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皇朝夜行 > 第三百零九章 长势喜人

皇朝夜行 第三百零九章 长势喜人

作者:南极稻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3: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除了发现的棉花之外,李庸仍然对玉米十分看重,因为这是优良的粮种,关系到不知道多少人的生死,若他真的把玉米培育出来,并推广开来,加上占城稻,此后的几百上千年能少饿死多少人?

“小牛,上马,咱们去柳树村。”

黄家村是李家庄其中一条村子,当初被李庸随便折腾的那一百亩地早就经变了模样,岂止是变了模样,地里郁郁葱葱,比周围的田里的庄稼不知道茂盛了多少,只是茂盛倒也罢了,更让人震惊的是那硕大的玉米棒子,凡是路过的百姓看到那硕大的玉米棒子,再想想自己家田里那小小的稻穗,无不感慨,侯爷真是神了,如今村里已经完完全全敬佩李庸这位新主人了,虽然这位新主人有时候的举动看起来确实胡闹,但是人家种出来的粮食多啊!当然,大家也不傻,自然也晓得是侯爷的那个叫玉米的粮种更好,如今他们就只有一个念头,希望明年也能种侯爷那叫玉米的粮种,十几骑出现在了黄家村,立即引起了轰动。

“是侯爷!”

“侯爷来了!”

“是侯爷来了!”

黄大山惊喜说道。

“侯爷,您今天怎么有空来我们村?”

李庸笑道。

“就是过来随便看看!”

小牛在旁解释道。

“这次侯爷就是来转转,看看大家。”

黄大山激动的颤声说道。

“感谢侯爷对我们的关心啊!”

主家亲临,他们黄家村农户的日子也能好过,他们自然盼着主家能每天都来,黄大山的目光随即又看向小牛,李庸哈哈笑道。

“小牛,我们去转转。”

小牛立马心领神会的说道。

“是。”

柳大山一拍大腿惊喜道。

“那我们带着侯爷到处走走?”

确定李庸是来村里视察的,黄大山心里那个高兴。

“对了,我种的玉米怎么样了?”

李庸突然问道,黄大山听了连忙笑道。

“侯爷种的玉米好着呢,咱们也知道侯爷很看重这玉米,所以也勤帮侯爷打理着,别说,那玉米真是好庄稼啊,长势真是喜人,而且米穗真大啊!”

李庸和众人走在乡间小道上,村里的农户看见李庸迎面走来,都激动说道。

“侯爷来了?”

“侯爷,侯爷,能跟我们讲讲当年松州的事吗?”

不少帮忙的孩子们都好奇的问道,李庸看着他们小脸已经不是当初菜青色,说明营养跟上了,李庸看着这些小家伙们笑着点头道。

“好啊,将来你们有人一定会像我们一样,当兵保家卫国,我跟你们说,当时,吐蕃蛮子数万大军围城,铺天盖地的骑兵啊……说时迟那时快,当时军中一名神射手是一个健步上前落在了外墙上,嗖的一声,一箭射出风云变色,那吐蕃将领当即就中箭倒地,整个城墙上一片欢呼,数万突厥大军是鸦雀无声面无人色……”

李庸一边走着一边开启了说书模式,旁边的黄大山等人都听的入了迷,没想到平日看起来十分和蔼的侯爷在战场上竟然如此厉害,当的松州血战,整个大唐谁人不知,说书版本都有哈几个,噗!其中一个小家伙咯咯的笑了起来。

“侯爷您说的也太夸张了,一箭射出去哪能使风云变色?我又不是没见别人射过箭。”

李庸笑道。

“是夸张了点,不过军中的神射手真的能有一箭射杀了敌军将领的本事。”

小家伙们笑嘻嘻道。

“虽然是夸张了点,但是侯爷您讲的很好听,就跟传奇话本一样。那后来呢?那么多吐蕃兵怎么办?”

小牛笑道。

“后来城快守不住了,侯爷安排在外面的骑兵把他们的粮草都烧了,我们就冲出城外和吐蕃大军血战,把几万吐蕃大军杀的屁滚尿流的逃了。”

那些小家伙们听了嘟嘴说道。

“你讲的一点都不好听,不过,侯爷好厉害啊,一出手就把几万大军都打跑了。”

小牛一脸无奈,谁能和伯爷比啊?终于走到了地头,看到了熟悉的玉米地,李庸突然有种感慨万千的感觉,小牛则整个人都惊呆了,这就是侯爷当初瞎胡闹种的田?竟然长成了这样?当看到那偌大的棒槌的时候,小牛更加吃惊了。

“这就是玉米的米穗?”

黄大山像抚摸情人一样抚摸着长出来的玉米说道。

“怎么样?大不大?”

