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皇朝夜行 > 第二百四十二章 心灰意冷

皇朝夜行 第二百四十二章 心灰意冷

作者:南极稻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3: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二凝视着李庸,他不明白李庸为什么会在和亲上反应这么大,满朝文武反对和亲的不少,但是当他定下了和亲之策,之前反对的大臣也就无话可说了,因为和亲对大唐终究是有好处的,如果他没有征辽东的梦想的话,那和不和亲都无所谓,反正大唐兵强马壮足够震慑的住吐蕃,然而他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征讨辽东,所以他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后方,所以,和亲势在必行,李二沉声道。

“和亲,某已经定下来了,不容更改,以你的聪明不难了解这其中的好处,李庸,你就不要再胡闹了。”

李庸抬头看着李二问道。

“圣人,臣不明白为何圣人一定要和亲?”

李二沉默了片刻,沉声道。

“日后,你会明白的。”

他现在还不能将征辽东之事说出来,不然会引起轩然大波,朝中动荡,征辽东的时机还未到,明白?明白个球啊。

“圣人就是为了天可汗的名号吗?天可汗的名号古今未有,圣人足以自傲,只是若要牺牲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为圣人顶起这个名号,那可真是一个笑话。”

李庸声音中全是愤懑,“嘭~”李二一拳打在了御案上,呼啦一声,奏章笔墨洒落了一地,大殿里的小太监们两股战战,差点没吓尿了,大殿里的紧张压抑的气氛简直让人喘不过气来,太吓人了。

“李庸,你放肆~”

李二的咆哮声在大殿里炸响,然而李庸却怡然不惧的直视着李二,李二剧烈的喘息着,喝道。

“李庸,你自入长安以来确实立下了不少功劳,但是某自忖也没有亏待过你!某将最疼爱的女儿嫁给了你,某和皇后视你为最亲近的子侄后辈,你屡屡闯祸,某却不曾惩戒过你,因为某觉得你是可造之材,某觉得你有一颗赤诚之心,却没想到,你竟恃宠而骄,如此狂悖无礼,你当某真不会惩处你吗?你今天的所作所为,某足以将你罢爵下狱,李庸,你可知罪吗?”

黄言和小太监们都在心里呐喊,李庸快服个软吧,顺势服个软不就完事了?服软?然而李庸心里根本就没有服软这个念头,他心里很愤懑,很失望,很失落,甚至有些心灰意冷,他一直对大唐充满了憧憬,原本觉得李二是个明君,只要适当的引导就会让走回正轨,他对李二充满了信心,他觉得自己会让大唐走向不一样的道路,然而,他发现一切都是徒劳。而他李庸也并不是那么重要,李二还是那个李二,古人的短视无法让他这个后世的人接受,就好像古人无法接受后世人的思想一样,在他看来一场可有可无的和亲,他表现出了这样的态度,却还是没能改变李二的决定,罢爵?下狱?罢了罢了,人生何处不逍遥?唯独对李玉佳感到惭愧。

“何劳圣人罢爵。也许我就不该来到长安。”

李庸萧索说道,他一边说着,一边摘下了爵冠,缓缓放在了地上,解下了金玉带,放在了地上,李二只是静静的凝视着,始终没有开口,大殿里的气氛近似凝滞,黄言等人一个个眼睛瞪的溜圆,李庸这是要干什么?这是要辞官辞爵啊,圣人刚说完要罢爵下狱,他竟然就自己摘下了爵冠解下了金玉带,本想着他服个软就行了,没想到他竟然这么刚!要命了要命了,这是要吓死人啊,黄言他们大气都不敢喘一声,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皇后快点来吧,皇后快点来吧。

“我曾经说过,大唐应该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然而,所有人都忘了,大唐,终究是富贵的大唐。”

