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皇朝夜行 > 第四百零三章 进步了

皇朝夜行 第四百零三章 进步了

作者:南极稻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3: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白叠花的种子才是唐俭此行的重点,李二接到捷报之后心里大喜过望,喜不自胜的他去找皇后冷静了一下,然后才突然想起一件事,当初侯君集领军出征的时候并没有带上白叠花的种子,也不知道侯君集找到的种子是不是对的,期望越大,所以李二更患得患失,于是李二就派唐俭来劳军了,顺便看看这到底是不是白叠花的种子,侯君集带着唐俭来到了后面被大军层层保护住的一辆辆马车,打开箱子,里面是一个个布袋,全都放的十分整齐,旁边的亲卫上前打开了布袋,唐俭立即凑上前去看了一眼,顿时有种松了口气的感觉,然后他掏出了一个小小的锦盒,打开锦盒里面是一个精美的荷包,然后从荷包里取出了一个叠起来的丝绸,旁边的人都看傻眼了,莒国公这到底是要干什么?是什么宝贝藏的这么深?唐俭十分小心的打开了丝绸,所有人都好奇的探头向打开丝绸看去,只见打开的精美丝绸里静静的躺着三颗种子,白叠花的种子,侯君集他们十分无语,不就是三颗白叠花的种子吗?至于这么藏的这么深吗?这里有一万多斤白叠花种子呢,可以说是无数颗白叠花种子,区区三颗白叠花种子算什么?需要这么层层珍藏着吗?然而唐俭却十分的小心,因为这是皇帝郑重其事的一颗一颗的赐给他的,还是皇帝派黄言公公去李家庄取来的,唐俭托着手上的三颗种子仔细的观察对比着,和司农寺的官员低声商量了两句,点头道。

“不错,应该是白叠花的种子!”

侯君集这才明白,原来唐俭是来检查他搜集的是不是白叠花的种子,这还能有错吗?他侯君集不远万里打下了高昌国,难道会弄一万斤错误的种子回来?当他侯君集那么傻吗?虽然侯君集简直如鲠在喉,但是却没说出来,因为他猜到了,唐俭一定是奉圣命而来。

“放心吧,不会搞错的,这一定是白叠花的种子!”

侯君集笑道,谁敢骗他?这要不是白叠花的种子,他能把高昌国屠个鸡犬不留,对比完了后,唐俭又郑重其事的将种子层层抱起来放了回去,这可是皇帝御赐的,不可轻忽。

“回去禀报圣人吧!确认是真的白叠花种子。”

唐俭转头吩咐了一句,随着天气变暖,长安变得更加热闹起来,尤其长盛水泥路的马车更是络绎不绝,朝廷也很忙,因为春耕的日子快到了,每年的春耕,上到皇帝下到百姓都十分重视,礼部则尤其忙,要安排凯旋大典,虽然过去了好几天,但是李庸仍然有些耿耿于怀。

“想我找到了一年两熟的稻米,找到了丰产的玉米种子,如今又找到了能御寒保暖的白叠花,怎么能不信任我呢?长乐,一万亩白叠花啊,开起花来一片洁白,壮观美丽。”

对于李庸的暗示李丽质怎么会不明白,其实她也很想拿出一万亩良田来种白叠花,不就是一万亩地吗?还不是简单的很,既然白叠花是郎君提出来的,那自然应该由郎君来试种啊!她心里明白,一旦试种白叠花成功,那可是足以铭记史册的大功绩啊!倒不是她贪功,而是她觉得这功绩本就应该属于郎君,所以她也入宫去找过母后,然而母后却十分委婉的提及了当初李庸试种玉米的事,那态度虽然十分委婉却又十分坚决,李丽质只是感到很后悔,后悔没有早点接管全家的内务,不然她怎么也不会让郎君那么种玉米啊!

“侯爷,太原王家公子求见。”

王青云?李庸一听顿时来了精神,笑道。

“快请他去客厅!”

这很可能是来送钱的,好人啊!前院客厅,王青云看到李庸走来一脸笑意。

“侯爷,好久不见!”

李庸笑道。

“是挺久没见了,我可是一直在等你呢!”

