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皇朝夜行 > 第四百九十八章 家法伺候

皇朝夜行 第四百九十八章 家法伺候

作者:南极稻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3: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竟然是渊盖苏文的信,李庸听了倒是有些诧异,他都快将渊盖苏文抛到脑后了,毕竟如今的渊盖苏文还年轻,想要在高句丽大权独揽还早着呢!所以李庸也没当回事,因为之前渊盖苏文就没少给李庸寄信,当然李庸也没少给他寄信,至于信里的内容,其实全是没有营养的扯淡,渊盖苏文之所以这么热衷的和李庸通信,只是想让高句丽的王上和群臣觉得他和大唐青云直上的权臣李庸保持着十分深厚的友谊,但是当李庸拆开信的时候,他却彻底愣在了那里,渊盖苏文想鼓动高丽王发动对新罗的进攻,但是高丽王却担心大唐会出兵干预,因此迟迟没有答应,所以渊盖苏文就将主意打到了李庸身上,李庸在大唐的影响力谁不知道?如果能获得李庸的支持,那他就能说服王上出兵新罗,而他当然是当仁不让的领军人选,打个新罗还不是轻轻松松?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他将获得战功和荣耀,而这将会是他晋升最好的阶梯,高句丽和新罗在边界上的争端从来没有停歇过,几乎可以说是世仇,只要他带兵取得大胜,那必然会青云之上,虽然有了李庸这个大唐权臣好友的加成,让他已经在高句丽青云直上炙手可热,但是他觉得还不够,他还想攫取更大的权力,但是他又不想花费太长的时间去经营,去熬资历,眼前就有一条捷径,虽然是这捷径但在他眼里却也是康庄大道,而且他觉得李庸没道理不帮他,李庸想在高句丽境内经商还指望他能身居高位呢!李庸拿着信眼睛不由眯了起来,高句丽比新罗可要强大的多,而渊盖苏文可不是庸才,如果让听过领兵出征的话,绝对能大胜而回,毫无疑问,回到高句丽的渊盖苏文一定能攫取更大的权力,并且在军中树立威望,有兵权在手的渊盖苏文将会迅速成长,并最终成为最大的权臣,所以,李庸不得不承认,渊盖苏文打的一手好算盘啊!当然,这其中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大唐真的没有干预,原本高句丽攻打新罗,大唐会不会干预就是模棱两可的事,如果再加上李庸的帮助,所以渊盖苏文才如此有信心,但是李庸会帮助渊盖苏文吗?李庸立即就激动了起来。

“笔墨伺候!”

旁边正在收拾账本的李丽质有些诧异的抬头,笑道。

“什么事让郎君这么高兴啊?”

李庸哈哈大笑道。

“当然是好事!”

春兰早已经来到书桌前开始研墨,李庸起身接过笔来略一沉吟就开始写了起来。大体就只有一个意思,放心大胆的干吧老弟,大唐这边哥哥给你担着,李丽质好奇的在一边看着,心里有些惊奇,原来郎君和那个高丽人真的惺惺相惜啊?当时李庸和高丽使臣惺惺相惜的消息传的沸沸扬扬,她也听说过,只是当时她还傻乎乎的以为自己的郎君只是处于脸面,那时李庸还带着渊盖苏文喝酒逛青楼,看到李庸在心里说会帮助渊盖苏文阻止大唐干预,李丽质好奇的问道。

“郎君和渊盖苏文真的是惺惺相惜的挚友啊?”

虽然看到李庸说要帮助高丽人渊盖苏文,但是李丽质心里却没有任何波澜,因为这对大唐根本就没有任何损害,高丽人和新罗人打生打死更大唐有什么关系?打就打呗!又不是高丽和大唐开战,何况这里还涉及了自己家的利益,所以,李丽质只是纯碎的好奇,如果郎君和和渊盖苏文真的是挚友的话,那她也要做些准备,比如让商队给渊盖苏文带去礼物什么的,身为女主人,这些都是她该考虑的问题,李庸笑着摇头道。

“挚友?非也非也,我早晚弄死他!”

