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原始迷踪 > 第二卷 玩转部落 第404章 滚蛋高手

原始迷踪 第二卷 玩转部落 第404章 滚蛋高手

作者:青云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3: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鹿震惊于柿饼的味道,但丁奇仍然不希望她吃太多。

“这个柿饼好吃是好吃,可不要贪吃哦!尤其是空腹的时候,更不能吃,要不然肚子里会长出石头来。那时候石头下不来,可能会把人给疼死。”

鹿乍了一下舌,显然是没想到柿子空腹吃会有这么大的危害。而周围的人一听,更是不敢想,刚才看着头领和鹿两人吃得香甜,看看自己是否能沾光呢,没想到空腹吃会肚子里长石头,这太恐怖了,还能吃吗?

“哈哈,瞧把你们吓的!你们早上吃饭了吧,只要吃饭了就没问题。来,一人一个,先尝尝!”

水莲他们一干忙着这件事儿的人,包括那些女奴一人一个,站在仓库边上,笑呵呵地伸出舌头舔上面的白霜,再小口小口吃着手中的柿饼,傻傻的样子很幸福,把丁奇给乐得,真是一群孩子啊!

但这群女奴内心的想法,却是丁奇所不知道的。这种甜蜜的感觉,令得这群女奴更是发誓将丁部落作为自己的部落,终生不变!

吃过柿饼,回味了一下儿时的感觉之后,丁奇又带着一众女人来到存放柿子醋的地方。但丁奇则没有让人进来,只是带着鹿一起进去。

其实丁奇过来也只是查看一下,闻一下存放醋的空间有没有异味儿,会不会对醋的形成造成影响。这时候暂时不会出现醋味儿,还需多等等。自存放在仓库中,也才过去不到一个多月时间,离柿子醋真正成功还需要很久。

看了看地上的石灰,没有人上去踩的痕迹,说明大家还是严格按照自己的要求,没有过去打开盖查看。

丁奇看到没什么问题,又检查了一下里面储存的肉食还有各类种子之后就从仓库中出来,准备回去。

就见草拿着两个白绿相间的雉鸡蛋走过来,皱着眉头讲道:

“头领,您有什么好办法储存这些雉鸡蛋吗?包括那些鹌鹑蛋,有时候放得时间长了,这蛋就坏了,不知道怎么保存才好。”

丁奇一愣,心说这么多人吃饭,难道还能吃不完给放坏了?

草看到头领脸上的疑问,赶紧解释:

“是这样的,之前我们都会每隔五天左右炒一次雉鸡蛋,鹌鹑蛋也是一样。可后来部落将蛋类优先供应孕妇和产妇还有部落那些老人,再加上我们又抓到不少鸭子,也开始产蛋,因此每天都会有不少蛋产出。吃的人少了,反倒让各种蛋积压,时间一长就坏了,非常可惜!”

丁奇点点头,算是了解目前蛋类变坏的原因。之前鹿来请示过,说将那些蛋倾向于供应部落中的老弱和妇孺,包括产妇和孕妇。但过了那段生育高峰期之后,蛋类的需求量就下降不少。后来,丁奇又让大家捕获不少鸭子,经过人工饲养,它们竟改变了以前的产蛋习惯,慢慢形成每天产蛋的习性,令部落每天的产蛋量增加不少。只是到了冬天,三种禽类整体的产蛋量下降了至少有三分之一。

丁奇一想,这还不简单,简直是没有比松花蛋更好的储存方法了。

“走,带我去看看,储存的蛋类有多少。”

当丁奇看到眼前堆放的各种蛋类时,丁奇已经不能用震惊来形容自己内心的想法。在最西边的一个仓库的角落里,那里有一个蛋山,各种蛋类储存的山!

雉鸡蛋、鸭蛋、鹌鹑蛋,三种蛋分门别类放在藤筐中,堆在墙边的架子上,一层一层整齐地码放在那里。三种蛋,很好分辨,大小也不一样。最大的是鸭蛋,最小的是鹌鹑蛋,相应的鹌鹑蛋也最多,不仅是数量,重量也最

大。

“这攒了有多久的蛋啊?”

丁奇转头问草,草有些苦笑地回答道:

“差不多有半个月的量,就这还是每天要拿出一部分供应大家每餐吃。如果不消耗一部分,那数量还会更多。现在每天吃的都是十几天前产的蛋,新收的则堆放在仓库中进行保存,每天都有编号,以防搞混了。”

丁奇仔细一看,还真是!

每个筐上都有一个纸条,写有数字编号,同一个数字编号下既有雉鸡蛋,也有鸭蛋和鹌鹑蛋。

丁奇看到这么多蛋类,知道想短期内消耗完也是一个问题,更不用说现在是为了储藏食物,而不是为了消耗食物。

“这样,从今天起,每人每天三个鹌鹑蛋,在早餐的时候分发给大家。全部用陶锅煮熟,可以放些花椒和盐来调味儿。鹌鹑蛋小,制作我接下来要做的东西太麻烦。”

草领命而去,通知食堂那边过来拉鹌鹑蛋。

丁奇则安排人去准备其他材料。

丁奇的老家,紧挨着一个盛产松花蛋的乡镇,叫雾里源镇。那里水系众多,水质肥美,不管鱼虾还是养殖的鸭子长得都特别肥腴。尤其是鸭子下的蛋,多以双黄蛋居多,个大儿,做出来的松花蛋味香咸,口感鲜滑、爽口,让人回味无穷。特别是其中的蛋黄部分,夹在馒头里,那滋味儿能回味好几天。

