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皇朝夜行 > 第一百二十六章 人口问题

皇朝夜行 第一百二十六章 人口问题

作者:南极稻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3: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苏州刺史萧琰和华亭侯李庸就开始进入相持状态,萧琰不敢轻易对李庸下手,而李庸就苟在华亭县这里不出去,就好像河水不犯井水一样,萧琰家族中人已经不是一次催促他对李庸下手,可是萧琰都置之不理,因为他也不傻,他在萧家算不上嫡系,而且他已经是刺史了,是一方的封疆大吏,他可不会为了这样的事情毁了自己的幸福生活,李庸来华亭县已经十天了,他每天最多在海军军营和造船厂待着,至于华亭县的建设的事,他全部交给高达去处理,有了西山的模板和以往的经验,高达做这些事情可以说得心应手,这个华亭县现在都属于李庸的封地,李庸来之前早早就在户部拿到了地契文书,高达每天忙碌着华亭县的建设,新华亭县的建设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之前那些没能进到新华亭县的人,那是一个羡慕嫉妒恨啊,看着里面那些人住着这么漂亮的房子,还有这么优厚的工作,他们还在为两餐温饱烦恼(唐朝一般是两餐,没有三餐之说。),而里面的人明天三餐不愁,尤其那些当初拿了钱离开的村民,后悔肠子都青了,可是有什么办法,当初他们可是选择眼前的那些金钱,后来发现到外面之后,那些钱根本做不了什么,没多久就被那是土豪士绅给吞的连骨头都不剩,他们甚至不少人厚着脸皮回来闹,可都被强悍的海军陆战队给赶了出去,带官府去闹?那个时候萧琰被苏州的情报局的人喂的饱饱的,怎么可能理会这些蝼蚁一般的村民,现在他们这些人终于的机会来了,新来的华亭县令,或者说华亭侯来了,整个华亭县都归他了,县令衙门也发出公告人口登记,一时间华亭县衙排满了人,高达每天带着他的手下给这些有路引的百姓登记,唐朝的路引就是百姓的身份证,如果没有路引,他们连客栈都住不了,就别说进别的城市,没有路引的被抓到还会被当成偷渡客流民抓起来,所以在唐朝就有着在大唐境内要有路引,但是你想出大唐,有路引都出不去,西游记里面的唐僧玄奘法师就是偷渡出去的,大唐是开放,但是只开放外国人来大唐,但是对自己国家的人民是不能出去的,就算在各个地方的百姓都不能随意跑到被的地方去,主要是唐朝初期的人口太少了,整个大唐初期才一千多万人,真的是地广人稀,而且各方面又不是很发达,贵族世家士族当地的统治,那点人口怎么可能放你走。华亭县的人口本来就不多,五天的时间就做完了人口登记,不过这些后来登记的人,不属于新华亭县,只属于华亭县,怎么说呢,那就是新华亭的东西他们暂时是不可能拥有的,他们还要经历当初新华亭县那样的事情,重新规划和重建,这些都需要他们亲自去做,就像李庸说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对于县衙的要求,这些村民也没有任何怨言,因为他们也看到了新华亭县的新生活,于是再县衙的安排下组织起来,而新华亭县里面的人也看到了围墙外面那些人,不由想起他们当初没日没夜的重建家园的光景。

“默得,那个时候我们也是这样吧?”

