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皇朝夜行 > 第二百九十七章 太极高手

皇朝夜行 第二百九十七章 太极高手

作者:南极稻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3: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杜如晦这么聪明的人自然知道现在皇帝很为难,他遂笑说道。

“圣人日理万机,国事繁忙,这种小事又怎能劳圣人下旨?”

房玄龄也赶紧接上笑道。

“是啊,书院毕竟是私人的书院,圣人和朝廷一向宽仁,从不干涉,况且求学贵乎心诚,若是诚心求学,想来华亭侯也不会拒绝。”

什么?你说李家庄不接受你们求学?那一定是你们心不诚,这些老狐狸真是个个都是太极高手,一手太极拳打那个叫娴熟,朝衡听了倒也不好再说什么,再说下去好像他并不诚心求学一样,回到四方馆的朝衡立即做起了准备,准备前往李家庄求学,前往李家庄,他一路都被震惊了,他没想到长安的郊外竟然也这么繁华,更让他震惊的是道路,从长安城到李家庄竟然是平整而又坚硬的道路,是他从未见过的道路,听周围的议论,他才知道,这就是水泥路,其实李二也想修水泥路来的,可惜没钱啊,那只能忍着呗,李庸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那种,没钱?那免谈,朝衡他的心里此时充满了向往,若是他们倭国也能铺满这样的水泥路那就好了,听说水泥就是那位华亭侯所创,他想去李家庄求学的愿望就更加迫切了,然而,他去李家庄却吃了闭门羹,华亭侯不在,去了军营之中,华亭侯怎么会不在?一定是故意说不在,这是要考验他是不是心诚啊,朝衡在心里默默道,其实李庸是真的不在,他确实是去了神机营,这不是马上就要和长乐圆房了嘛,接下就有他忙的,不止西山和华亭再盯着,就连皇宫那边也盯着呢,李庸赶紧到自己很悲哀,要那么多老婆干嘛?如果他心里想的被别人知道,那就是直接打爆他的狗头,让你吹,为了完成子嗣任务,他现在就得先把神机营打理清楚,神机营的校场上,数千将士笔直而立,不动如松,另一边一百八十人的队伍分三列而立,而李庸则就陪着李二、李靖等人站在队伍的另一边观看演练。

“停~”

“举~”

“放~”

火枪齐射,枪声大作,烟雾缭绕,第一排的伍长射完之后立即蹲下开始装填火枪。

“举~”

“放~”

整个校场上鸦雀无声,就连李二等人都聚精会神的观察着,连续两轮的射击,枪声停了下来,苏定方转身齐步来到了李庸面前,大声道。

“演练完毕,请将军指示。”

“圣人觉得如何?”

李庸转头笑问道,其实他们早就已经心里有数,但是真的看到神机营的演练,他们还是禁不住在心里长松了一口气,这场演练彻底证明了火枪的威力和在战场上的可行性,所以李二心里还是很高兴的,脸上全是笑容,环顾左右笑道。

“都说说吧!”

程咬金最先嚷嚷道。

“这装填的速度可比李庸快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李庸一脸黑线,这不废话吗?他总共才装填过几次,这些将士们平常训练一天都装填上百次,而且他是指挥官,知道怎么指挥就可以了,加上他真看不上已经落后的遂火枪,徐世绩笑着道。

“总体来说在意料之中,当然也还是有些惊喜的,臣觉得火枪可堪大用,用好了绝对是战场利器。”

这确实是实话,所有人心里都这么想的,无论是火枪还是火炮的出现都让他们感到惊艳。

李靖沉吟道。

“三连击之后,还是会有一个停顿,无法连贯起来,李庸,装填的时间还能更短吗?”

众人听了全都看向李庸,他们也都注意到了一点,实在是美中不足啊,如果中间没有停顿的话,那真是爽透了。

“装填还能做到更快一些,但是改变也不会太大,中间这个停顿不会消失,除非在火枪上继续做出改进。”

李庸沉吟说道,众人听了心里难免还是有些失望,李二问道。

“怎么没有装刺刀?”

“暂时还没有研制出来。”

李庸有些无奈道,其实李庸不想一下全部搞出来,那这样只会让李二更加怀疑他有更好的东西,所以他要一步步来,让人看起来有迹可循,看起来很自然,程咬金听了忍不住嚷嚷道。

“什么?还没有研制出来?不就是装个刺刀吗?这多简单?”

简单?李庸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李二疑惑的问道。

“很难吗?”

