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皇朝夜行 > 第五百九十五章 斗胆直言

皇朝夜行 第五百九十五章 斗胆直言

作者:南极稻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3: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能不能击败唐军,这才是高建武最关心的事!所以在问出这话的时候,高建武紧张的盯着渊盖苏文,渊盖苏文缓缓而又坚定的点头道。

“唐军毕竟只有十几万兵马,并不足为惧,火炮、火枪确实厉害,却各有缺陷,臣一定能击败唐军!”

高建武听了心中一松,朗声道。

“好,爱卿尽管放手一战,等打退唐军,孤一定重重封赏,就是裂土封王亦无不可!”

渊盖苏文躬身道。

“臣愿立下军令状,若不能打败唐军,臣提头来见!”

高建武沉声道。

“好,那孤就将王都,将整个高句丽的生死存亡都交与爱卿了!”

在高建武离开之后,渊盖苏文并没有立即离开,反而缓缓坐了下来,眼神十分冷静清明,哪里还有刚才感激涕零士为知己者死的样子?王上亲自来,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又是托付,又是重重有赏,又是裂土封王,然而他却知道,那都是扯淡,如果大军没有兵败,而是大获全胜,那今天王上还会礼贤下士吗?不,只会尽情的羞辱他,数落他的罪责,然后处死他!什么重重有赏?什么裂土封王?等他击败唐军之后,王上必定欲杀他而后快!因为功高盖主!因为狡兔死走狗烹!

“既然你欲不仁,那就不要怪我不义了!”

渊盖苏文喃喃道,渊盖苏文挂帅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知道这消息的人莫名都松了口气。这一年的时间,王都的人对渊盖苏文的态度可是几经变化,由最初的追捧自豪到唾沫横飞的谩骂,如今又觉得只有渊盖苏文能力挽狂澜,虽然这场危机或许是因为渊盖苏文而起,但是渊盖苏文的能力却毋庸置疑。深宫中,高建武静默的坐在那里,内侍低声禀报着侍卫探听到的市井消息。

“百姓们都有渊盖苏文挂帅,高句丽有救了!就连朝中的官员也是这么说的,还有不少人说,说……”

高建武声音低沉。

“说下去!”

“还有不少人说,王上早该让渊盖苏文挂帅,那唐军早就败了,王都也不必经历危难,还说,还说,王上用人不当不能选贤任能。”

高建武听了嘴角抽动,最终什么都没说。

“渊盖苏文呢?在干什么?”

高建武沉声问道。

“渊将军在查看城防,查验军械,还有去兵部查看调兵的情况。”

内侍恭声道,高建武听了默然无语,看了看王案上的奏章,沉声道。

“这些都准了!”

内侍听了吃惊道。

“王上,这些官员可都是……”

高建武瞪了一眼内侍,沉声道。

“他想杀谁就杀谁,想升谁的官就升谁的官,只要能打败唐军,随他折腾吧!”

有内侍走了进来,恭声道。

“启禀王上,大兄求见王上!”

“宣他进来吧!”

高建武淡淡道,大兄宋景走入了大殿,恭声道。

“臣拜见王上!”

高建武沉声道。

“宋爱卿可有事要奏?”

大兄宋景环顾左右,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高建武微微摆手道。

“他们孤都信得过,爱卿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大兄宋景沉吟道。

“请恕臣斗胆,想问一问王上,觉得渊盖苏文一定能击败唐军吗?”

旁边的内侍们听了不禁垂下了头,两股战战,因为大殿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十分压抑,这是一块巨石,压在所有人的心头,是啊!渊盖苏文一定击败唐军吗?虽然渊盖苏文立下了军令状,可是高延寿受命的时候又何尝不是信誓旦旦?所以,高建武心中也没有答案,他长身而起,沉声道。

“孤只能相信渊盖苏文,相信他一定能击败唐军!”

大兄宋景沉声道。

“古人说的好,未虑胜先虑败,王上可想过,如果渊盖苏文也败了,该怎么办?”

高建武听了皱眉道。

“宋爱卿到底想说什么?”