“你这小赤佬,那个时候我们为了那点工分,成为大唐的子民,那比你们干得多嘞。”

“侬脑子瓦特了?要不是那位大人,你们这些小瘪三还在草原上赶羊嘞。”

一个汉人和一个突厥人蹲在城门口外,嘴里咬着烙的大饼,喝着稀饭,看着那忙忙碌碌的重建工地,一边吃着一边聊着他们那个时候重建新华亭县的往事,那个时候像默得这样的突厥人很多,他们都为了成为大唐的子民,付出的汗水远比当地人要多的多,因为他们基本都是草原上一些部落的奴隶,他们的下场不就是帮这些部落去抢别的部落的时候被打死,要不就是再次成为别的部落的奴隶,当他们被这些汉人买走的时候,以为过上比在草原还要黑暗的日子,可是他们千里迢迢的来到这样靠海陌生的地方之后,他们看到了这里给他们带来了希望,所以他们所付出的就是在这里扎根,成为堂堂正正的大唐子民,让自己的后代不再受他们的哭,他们不但拿到了心心相念的工分成为大唐的子民,而且还通过学习汉文化把自己的思想重新洗了一遍,他们不再说草原上的话,不再过草原上的习俗,甚至想默得这样的突厥人,说本地话比本地人说的还地道,后来不断有什么吐蕃人、高句丽人还有倭国人,当然他们这些人,现在统一都是大唐人,他们家家户户都供奉这李庸的长生牌,因为是他给他们带来的了美好生活,李庸这段时间仔细的看了一下华亭县整个地图,和看了高达给他人口登记等数据,可以说是惨不忍睹,整个华亭县可以说地广人稀,但是这里能种植的农田几乎就没有,应该说不适合中小麦的农田,人口更是少的可伶,不包含新华亭县的人,总共满打满算的劳动力不到一千人,李庸感觉到头疼,他不是想到别的地方移民过来,但是整个大唐的人就不多,他那里找人去,就算他找到了,那些地方的官员还不和他拼命啊,大唐的人口可是宝贝啊,赋税、徭役这些都是靠当地的人口来完成的,所以就算李庸再有钱也买不到人口,他也想过从西山把一部分人口移民过来,可是西山的人口也是刚刚到饱和的状态,不适合移民,怎么办呢?头疼。

“高达,人太少了,有什么办法增加人口不?”

高达现在也是一个头两个大,他看到这些人口的时候,人都傻了,这么点人够干嘛,所以对于李庸的问题,他都不知道怎么回答,只有敷衍的回答。

“老大,你就别问我了,总不能让他们每天造人吧。”

“我艹,高达,你他娘真是个天才,对,造人,我怎么没想到呢?”

看到李庸突然蹦起来高兴的手舞足蹈的样子,他不由担心自己这位老大是不是脑子得了什么大病。

“老大,你没事吧?要不要给你把医生叫进来给你看看?”

“你才有病,你全家都有病,我想到办法了,鼓励生育,对,就是鼓励他们多生孩子,生一个,全县表扬,生两个,免费所有孩子念书和减少相应的赋税,生三个就减少一般的赋税,生四个的话,那就给他们家里挂个光荣之家牌匾,除了子女免费念书,赋税减一半,还可以享受这里所有东西的优惠,家属的就业优先录取,如果五个以上,那就是出挂光荣之家的牌匾之外,那位母亲要授予英雄母亲称号,家中子女优先录取到西山大学堂,参军也是优先录取,两个孩子以上的家庭我们都给予补助,具体的金钱,你去想,这些条件对那些加入大唐籍的外国人一样有效。”

高达听完李庸的想法之后,嘴巴长的可以塞进一个鸡蛋,这真是脑洞大开啊,不过这个的确是个好办法,只不过时间比较长,因为这玩意不是说,你生了,就立马有人用啊,只是增加了数字上的人口数量,正在形成劳动力,起码需要十几年的时间,可是他们现在就需要人口啊,他最终还是忍不住对着李庸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老大,你这个办法是不错,但是这个需要时间,没有个十五左右的时间,根本形不成有效的劳动力,我们总不等就干等他们生孩子吧?”