李庸解释道。

“若只是装个刺刀并不难,但是要装稳固的,能持续作战的,经受的住骑兵冲击的刺刀并不容易,火器监最初的设想是塞入式的,将刺刀的另一端塞进枪管里形成枪刺,但是一来影响射击,二来不稳固,三来会损坏枪管,所以被我否定了,那就只能用套入式,结果试了一下发现还是不行,问题的根本是钢材的强度和铸造工艺不达标,这不是一个刺刀的问题,必须从根本上改进。”

李二看着枪管想想就知道塞入式枪管根本无法承受骑兵的冲击,这也是西山营前期为什么不配置刺刀就是这个原因。

李庸解释道,其实李庸就差没直接说出来,那就要弄出来,要好的钢铁,好的钢铁在哪里?就在他手上,李二听的一脸懵,前半段他还能听的明白,后面的他就懵了,于是李二大手一挥说道。

“某知道了,接下来火器监重点放在两方面上,一是研制刺刀,二是缩短装填的时间。”

李庸恭声应是,他就等着李二这句话呢,这样他的西山钢铁又可以大量生产了,真好。

“某当初钦点你为神机营将军,你倒也没有辜负某的期待,神机营训练的很好,比某当初想象的还要好,这段时间辛苦你了,好在神机营的将士们都已经学会了如何训练,接下来你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了。”

李二称赞道,程咬金等人听了顿时笑了起来,因为李庸马上就要圆房了,皇帝这是给李庸找理由呢,皇帝到底是疼自己闺女。

“是啊是啊,跟着你学了这么久,苏定方估计也摸上门道了,让按部就班的接着训练就行。”

徐世绩也笑着说道。

“至于李庸你,神机营的事先放一放,早日生个大胖小子是正事。”

程咬金大笑道。

“圣人,臣其实还想给神机营配上骑兵。”

李庸趁机提出了建议,李二微微颔首说道。

“神机营只有火枪和火炮确实太单调了,某会酌情扩大神机营的规模,也确实需要配置骑兵。”

送走了李二一行人,一众将领们齐聚一堂,李庸端坐在帅座上,笑道。

“大家都辛苦了,演练完满结束,圣人十分赞赏,一应赏赐稍后会发下来。”

一众将领们听了全都激动不已,不只是因为赏赐,还因为他们已经彻底明白了火器的威力,亲自使用过火器的他们,心里已经很确定,将来火器一定会在战场上大放异彩,而他们这些火器营将领们肯定前途无量啊,皇帝大为称赞,频频降下赏赐,将士们兴高采烈,李庸还真怕他们骄傲自满,觉得是时候泼一盆冷水了。

“目前我们所取得的成果是不错的,但是任何人都不得懈怠,说到底我们还没有经历过战场的磨炼,火枪阵最重要的是什么?令行禁止,本将军最担心就是,在战场上,面对敌军的冲锋,还没等下令,有些士卒就禁受不住压力开枪了,你们知道那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惨败!意味着被屠杀,所以,训练决不可松懈,火枪要熟练运用,队列操练不能落下,思想教育也要跟上。”

李庸当即一瓢冷水泼了下来。

“末将遵令。”

众将一脸肃然的抱拳尊令。

“圣人让我休息一段时间,因此营务暂时由中郎将苏定方负责,当然,如果有什么事要第一时间禀报我,我也会不定时前来巡视。”

李庸嘱咐道,苏定方连忙抱拳说道。

“末将必不负将军的托付。”

一众将领对此早有预料,气氛也顿时变得欢快了起来。

“将军,恭喜恭喜啊~”

“恭喜啊,将军~”

“将军大喜~”

李庸笑着摆手道。

“都别起哄,散了吧,该干嘛干嘛去。”

“是!”

其实李庸和长乐圆房的消息不知道怎么就传开了,搞的李庸和长乐一个脑袋两个大,本来这就是很私隐的事情,现在搞得好像满长安都知道,这些古人是怎么想的?李庸也是无语了,落日余晖下,李庸的马车缓缓向李家庄行来,整个李家庄都沉浸在落日余晖之中,美的让人心醉,李家庄早已经不是那个寒酸破败的庄子了,无论房子还是道路都已经焕然一新,而庄子里朴实的庄户人也都过上了好日子,走近李家庄,就能感觉到一股祥和而又蓬勃的气息,然而,却有一个不和谐的人影孤单而又倔强的伫立在庄口,听到身后的马蹄声,朝衡霍然回首,发现身后行来的竟然是李庸一行人,李庸竟然真的没在庄子里,因为他守了这么久,就没见到李庸出去过,他心里还纳闷呢,李庸为了躲着他也真够下血本的,竟然一直憋在庄子里不出来,所以朝衡感到极为惊喜,李庸真的不在庄子里,说明李庸并不是有意躲着他,惊喜之余,他也觉得自己有些傻,早知道就不该信庄子里人的话,根本不用在这里等着,李庸也发现了朝衡心里不由有些诧异,这家伙不会还不消停吧?他和长乐的事情已经让他心烦意躁了,在子嗣问题上,别人能忍,长孙皇后也不能忍啊,他的西山和华亭人民不能忍啊,要不,替他们把朝衡打一顿?李庸的目光中闪烁着莫名的神采,朝衡待李庸走近了,深深的躬身说道。

