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皇朝夜行 > 第六百一十七章 真香

皇朝夜行 第六百一十七章 真香

作者:南极稻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3: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其余的将领回去折返回去带着兵马按照皇帝说的去扎营,李成瑞等几个主要将领则站在了高延寿、高慧真身边,准备跟着大唐皇帝入城。

“张亮、李孝恭,你们二人领兵入城,把守各城门还有城中各要道,若有反抗暴动,格杀勿论!”

李二沉声道。

“末将领命!”

张亮和李孝恭抱拳领命,立即带着麾下兵马入城正式接管平壤城。

“传某的旨意,大军入城秋毫无犯,不得烧杀抢掠,不得奸淫掳掠,不论是谁,敢违犯军令,立斩不赦!”

李二沉声道,众将凛然听令,他们心里都明白,皇帝是想占领高句丽,那自然要争取民心,当然不能让大军烧杀抢掠,王宫的宫门处,大对卢坐在台阶上深深的叹了口气,因为没有一个大臣回来,他们都说要回去安排一下后事,然后,就再也没有回来,有家丁急匆匆跑来,急声道。

“老爷,老爷,朝中的大人们都去了城门处!”

大对卢听了无奈的叹口气,缓缓道。

“他们这是去迎接大唐皇帝了!”

“老爷,您,您可是大对卢,德高望重,若是您也归顺大唐,那一定会得到重用……”

大对卢沉声道。

“你不要再说了,我们李家世受王恩,当初渊盖苏文兵变弑君,若不是高句丽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老夫就该制止渊盖苏文,哪怕身死又何妨!可为了高句丽,老夫忍了,原本指望渊盖苏文这个乱臣贼子能击败唐军,却没想到,他最终失败了!”

平壤城西城门的长街上,原本空荡荡的,现在却突然出现了不少人。

“啊,李大人,你也来了!”

“是啊是啊,原来崔大人也来了!”

“哎呀,朴大人也来了?”

……

原本大家还有些尴尬,但是转念一想,大家都是来迎接大唐皇帝的,那还有什么好尴尬的?这叫识时务者为俊杰!

“这城无论如何是受不住了,若是如大对卢那样怒骂大唐皇帝,只会惹怒大唐皇帝,最终受苦的还是百姓啊!”

“就是这个道理,咱们齐聚在此,并不是为了我们自己,而是为了千千万万的百姓!”

“说的对,这就是我们的责任!”

“来了来了!”

“好像是来了!”

……

浩浩荡荡的大军开始入城,开始接管城池,开始扫荡戒严,一众官员们凝神站在那里,有校尉上前问询。

“你们是什么人?站在这里干什么?”

校尉喝问道。

“这位将军,我等都是高句丽的大臣,在这里迎接大唐皇帝陛下入城!还望通融一下。”

一众大臣们恭声道,校尉飞马禀报了李孝恭,李孝恭听不由笑了。

“这是好事,让他们在那儿等着就行,反正也都是书生,不怕他们行刺圣人!”

别说皇帝李二本身武艺不凡,身边还有侍卫,还有李庸等一众猛将呢!何须担忧?一队队兵马入城,从这些高句丽大臣们身边视若无睹的路过,一众大臣们焦急而又忐忑的等待着,终于,看到前面一众大将们簇拥着一个一身铠甲气势不凡的人行来,众人明白,这很可能就是大唐皇帝。

“臣等拜见大唐皇帝陛下,恭迎皇帝陛下入城!”

一众大臣们十分整齐的下拜,仿佛提前排练过一般。

李二端坐战马上,心情十分的好,虽然文臣们造反十年不成,除了一双嘴皮子没啥本事,但是高句丽的大臣们能主动归顺,这当然是好事。

“你们都起来吧,不必多礼,你们能在这里迎接某,某很高兴!”

李二朗声道。

“臣等听闻皇帝陛下领王师万里而来,无不欣喜,高句丽的百姓对于皇帝陛下的天威也十分臣服,听闻皇帝陛下堪比尧舜,爱民如子,臣等恭请皇帝陛下能善待高句丽的子民!”