李庸轻声道,仿佛是说给自己听,但是在落针可闻的大殿里却清晰的落在每一个人的耳边,李二听了眉头微挑,似有疑惑,李庸说完之后,毫不犹豫的转身向着殿外走去。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仰天大笑出门去,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二凝视着李庸走出了大殿,始终一言未发,大殿里安静异常,李二站在倾倒的御案前面色冷峻,奏章纸墨洒落了一地,黄言紧张的咽了口口水,圣人始终一言不发,他现在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终于外面传来了脚步声,让大殿内的紧张气氛稍稍有些缓解,不是李庸回来了,而是长孙皇后步入了大殿,她的脸上还带着一丝无奈之色,她听到李庸在宫门殴打禄东赞的消息的时候,也是禁不住抚额,这臭小子才安稳了几天,怎么又折腾了起来?还打了吐蕃正使禄东赞?这下不打屁股实在说不过去了,越来越无法无天了,心里这样想着,长孙皇后还是禁不住加快了脚步,快步走向甘露殿,走到大殿外的时候,长孙皇后就觉察到了一丝异常,殿外的小太监面有惶恐之色,莫非皇帝发火了?发发火吓唬吓唬那臭小子也好,不然下次又不知道闯什么祸,但是进入大殿的长孙皇后脸色立即就变了,地上的爵冠和金玉带十分醒目,毫无疑问,那是李庸的,摘下了爵冠,解下了金玉带,只有一个可能,辞官辞爵,不就是打了禄东赞吗?何至于辞官辞爵?长孙皇后抬眼看去,只见皇帝一脸冷凝的站在那里,旁边的御案都倾倒了,奏章、笔墨洒落了一地,由此可见,皇帝必然大发脾气,现在长孙皇后心里就只有一个念头,到底发生了什么?难道是皇帝因为李庸打了禄东赞训斥了几句,李庸就摘冠引得皇帝大怒?这小子也太不晓事了!

“这到底是怎么了?”

长孙皇后幽幽叹声问道。

“皇后可曾记得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李二沉声问道,长孙皇后听了微微一怔,有些不解的点点头回答道。

“臣妾记得是当年李庸比武招亲说过的。”

李二冷哼道。

“某都记不清了。”

长孙皇后没有纠结这件事情,只是幽幽问道。

“圣人,李庸为何殴打禄东赞?”

“为什么?就是为了和亲之事,某就想不明白了,他为何对和亲之事如此抗拒。”

李二冷峻的声音在大殿里响起,长孙皇后十分聪敏的抓住了重点,也就是说,李庸辞官辞爵不是因为打了禄东赞,而是因为和亲之事,说实话,长孙皇后也很不理解李庸为何反应这么大,和亲自古有之,就算李庸不支持和亲也不至于为此辞官辞爵吧?长孙皇后温声道。

“圣人不必气恼,李庸年轻气盛,也是一时钻了牛角尖,过几日也就想开了。”

李二冷哼道。

“你知道他说什么吗?他说某就是为了天可汗的名号,某的天可汗就是靠牺牲一个小姑娘换来的,他眼里还有某这个皇帝吗?”

长孙皇后听了心里不由咯噔一下,她终于明白御案为何倾倒了,李庸说了这话,皇帝不勃然大怒才怪呢,天可汗,这是从未有过的名号,也是皇帝最为自豪的事,李庸这话简直是戳皇帝的心口窝,李二转头沉声吩咐道。

“传旨,李庸无故殴打吐蕃正使,狂悖无礼,目无君上,罢官夺爵,贬为庶人。”

长孙皇后听了不由惊呼。

“圣人?”

李庸虽然摘冠辞官辞爵,但是如果皇帝不允,那就不算,可是皇帝却直接下旨罢官夺爵,那就无可挽回了,黄言听了并没有立即动作,因为皇后显然还有话说,说不定能劝动圣人,李二喝道。

“还不快去!”

