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皇朝夜行 > 第四百八十九章 释怀

皇朝夜行 第四百八十九章 释怀

作者:南极稻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3: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二心里的滋味还是挺复杂的,冯智信能如此胆大妄为可见对朝廷毫无敬畏之心,由此也能看出来岭南人对朝廷的态度,这让他这个皇帝心里挺不是滋味,但是冯盎能深明大义的处死了冯智信,说明他确实毫无反心,李二感慨道。

“某一直都对岭南感到忧心,这下某倒是放心了,冯盎确无反心啊!”

李庸听了不由微微耸肩,那是你说的我可没说,我只是说了一下我的经历而已,李二问道。

“对了,你跟冯盎谈的怎么样了?”

李庸笑道。

“谈妥了啊!八二分成,我占八成,他占二成,他手底下有不少船,现在应该已经出海了!”

八二分成?李二听了眼珠子差点没瞪出来,冯盎竟然真的答应了八二分成?他觉得冯盎能答应五五分成就不错了,怎么也没想到冯盎竟然答应了八二分成,李庸是怎么忽悠的?这一刻李二也不由垂涎不已,八二分成啊!简直等于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一支船队,这一趟出海,一支庞大的船队能拉回来多少香料?虽然他贵为皇帝,但是皇帝家也没有余粮啊!李庸既然占了八成的份额,难道就不想献上几成?李二眯着眼,眼神有点危险,李庸当然也感受到了,李二这是眼馋了,瞧瞧这点出息?还皇帝呢?劳资辛辛苦苦南下搞到的份子,你想要就要?想的美!李庸也眯着眼睛,若是李二敢开口,信不信转头长乐就来甘露殿哭?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哭,李二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现在的长乐还是他最宝贝的闺女,但是对长乐来说,最重要的人却变成了面前这混账小子,女大不中留啊!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啊!李二只能在心里感叹,李庸笑道。

“圣人,那些世家大族也都纷纷派船出海了,圣人当尽快改建设立市舶司收税才是!”

总算还有点良心,设立了市舶司,这小子的船队拉那么多香料回来,缴的税可不是个小数目,李二心里有些安慰,问道。

“你南下有没有见那些世家大族?他们怎么说?”

李庸笑道。

“他们表示一定会遵守朝廷的规定出海通商,并且对朝廷设立市舶司表示欢迎,觉得这是为朝廷为百姓做贡献!”

一定遵守朝廷的规定?对设立市舶司表示欢迎?李二听了眼珠子差点没瞪出来,疑惑的问道。

“这真是他们说的?”

李庸点头笑道。

“他们真是这么说的!”

李二不可思议道。

“这太阳是打东边出来了吗?”

李庸微微笑道。

“臣从岭南北上的时候,带着世家子弟们坐了一趟臣的炮船,并且让他们见识了什么叫火炮齐发!”

虽然李二没有亲眼见到那场面,但是他却可以想象。想当初,他和程咬金他们第一次见到火炮开炮的时候都被震懵了,那还是只见到了一门火炮开炮,那些世家子弟第一次看大炮就见到了十门火炮齐射,不吓傻了才怪呢!李二不由哈哈大笑了起来,他这个皇帝和世家一直不对付,视世家大族为眼中钉、肉中刺,世家大族也阳奉阴违经常暗中使绊子,皇帝都是没有安全感的,李二也不例外,现在听李庸说世家那么老实,心里别提有多爽了,简直就跟三伏天喝一口冰镇酸梅汤一样爽,李二听了点头道。

“那此番南下考察,你觉得在哪里设立市舶司合适?”

李庸沉吟道。

“近几年内出海的船都不算多,所以臣觉得可以先设立三个市舶司。”

“一是海州,海州在北方,而且距离长安最近,那里海港优良,臣觉得在海州设立市舶司很有必要。”

李二听了不由点头,这几句话说的中肯,北方的门阀家族也想出海,总不能跑去南方出海,而且作为国都的长安在北方,海州靠近长安,设立市舶司准许出海,他这个皇帝也有颜面,也能更便捷的了解出海的情况,李庸接着道。

“然后便是明州,臣从岭南北上就是到了明州下船,那里很适合出海,而且明州处江南腹地,距离繁华的余杭、姑苏都不远,可以辐射整个江南。”

李二微微颔首,对李庸的话深为赞同,李庸接着道。

“第三个地方就是广州城,相传三国时广州的海贸就十分繁荣,可惜如今海贸反倒是凋零了,那里不但适合出海,而且在岭南设立市舶司还能让岭南归心。”

李二听了不由双眼一亮。

“哦?让岭南归心?”