“没错,提高生育,提倡多生孩子只是一方面,我们现在急需劳动力,我的另外一个想法就是,向西山移民一部分人过来,当然是他们愿意来,不能强迫,西山的各方面的劳动力已经开始过剩了,这边是缺少劳动力,可以相应的提高这边的工资待遇,另外向其他地方移民过来,可以让各地的情报局来帮忙,难度肯定挺大,但是我们还是要努力,当地的官员怎么搞,你们想办法,只要愿意来的,都可以享受这里当地居民一切福利,还有,那就是那些符合结婚年龄找不到老婆的,那些高句丽女人可以搞一点给他们做老婆,但是只限我们汉人娶外国女人,那些要娶我们的汉女的大唐籍外国人必须要严格审查,能不嫁给他们就不嫁,如果实在要嫁,就严查对方的祖宗十八代,我们的原则还是自由恋爱,不强迫,但是我们这边汉人到了二十岁还没结婚打光棍的,要不结束我们安排的女人,要不自己里面找个女人结婚,超过一年没找的的,一律赶出华亭县,而且全家都赶出去,军队一样这样处理,我会交代刘仁轨去做,最后,那些寡妇和离的女子,不得歧视,鼓励她们再婚,如果有人歧视一定要严惩,我就想到这么多,你还有什么补充的不?”

“老大,你都想到这么多了,我还能说什么。”

“好吧,那你赶紧去落实,我后面想到什么再和你说。”

一番商量之后,高达开始整理刚才的谈话,形成文字上的政令,向西山传信之外,还要想情报局传信,现在他不但要盯着华亭县的重建的工作,还要做好这些人口生育的宣传,新华亭县是首先接到这道奇葩的政令的,看着这强制生孩子的政令,他们也是很懵,但是那多生孩子的福利实在太诱人了,如果换作以前,他们打死都不敢多要孩子,可是现在他们的日子好起来了,不愁吃不愁穿的,在工坊还有这么的工作和工钱,如果进到海军那里就更好了,他们可听说了,那里的军饷比他们的工钱还要高,而且海军的待遇什么的,都比他们要好,所以看到优先录取到军队,他们都不淡定了,甚至不少人急急忙忙拉着自己媳妇回家。

“老婆,回家造人去。”

这下新华亭县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人口造人机会去,还有就是那些还打光棍的开始着急了,他们可不想被赶出去,还好就是县衙给他们安排老婆,在得到高达的答复之后,他们的未来老婆已经在准备了,半年内一定到位,对于李庸他们来说,买些什么突厥女人、吐蕃女人、高句丽女人、倭国女人的,还是很容易办的到的,因为那边的和平使者可是他们很多部落首领或者将军的上使,花点代价,那是轻轻松松搞到的,何况他们这些国家本来就有人口买卖,只是每个国家的女人价格不一样而已,高句丽的女人就相对比较贵一点,然后就是突厥的女人,再到吐蕃女人,最便宜的算是倭国的女人了,可以说一斤粮食就能买一个倭国娘们,不过不管怎么样,这项计划对李庸的未来发展来说是重大的,也对大唐来说是重大的。长乐看到李庸发的这个政令的时候,已经几天不断明里暗里的给李庸信号,搞的李庸有点不敢见到她,心想这娘们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不是说好等他及冠吗?怎么结婚还不到一个月就来这套,不信,还是加强对她的思想工作,不能说李庸执行双标,因为他和长乐她们的年纪还不到生育的年纪,对于新华亭县的政令,那些重建华亭县的人也知道之后,更加期待未来的生活,对于汉人来说,多子多孙是传统思想,只是吃都吃不饱,谁敢想,现在李庸给了他们这个希望,敢想的希望,那他们还不大力支持,毕竟家里多一个劳动力,那就是多赚一份钱,日子就过的更好,人口问题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大问题,多了,国家经济压力大,少了,那国家就发展不起来,反正现在对大唐来说,对李庸来说,就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李庸都不由想那些穿越带系统的穿越者,来什么人口增长或者身体快速成长的东西,可是现实他没有,就只能老老实实的一步步来,脚踏实地的搞他人口增长计划,要不然他将来伟大的计划靠谁去完成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