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皇朝夜行 > 第二百一十二章 搞事情

皇朝夜行 第二百一十二章 搞事情

作者:南极稻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3: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马车辚辚,沿着街道缓缓向前,返回的路上,李庸在马车里蹙眉思索,刚才和秦怀仁一番长谈,海军的练兵问题不大,有刘仁轨带着他们,问题不大,现在主要是战舰的升级问题,蒸汽机已经研发成功,已经开始运用到各个地方,原来的战舰肯定要升级改造,现有战舰都是靠风力驱动,速度慢,费人费力,蒸汽机则是能摆脱这样的问题,现在主要就是时间的问题了。

“还缺少时间,得更快回去了,被拖在这里好多天了,唉,真耽误事。”

一声叹息后,李庸被外面的吵闹声吸引,掀开车窗帘一看,无数人朝同一个方向而去,一个个脸色愤怒,骂咧着什么,禁军并不阻拦,李庸有些诧异,喊道。

“小牛,去问问什么情况。”

自从刘仁愿跟着这张仁愿跑西域去了,薛仁贵只能重新安排一个新的侍卫长给李庸,这叫小牛是薛仁贵的警卫排排长,经验方面都是优秀的,也算是火线提拔吧,小牛人很机灵,答应了一声之后,就赶紧去拦了个人询问几句,迅速来到马车前低声说道。

“大人,他们说去找京兆府理论,家中没盐了。”

李庸点头准备离开,忽然发现街道上走来一大帮人,一个个国子监学子打扮,高喊着请愿口号,什么盐商无道,朝廷无能,什么百姓无盐,水深火热之类的口号,气势汹汹地朝太庙方向而去。

“闹这么大了?”

李庸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国子监学子都是热血青年,容易被煽动,关键个个身后站着一个显赫家庭,都是官二代,未来国家栋梁,处理不好会酿出大事,这下有的李二头疼了。

“回去吧。”

“是。”

马车再次启动,朝城中的府宅而去,此时程咬金带着一支队伍急匆匆过来,看着离开的马车有些熟悉,但是他有要事在身,顾不上查看,赶紧带着队伍追上国子监学子,他不好阻拦,示意队伍开道,确保大家安全,很快那些学子来到太庙,国子监学子直接冲进太庙后静坐,还有人对程咬金喝道。

“卢国公,我等在此静坐,等候圣人处置,如果盐一日不解决,我等一日不退,为天下百姓计,死亦无憾!”

程咬金气的牙帮子疼,真是打又不能打,骂又不能骂,见他们只是静坐,并不乱来,他心中稍定,正准备去进宫面圣的时候,却发现国子监祭酒和一帮博士也来了,在学子前面坐下,陪葬一起静坐,国子监祭酒孔颖达可是一代大儒,惹怒了写出千古文章,别说圣人,就连自己也会千古留恶名,成为一生污点,赶紧上前劝说道。

“孔祭酒,何苦如此?”

“圣人门徒,为民请愿,有何惧哉?”

孔颖达冷声说道,旁边一名博士附和道。

“就是,百姓没盐,何以生存?前汉之辙,往日之师,盐不解决,天下必将大乱,大唐处于飘摇之时,我等自当请愿,死亦无憾。”

“商贾无道,有盐不卖,囤积居奇,罪该万死。”

“请圣上给天下学子,天下百姓一个说法。”

一个个愤怒的声音响起,群情激奋,程咬金听的脑仁都在嗡嗡,恨不得一人给他一巴掌,再抓起来暴打一百军棍,但理智告诉自己不能这么做,瞪了孔颖达一眼,对部下叮嘱几句,就急匆匆离开了,没多久,程咬金在甘露殿见到李二,将国子监师生请愿一事禀告,李二没想到国子监师生去太庙请愿,这不是打自己脸,告诉列祖列宗自己治国无能吗?简直岂有此理。

“胡闹,他们想干什么?”