黄言不敢再耽搁,连忙去传旨,长孙皇后幽幽叹了口气,现在皇帝还在气头上,只能等皇帝和李庸都冷静了之后再设法缓和。

真是两个执拗的家伙,宫门处,小牛等人还在等着,心里有些紧张,殴打一国使臣可不是小事,也不知道皇帝会不会惩罚侯爷,希望圣人只是呵斥两句,吐蕃人还砸过侯爷的店呢,本就有过节,李庸大步流星的走了出来,小牛等人连忙迎了上来,随即就怔住了,公爷的爵冠没了。

“侯爷。”

小牛等人禁不住惊呼道,李庸笑道。

“没事,我自己辞官辞爵,这官做的真没意思,不做也罢,走了,回府。”

李庸径直上马车,防弹马车就扬长而去,小牛等人一脸担忧的跳上马连忙跟上,宫门处的侍卫全都愣在了那里,华亭侯竟然辞官辞爵了?这绝对是轰动长安的大事啊。

“侯爷,圣人肯定是在气头上……”

小牛斟酌说道,李庸平静道。

“我知道,只要我认个错,哪怕打了禄东赞,我爵位还是能保住的,但是,有什么意思呢?那不是我想要的,人这一辈子啊,一定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我想要的就是过的快活,做官觉得不快活就不做,准备一下,我们离开长安。”

小牛他们连忙道。

“侯爷要去哪里,不,司令,我等就跟随司令到那里。”

李庸大笑道。

“走,我们是时候离开长安了,这里和我们的理想不是一个地方,我们有更广阔的天空等着我们去闯。”

华亭侯府,门房们正笑呵呵的看着李庸一行人回来,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等李庸他们靠近了,他们不由愣住了。

今天的侯爷看起来有些不一样啊,爵冠呢?金玉带呢?

“侯爷?”

门房们惊讶道。

李庸笑着点了点头,抬头凝视了一眼大门上的牌匾,这才走进了华亭侯府。

“管家,我已经辞官辞爵,吩咐大家收拾一下,今天就搬回西山,还有,谁若是想离开,不必阻拦,发钱遣散就是。”

李庸面色平静的吩咐道,老管家懵了,这事发生的太突然了。

“侯爷,怎么就辞官辞爵了?”

老管家震惊问道,李庸笑道。

“把禄东赞给打了,反正这官做着也没意思,就辞了,原本我们在西山就一直挺好的,只不过回到我们原来的地方去而已。”

老管家也从震惊中清醒了过来,安慰道。

“即便不做官,侯爷也是举世闻名的大才子,同样富贵无边。”

很快整个华亭侯府都变得喧闹了起来,老管家先是把管事的召集了起来,先是把李庸的话传达了,然后吩咐大家收拾家什即刻搬家,并没有人愿意离去,因为李庸待他们极好,这些年的时间里,他们身为华亭侯府的人感到极为自豪,这种自豪不是因为李庸郡公的身份,而是因为李庸这个人,他们都是西山过来的人,回去也是一样,只不过是回西山山谷别墅而已,换个更加熟悉的环境罢了,后宅,长乐也收到了消息,一边在忙碌的收拾着东西,一边在焦急等待着,李庸背着手踱步走了进来。

“郎君,您没事吧?”

长乐一脸担忧的走了上来。

李庸笑道。

“我能有什么事?不过是因为做官做的不痛快,所以辞了官而已,大家都收拾收拾搬到庄子上,凡是御赐的都封存在这座府里,等宫里的人接收就是,就是委屈你了。”

“我有什么委屈的,我父皇的性格我知道,换了是我,也不知道会不会像你这样有勇气而已,放心吧,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站在你这边,我们夫妻同心,就算跟着郎君你吃糠咽菜我也情愿。”

长乐安慰道。

“好,那就赶紧收拾收拾离开长安这腌臜地方。”

李庸吩咐道,要收拾倒也简单,因为李庸长安的府宅本来就是歇脚的地方,陈设都很简单,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加上他本身就不喜欢长安面对这些人,如果不是此次事件,他是不可能回来,也不会待这么久,现在刚好这样的时机离开长安,所以李庸丝毫不犹豫的离开,府宅里的马车全都用上了还不够,管事又跑去马车行租来了几十辆马车,上百辆马车浩浩荡荡的离府,震惊了不知道多少人,华亭侯府这是怎么了?怎么看起来像是搬家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