人精也不知道为什么会生出李承乾来,李承乾聪明的时候是真聪明,傻的时候也是真傻,按理说,李承乾身份尊贵身边都是身份的人,也不至于小时候被门板夹了吧?总不至于是长孙皇后第一次生孩子太紧了……咳咳,这么想似乎有点对李二不敬……李庸转身驱马向玄武门行去,徒留李承乾呆在那里,脸色涨的发紫,他觉得自己是被羞辱了,虽然他兵变失败,但是他仍然觉得自己是才智卓绝有勇有谋的英雄,而李庸却说他太蠢了!这简直是在羞辱他,这如何能忍?

“李庸!你放肆!难道李泰那个死胖子就聪明吗?你看看他,长的跟猪一样,能做太子吗?能继承大统吗?”

李承乾状似疯狂的大吼,想到李泰,李承乾十分的不甘,兵变失败也就失败了,成王败寇他认了,可是一想到太子之位要落在李泰的身上,他心里就十分的不甘,早知道如此,在来玄武门之前就该先去魏王府杀了李泰,玄武门的宫门轰然打开,李庸和柴绍兵马走了进去,其他人都留在了玄武门外,皇宫里灯火辉煌亮若白昼,李二一直静静的站在甘露殿前,对于玄武门前的情形他其实了若指掌,在他看来,这一场兵变就像是一场笑话,太子的火炮自己炸了,火枪兵的阵列乱作一团,胡乱放枪,就算没有李庸的火枪兵,要击败太子的火枪阵也轻而易举,这场叛乱就这么简单而又顺利的平定了,然而,李二心里却一点喜意都没有,反而心情十分的沉重,原本被人背叛的滋味就不好受,更何况还是被一直以来十分信任的将领和最器重的儿子背叛,柴绍和李庸大步流星的走来,在月色和灯火下背手而立的李二显得十分苍凉。

“启禀圣人,叛军已被击溃,大多数逆贼已被击杀,小部分逆贼已跪地求饶,少数逆贼逃走,臣已经派骑兵沿路搜寻,太子还有侯君集、侯塞雷、贺兰楚石等人俱已拿下,如今正押在玄武门前,请圣人示下!”

柴绍抱拳道。

“嗣昌、李庸,你们俩辛苦了!”

李二微微颔首道

“这是臣职责所在!”

柴绍和李庸连忙道。

“暂且都押入大牢吧!某累了,夜也深了,你们俩就暂且留在宫里歇息吧!”

李二叹道,距离早朝也不过只有两个时辰而已,李庸和柴绍也不至于再回府来回折腾了,说是歇息,恐怕这一夜,无论是李二还是柴绍还是李庸都辗转难眠,其实,这一夜,辗转难免的又何止他们,各大国公府距离皇宫可不算远,而火炮的声音那么大,半个长安城都能听的清清楚楚,或许大多正在睡梦中的长安百姓听到那轰轰的声音不过以为是春雷声,但是参加过的东征的人对于火炮的声音又怎么会不熟悉?正躺在炕上呼呼大睡的程咬金猛然坐了起来大叫道。

“冲啊!快冲啊!”

旁边的国公夫人吓了一跳,连忙道。

“老爷睡糊涂了?什么冲啊杀的,老爷还当在打仗呢?”

程咬金一下子从炕上跳了起来,大声道。

“不对,不对,我刚刚明明听到了火炮的声音!”

国公夫人听了很是无语。

“老爷,那是春雷的声音,哪是什么火炮啊?这是在长安,谁会在大半夜里放火炮,不要命了?”

程咬金脸色十分的凝重的摇头道。

“不,那绝对是火炮的声音,我不会听错的!”

“来人,给我更衣,披甲!还有将所有家兵家将全都召集起来!”

国公夫人听了顿时吃了一惊,连忙道。

“老爷,您,您可别吓我,这是怎么了?”

丫鬟们捧着衣裳,抬着铠甲鱼贯而入,程咬金一边更衣,一边沉声道。

“夫人也不必忧心,且安心待在房中就是。”

安心?现在她怎么可能安心下来,国公夫人连忙道。

“该不会是有人谋反吧?”