李二怒了,眼中杀机涌动,程咬金哪里知道国子监的人想干什么,请愿可以上街,可以来皇城,跑太庙就过分了,就好比有人跑你祖宗坟墓前控诉你种种不是,这谁能忍?但事关重大,程咬金没接话,都是官二代,未来的栋梁,打肯定不行,骂没用,这一刻李二气的想杀人,多事之秋整个这出,这不是添乱吗?寒声说道。

“一群混账,他们家没盐吗?还是穷的吃不起盐了?百姓都能熬,都不在闹,他们凭什么闹?程爱卿,你来说。”

程咬金见避不过,只好硬着头皮回答道。

“回圣人,他们确实买不到盐,但穷苦百姓能买到盐。”

“你什么意思?”

李二眼中闪过一抹讶异,程咬金犹豫了一下,还是如实说道。

“长安城盐商无盐可卖,在一日三餐做工的穷苦百姓却能买到雪花盐,无人在一日三餐做工的穷苦百姓也能找到熟人代买,还是四文一包,价格不变,但商人、士人、贵族无人在一日三餐做事,平时并不结交穷苦百姓,找不到代买,家中缺盐。”

“什……什么?”

李二还真不知道这个情况,听完脸色大变,追问道。

“你的意思,农人可以通过种种办法买到雪花盐,一日三餐不仅卖盐给做工之人,还卖给他们熟人,而商人、士人和勋贵却买不到盐了?”

程咬金点头不语,自己家当然不缺雪花盐,但不能说。

“他这是在干什么?”

李二勃然大怒,赤红着眼,一副要杀人架势,程咬金还是没接话,漠然以对,李二却怒火中烧,情绪有些失控,继续大吼道。

“他这是在收买人心,孤立朝廷,他想造反不成?”

造反这个罪名可不小,程咬金决定说点什么,轻咳一声,将李二的注意力吸引过去后说道。

“李庸喜欢逍遥自在,无拘无束,不可能造反,这点臣可以用项上人头保证,不过,只卖给农人雪花盐确实不妥,士农工商岂能区别对待,这事臣说过他,但他说盐并不多,加上这又不是他产业,是长公主的产业,说如果不卖给做工之人,则无心生产,损失巨大,当然,他还说了,如果圣人觉得不妥,可以不卖。”

“他这是在威胁某,长公主,我的女儿会做这种市侩之事,他把我们都当做是傻子吗?谁人不知道那些产业都是他的,只是契约都是写着长乐的名字而已,他就是脱了裤子放屁。”

李二怒斥道,粗话都直接爆出来了,而程咬金却只是撇撇嘴,没接话,在华亭生活的人可是上万人,那就是上万户家庭,好几万人生死,如果处置不当,后果绝对比缺盐还严重。

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到时候上万人在长安城内闹起来,谁能挡?谁敢下令镇压?李二自然也想到这点,一股无力感涌上心头,瘫坐在龙榻上定定地看着前方,眼神有些不聚焦,帝王威严,那是建立在无数人拥护的基础上,没人拥护的帝王就是孤家寡人,随时可以被取代,民心,才是一切!大殿陷入死寂,气温骤降,压抑,冷肃,大殿内所有人大气不敢出,眼睛也不管乱开,都被吓住,好一会儿,素来自负、雄才伟略的李二满是英雄落寞,涣散的眼神落在程咬金身上,多了些期待。

“你和那小子亲近,帮朕走一趟吧。”

这一刻,李二宛如苍老了几分,透着几分无奈,几分苦涩,堂堂圣上向臣子服软,认输,妥协,情何以堪?程咬金不傻,没有马上答应,这可是两边不讨好的苦差事,自己三个儿子都跟着李庸做事,跑一趟商路就能赚回上万贯银子,比自己一年俸禄都多好几倍,得罪不起,当然,李二他也惹不起,所以只能躲,犹豫片刻,程咬金说道。

“圣人,臣可以去传话,但他未必会听。”

“他敢抗旨不成?”