内大兄恭声道,李二朗声道。

“某已经下过旨意,大军入城必秋毫无犯,若有将士作奸犯科,行不法之事,某必严惩不贷!所以,你们可以放心,高句丽的百姓也可以放心!”

“皇帝陛下圣明!”

一众大臣们齐声道,李二回头看了高延寿一眼,高延寿连忙走上前来,恭声道。

“臣为皇帝陛下介绍一下,这是内大兄高玉琦高大人。”

“这是大兄崔旭!”

……

一众大臣们依次上前见礼,李二都笑着勉励几句,将一众大臣们介绍完了,李二环顾左右,问道。

“某听闻大对卢德高望重,乃是高句丽宰辅之臣,不知为何未见到大对卢?”

一众大臣们听了不由语塞,这让他们怎么说?难道说大对卢正在王宫等着,准备骂皇帝个狗血喷头吗?

“这……”

内大兄站在最前面直面皇帝的注视,压力尤其的大,是不回答也不是,回答也不是,李二可是个人精,见到这情形哪还不明白,遂笑道。

“看来大对卢对某是有些误会啊!”

高延寿恭声道。

“还请圣人息怒,大对卢这人向来迂腐,顽固不化,所以才会如此不识时务。”

“那真是,可惜了!去王宫!尔等就随驾在某的后面吧!”

李二淡淡道,李孝恭、张亮的兵马入城,先是接掌了城门,然后就直奔王宫,控制好王宫,原先王宫的侍卫早就被杀了个干净,而城内的守军也都撤出了城,事实上,平壤城内根本就没有任何危险存在了,浩浩荡荡的队伍直奔王宫而来,王宫的宫门、宫墙上早已经布满了大唐的将士,不过却有一个人立在宫门处,虽然人有些佝偻,但是却十分有精神,是一种壮烈的精神。

“圣人,宫门前就是大对卢,一个食古不化的迂腐老头!”

高延寿恭敬的提醒道,高延寿还有归顺的李成瑞等将领们倒是不觉得有什么,但是内大兄、大兄等朝臣见到大对卢却不免有些不自然,尤其是当大对卢的目光扫向他们的时候,他们脸上闪过尴尬的神色。

“宋禹,见到皇帝陛下还不见礼?”

高延寿喝问道。

“皇帝陛下?我们高句丽没有皇帝,只有王上!”

宋禹沉声道。

“可这世上已经没有高句丽了。”

李庸笑道,宋禹哼道。

“老夫曾经听说,大唐皇帝乃是堪比尧舜的圣明之君,宽仁治世,爱民如子,如今看来,却是残暴不仁,穷兵黩武,你们这些刽子手,入侵高句丽,杀我们子民,占我们土地,什么礼仪之邦,什么天朝上国,不过就是一群恬不知耻的强盗……”

李二的脸色很不好看,无论谁被人指着鼻子骂,肯定脸色都不好看,还没等宋禹说完,一个女子跃然上前,娇斥道。

“在我们新罗人看来,大唐就是天朝上国,就是礼仪之邦,大唐不是强盗,而是惩恶扬善,你们高句丽才是无耻的强盗!你们还有脸说别人是强盗,真是恬不知耻!”

宋禹听了也不由语塞,他骂大唐是强盗,高句丽人当然也有理由骂他们是强盗,而且比他们更有理由,因为唐军好歹还有出兵的理由,新罗是大唐的属国,新罗被攻打,大唐身为宗主国责无旁贷,李二听了心里很是舒畅,对新罗公主的这一番话很是赞赏。

“高建武倒行逆施,渊盖苏文大逆不道,皇帝陛下领兵前来高句丽,只是想给高句丽的百姓带来安宁和富庶!让百姓们都过上好日子!”

李庸笑道,李二傲然道。

“某一路东征,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某的麾下也从没有烧杀抢掠作奸犯科之事发生,反倒是你们高句丽的兵马做了不少恶事。”

宋禹听了冷笑道。

“你假仁假义,还不是为了图谋我们高句丽,老夫岂会被你这点伎俩蒙蔽……”

还没等宋禹说完,太大兄长叹了一口气,沉声道。

“大对卢,唐军这一路东征,军纪确实严明,没有做出什么伤天害理之事,皇帝陛下已经下旨,大军入城秋毫不犯,还请大对卢怜惜一下城里千千万万的百姓!”