其实程咬金一醒来就想到了这个问题,因为醒来的他不止听到了火炮的声音,还觉得这寂静的夜有些嘈杂,打了一辈子仗的程咬金对这个再熟悉不过了,程咬金心里十分的烦躁,因为他想到了一个问题,如今这长安谁都手里有火炮?李庸!所以,他立即就想到了一个问题,该不会是李庸在谋反吧?但是他又想不明白李庸为什么会谋反,没道理啊,皇帝和皇后都对李庸那么好,而且李庸和长乐公主伉俪情深十分恩爱,李庸这小子又一向惫懒的很,没有理由谋反啊!可是这火炮的声音又做不了假,程咬金一身甲胄手持马槊大步流星的走出了后宅,前院中一众家兵家将们也早已经披甲执锐集结在了一起。

“公爷!”

程咬金沉声道。

“你们可听到了刚才的声音?”

“回公爷,听到了,那好像是火炮的声音!”

他们都随着国公参加了东征,对火炮的声音也十分熟悉,程咬金点头道。

“听着确实像是火炮的声音,神机营的火炮还没有回到长安,这大半夜的怎么会有火炮的声音?大家都警醒些!”

“是,公爷!公爷,要不要派人出去查看一下?”

程咬金听了沉吟了片刻,点头道。

“派几个人出去查看一下也好。”

不只是程咬金披甲执锐带着家兵家将严阵以待,张士贵、徐世绩等参加过东征的国公大将们也全都严阵以待,虽然猜到是有人兵变,但是他们却并没有带着家兵家将们出府,因为他们没有收到旨意,所以在这样敏感的时候不敢擅自出府。而且他们对当今圣人有信心,当然,让他们有些安心的是火炮只响了两声就没有再响起,他们全都在心里默默的想着,这事可千万别和李庸扯上什么关系,长安城里早已经恢复了平静,无数百姓还处在酣睡之中,然而各城门的守军却精神抖擞,确切的说是心里紧张不已,虽然城里已经恢复了平静,可是之前的那些动静实在太吓人了,虽然没有亲眼见到皇宫发生什么,他们也能想象,毕竟玄武门之变还不算太久远,尤其是长安城人人都知道,不过,让他们长松了一口气的是,天就快要亮了,等天亮了就知道结果了,想来无论结果是什么,也牵连不到他们这些守卫城门的小小将士,其实他们心里都在期待,发动兵变的人失败,因为当今圣人乃治世明君,自皇帝继位以来,大唐国力蒸蒸日上,不止百姓们过上了安稳太平的日子,还威震四方。

“将军,有马蹄声!”

张全兆也听到了马蹄声,他禁不住心中一惊,这个时候怎么会有马蹄声?之前皇帝可是给他下过密旨的,可也只是说荣富郡公会领兵入城护卫宫禁,可是如今荣富郡公早已经入城去了,可现在来的人又是谁呢?这不是为难我张全兆吗?张全兆一颗心都提了起来,唯一让他有些安慰的是,听这马蹄声人并不算多。

“只有百余骑,先不要放箭,让他们靠近问清楚再说!”

张全兆沉声道,一众将士们轰然应诺,张全兆心里却在犯愁,无论来人是谁,他都不好直接放心,可是要派人到皇宫禀报的话,谁知道皇宫如今到底是什么情形呢?

“来人是谁?城门已关,还请等卯时开门之后再入城!”

张全兆朝着城下大喝道。

“放肆,皇后娘娘要入城,还不快快打开城门!”

一个太监声音尖细的叫道,张全兆听了不由懵了,他怎么也没想到来人竟然是皇后娘娘!问题是皇后娘娘不是和长乐公主一起去了骊山行宫吗?怎么会深夜赶回了长安?而且连凤驾都没有?张全兆眯着眼睛仔细的观察了一遍之后,发现城下的百余骑竟然有一半是女子的装束,随行的还有太监,这顿时让他相信了,来人既有可能真的是皇后娘娘,把皇后娘娘拦在城外?派人前往宫门处禀报?毫无疑问,皇宫发生了宫变,是太子还是魏王发动了兵变?张全兆也不知道,可是无论如何,皇后娘娘将一直是全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心里飞速的转过几个念头,张全兆大喝道。

“还不快打开城门,恭迎皇后娘娘入城!”