李二怒火又一次涌上来,目光锐利如刀,见程咬金低着头不语,忽然想到什么,怒火再次一泄,那小子不会傻傻的抗旨落下把柄,但会提一堆无法兑现的条件,当初他可千方百计的想离开长安,想到这,李二灵机一动,与其两人对峙,杠上,不如以退为进,他不是喜欢地嘛,那干脆再他一些地,到时候自己和朝廷就占据大义,天下将士归心,朝局稳定,各方面有交代,自己也有足够理由和名义提出要求,起码缺盐问题能解决,反正土地到时候随便找个由头就能收回来,问题不大,这一刻,李二豁然开朗,发现许多问题迎刃而解,仔细推敲起来,越想越觉得有利,给他一些无关紧要的封赏,有了这个名分在,他李庸就得替朝廷办事,否则就是为臣不忠,朝廷就能贬斥,甚至革职,收回爵位,简直百利而无一害。

“以前怎么没想到?净顾着打压去了。”

李二眼睛一亮说道。

“你先去太庙,小心生事。”

程咬金见李二口气大变,想到自己不用去找李庸了,心中满是好奇,但没多问,答应一声匆匆离开。

“来人,宣杜爱卿,房爱卿觐见!”

李二精神焕发,心情大好。

“什么,加封土地?”

书房里,杜如晦和房玄龄道明来访意图,李庸惊呼出声来,脸色一变,杜如晦和房玄龄也很惊讶李二的忽然转变,隐隐猜到些什么,但不好点破,点头道。

“李庸,圣人的意图很明确,你这次是弄的他没有办法了,所以才会出此下策,这次来主要跟你商量一下,你想要那里的土地,你自己有何打算?”

李庸久久不语,思索着李二的真实意图,杜如晦和房玄龄久等无果,杜如晦忍不住催问道。

“李庸,圣人已经表明诚意,你不妨见好就收,终归是圣人,也是你的岳父,占据大义,僵持下去对你不利,老夫奉旨过来只是先征求你意愿,看你想要那里的土地?其他人可没这个待遇,都是直接封赏,没得选。”

李庸摆摆手,不在意地说道。

“我拒绝!”

“什么?你拒绝?”

房玄龄脸色一变,忍不住问道。

“为何?”

“古语说得好,吃人嘴软,拿人手软,一旦拿了这些土地,就要接受朝廷节制,听从调遣,哪有现在这般无拘无束自在?再说,真以为他好心封赏?一旦受封,接下来就会让我出面解决缺盐问题,如果不从,就是不忠,朝廷就会将缺盐的责任按在我头上,受万民唾弃,如果是你,会如何选择?”

杜如晦和房玄龄没听过这句古语,现在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杜如晦郑重的说道。

“老夫会接受封赏,并解决缺盐问题。”

李庸脸色一怔,随即笑问道。

“杜相,房相你们心怀天下百姓疾苦,令人敬佩,不过,你们打算如何解决?”

“呃……”

这下杜如晦和房玄龄迟疑了,一腔热血又能怎样?关键得有能力,想了好一会儿,房玄龄反问道。

“以你之才都没办法解决?”

李庸摇头,不是没办法,而是不想,一个心有猜忌的皇帝不值得帮助,见杜如晦还想说什么,他摆摆手说道。

“杜相,房相,此事到此为止。”

“可长安城内百姓是无辜的。”

杜如晦不甘心地劝说道,别的人来劝,李庸见都不会见,但杜如晦和房玄龄不同,他们都是真心为民的好官,这样的人值得敬佩,何况对自己确实好,面子难却,房玄龄继续劝说道。

“李庸,以老夫对圣人的了解,只是给你点土地,反正你也不想做官,这样反而有好处。”

