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皇朝夜行 > 第四百九十四章 南来的客人

皇朝夜行 第四百九十四章 南来的客人

作者:南极稻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3: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长孙皇后十分好奇的问道。

“李庸到底是怎么劝说的?”

李二解释道。

“李庸说,虽然咬金现在是天下闻名的猛将,可是再过几十年、几百年、千年,还会谁记得曾经有一个将领叫程咬金?在灿烂的历史长河中,名将、猛将多如繁星啊!但是倘若这个故事一直流传了下去,百年、千年之后,人们至少还会记得程咬金。”

长孙皇后听了不由小嘴微张,原来李庸是这么忽悠的啊?不,这不能叫忽悠,这就是事实啊!虽然程咬金在当世也算大将,但是放在历史长河中也不算顶尖的名将,再过个百年,确实没多人还记得他,但是,倘若这个故事能流传下去的话,程咬金这个名字将一直深入人心,这个故事会广泛的流传下去吗?听过这个故事的长孙皇后觉得会的,因为这个故事实在太精彩了,这根本就不叫忽悠,这对程咬金来说反而是一大惊喜,想程咬金已经位居国公之位,还有什么是他想追求的呢?名传后世当然是一个,长孙皇后笑道。

“李庸这也不算是忽悠啊!他说的很对啊!臣妾觉得这话还真说到了卢国公的心坎里去了!”

李二笑着点头道。

“那倒也是,不然咬金也不会兴奋的舞起宣花大斧来!”

长孙皇后笑道。

“这个故事一定会广为流传的,因为这个故事太精彩了,而这个故事里最出彩的就是卢国公的三板斧了!”

李二哈哈大笑道。

“也不知道李庸是怎么想到的,三板斧,笑死某了!”

长孙皇后却没有笑,因为她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几百年千年以后,又有几个人还知道她呢?李二低头看着怔怔出神的皇后,柔声问道。

“怎么了?”

长孙皇后问道。

“二郎,你说过个几百年几千年,还有人会知道臣妾吗?”

李二点头道。

“知道,当然知道,你可是某的皇后!”

长孙皇后带着一丝轻叹。

“二郎是横扫天下开创盛世的明君,当然会被后人铭记,可是臣妾只是一介女流之辈,后世又有几人会记得臣妾呢?”

李二拉着长孙皇后的手,深情道。

“你是最贤惠的皇后,你是最美的皇后,世人怎么可能忘记某的的千古一后呢?”

长孙皇后摇头道。

“臣妾倒是觉得长乐哪怕过个千百年也会名声远扬,因为李庸给她写的诗太美了!”

“那某也给你写一首诗?”

李二有些迟疑道,问题是这确实不是他所长啊!长孙皇后直接给了他一个妩媚的眼神,嗔道。

“二郎写的诗还不如臣妾写的好呢!”

要论兵法韬略,那李二觉得自己不会弱于谁,要论书法他觉得自己也能不觑于谁,但是说起写诗,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还不如皇后写的好,若是和李庸比写诗,那大概就等同于李庸和他比兵法,李二有些犯难的问道。

“那怎么办?”

长孙皇后像个小女孩一样噘嘴道。

“要是能让李庸给臣妾写首诗就好了,写一首传世之作,赞颂一下臣妾。”

李二听了笑道。

“这还不简单,再过些日子不就是你的生辰了吗?就让他写一首诗作当贺礼吧!”

长孙皇后有些赧然道。

“这,臣妾怎么好意思指定要什么贺礼?”

虽然长孙皇后很想让李庸写一首诗当作贺礼,但是她的脸皮薄啊!还真不好意思直接要求,李二点头道。

“也对,李庸这小子也太不识趣了,就该主动给皇后写诗,某的皇后乃是千古第一贤后,而且还是最美貌的皇后,他怎么能不写首诗赞颂一下呢?既然他想不起来,那某就点醒一下他吧!”

长孙皇后听了心里很是雀跃和期待,不知道李庸会给她写一首什么诗呢?不过,终究还是有些不好意思,长孙皇后嘱咐道。

“圣人点醒李庸的时候记得委婉一点啊!”