玉米地里打理的很好,一点杂草都没有,可见黄家村的村民们确实很上心,而且,玉米地里的玉米竟然一点都没有遭殃,这个时代确实是一个淳朴的时代,其实李庸原本是打算在西山种的,但是想了一下,觉得不能什么都放到西山,毕竟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现在李家庄算是他的另外一个据点,在这里种植也算是一种尝试,李庸径直上前,一把揪下了一个玉米,黄大山看到心疼的一个哆嗦,这可都是来年的粮种啊!就这么被黄言揪了下来,李庸三两下就把玉米剥开了,露出了里面淡黄色晶莹光泽的玉米粒,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玉米上,李庸用手掐了一下发现玉米还没有变硬,这说明还没有熟,只有变硬了才是真的熟了,才能储存的久,不过,现在是正鲜嫩最好吃的时候,一想到这里李庸口水都快流出来了,自从来到了大唐他就再也没尝到过那些熟悉的味道,,如果不是这次舰队冒着这么大把玉米万里迢迢带回来,怎么能让他找回那熟悉的味道,那些没见过玉米的村民好奇的凑了过来。

“哇,原来里面是这个样子啊!”

新鲜玉米那香甜的气息扑面而来,那些小家伙们顿时瞪大了眼睛。

“好香啊!”

小孩子们都馋嘴,李庸将玉米扔给了他们笑道。

“回去煮一煮或者烤一烤都挺好吃的!”

接到玉米的小孩一脸惊喜。

“还有,这怎么好意思呢?”

“不过是个玉米而已!”

李庸说完之后转念一想,过两天不是正好要和长乐她们郊游吗?带些玉米烤着吃不错,现在这可是稀罕玩意儿,于是李庸转身又走进了玉米地里,喀嚓喀嚓的掰了起来,黄大山先是愣了愣,然后才反应了过来,急声说道。

“哎呀,侯爷,玉米可是好庄稼啊,这可是明天的粮种啊!侯爷,侯爷啊!”

李庸听的很是无语,知道的是掰几个玉米,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把黄大山他孙女怎么着了呢,耳边听着黄大山那哭天抢地般的声音,李庸很是无奈的停了下来。

“好了好了,掰几个玉米而已,这有一百亩地呢,不差这几个。”

更让李庸无语的是,这特么是自己的玉米啊,黄大山不好意思说道。

“侯爷不是说了吗,种的玉米都留作粮种,明年咱们村都种玉米!”

“一百亩地能收获多少粮种啊?足够村里种了,把地上的玉米都收了,反正都已经掰下来了,还没熟呢,没法做粮种。”

李庸拍了拍手吩咐道,黄大山在一边看的一脸心疼,哎呀,糟蹋粮种呦。

“小牛,很久没回家了吧?给你放个假,回去陪陪你娘和你妹妹。”

说罢李庸从马上取下了一个大包裹,笑道。

“谅你小子也不会准备什么东西,这是我让府里给你准备的。”

李庸又从抽出两个玉米放在了他的手上,笑道。

“还有这个,拿回去让老夫人尝个新鲜。”

小牛感动说道。

“侯爷……”

李庸摆摆手笑道。

“里面还有给你准备的糕点,你在我身边待的时间挺久的,家里肯定都担心坏了。”

小牛激动的说道。

“谢谢侯爷,保护你就是我的责任,家里人骄傲还不及呢。”

将一百亩地全都逛了一遍,李庸发现所有的玉米长势都极好,逛了一圈之后,李庸心里也有底了,这里一百亩地明年可以出产很多粮种,加上华亭县的粮种,用不几年,玉米就会在大唐推广开来,此时东宫,侯塞雷沉声说道。

“殿下,李庸这次为了这百叠花搞出了这么大动静,到底想干什么?”

李承乾有些焦躁说道。

“这本宫也想知道,他那次不是搞出惊天动地的东西了。”

长孙冲哼道。

“不就是他造出一些稀奇的玩意儿吗?有什么了不起的。”

李承乾踱步道。

“父皇现在对他很是重视,而且为了火器还专门设立火器监,还有那热气球,唉!”

长孙冲哼道。

“不就是火器和热气球吗?等我学到了,也能造出来。”

侯塞雷摇头说道。

“话不能这么说,虽然你们已经到李家庄学习,但是能学到多少还是个未知之数,李庸且不说他现在的圣眷,也不说他是长乐公主的驸马,他入长安以来已经积累了极大的人脉和名声,他才名已经传遍长安,不,传遍天下,他的良善之名在长安也是有口皆碑,而且他的人脉,他原本就和一众武将相交莫逆,现在火器等事物被制造出来之后,他们的关系肯定更加紧密了,殿下,我觉得您应该放下成见再次招揽他。”

贺兰楚石也沉声说道。

“殿下,末将也觉得殿下该再次招揽李庸,如今殿下最缺的就是在武将一方的影响力,但是殿下若拉拢朝中大将太过醒目,李庸却是一个最好不过的人选。”

听着侯塞雷说李庸是长乐公主驸马的时候,长孙冲就来气,忍不住哼道。

“拉拢什么拉拢?李庸那货最是目中无人,眼里根本就没有太子,你们还让殿下去拉拢他,你们安的什么心?再说了,殿下贵为太子何须拉拢谁?太子只需对圣人和娘娘恭顺,好好跟着孔大人等学经义文章就得了呗!”

