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皇朝夜行 > 第五百零七章 贺礼

皇朝夜行 第五百零七章 贺礼

作者:南极稻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3: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虽然李庸很想躲个清净,但是却根本不可能躲掉,要说长安城里最炙手可热的人,那当然是李庸无疑,李庸也总算明白了为什么孙思邈的药酒那么火爆,花天酒地纸醉金迷啊!要不是他肾太强,恐怕也被酒色掏空了身子,确实也不怪他,实在是那些青楼里的佳丽们看到他就两眼冒光,恨不得将他生吞活剥一样,李庸晋封郡公引起的轰动终于慢慢平息了下来,这段时间,他在长安可没少赴宴,各国公府、郡王妃、亲王府几乎都走动了个遍,为什么是几乎呢?因为陈国公府没有任何动静,没有送过贺礼,陈国公府的人也没有和李庸有过任何走动,仿佛不知道李庸晋封郡公这事一样,还有就是太子李承乾,倒是给李家庄送来了一份贺礼,不过却不是送给李庸,而是送给长乐公主,这贺礼显然是看在长乐公主的面子上送的,而不是看在李庸的面子上送的,其含义不言而喻,不同于李承乾的是,李泰就屁颠屁颠的来找李庸喝了好几顿酒,要不是李庸是他妹夫,估计他早就送来好几个美人了,何况他的心思,李庸用屁股都能猜得到,初冬的第一场雪比往年来的还要更早一些,虽然还没到三九寒冬,但是已经寒风凛冽,在朝廷的强大组织下,弹过的棉花终于开卖了,长安轰动,如果没有去年的那场悬赏,白叠花还不会这样深入人心,但是去年李庸的那场悬赏实在太轰动了,整个长安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所以,当朝廷的白叠花开始发卖的时候,整条街上人潮涌动,说实话,李二其实不想卖这些白叠花,很想将这些白叠花充当军用,虽然长安的冬天很冷,但是和辽东一比却又差远了,但是,他也知道,说一千道一万都没用,只有让百姓买到白叠花,真正体验到白叠花保暖的作用,口口相传,才能让白叠花的口碑彻底发酵,而且朝中的官员们也都盯着呢!所以李二再不舍也不能将白叠花都留下来,一部分白叠花赏赐军中将士,一小部分白叠花用于赏赐朝臣,另一部分白叠花则开始发卖,长安城中的几十家皇家店铺前都排起了望不到尽头的长龙。

“什么?想买二十斤白叠花?”

“不好意思,圣人有旨,白叠花有限,限量出售,一个人最多只能买三斤,想要买更多还是等明年吧!明年想买多少就能买多少!”