李二点头道。

“放心吧,某当然不可能直接说!”

事实上,李二心里也犯愁的很,怎么点醒李庸呢?第二天,兴唐传的故事在长安城里更广为流传了,而一些说书先生也得到了昨天李庸在李家庄说的内容,如获至宝,迫不及待的就开始说起来,这时候谁若说的好,绝对能在长安城里的某一坊中名声大噪,而李家庄也变得更加热闹了,皇帝、皇后带着皇子公主再次亲至,所以李家庄来的人比昨天还要多,今天李二来的比昨天还要早,早的连李庸都感到惊讶,他这早饭还没吃饱呢!李二该不会是来蹭早饭吃吧?堂堂皇帝啊,不能吧?

“圣人吃了吗?”

李庸好奇的问道。

“吃了!”

李二淡淡道。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李庸干笑道。

“圣人吃的真够早的!”

“某勤于政事,政务繁忙,当然起的早。”

李二有些自得道。

“圣人勤政爱民乃万民之福也!”

李庸笑着拱手道,这种都不用浪费脑细胞的马屁李庸当然是随口就来。

“这几盆花开的倒是绚烂好看!”

李二赞赏道,来了来了,李庸就知道李二一大早的跑来还在花园里闲逛着,肯定是有事,李庸豪爽道。

“圣人若是喜欢,那臣就送给圣人了!”

“这本就是某的花园里的花。”李二淡淡道。

“长乐很喜欢,皇后就让人送了过来。”

李二则突然说起这几盆花来?难道李二还不舍得?不能吧?不过是几盆花而已,虽然名贵,但是也不算什么,李庸试探的问道。

“要不,臣一会儿再搬到宫里去?”

李二没好气道。

“某还不舍得的几盆花不成?”

李庸很无奈,那你到底什么意思呢?李二干咳道。

“说起来,也快要到皇后的生辰了,皇后最近心情有些不好,你和长乐可准备了什么礼物?”

这事长乐公主很上心,李庸松了口气连忙道。

“准备了,早就准备好了!”

李二听了淡淡道。

“不要准备些俗物!”

李庸听了不由愣住了,什么叫不要准备些俗物?这什么意思?什么算俗物?什么又不算俗物?李二沉吟道。

“只是去搜集一些奇珍异宝,反倒是失去了行孝的本意,宫里又不缺什么奇珍异宝,就做一些你们最擅长的最拿手的,别出心裁,反而能让皇后更加高兴。”

今年过节不收奇珍异宝?收礼就收别出心裁的礼物?这不是难为人吗?自己老婆花好大功夫收集的奇珍异宝,都白费功夫了?倒也不算白费功夫,留下来当填装宝库倒也不错,问题是送什么贺礼呢?李庸陷入了迷茫当中,他最擅长什么呢?吹牛逼?当着长孙皇后的面吹一顿牛逼?这怕会李二命人打出宫去吧?弄个什么菜式?君子远庖厨,这也算不得出彩的礼物吧?这也太为难人了吧?李二看着李庸陷入了沉思之中,还以为李庸在苦思冥想作诗,心里大为感慨,这小子总算是开窍了,在李二看来,李庸最擅长的当然是作诗了,李庸擅长的有很多,但是枪啊炮的都不适合来做贺礼,书法虽然也不错,但是朝中褚遂良、虞世南等人的书法也都不下于李庸,而李庸的诗文可谓是独步天下,所以,李庸最擅长的当然是作诗无疑了,但是李庸却没往这方面想,因为他的诗都是抄的啊,他潜意识里就没觉得自己会作诗。

“不着急,慢慢想,大家也都来了,去讲吧!”