侯塞雷皱眉说道。

“长孙冲,我知道你对李庸一直有偏见,李庸和长乐公主的婚姻已成事实,你就不要耿耿于怀了,你和长乐公主是不可能的。”

太子安慰道。

“就是,你也不必介怀了,父皇不是已经为你和兰陵赐婚了吗?”

长孙冲一听脸色更是难看,兰陵公主能和长乐公主比吗?长乐公主可是皇后所出,兰陵公主的母亲在宫里连个妃号都没有,论出身,论模样,论性情,兰陵公主都没法和长乐公主相比,奈何宫里适龄而又没有赐婚的公主就只有兰陵公主了,长孙冲也只好捏着鼻子认了,但是心里终究不是滋味,长孙冲哼道。

“我就是不明白,何须让太子拉拢李庸?”

侯塞雷沉默了片刻沉声说道。

“当然是因为圣人越来越宠溺魏王了。”

太子李承乾听了脸色微微一沉。

“本宫这个四弟,那心思可活络着呢!”

贺兰楚石沉声说道。

“就算太子殿下不拉拢李庸,那魏王也一定会拉拢李庸的。”

侯塞雷点头说道。

“不错,虽然上次魏王在李庸那里碰了壁,但是肯定不会死心的。”

李承乾嘴角带着一丝冷笑道。

“最近,本宫这位四弟往那些人那里跑的可勤快了,本宫又岂会不知?”

贺兰楚石沉声说道。

“所以,即便殿下不拉拢李庸,也不能让魏王得逞!”

侯塞雷也说道。

“殿下应该多去长乐公主那里走动走动嘛。”

李承乾的目光变得坚定起来,长安西郊,坐落着一座不大的皇家园林,那是皇帝赐给襄城公主的避暑游玩之地,原本寂寥的皇家园林突然变得热闹起来,宋国公府的下人们几天前就开始来此布置起来,清爽的秋天,一行马车缓缓驰向园子,周围随行的数百侍卫将几辆马车保护的泼水不进,一行十数骑带着一辆醒目的马车疾驰而来,李庸看到那密密麻麻的侍卫吓了一跳,这是怎么了?发什么了什么事?怎么这么多侍卫?不会李二来了吧?马车直接驶入了园子,李庸随后也跟着进入了园子,从警卫手里接过包袱在下人的指引下往里走,亭子临水而立,泛黄的树叶像是一片黄色的海洋,另一边的溪水清澈见底,亭子外面的红泥小炉炭火正旺,茶香飘逸,李庸提着包袱洒然走来。

“哈哈,老弟,就等你了!”

襄城公主的驸马萧锐迎上来笑道。

李庸听了顿时精神一振。

“萧驸马。”

萧锐低声笑道。

“来了,可真不容易呢,还是娘娘亲自发了话,这次豫章公主,还有晋王殿下都来了。”

李庸没想到这次来了这么多人,亭里的众人也注意到了外面的动静,襄城公主笑道。

“哎呀,咱们华亭侯来了?”

一行人走下了亭子,长乐公主的一双大眼睛十分明亮,她比李庸早到这里,而豫章公主和晋王李治的眼中则闪烁着期待的目光,因为他们不知道今天这个姐夫会带什么东西来,李庸先是朝两位公主微微拱手。

“见过公主殿下!”

襄城公主笑道。

“我们可不敢接你这礼哦。”

豫章公主则乖巧的微微福身道。

“见过姐夫。”

长乐公主一指弹在了李治的脑袋瓜上,甜甜笑道。

“雉奴想什么呢?还不快见过你姐夫。”

被弹了一指的李治回过神来,连忙向李庸说道。

“见过姐夫。”

看着小屁孩的李治,李庸心中想着,啧,看长乐刚才随意的样子,貌似未来的大唐皇帝陛下在长乐面前没有什么牌面啊,不过想想也是,晋王长在长孙皇后身边,但是长孙皇后要打理后宫还要照顾皇帝起居,哪有那么多时间来照料李治,虽然有太监宫女但是都是唯唯诺诺,想必平日教导李治的任务就落在了长乐的身上,李庸一步上前哈哈笑道。

“雉奴,有没有想姐夫啊?来来让叔叔抱抱,不是,让姐夫抱抱,哈哈……”

李治被抱了起来,小脸很是懵逼,李庸为什么突然对他这么热情,这是为什么?毕竟以李庸敢打高阳公主屁股横眉冷对太子和魏王的性格,突然他这么热情,李治心里开始害怕,因为他这个姐夫太捉摸不透了,襄城公主和萧锐也知道李庸那彪悍的战绩,对此也有些纳罕,李庸今天怎么突然对晋王这么热情?其实也就是李庸突然有感而发,想不到让他们都误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