李丽质张着诱人的樱桃小嘴一脸呆滞,她觉得渊盖苏文就算不是李庸的挚友,至少也是个普通朋友吧?怎么都没想到李庸一开口就是早晚弄死渊盖苏文,这分明就是仇人啊!愣过之后的李丽质瞬间就精神了,夫妻一体啊!郎君的仇人那不就是她的仇人吗?李丽质握着李庸的手问道。

“郎君和那个高丽人有仇吗?早知道就称他在大唐的时候弄死他,反正他又不是正使!”

一国使臣,李丽质说弄死就弄死,都不带犹豫的,反正又不是大唐人,大唐最尊贵最受宠的公主就是这么任性,李庸笑着摇头道。

“其实我和他并没有私人恩怨,我就单纯的看他不爽,渊盖苏文这个人很有才能,是个枭雄。”

既然郎君看他不爽,那就是他的不对,李丽质虽然一向知书达理,但是在这个时候却不讲道理。

“也不知道他还会不会出使!”

李丽质嘟着嘴问道,远在高句丽的渊盖苏文莫名觉得一寒,难道是因为秋天到了吗?李庸将信封起来递给了春兰嘱咐道。

“快马送到高句丽,一定要快!”

春兰接过信准备送到前院去,李丽质好奇的问道。

“既然郎君看渊盖苏文不爽,那为什么还要帮他啊?”

李庸笑道。

“他想打新罗就打呗,我才懒得管呢!其实我哪里是帮渊盖苏文,我是在帮圣人,等明天圣人知道了这消息,想他不要高兴的跳起来。”

李丽质听了不由噗嗤一声笑了,她总算明白了李庸的意思,别看李庸在心里诚恳的表示会帮忙,但其实更就没打算帮忙,这分明是坑人啊!太坏了!不过她喜欢,李丽质妩媚的白了一眼李庸,娇嗔道。

“父皇就算再高兴也不可能跳起来啊!”

瞧这妩媚的小样儿,还敢质疑你郎君,你会付出代价的,李庸一巴掌拍在了李丽质纤细却又挺翘的翘臀上,笑道、

“敢质疑郎君的话,就该家法伺候,有本事一会儿别讨饶!”

李丽质一脸娇羞,却嘴强道。

“我才不会讨饶呢!”。

虽然她知道自己回回最后都讨饶,但是至少气势不能输,烛光高照,一场大战在所难免。虽然长乐开始的时候叫嚣,但是过不多久就得求饶,要不是有春兰在旁打辅助,她真怕自己下不了床,对于长乐来说就是这么刺激,不招惹郎君吧还心痒痒,招惹了吧还心慌慌,早晨起来的李庸倒是神清气爽,就两个字,舒坦,用了早膳之后,李庸就直接入宫去了,因为今天有早朝,而且李庸也没有偷懒,而是起了个大早就入宫来了,李二脸上的笑容十分灿烂,笑道。

“明天就是丰收大典了,某希望诸位爱卿都能去观礼,今年可是玉米和白叠花的大丰收啊!”

大殿里的气氛十分热烈,无论文臣还是武将对今年玉米和白叠花的丰收都感到十分的惊喜和激动,因为这代表着玉米和白叠花都能在大唐的土地上广泛的种植,玉米是丰产的粮食,白底花保暖不下皮裘,不论哪一种都对大唐有着无与伦比的重要意义,李庸也知道明天就是丰收大典,说实话李庸根本就没放在心上,玉米和棉花丰收不是很正常的事儿吗?还骚包的让钦天监选个吉日搞个丰收大典,对于李二这种自恋的属性李庸觉得也是没谁了,其实不只是李二,就连群臣都觉得这丰收大典很有必要,因为他们一致觉得这是足以载入史册的大事,大殿里一片附和声,对于丰收大典,群臣全都十分积极,除了李庸,谁能想到最大的功臣李庸却对丰收大典兴趣缺缺呢?李二很高兴,往小了说是李庸的功劳,往大了说,这是上天在嘉奖他这个天子啊!不过今天的早朝可不只这一件好事,李二笑道。

“今天还有一件事需要议一议,那就是出海之事,李庸回长安之后上了一道奏章。”

一边说着,李二一边举了举手边的奏章,笑道。

“李庸选了三个地方设立市舶司,一个是海州,一个是明州,一个是广州,今天就在早朝上议一议,将这事定下来!”