“朝衡见过华亭侯。”

李庸不由挑眉,朝衡竟然执礼这么恭敬?前几天不是还上蹿下跳的要状告他吗?怎么转风头转的这么快?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李庸皮笑肉不笑道。

“原来是朝正使,许久不见,幸会幸会。”

“朝某在此等候拖后腿久矣。”

朝衡一脸苦盼已久的笑容,李庸有些疑惑道。

“等我?”

朝衡笑道。

“是啊,朝某已经在李家庄等了华亭侯整整四天了!”

等了四天?这么执着吗?有什么能让朝衡这么执着?李庸突然想到了一点,倭国派遣使臣来到大唐可不是来称臣朝贡的,毕竟倭国和大唐隔着汪洋大海,根本不怕大唐,但是现在已经变了,他的联合舰队已经磨刀霍霍等待他的命令跨海灭了他们呢,李庸知道遣唐使是为了来学大唐的先进知识的,所以朝衡突然转变了态度,其实是想来李家庄求学?李庸笑吟吟道。

“是吗?我李庸何德何能竟然能让朝正使如此相候?”

朝衡拱手笑道。

“虽然朝某只是初到长安,就听闻华亭侯学识渊博,华亭侯的名声简直如雷贯耳,可叹我们倭国偏居一隅,不知华亭侯的大名,今日朝某前来李家庄是为求学而来,朝某诚心向华亭侯求教,日后定将华亭侯的学问传到倭国,发扬光大,让偏居一隅的倭国也知华亭侯的大名,哪怕千百年后,华亭侯依然会名扬倭国。”

朝衡的眼中散发着自信的光芒,他很自信李庸会答应下来,试问谁不想将自己的学问发扬光大名扬天下?这天下文人大儒,或许有不爱权不爱利之人,却绝无不爱名之人,所以,这一番说辞已经被证明屡试不爽,果然是为了求学而来,李庸听了不禁在心中冷笑不已,倭国自古以来就是养不熟的白眼狼,历史上倭国屡屡派出遣唐使前来大唐学习文化礼仪和各种先进的技术,然而却转眼就又和大唐爆发了一场海战,白江口海战,被唐军打的很疼,然后转头又派遣唐使来大唐学习,这种行径怎么一个无耻了得,加上最近倭寇勾结朝天吼和那些世家在沿海的所作所为,李庸就差点带着联合舰队灭了他们,如果不是为了稳住李二,李庸不得不暂停,返回长安,把火器的配方交了出去,所以,不是李庸天然带着偏见,实在是倭国在整个历史上就是一个养不熟的白眼狼,连吐蕃大相想来求学都被李庸拒绝了,李庸又怎么会同意让倭国使臣来学习?吐蕃在什么说,也是日后的一家人,至于倭国,算个球?在李庸心里就是,这个国家不应该存在,迟早是要灭掉的,李庸扬天打了个哈气,皮笑肉不笑说道。

“朝正使误会了,我这不过是聚集了几个兄弟,闲着没事瞎扯而已,你看我这么年轻,又张扬跋扈,像是有学问的样子吗?”

朝衡心里闪过一丝狐疑,笑道。

“听闻,华亭侯能够飞天?”

李庸笑吟吟道。

“飞天还不简单的?你制作一个足够大的风筝,你也能飞天,不信你试试?”

飞肯定是能飞起来的,但是能不能活下来就不知道了,朝衡心里不由恍然,对啊,只要制作一个足够大的风筝不就可以飞起来了吗?

“华亭侯的名声整个长安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朝衡心里狐疑,嘴上却笑道,李庸笑吟吟回答道。

“你不觉得想拍我马屁的人绕长安好几圈吗?”。

对啊,想李庸这样圣眷深厚的权臣,不名满长安才怪了呢,朝衡的心里愈发的狐疑了。

“听说,华亭侯酿出了一线天美酒,还制出了琉璃、水泥,还造出了威力强大的火器,听说华亭侯对整个世界都了若指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