宋景沉声道。

“渊盖苏文和李庸是好友这是不争的事实,就算他仍然忠于王上,可此战若是败了,高句丽将亡,渊盖苏文仍然能做大唐的臣子,甚至朝中的官员都能做大唐的官员,可是王上您呢?”

高建武听了脸色愈发的阴沉,不得不说宋景说的确实有道理,就算高句丽亡了,满朝文武都可以投效大唐,做大唐的官员,唯有他这个王上,会成为大唐的阶下之囚,甚至被赐毒酒一杯,高建武沉声道。

“宋爱卿也想归顺大唐吗?宋爱卿是我朝大兄,是朝中屈指可数的重臣,想必能在大唐捞到不小的官位!”

宋景躬身道。

“臣若是真有此心就不会来说这些话了,正因为臣不想做唐臣,所以才斗胆而来!”

高建武沉声道。

“那爱卿到底想说什么?”

宋景缓缓道。

“求和!”

高建武听了微微皱眉。

“求和?”

宋景缓缓道。

“对,割让辽东以求和!”

高建武沉声道。

“辽东是我们高句丽的门户,若失去辽东的屏障,那以后我们高句丽只能任由唐军进出,随时都有可能亡国!”

宋景沉声道。

“王上,割让辽东也只是权宜之计!”

宋景沉声道。

“一来,求和可以拖延时间,一旦进入了冬季,唐军怎么受到了严寒?大雪封路,唐军补给困难。二来,就算大唐就此撤兵,占领了辽东,那又如何?大唐四处受敌,西有吐蕃,北有突厥,更有薛延陀、铁勒等诸族虎视眈眈,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爆发战争,到时候收复辽东还不是轻而易举?又何必非要打这没有把握的一战呢?若是战败,大唐再无忌惮,势必要吞并我们高句丽,我们输不起啊!并非是臣胆小怕死,臣一片赤诚之心全是为王上,为高句丽着想,还望王上三思啊!”

高建武听了心中十分的挣扎,他不得不承认宋景说的也很有道理。

“爱卿所思所虑也未尝没有道理,爱卿能够秉公直言,孤很是欣慰,只是兹事体大,孤还要再三思量!”

高建武沉声道。唐军自乌骨城继续进兵,无论是守城的将士还是普通的百姓,全都胆寒不已,间或有血性的将领想要誓死守城,怎奈下面的将士们早已经胆寒,根本没有士气坚守,听到大炮一响就土崩瓦解了,这些城池都已经被放弃了,大军一路甚至算不上打仗,就只是在行军,朝着高句丽王都平壤城挺近,如今军中的将士们对攻占高句丽王都已经没有任何怀疑了,这要是攻不下高句丽王都,也没脸面回去了,就连新罗使团的人都已经绝望了,就打到这里了,一路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说打不下高句丽王都也没人信啊!还没打到高句丽王都,却先迎来了高句丽的使臣。

“外臣是高句丽大兄宋景,拜见大唐皇帝陛下!”

宋景恭声道,大兄?高句丽这官名起的可真是奇葩,李庸忍不住在心里吐槽,吐槽归吐槽但是他也知道,大兄在高句丽绝对是屈指可数的重臣,堂堂大兄来做使臣,可见高句丽是真的慌了,也是,他们都快打到高句丽王都了,高句丽人能不慌吗?李二风轻云淡的问道。

“高句丽大兄?是高建武让你来的?来的求和的吧?”

宋景恭声道。

“外臣是为两国的友谊而来,数百年来,辽东始终不宁,不论是高句丽的百姓还是中原的百姓,全都苦甚!为何两国不能和睦共处?我王愿奉大唐为宗主国,世代恭顺,和睦共处,从此辽东再无战事,天下幸甚!”

李二淡淡笑道。

“某领兵东征,一方面是想解救新罗,另一反面就是想让辽东再无战事!”

虽然两人都说想让辽东无战事,却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一众将领们听了全都点头,只要覆灭了高句丽,辽东自然就没有战事了,长孙无忌笑道。

“宋大人是不是太自负了,我们大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已经杀到了这里,难道宋大人觉得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就能让我们退兵?”