大对卢听了再次沉默了,他不怕死,所以想着大骂大唐皇帝求个痛快,但是惹怒了大唐皇帝,也许受牵连的还有城中的百姓,他固然不怕死,但是城中的百姓何辜?试想一年之前,高句丽还安稳太平,可不过一年的时间却亡国了,谁能想到?这一切都又是谁的过错呢?都是渊盖苏文的过错,如果不是渊盖苏文鼓动征讨新罗,大唐也不会出兵东征,高句丽也就不会灭亡!

“渊盖苏文!你真是千古罪人呐!”

大对卢仰天长叹,随即转身一头撞死在了宫门上,鲜血横流,十分醒目,李庸等人也不禁感慨,高句丽也不尽是高延寿这样的贪生怕死之徒,王宫之中遍布大唐的兵马,宫里的宫女太监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个个全都俯首帖耳十分听话,高句丽的王宫和长安的皇宫当然没法比。

“有些寒酸啊!”

李二感慨道。

“若是当作是行宫的话,倒也还尚可。”

李庸笑道,李二点头道。

“嗯,以后这座王宫,就设置为行宫吧!”

不过,这座行宫太过偏远,恐怕以后再也不会有皇帝驾临,进入大殿,李二在高句丽的王位上坐定,环顾大殿里的文武还有降臣降将们,沉声道。

“现在最重要的有两件事,一件事就是到处流窜的败兵,容易生乱,朝廷发文到各州各府,所有将士皆可解甲归田,往事种种概不追究,倘若还要生乱,那必严惩不贷,还有一件事,就是安民……”

这些事大多都落在高句丽的官员身上,毕竟这是在高句丽,自从渊盖苏文兵变之后,高句丽的朝廷就乱了起来,几尽瘫痪,朝事废弛,已经许久都没有这样朝堂议事了,听大唐皇帝一桩桩事安排下来,一众高句丽的朝臣们心里的感觉就甭提了,他们终于体验了一把什么叫治世明君,想想高建武,再看看如今的大唐皇帝,这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啊!李二这半辈子的经历是何等的波澜壮阔,又将大唐治理的蒸蒸日上,处理一点高句丽的朝政那还不是牛刀小试?一众高句丽的大臣们直接就被镇住了,他们突然有种输的不冤的感觉,怪不得大唐声威日隆,不说火炮、火枪那么厉害,连大唐皇帝都这么厉害。

“启禀皇帝陛下,如今还有一件事十万火急,新罗和百济都兴兵进犯,之前各地的兵马都集中在了王都,以至于多城失守。”

大兄恭声道,新罗和百济趁火打劫,这事李二也知道,不过却并没有放在心上。

“某会新罗下一道旨意,想来他们就退回去,至于百济,某也会下旨申饬,若他们退兵便罢,若是执迷不悟,某必派大军征讨之!”

李二说的铿锵有力,充满了自信,李孝恭扬声道。

“皇帝陛下,若百济执迷不悟拒不退兵,臣愿领兵五万,一举荡灭百济!”

只需五万兵马,李孝恭就有信心能荡平百济,当然,还得带上一百门火炮,大殿里顿时踊跃了起来,这种好事凭什么让你李孝恭白得?唯独李庸没有出声,打百济没啥意思,有这时间还不如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一众高句丽的朝臣们目瞪口呆,他们怎么感觉,无论大唐皇帝还是这些大唐将领们都巴不得百济执迷不悟?平壤城内十分平静,大军入城,没有杀人,也没有放火,躲在家里的百姓们都很是懵逼,到底怎么回事?高句丽的朝廷开始运转开来,官吏们张贴告示,走街串巷的解释,胆战心惊的百姓们终于大着胆子走出了家门,街上不时有成群结队的兵马巡视而过,但是这些兵马也只是巡视而已,并不会抢掠更不会杀人,就只是在巡视而已,提心吊胆的百姓们很快就放心了下来,原来唐军真的秋毫无犯,这和他们预想中的一点都不一样,等到朝廷突然发布了大唐皇帝的旨意,今天赋税减半,城里的百姓惊喜的发现,真香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