排队的人都想多买,然而却没想到竟然还限量,有钱却买不到,这就很让人无奈了,然而李二和朝中大臣们也很无奈,为了能让更多人的买到白叠花,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白叠花的保暖的效用,只能限量销售,而且价钱十分的便宜,三斤白叠花才只卖十文钱而已,朝廷根本就没想用白叠花来赚钱,只是想着推广白叠花,所以将白叠花卖的十分便宜,同时,就是想要告诉天下的百姓,白叠花就是一种十分便宜的保暖的衣物,要将填充进衣裳中做成棉袄简直太简单了,这个时代的女人谁不擅长女红呢?所以长安城里一下子出现了不知道多少棉袄,当人们将棉袄穿在身上的时候,全都震惊了,真的好暖和啊!太暖和了!又柔软又暖和!怪不得去年荣富郡公重金悬赏白叠花的种子,要将白叠花推广开来,白叠花保暖的效果果然不同凡响啊!而且皇帝还派出大军去高昌国搜集白叠花的种子,现在他们觉得这太值了,只是一天的时间,白叠花的保暖作用就已经轰动长安,虽然之前听过很多传闻,知道白叠花保暖的作用很不凡,可是那毕竟只是听说,而现在,他们却亲自试过了,真的好暖和啊!只是可惜,白叠花太少了,如果白叠花很多的话,制成棉袄、棉裤,甚至制成棉被,那还用惧怕冬天的严寒吗?今年白叠花种了一万亩,那得积攒下多少种子?明年能种多少万亩?明年肯定有很多白叠花,也就是说,明年就不用害怕买不到白叠花了,明年就不用再担心严寒了,经过第一天的售卖之后,皇家商铺前的队伍排的更长了,没有买到白叠花的人,感到十分的后悔,整个长安都在热议棉袄有多保暖,若是谁买到了白叠花制成了棉袄,那是倍有面子的一件事,坊间若有谁买到了白叠花制成了棉袄,那左邻右舍亲朋好友都会来借着穿上试试,在这寒冷的冬天里,只要穿上棉袄就再也不愿脱下来,不知道有多少人下定决心,明年一定要买白叠花,要多买白叠花,有了白叠花冬天就不用怕挨冻了,今年的这个冬天,是挨冻的最后一个冬天,对于白叠花在长安城引起的轰动,无论是皇帝还是一众朝臣们都一点都不感到惊讶,因为白叠花的保暖作用他们早就体验过了,那是真的暖和,既便宜又暖和,只是几天的时间,白叠花就被抢购一空,所有售卖白叠花的店铺全都卖完了,店铺里的伙计们权夺松了一口气,这几天他们感觉自己都快疯了,忙疯了,他们在长安城里也算见多识广了,但是谁经历过这么大的阵仗?够劲白叠花的人可不止长安城的百姓,还有很多外地人呢,见到白叠花这么受追捧,很多外地人也排队白叠花,朝廷对此倒是不管,反而乐见其次,毕竟白叠花可不是只在长安城推广,朝廷是想将白叠花推广到整个大唐,其他地方的人买了白叠花,将白叠花制成棉袄带了回去,那自然就将白叠花的名声传播开来,如果说哪里的百姓棉袄最多,毫无疑问是西山、华亭县和李家庄,因为这些地方都是李庸的封地,自然就种了一片白叠花,而且皇帝也赏赐了不少白叠花给李庸,长孙皇后的生辰就在这一片欢腾和喧闹中来临,往年长孙皇后的生辰那绝对是轰动长安,然而,今年却根本没有在长安城中引起什么骚动,今年冬天,没有任何事,没有任何人能盖过白叠花的风头,但是对于朝中百官还有皇亲国戚来说,皇后的生辰才是最重要的事,毕竟没了白叠花,大家还有皮裘呢!每一年到了皇后生辰的时候,贺礼可谓是争奇斗艳,甚至比皇帝的生辰的还是还要奢华夸张,毕竟皇帝对皇后娘娘十分的宠溺,若是在皇后娘娘生辰的贺礼上出彩,皇后娘娘和皇帝都会十分高兴,比在皇帝生辰的贺礼上出彩还要划算,当太子李承乾的贺礼被抬进甘露殿的时候,整个大殿里都安静了下来,一棵稀有的红珊瑚树,足足有六尺高,更难得是颜色十分纯正润泽,而且造型十分优美,当之无愧的重宝,一下子就将所有其他的贺礼的光彩都比下去了,长孙皇后感慨道。

“这样的重宝太难得了,本宫知道高明纯孝,收到这样的贺礼本宫也很高兴,只是到底付出了多少心血才收集到了这样的重宝啊!”

为了这次母后的生辰礼,李承乾也是拼了,果然,这棵珊瑚树大放异彩,将其他的贺礼全都比下去了,这棵珊瑚树其实不是李承乾一个人找到的,而是集所有东宫之力才找到的,其中侯君集更是出了大力,虽然费了很多功夫,但是现在李承乾却觉得一起都值得,李承乾笑道。

“为表孝心,儿臣也是苦寻宝物,这棵红珊瑚却在这个时候现世,而且恰巧被儿臣寻到,可见,这棵红珊瑚就是为庆贺母后的生辰而现世啊!”

这个彩头好,李二听了大为高兴,笑着点头道。

“这倒是,这棵红珊瑚还真是为皇后庆贺生辰还现世,更难得是高明的孝心,皇后觉得呢?”

长孙皇后笑着点头道。

“臣妾也很欣慰,只是这棵红珊瑚太过珍贵了,贺礼争奇斗艳,如此奢侈倒是让臣妾有些不安!”

