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攻略指南 > 第七十章找人才

大唐攻略指南 第七十章找人才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2: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管李世民什么时候让自己就藩,自己提前准备好准没有错。

首先要修船坞,造船不是跑过去挖个坑就行的,首先船坞要选址,涨潮的时候要能把船开出去,平时又不能太潮湿。

而且船坞底部要防水,周围土墙也要加固,修好一个船坞几个月正常。

第二个就是备木材,唐朝的时候大木头还没有那么稀缺,不过总要运到地方然后阴干备用,尤其是桅杆用的木头,更是要精挑细选。

第三就是相关配套的工坊还有材料采购,一个造船厂就是一个工业门类,一根船锚,一根缆绳,一根捻线,一捧石灰,一瓢鱼胶,生漆、桐油、大漆、船帆等等,等等。

每一个都要专门的供应,你要是造一个小船只需要找个多面手或者采购点就行,你要是想建一个造船中心,那你就得把这些作坊都一个个的建起来。

等自己到封地了再准备,搞不好船还没有造好李世民就把自己招回去了。

因为李世民封建藩属这个事情没有实行多久就因为朝中重臣反对作罢,把各地藩王又招了回来。

到时候拒不回京肯定是不行的,你要么有不能回去的理由,要么就是能跑到一个大唐管不到的地方,来一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当然是全都要,全都准备好。

李世民招回京的时候,要么就是建设封地功劳大,盐场没有我不行,挺适合留在外面。

要么我直接来一个环球航行!然后带回新农作物,到时候还有谁敢说自己做的不对?

好在登州那边有大唐的水师,也有造船厂,李恪只需要把人忽悠到胶州那边这些基础的前期工作就能开始了。

目前李恪手里缺乏人才,杨管事推荐的那个郭文才在建学校那边搞得还行,不过学校那边也离不开人。

李恪正发愁呢,外面杨管事匆忙进来:“殿下,王妃来了。”

李恪没有听清:“谁来了?”

杨管事:“王妃来了。”

李恪愣了:“她来干什么?”

杨管事一副我比你还迷茫的表情,李恪直接往外走:“把苏定方还有薛仁贵喊过来,我倒是要看看她想干什么?”

杨管事:“……”

不一会苏定方和薛仁贵来了,李恪出了宅子,杨羽正坐在马上手里抱着一个罐子,看到李恪之后脸上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夫君……听说你在这边辛苦,妾身炖了一点鸡汤,给你补补身子。”

她这一声夫君让李恪的鸡皮疙瘩掉了一地:“你这是谁教你的?样子真吓人,进来吧!”

进入院子,李恪看着杨羽怀里的鸡汤忍不住笑了:“真是个人才,从王府到这,洒完了吧,就算剩一点也凉了。”

谁知道杨羽直接打开几层布包,汤盅揭开竟然还微微冒着热气:“我一路疾驰而来,汤还温热……你……夫君现在喝正好。”

李恪笑着接过,看了一眼杨羽,正所谓人家给台阶你要知道下,这个时候要是在吵架那显得李恪不懂事了。

端起鸡汤喝了一口:“味道……怎么是原味的?有点苦?”

杨羽解释道:“因为加了人参,怕加佐料破坏了药性。”

两人一块进屋,李恪指了指凳子:“你先座一会,我忙完了再说。”

李恪现在无人可用,只能一点点的把去胶州要干的事情写下来,这样就能找一个水平一般的人去执行。

写着写着李恪就发现,有些事情自己要是不亲自在场,这帮人根本就做不出自己想要的效果。

把笔一扔李恪开始头疼,这人才难得,为啥老天爷不给我降一个文武全才下来?

要不然去找狄仁杰?不过这时候他才八岁吧?

杨羽看李恪皱眉忍不住问道:“夫君因为何事烦恼?”

李恪烦躁的说到:“手里没有人才,很多事情想干确没有可以托付的人……”

杨羽站起来:“你我夫妻一体,夫君有何事不如交给我去办?”

李恪打量了杨羽一眼:“不是打仗的事情,你帮不上忙……”

杨羽:“你……夫君说的是,妾身愚笨。”

李恪连忙解释了一句:“不是,现在是没有打仗的事情,以后会有的,到时候在让你去!我现在需要一个能治理地方的人才。”

杨羽奇怪:“我看很多人选材都是从投上来的拜帖中选拔,夫君既然缺人手,何不从中考察一二呢?”

李恪撇撇嘴:“这帮读书人黑我差点把我说的十恶不赦了,以前本来就没啥人投名帖,现在更少了。”

杨羽想了一下,也是无奈,这蜀王的名声可谓是臭了三千里,不止三千里,简直是臭了三万里。没人愿意投名帖也正常,毕竟读书人也是要脸的。

杨羽劝道:“仗义每多屠狗辈,你要是找不到读书人帮忙不如找一些市井侠客游侠或者商人,子贡、齐管仲、秦吕不韦等都是商人为相治国……

再不行到处走走碰碰运气,也比你在屋里着急有用。”

李恪不禁高看了杨羽一眼,确实说的有理,自己坐在屋里既然等不来,何不自己去找。

看看外面的天色:“走,咱们出去走走,看看能不能找到能人。”

杨羽站起来,外面苏定方和薛仁贵跟上,李恪突然发现自己安全感爆棚啊这是,完全不用带其他护卫了!

四人骑马来到长安,李恪一下子不知道该上哪里去找人了。

杨羽建议道:“长安要说繁华人最多的地方,无非是东西两市了,也许高人落魄正在卖字画为生呢。”

李恪想了一下:“那就先去东市看看。”

东西两市分占长安城两端,但是大唐‘公卿以下居止多在朱雀街东,第宅所占勋贵’。诸州、藩镇的驻京机构州邸或进奏院分布于东市附近,国子监和赶考的各地考生们也都在附近活动。因此,东市的客源较西市相比,达官显贵应该更多。

文人墨客多了,这又人才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砰运气自然要找对地方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