听到李庸这话,王青云心中大松了一口气,他就怕船到了李庸却反悔了,现在听到李庸这迫不及待的心情,他心里顿时就的妥了,王青云笑道。

“没有把船准备好,我怎么好意思来见你?为了这艘船我可是跑断了腿啊!不过侯爷于我有莫大的恩情,就算为侯爷跑断腿那也值得啊!”

王青云说的十分恳切,仿佛真的为李庸跑断了腿也心甘情愿一般,咦?王青云大有长进啊!演技进步啊!李庸似笑非笑道。

“你是往怡春园去跑断了腿吧?我怎么听说你跟怡春园的芳菲姑娘打的火热?”

胡说,明明是娇杏姑娘,怎么会是芳菲姑娘?王青云干咳了一声,竟然这么快就被拆穿了,他也有点不好意思,王青云笑道。

“是有那么一点点夸张,我虽然没有跑断腿,但是却磨破了嘴,一直催着他们快点给侯爷造船,终于把船给造出来了,如今已经被拖到了海州,我特来给侯爷报喜!”

其实他根本就没有催过,因为负责造船的并不是他们太原王家,他们太原王家只是牵线罢了。根本就不用他着急就有人着急,必须尽快把船造好,不能耽误出海,而且整个大唐的造船都控制在李庸手上,他们那些人的船都是在李庸的帝国造船厂出来,李庸只是让华亭县的通过特殊渠道交付给这些人而已,偷偷摸摸就把钱赚了,而且船还是老旧款式,对帝国造船厂根本不算不是事,果然不出所料,王青云送来的船就是华亭县的帝国造船厂出品,李庸笑着点头道。

“原来船已经送到了海州,很好,你们世家倒是说到做到。”

李庸卖给他们这些船都是改造成的,并不是从头开始造,而是改造成的,所以速度要快一些,这些世家为了能尽快出海去寻找香料岛,听了能加快当然就欣然答应了,王青云关切的问道。

“侯爷什么时候去接收海船?侯爷打算什么时候出海啊?”

“哦,你说出海啊!”

李庸笑道,只这一句话,王青云的一颗心顿时就提了起来,李庸该不会要反悔吧?王青云连忙道。

“侯爷不是说过,只要有一艘船就出海吗?”

要是船给了李庸,李庸却不打算出海了,那乐子可就大了,到时候他怎么跟家里,跟其他世家交代?毕竟这艘海船可是大家一起凑起来的呢!王青云脸上的笑意早就不见了,反而是一脸急色,李庸笑道。

“是啊!我是这么说过,等过几天我就派人去海州接收海船。”

王青云听了心中大松了一口气,要是连船都送不出去那乐子才大了呢!还好李庸没有反悔,而是痛快的承认了自己曾经说过的话,王青云紧张的问道。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出海啊?”

李庸笑道。

“出海啊?不急,等我把海船收拾收拾就出海。”

王青云听了不由愣住了,疑惑道。

“还要收拾收拾?”

李庸理所当然道。

“废话,当然要收拾收拾,还得检查检查,万一你们留下来什么漏洞想要害死我的人怎么办?”

王青云听了不由哭笑不得,他们堂堂世家怎么可能做出这么龌龊的事?大家都想跟着去找香料岛呢,怎么可能在你的船上弄什么漏洞?再说了,又不是你李庸出海,而是你派人出海,就你手下的人值得浪费一条船吗?王青云连忙摆手道。

“怎么可能有漏洞?我王青云可以拍着胸脯保证,那艘海船绝对没有问题。”

李庸笑道。

“放心吧,等我把船收拾好了,一准就出海。”

到了这一刻,王青云觉得李庸一定明白他们世家打的什么主意,但是李庸还是这么痛快的答应了,他反倒是不明白李庸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难道李庸是觉得反正香料岛都会被世家找到,所以能拉一船香料也是赚到?王青云突然想到了一个可能,弱弱的问道。

“你收拾船不会收拾一年吧?”

李庸笑道。

“放心吧,顶多一两个月的时间,很快的。”

顶多一两个月的时间?王青云听了脸上顿时又露出了笑容,既然李庸都这么说了,那一切都稳了。

“好,虽然大家都想出海,但是没有你打头,大家总觉得心里没底,正等着你先出海给大家鼓鼓劲,壮壮胆呢!”