普通的单黄蛋味道都很美了,更不用说双黄蛋,体积大了不少的同时感觉味道更加鲜美。每逢过年,那松花蛋可是每家每户必备的凉菜佳品,待客之首选。

有时候,村民不愿意去买松花蛋,就会用自家的鸡蛋或鸭蛋来自制。这自制的松花蛋,采用的材料缺少一种添加剂,含铅量少,大家也很喜欢食用。

土法制松花蛋,所需的材料为草木灰、石灰、黄土、盐和锯末,再配上自家的鸡蛋或鸭蛋,就可以开始制作。

由于自制松花蛋没有放氧化铅,所以土法材料中草木灰的含量居多,石灰次之,黄土和盐再次之,锯末只是用来包裹以上那些材料的,有些地方可能会使用稻糠、稻壳。

材料很快被聚集在仓库外面的空地上,那里早被人们收拾干净,草木灰和黄土两样材料在丁奇的指挥下,用筛子筛成细粉状,里面的杂质则被清除,石灰、盐和锯末不用特别处理。

将草木灰、黄土、石灰和盐按比例投入一个大木桶中,倒入一定量的水,将这三种材料混合均匀,成稀糊状,然后将二三十个洗干净晾干的鸭蛋放入桶中浸泡。那种稀糊状的混合物,从外表看像是水泥样的东西,但就是这层糊状物,才是鸭蛋发生质变的最根本原因。

接着,丁奇将刚才其他人准备材料的空隙用细铜条制作出来的漏勺拿出来。该漏勺前端是一个比鸭蛋略小的圆圈,作用就是用来捞裹满稀糊的鸭蛋。

看到这个漏勺,让丁奇想起之前某一个声称是中华民族兄弟的邦交国,让我中华民族偿还债务时的恶劣做法。用一个铁丝做成漏勺,来量苹果的尺寸,凡是能从那个漏勺中掉下去的苹果,都是劣质苹果,不能用来偿还债务。只有那些比漏勺大的苹果,才能用来偿还债务。说起来,那都是一把把辛酸泪啊!

还好,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带领全国人民从艰难困苦中走了出来,领导人民走上了全民小康的富裕之路!

晃晃脑袋,将刚才的想法抛出去,拿起漏勺从木桶中捞起一个裹满稀糊的鸭蛋放入一边的竹匾中。竹匾中盛满锯末,轻轻一晃竹匾,鸭蛋在里面滚上两滚,外面就

包裹上一层厚厚的锯末,不用担心沾一手灰。

裹上锯末的鸭蛋被丁奇拿出来,放在另一个大竹匾中准备晾干。

旁边的人看到头领这“滚蛋”的样子挺好玩的,也纷纷上前开口,让头领给自己“滚蛋”的机会。

“哇!头领,您滚蛋的手法好熟练啊!让我也试试呗!”

“是啊!是啊!头领,您是不是经常滚蛋啊!看您这手法,肯定是老手!我试试!”

“唉!你们这群没见识的,头领当然是滚蛋高手啊!要不然能滚成如此浑圆、漂亮的蛋?头领,让我来滚蛋吧!”

丁奇:“……”

好嘛!

自己 倒成为“滚蛋”高手了,自己想发飙都没有借口。只好拿着那铜条漏勺,使劲一捞,竟一下捞出来两个,扔进竹匾中滚了两下就裹满锯末。这精彩的“滚蛋”手法,让身边人纷纷大声喝彩!

“好!头领头领,滚蛋高手!”

“高啊!实在是高,这滚蛋手法看得我目眩神迷,分不清哪个是蛋,哪个是锯末!高!”

“精彩!头领当真是我辈滚蛋宗师,滚蛋手法一流,真神人也!当膜拜之!”

扑通~

连续三声,刚才出声的三人扑倒在地,而刚刚出手的丁奇则自顾自坐在那里继续“滚蛋”,旁边的人竟不知他何时出的手。

给大家演示了几遍如何制作松花蛋之后,丁奇就将这项工作交给他们来做,自己则在旁边指点。特别是几种材料的配比,丁奇讲给鹿听,让她记载下来,作为部落的一种知识传承。

很简单的一种食品,没必要藏着掖着,公布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也算是一种挽救苍生的办法。越多的人知道越好!

交待大家如何操作之后,丁奇就不再管他们。只需在晾干之后再储存到陶罐或者兽皮袋中进行保存。大概两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后,这些鸭蛋就会变成美味的松花蛋,上面布满大大小小的松花,甚是漂亮。

丁奇抛开他们那群热火朝天不怕冷的人在那里滚蛋,自己则来到另一个地方,那就是部落的裁缝组。

之前,丁奇来过两次,当时拥有的裁缝不到二十个,就在当时的砖房中缝制兽皮衣服。

而此次再来看,她们一群女人所在的位置已经在一个非常大的屋子里。屋子里前后十排柜台,一溜齐的平整,中间留有过道,两边各有五个人在缝制兽皮衣物。

作为部落的制衣高手,巧则在众人间穿梭,查看每一个人缝制的质量,最后则跑到最后面一圈女人中间,拿起两根竹制织针,开始织毛衣。

丁奇的到来,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大家都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眼前的事物上。时不时说上两句话,有素的,有荤的,众人调笑的同时,也算放松了精神,工作效率也提升不少。

但一个陌生人进来,迟早会被大家发现,更不用说丁奇这样杵在那里不吭声,更是引起大家的注意。

“呀!快看!这是谁来了!”

正在忙碌中的众人顿时将视线投到丁奇身上,有晕乎的也很快在转了几次头的情况下也将目光放在丁奇身上,搞得丁奇却是有些不知所措。

只是丁奇低估了自己的到来,给裁缝女人们带来的冲击力有多大。

“头领来了!”

“嗷!头领来看咱们了!上!”

大家把手中的活儿一丢,在喊声中立即冲向丁奇。丁奇脚下一软,吓得差点摔倒在地,扭头就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