李二笑道。

“皇后的生辰,奢侈一下也是应该的,高明的贺礼十分珍贵,其实某倒是对李庸的贺礼很好奇,李庸这小子古灵精怪,不知道他的贺礼是什么?”

长孙皇后笑道。

“圣人还小子小子的叫着,他都是郡公了呢!”

李二笑道。

“郡公怎么了?哪怕他晋封了国公也是晚辈,可不是小子嘛!”

虽然李庸晋封郡公了,但是地位还真是一点都没变啊!长孙皇后笑道。

“臣妾对李庸的贺礼还真的挺期待的!”

不止长孙皇后期待,一众臣子们也都很期待,因为李庸总是能别出心裁,反而更让人期待,不过最期待的却是李二和李泰,李二之所以那么期待,是因为他曾经点拨了李庸,很想知道李庸到底写了首什么诗,李泰期待李庸的贺礼,是因为他的贺礼被李承乾的贺礼给比下去了,他十分的不甘心,他自己是没法子了,只能寄希望于李庸,希望李庸的贺礼十分的出彩,将李承乾的风头比下去,李庸夺得头彩比李承乾夺得头彩可要好多了,李承乾虽然脸上仍然挂着笑容,但是笑容里却带着几丝无奈和不甘。他这棵红珊瑚已经是举世罕见的至宝,李庸还能有什么贺礼值得期待?母后和父皇既然见到了这红珊瑚,还用得着期待李庸的贺礼吗?李庸这还什么都没做呢,怎么就被这么多人期待?怎么就这么出风头?不过,李承乾心里还是很淡定,因为他不信李庸的贺礼能比过他的贺礼,李二笑问道。

“李庸,你的贺礼是什么?”

李庸笑道。

“臣身无长物,也没有什么重宝能献给皇后娘娘,臣有点才名,也算擅诗擅书,正巧长乐擅画,臣和长乐合计着不如就亲力亲为,长乐作画,臣题诗,虽然不算名贵,但是却是臣和长乐的一番心意,还请皇后娘娘不要嫌弃!”

李二听了不由欣慰的点头,李庸果然开窍了,没有辜负他的点拨,而且还是由长乐作画李庸提诗,简直完美,就是不知道李庸提了一首什么诗,李二侧头朝皇后看去,却发现皇后小嘴微张一脸呆滞,长孙皇后确实呆住了,惊喜的呆住了,她当时跟长乐说想让李庸给她写首诗,并不是开玩笑,而是真的很想很想让李庸给她写首诗,没想到李庸竟然真的给她写诗了,而且还是长乐作画,李庸提诗,作为她的生辰礼,这太有意义了,她身为皇后,皇宫里不知道珍藏了多少珍宝,她见过拥有不知道多少珍宝,再珍贵的珍宝其实也很难再她的心里激起波澜,但是李庸的诗不一样,那才是真的难得,李庸的诗,再配上李庸的字和长乐的画,那就更难得了,原本长孙皇后就对李庸的贺礼十分期待,现在更加期待了,李庸到底给她写了首什么诗?大殿中的群臣也愣住了,他们没想到李庸竟然写了首诗给皇后娘娘作为生辰礼,这太难得了,谁都知道李庸轻易不作诗的,而李庸写的诗都是传世之作,他们觉得,也许今天最出风头的很可能是李庸,这一棵红珊瑚固然价值连城,但是李庸的诗能传遍天下,流传后世,若干年后,谁还知道太子的这棵珊瑚树啊?但是无论过去了多少年,人们都知道会记得,李庸给皇后娘娘写了一首诗作为皇后的生辰礼,除了程咬金这样不通文墨的武将,其他大臣们全都期待了起来,如果是其他人作诗或许不值得期待,但是李庸作诗却值得期待,李承乾听到李庸作诗长乐作画也懵了,长乐的画功虽然不错,但是也算不上珍宝,但是李庸的诗书却绝对是珍宝,他心中暗道不妙,李庸这小子不是轻易不写诗的吗?不是说不喜欢写诗的吗?这次怎么突然就给母后写诗了?他如今只能期待,李庸这次写的诗不怎么样,这样他的珊瑚树才能胜过李庸的诗,长孙皇后一脸期待的问道。

“李庸,你作了什么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