其实出海这事已经热议了一两年了,无论朝臣还是民间早都心中有数了,所以设立市舶司这事虽然一直没有定下来,但是群臣早已经知道这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唯一还有悬念的是,到底是在哪里设置市舶司,现在李庸上书的建议是明州、海州还有广州,明州还有海州大家都能理解,毕竟一个在北方一个在江南,这毫无疑问都是适合出海的地方,而且正好因一南一北,但是为什么要有广州呢?广州在岭南啊!在那么偏僻的地方不说,而且朝廷还对广州的掌控不足,众人还在回味的时候,程咬金已经嚷嚷了起来。

“这个提议好啊!太好了,明州、海州、广州,没有比这三个地方更合适的了!”

要问程咬金这三个地方哪里合适了?那他也不知道,反正既然是李庸递上去的奏章,挺就完了,然而却有不少臣子对在广州设立市舶司很质疑,尤其是和世家大族有牵扯的官员。虽然李庸和冯家达成了合作,但是他们也还是不甘心,想在朝堂上再阻拦一下,虽然他们也知道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圣人,广州地处偏远,交通不畅,十分穷困,怎么能在广州设立市舶司呢?臣觉得这个提议大大的不妥!”

李二就知道有人质疑,他不由瞄了一样李庸,结果却发现李庸老神自在的站在那里,仿佛没听到有人反驳一样,处在一种神游天外的状态之中,既然已经说服了李二,那李庸才不愿去打头阵呢,倒不是怕了那些和世家有牵涉的官员,而是不愿浪费口舌,李二一代明君,怎么可能把控不住这点小场面?果然立即就有御史跳了出来反驳,整个大殿里顿时热闹了起来,李二坐在龙椅上静静看着大殿里你来我往的争辩,脸上试种挂着笑意,李庸说的那些理由他后来又仔细琢磨一下,越是琢磨越是觉得李庸说的有道理,所以,李庸选出来的这三个地方,其他两个都可以更改,唯独广州不能变,因为这不止关系着出海顺利不顺利,还关系着岭南能不能归心,李庸说的那些话,不可能在朝堂上堂而皇之的说出来,毕竟岭南是大唐的领土,冯家根本就没有反意,而且冯智戴就在长安呢!今天在朝堂上说出来了,那明天还不就传到冯智戴的耳朵里了?李二听着朝堂上的辩论忍不住感叹,瞧瞧这些蠢货,一个说到点子上的都没有,也只有他和李庸才能如此高瞻远瞩啊!待朝堂上的一众臣子们吵的精疲力尽了,李二这才笑道。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啊!不过,某很赞同李庸的这个提议,某觉得他选的这三个地方都很好,尤其是广州城选的最好!”

群臣听了都有些震惊,明明选广州城最有争议,为什么圣人却觉得广州城选的最好?李二笑着问道。

“李庸,你又为什么选择在广州设立市舶司呢?”

李庸出列笑道。

“臣是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选择了在广州城设立市舶司,臣这一路南下实地考察了很多地方,广州城的海港优良确实适合出海,而且广州城处在最南端,可以辐射东南的小国,填补明州和海州的不足,所以臣提议在广州城设立市舶司!”

李二笑道。

“这个提议好啊!虽然某没有实地考察过,也不知道怎么算适合出海,但是某相信李庸的眼光,而且,岭南实在是太穷了,岭南的百姓也是某的子民啊!江南富庶,中原如今也有了玉米和白叠花,中原的百姓也将摆脱贫寒的现状,然而岭南呢?某一想到岭南的百姓还处在穷苦饥寒之中,某就心痛啊!某也希望,在岭南设置市舶司能给岭南的百姓带来变化!”

李二的话音一落,长孙无忌立即出列道。

“圣人爱民如子,堪比尧舜,乃万民之福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