李庸笑道。

“毫无疑问,一旦海贸兴起,一定能一改现在岭南穷困的现状。到时候市舶司和朝廷必然深入人心,这对岭南冯家的威望来说是一个冲击,圣人建立水师之后,对岭南的家族会是极大的震慑,毕竟他们要想继续在海上发财就必须听朝廷的话,而他们一旦尝过了出海的甜头,就很难放弃出海的财路,海贸给岭南百姓带去的可不只是钱财,还有物资的丰富。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岭南一旦开启了海贸,必然会吸引很多汉人去岭南,这对岭南固有的秩序也是一个冲击,汉人可不认他岭南冯家。”

李二越听眼睛越亮,在广州设立市舶司果然能让岭南归心。

“妙啊!此计甚妙!”

李二激动道,一直以来,岭南就是李二的一块心病,李庸的这个设立市舶司的计策一下子就解决了他的心病,不需要大动干戈就能让岭南彻底归心,这才是上上之策,李庸感慨道。

“这是阳谋,其实冯盎人老成精又何尝不明白这些,不过他还是答应了,冯盎虽然也有趋吉避凶之意,但是他对岭南百姓确实有深情啊!”

李二又何尝不明白,冯盎也是觉得在他死去之后冯家会有凶险,这是想逐渐放弃岭南的权利,而另谋出路,李二沉吟道。

“某也不会忘了冯家,耿国公确实有大功!”

如果冯家不作妖,最终岭南顺利归心,那就让冯家与大唐共富贵又如何?当然,最大的功臣还是眼前的惫懒小子,不过,一想到刚才李庸翘着二郎腿坐在这里悠哉悠哉的喝茶,他就眼皮直跳,这里可是甘露殿啊!谁敢在甘露殿里翘着二郎腿喝茶?别说臣子了,就连他这个皇帝都没在甘露殿里翘着二郎腿喝过茶,但是能怎么样呢?这是某的好女婿,李二不断的在心里重复着。

“很好,在海州、明州、广州设立市舶司,某觉得这个提议很好,你回去写个奏章递上来,某早朝的时候议一议。”

李二道。

李庸微微拱手道。

“臣遵旨!”

一想到设立市舶司收税不但能财源滚滚,还能让世家大族吃瘪,还能让岭南归心,李二心里就很高兴,舒服的往后面一倚,然后不自觉的翘起了二郎腿,旁边的小太监都看傻眼了,跷二郎腿的皇帝,这谁见过?而李庸却心中暗笑,已经自己的计划顺利实施开来,华亭县终于可以隐如暗处,暗中发财就可以。

“李庸啊!这个秋天某是格外的高兴,大丰收啊!无论是玉米还是白叠花,硕果累累啊!李庸,你功不可没。”

李二笑道,这功劳想谦虚也没法谦虚啊,李庸笑道。

“都是圣人圣明,圣人重视农耕,爱民如子,臣才能将玉米和白叠花推广开来!”

李二大笑道。

“那倒也是。”

臭不要脸,李庸很无语,我不过拍两句马屁,你还当真了。

“玉米和棉花也到了该收获的时候了,原本某还有朝中众爱卿都觉得你不在长安实在太可惜了,好在你终于在收获之前赶了回来,这可是足以记入史册的大事件啊!”

李二激动道,今年是白叠花在大唐的第一次丰收,明年后年白叠花就能传遍整个大唐,到时候天下就再无饥寒了,这怎么不是永记史册的大事件?李庸点头道。

“圣人不说臣差点忘了,玉米和白叠花可不是要到了收获的季节了吗?”