城门轰然打开,张全兆早已经在城门处躬身等着,不过他却在微微侧头迎着火光偷瞧,真的是皇后娘娘回来了!虽然他从没见过皇后娘娘的尊容,但是他迎着火光看见了一张美若天仙的面容,艳若桃李却又雍容华贵,他确定了,那一定就是皇后娘娘,除了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还能有这样的美貌和雍容华贵的气度?长孙皇后骑着马带着侍女太监沿着朱雀大道直奔玄武门,当年她就曾经随着皇帝带着骑兵直奔玄武门,她的脑海中回忆翻滚,原本她以为,那都是过去了,大唐迎来了盛世,会将过往重重全都埋藏起来,玄武门前空荡荡的,只有玄武门上熊熊的火焰在燃烧,还有影影绰绰的弓箭手,长孙皇后压低了马速,她的脸色十分凝重,因为她嗅到了血腥的味道,不止,迎着火光她看到了地上有一片片的血迹。

“皇后娘娘回宫,还不快打开宫门?”

太监跃马上前,尖声道,杜君绰一直亲自守着玄武门,借着火光看清皇后娘娘的容颜,他顿时吓了一跳,圣人大费周章的将皇后娘娘送到了骊山行宫,怎么皇后娘娘却回来了?拦是不敢拦的,杜君绰连忙道。

“臣不知道皇后娘娘回宫,臣这就打开宫门!”

听到杜君绰的声音,长孙皇后心中松了一口气,她知道,既然杜君绰还在玄武门那就说明玄武门未被攻破,虽然心中松了一口气,但是长孙皇后心中却高兴不起来,玄武门的宫门再次打开,长孙皇后催马入宫,杜君绰一身甲胄,躬身相迎。

“恭迎皇后娘娘回宫!”

长孙皇后勒住了战马,问道。

“圣人呢?”

“圣人无恙,尚在甘露殿!”

杜君绰恭声道。

“太子呢?”

长孙皇后十分冷静的问道。

“太子,已被谯国公押入大牢!”

杜君绰犹豫了片刻立即恭声道,他们这些跟着圣人的老臣才最清楚圣人和皇后的感情有多深,圣人无恙,太子也无恙,这似乎是最好的结果,长孙皇后松了一口气至于却又禁不住苦笑起来,太子现在没死,可是自古以来,谋反都是死路一条,没有别的路和办法,太子又岂有生还的道理?虽然长孙皇后也知道,李承乾谋逆,无君无父,死不足惜,可是毕竟是她的儿子,甘露殿中灯火辉煌却寂静无声,李二呆呆的坐在御座上出神,一夜之间他仿佛苍老了十岁,小太监急匆匆走进了大殿,李二听到动静有些不悦的抬起了头扫了一眼走进来的小太监,那小太监被这目光一激,一颗心吓得差点没从胸口跳出来。

“什么事?”

李二冷声问道。

“启禀圣人,皇后娘娘回宫了!”

小太监连忙道,李二吃惊道。

“什么?皇后回宫了?皇后怎么会突然回宫?皇后在哪里?”

“皇后娘娘已经入了玄武门,正在向甘露殿而来!”

小太监连忙道,李二听了连忙站了起来,大步流星的朝外走去,他心里十分的担忧,看这样子皇后一定是知道了消息连夜赶回来的,当初,他之所以让李庸想办法将支皇后去骊山行宫,就是怕皇后骤然面对太子谋反,大惊大悲身子受不住,毕竟皇后的身子一直都不算好,上回在九成宫若不是李庸献药,那后果……皇后的心情必然大惊大悲,又连夜赶路,也不知道身体受不受得住?若是皇后因此而大病,那太子就真的百死莫赎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