李庸的人不在乎当官什么的,自己的一切都在西山,在华亭,李庸见火候差不多,可以收网了,他提议道。

“杜相,房相,也不让您们为难,这样吧,封再多的地给我也管不过来,所以意义不大,还背着个名分还麻烦,我只是想早日离开长安,回到我那一亩三分地去,至于长安缺盐一事晚辈来解决,从明天开始,一日三餐出售雪花盐,二十文一包,不二价。”

前面搞那么多事,等的就是这一刻的薅羊毛,二十文这个价格不低,平时都是十文,当然,近期涨到二十文,还是普通海盐,品质没雪花盐高,当然,超过二十文有点打杜如晦和房玄龄的脸,会适得其反,杜如晦舒了口气说道。

“多谢你体谅我们的难处,若无解决办法,长安城恐怕会乱,老夫也无法向圣上交代,不过,封地一事还是不拒绝的好,具体的我们这些老东西商议一番,帮你办妥,总不能亏了你。”

闲聊几句,将杜如晦和房玄龄送出门后李庸重新回到书房,再也忍不住大笑起来,当初四文钱将朝廷那批盐收购一空,后来三文钱从盐商手上又收购大批盐,加工成雪花盐后消耗并不会太大,按二十文一包算,每包净赚十五文以上,简直暴利,何况一记资本主义铁拳打的李二认怂,主动给自己加封土地,真是一石二鸟,出了口恶气,好一会儿,李庸将兴奋情绪压下去,让人叫来老光棍叮嘱道。

“今晚大力精加工雪花盐,多抽调些人手,明天一早一日三餐售卖雪花盐,对外就说老板运输队不眠不休,日夜兼程跑死几十匹马送过来的,售价二十文一包。”

“二十文?”

老光棍眼睛一亮,巴不得卖高价,反正独一份,他夸赞道。

“侯爷英明,品质差的海盐都敢卖二十文,咱们这么好的雪花盐就应该更高价,这就去准备。”

“别急!代购点不能撤,继续卖雪花盐给做工的人,价格不变,百姓穷苦,生活不易,何况四文一包也有点利润,代买的也不用取消,沾亲带故的,给大家面子,大家更能安心做事,将来招人也容易,去一日三餐购买的都是富户、权贵和世家,他们不差钱,不赚白不赚。”

李庸阻止说道

“懂了,就是区别对待,帮咱们做事的就是自己人,便宜些,相当于内部价,其他人贵点,不过,咱们还招人?”

老光棍恍然大悟说道。

“招,人越多,咱们越安全,朝廷越不敢动咱们,而且,人多产量大,几条商路才不缺货,为什么不招?西山那边已经最少两万人了,主要还是华亭那边,都招去那边我已经让丽婉在那边扩建厂房,宿舍和库房,最多一个月完工,到时候再招人。”

“两万人?”

贾有财脸色一变,但很快激动起来,西山他已经很久没回去了,具体的人口情况他也不是很清楚,现在这么一听,一个小小的西山竟然有了两万多人了,现在好几万人生计与李庸关联,一损俱损,必然齐心,谁敢轻易动手?想到这儿,老光棍顿悟,由衷赞的说道。

“还是侯爷英明,看得深远。”

等贾有财走后,李庸埋头画图,仔细研究蒸汽机在船上的运用,蒸汽机烧焦炭或者煤就能形成动能,李庸现在不缺,蒸汽机在船上是在海上航行的,那就要不断有基地或者补给船补给,只要满足这些,那这个时代都是木船,用蒸汽机驱动海船,再造出铁甲快船纵横海洋,遇敌直接冲撞,碾压,降维打击,谁能敌?想法很好,但现实很残酷,还铁甲船呢?焊接技术呢?就靠铆接?开玩笑呢?那一艘船造出来是猴年马月了,还是老老实实继续用木船,只是动力方面还是以蒸汽机为主,船帆为辅的构想升级改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