李二欣慰道,长盛路水泥官道上的车马络绎不绝,十几骑风尘仆仆的到达了长安,下了水泥官道,看着长盛路三个字的巨大的牌楼,冯智戴还处在震惊当中,长安到洛阳的水泥官道他听说过,但是说过一百次也没有亲自看过一次来的震撼,原来这就是水泥官道啊?真的太平整太坚硬了,虽然对于骑马来说影响不大,但是对于马车牛车来说,这影响就大,在水泥官道上他看到一辆辆沉重的马车跑的飞快,又稳又快,听说现在水泥官道还在不断的修着呢!而水泥也是李庸鼓捣出来的,这一路北上,越是往北,他越能感受到李庸的声望和影响力,他也愈发的觉得,父亲让他北上长安是对的,这一路北行,他感慨良多,有种坐井观天的感觉,虽然在岭南他也能收获不少岭南之外的情报,但是亲自跑这一趟,他才能体会到大唐的强盛,他也明白为什么父亲坚持让他北上长安代父请罪,在李庸离开之后,冯家就获得了采访使还有几个朝廷派来的官员上书弹劾冯家消息,袭杀朝廷钦使,这可不是一桩小的罪名,若是追究下来,谁都担待不起,虽然知道李庸既然和冯家合作,肯定会站在冯家这边,但是老爷子仍然很不放心,最终决定让他北上长安,也不知道如今长安是什么情形,冯智戴也是两眼一抹黑,冯家在长安什么势力都没有,只有几个商队在长安收集消息,他也不好去找商队的人落脚,那不就**裸的暴露了吗?所以,只能去找李庸,找到李庸还能探听朝廷的动向,既然已经和李庸达成了合作,那就是一条船上的人了,也不需要和李庸客气,冯智戴立即拉住了一个行人问道。

“这位仁兄可知道李家庄怎么走?就是华亭侯李庸所在的李家庄!”

“呵呵,满长安城还能有第二个李家庄不成?从里这那走,一直走到了岔路往右拐就上了一条水泥道,沿着水泥道一直走就到了李家庄,话说你们这时候去李家庄是不是有点晚了?”

没想到随便拉住的一个人竟然也知道李家庄怎么走,看来李庸在长安还真是有着鼎鼎大名啊!冯智戴随即又疑惑的问道。

“晚了?什么晚了?”

“咦,你这是南方的口音啊?不知道也正常,去了就知道了!”

冯智戴照着那人指点的方向行去,却感到一头雾水,到底什么晚了?听起来李家庄好像有什么事在发生啊?冯智戴到了岔路看到水泥路不由呆住了,因为水泥路上好多人行人啊!这是往李家庄的方向?怎么感觉是通向什么大城的方向?冯智戴拉住了一位行人问道。

“小兄弟,这是往李家庄的方向吗?”

“那是当然,没看到这是水泥路吗?当然是前往李家庄喽!”

“小兄弟,怎么这么多人往李家庄去啊?李家庄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啊?”

“嘿,一看你就是从南边来的行商,才到长安吧?嘿,华亭侯在李家庄说书呢!大家都赶着去看热闹呢!”

冯智戴听了不由愣住了,原来这么多人赶往李家庄是因为李庸在说书啊?能引动这么多人确实让人震撼,但是,李庸这是有多闲啊还说书?这也太不务正业了吧?冯智戴有些好笑又有些无语的催马朝着李家庄行去,好家伙,李家庄外面可谓是人山人海,不时有人从庄子里溜出来得意洋洋的讲着,冯智戴凑上去听了几句,不由皱眉,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这也太扯了吧?就这还能引动这么多人聚集在庄子外听?冯智戴费劲的往庄子里挤去,突然前面嚷嚷了起来。

“快让开,快让开,圣人和皇后娘娘要起驾回宫了!”

路上的人都赶忙朝两边让开来,冯智戴不由愣住了,皇帝和皇后娘娘竟然来了李家庄?他来长安就是朝见皇帝请罪的,万万没想到竟然刚来长安就在李家庄遇到了皇帝和皇后娘娘,李庸和长乐公主还真是圣眷深厚啊!冯智戴不由在心里感叹,浩浩荡荡的御驾和凤驾行了过去,然而后面却还是长长的队伍。

“瞧!是赵国公!”

赵国公?那不是长孙无忌吗?冯智戴听了心中一惊。

“瞧!是卫国公!”

卫国公?那不是李靖吗?冯智戴听了心中再次一惊。

“瞧!那是梁国公!”

梁国公?那不是宰相房玄龄吗?冯智戴听了心中更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