李二听了有些无语,感情李庸早就将玉米和白叠花忘了,他还以为李庸这么急着赶回长安,是不想错过玉米和白叠花丰收的大场面呢!小太监走进来恭恭敬敬道。

“圣人,长乐公主入宫来了,皇后娘娘请膳!”

李二起身笑道。

“走吧!某今天就在宫里为你接风洗尘了!”

李二带着李庸出了甘露殿,向立政殿走去,立政殿里十分的热闹,不止长乐公主在,还有李治、高阳、豫章、晋阳、李泰、李承乾都在,这还真算是一场家宴,此刻李治正绘声绘色的说着呢,刚才虽然听的时候胆战心惊,但是这会儿他却说的却眉飞色舞,晋阳公主捏着长孙皇后的衣角小脸有些发白,听着那么多毒蛇,想象着那画面,她觉得太可怕了,虽然心里觉得可怕,但是却又忍不住想听,长孙皇后轻轻揽着她,轻声道。

“兕子害怕吗?害怕就不要听了!”

晋阳公主微微摇头坚持道。

“不,我要听!”

晋阳公主在宫里是个很特殊的存在,因为她先天体弱,所以在宫里谁都得小心翼翼的捧着她,她还真没听过这么有趣的故事呢,此刻听了还有真有些欲罢不能,不止晋阳公主听的欲罢不能,豫章公主、长乐公主、李泰乃至李承乾也都听的入了迷,难为李治竟然想的这么清楚,一口气说完之后,他还有些意犹未尽,可惜,下面的他不知道了,豫章公主等人听的都意犹未尽,连忙问道。

“雉奴,你怎么停下来了?快讲啊!”

李治小手一摊,无奈道。

“我就听到这里,然后父皇和母后就走进来了,然后姐夫就不讲了,我也想知道后面啊!”

豫章公主、长乐公主等人一听顿时傻眼了。

“这就没了?这讲到了最最关键的时候竟然没了?”

高阳公主叫道。

“可不是嘛!密密麻麻的全是毒蛇,想想都吓人,接下来该怎么办啊?”

众人的目光一起看向了长孙皇后,他们心里同时冒出了一个念头,父皇和母后早不过去,晚不过去,为什么偏偏这个时候过去了吧?感受着儿女们那异样的目光,长孙皇后笑道。

“一会儿李庸就来了,想听你们就再让他讲!”

这倒也是,一会儿李庸就来了,可以再让他讲后面到底发生了什么,李泰回味着刚才的故事,疑惑的问道。

“江湖真有李庸说的这么玄乎?还有江湖人能用笛声驱使毒蛇?”

李泰和李承乾心里都很震惊,因为这太可怕了,那么多毒蛇,这怎么抵挡?若是有人驱使毒蛇进了他的府里的话,那怎么办?他府里的侍卫能防得住刺客,那也防不住毒蛇啊!更何况,那江湖人能驱使那么多毒蛇,这太可怕了,别说他的府里防不住,恐怕就连皇宫的侍卫也防不住吧?这么一想的话还真有些可怕啊!刚刚听的时候很刺激,现在静下心来他们却突然觉得很可怕,他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危险,原本在他们眼中贱若泥土的江湖人竟然能威胁到他们的安全?李承乾同样震惊道。

“若真有这样的江湖人,那太危险了!就算是皇宫也防不住毒蛇啊!”

李治、豫章公主等人听了也不禁心中一紧,若是宫里也进了那么多毒蛇,那太可怕了,不知道李庸到底用什么方法打退了那么多毒蛇?长孙皇后听了不由失笑。

“那是李庸编了个故事逗雉奴和高阳玩呢!你们还当真了!”

李泰有些尴尬的笑问道。

“啊?这么说没有会驱使毒蛇的江湖人?”

长孙皇后笑道。

“朝中的不少大将军就是出身草莽,本宫还真没听说过有人能驱使毒蛇呢!不玩杂耍的倒是有耍蛇的,但是那毒蛇的毒牙也早就被拔掉了!”

李承乾和李泰听了心里长松了一口气,同时也有些尴尬,原来只是李庸编的故事,他们竟然还当真了,李治听了松了口气之余,又莫名有些失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