王青云笑着解释道,他现在也不知道李庸会不会信,不管李庸信不信他都要解释一下的,虽然是场面话,但是,万一李庸信了呢?送走了王青云,李庸回去换了衣裳之后立即带着护卫入宫,随着时间的流逝,太子和太子妃始终没有同房,太子的忧思还没有排解,但是皇帝的忧思却排解了,尤其是大捷的消息传来,更是让李二的心情彻底好转起来,大唐的国力在蒸蒸日上啊!又征服了一个王国,这足以记入史册,光耀千古,而且白叠花同样能记入史册,千古流芳,一个个的喜讯传来,怎么能不让李二感到高兴?随着春天的临近,宫里的气氛也解冻了,小太监一溜烟的进入了大殿。

“启禀圣人,华亭侯求见!”

李二笑道。

“李庸啊?宣他进来吧!”

李庸走进大殿,满面笑容的见礼。

“臣李庸拜见圣人!”

李二笑道。

“李庸啊!你不用再说了,某是不会答应你的,你和长乐一块求也没用!”

试种白叠花这么重要的事怎么能交给李庸呢?李二也知道李庸最近挺郁闷的,不过,他知道后还挺幸灾乐祸的。

“圣人,臣今天来不是为了试种白叠花的事。”

李庸无奈的说道,不是为试白叠花的事?李二十分诧异。

“哦?不是为了白叠花啊!那你为何觐见?”

李庸笑道。

“圣人,几大世家送给了臣一艘海船。”

“所以,你想要出海?他们一定是不安好心,想要跟着你去找香料岛,你只有一艘海船,他们有很多海船,你只能占一小点好处,大头都被他们给得了,你甘心吗?”

李二问道,虽然一船香料价值不菲,但是一想到世家会得到更多的香料,李二就觉得那一船香料也不香了,还不如让香料烂在香料岛上算了,而李庸却心中冷笑道,当我的海军吃素?在海上就是我的天下,李二叹道。

“可惜啊!这些世家南下手的早,某的海船还没有造出来。”

不得不说李二的反应确实慢了一些,而且谁也没想到程处嗣会偶然遇到一个香料岛,并且拉了一船香料回来,这几十车香料从南方一路北上,南方世家望族最先得到消息,最先着手准备,李庸笑道。

“圣人不必忧心,其实臣也曾经派人南下考察过……”

还没等李庸说完,李二已经激动了。

“难道你能造出很多海船?”

我当然能造出很多海船,而且手上就有很多船,而且还是新式战船,不过这只是我计划中一步而已,李庸假装很为难的解释道。

“臣手上当然没有海船,但是臣却知道岭南冯家手里已经造出了不少海船。”

李二听了不由挑眉。

“岭南冯家?冯盎?”

岭南不算富庶,但是冯家却盘踞岭南很多年,是名副其实的岭南王,大唐立国之后,冯盎主动率众归附,但是岭南路途遥远、地势险恶,大军难驻,所以岭南可以说仍然是冯家的地盘,虽然冯家归顺了大唐,但也基本属于听调不听宣,所以李二听了也很为难,冯家不见得会奉命,总不至于为了海船派兵征讨冯盎吧?说实话,李二宁愿对西突厥用兵也不愿意征讨冯盎,因为那会付出巨大的代价,西突厥地势平坦,能够发挥出大军的优势,但是岭南多山多丛林,而且都是夷人,大军出征岭南没有地利也没有人和,即便付出极大的代价攻下了岭南,也会激发和当地夷人的仇恨,以后怕就永无宁日了,所以只要冯盎不作死造反,只要不是迫不得已,朝廷不可能派兵征讨岭南,破坏这大好太平年景,冯家也是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才痛快的归顺了大唐,继续做无名却有实的岭南王,李二沉吟道。

“李庸,你可能对耿国公,对岭南冯家不太了解,当初大唐立国,冯盎主动归顺,化解了一场大战,这是大功一件啊,朕也不能为了几艘海船强逼有功之臣啊!”

李庸怎么可能对岭南冯家不了解?正因为了解,他才明白李二说的这些都是屁话,根本不是真正的原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