宋景沉声道。

“我们王上决意割让辽东,高句丽世代都是大唐的属国,辽东是我们高句丽的屏障和门户,由此可见我们王上的诚意,还请皇帝陛下以天下苍生为念!”

李二莞尔道。

“还需你们割让吗?辽东早已经是某的的囊中之物!明明能占领整个高句丽,为何放弃只取辽东?”

众人听了不由都笑了起来,丢掉西瓜捡芝麻,傻子才会干呢!宋景正色道。

“难道皇帝陛下觉得一定能攻下王都吗?一定能攻灭我们高句丽?”

程咬金听了噗的一声笑了。

“怎么,高建武还不死心啊?还存在幻想啊?还是有什么秘密武器啊?”

宋景沉声道。

“我们高句丽还有数十万大军,平壤城是一座雄城,纵然贵国有火炮,也轰不破平壤城!而且,盛夏已过,天气很快就会转寒,寒冬将至,皇帝陛下知道这里有多冷吗?皇帝陛下知道辽东有多冷吗?孤军深入,大雪封路,饥寒交迫,到时候,大军不攻自溃!皇帝陛下一定不会甘心,从此之后,干戈不止,恩怨难消,流血漂橹,尸骨累累,百姓何其无辜啊!”

“严寒?”

李二似笑非笑道,宋景认真道。

“是的严寒,当初前隋三次东征皆以失败告终,固然有我们高句丽的儿女们誓死抵挡的原因,还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严寒,《孙子兵法》有云,天时地利人和,无论皇帝陛下还是诸位将军都精通兵法,自然明白天时的重要性!”

天时确实很重要,尤其是高句丽的严寒,恐怕中原的将士们很难适应。李二他们也都明白,当初前隋三次东征,冻伤甚至冻死不知道多少人,不过,不论是李二还是程咬金他们表情都很轻松,即便很快就打下了平壤城,然后平靖各地回师大唐,也一定会在高句丽经历寒冬,那又如何?将士们都备着棉衣呢!尉迟恭哂笑道。

“我们大唐男儿岂会惧怕区区一点严寒?真是笑话!”

程咬金笑道。

“就是,就是,还怕冷,你们高句丽男儿怕不是阳气不足吧?”

宋景听了很是无语,区区一点严寒?你们怕对辽东的严寒一无所知,有本事你们舔铁试试啊!宋景正色道。

“辽东的严寒绝对超乎你们的想象!今天,外臣来此是带着十足的诚意而来,真的想化干戈为玉帛,当初,王上发兵攻打新罗,一方面是因为我们高句丽和新罗的恩怨太深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被有心人挑唆,我们王上也很后悔,为表歉意,我们愿向皇帝陛下进献珍宝,而且向皇帝陛下进献十名我们高句丽最美的美人。”

李二听了脸色十分平静,珍宝?高句丽这鸟不拉屎的苦寒之地,除了高丽参还能有什么拿的出手的?至于美人?李二更是不屑,就是仙女也比不上观音婢啊!长孙无忌、程咬金他们也不怕皇帝听了会动心,高句丽能有什么珍宝?至于美人,皇帝和皇后的恩爱古今罕见,皇帝会对什么高句丽美人动心才怪呢?况且,什么珍宝什么美人,等打下了高句丽还不都是手到擒来?还用得着高建武送?所以,和谈是不可能和谈的,都打到这个程度了,谁要敢说和谈,会被打的,相比别人送,某还是喜欢自己取,李二刚想开口说这话,却没想到李庸开口了。

“想和谈啊?也不是不可以!”

李庸悠悠道,宋景听了心中狂喜,刚才他已经发现了,无论大唐皇帝还是这些将领们都没有一点和谈的意思,甚至对严寒也一点都不忌惮,他还以为此行已经失败了呢,没想到竟然有人赞成和谈,能在御帐中插话,想来地位一定不低,而且还是在皇帝还有一众名将们没有一人有和谈意向的情况下开口,可见此人的地位绝对不一般,心中狂喜的宋景立即转头看向出声的那人,然后他才惊讶的发现,这人看起来好年轻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