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攻略指南 > 第一百六十四章利益相关

大唐攻略指南 第一百六十四章利益相关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2: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时间进入下半年,渭水等河流开始轮番暴涨,各地上报的消息不是洪涝就是暴雨,长安城的粮食运输和各种货物运输都受到了影响,京城粮价开始暴涨。

今天朝堂讨论的是要不要开仓放粮的事情,问了一圈有赞成的有反对的。

赞成的觉得百姓生活无小事,多一文少一文对于国家没啥影响,但对于升斗小民那可能就是少吃一顿多吃一顿的问题了。

而且放粮能让粮商看到朝廷的态度,到时候没有人囤积居奇就不会有粮价暴涨爆跌了。

反对的人则觉得,粮仓一个是为了灾荒储备,一个是为了军队作战储备,如果遇事就放粮,那粮食吃完了怎么办?如果后面再有更大的灾荒怎么办?

现在百姓只不过是少吃一口多吃一口的事情,要是大灾荒的时候没有粮食,那可是要死人的。

李世民转头问李恪的意见,李恪知道这个时候李世民应该是对驰道计划心动了。

李恪躬身行礼:「儿臣以为长安粮价上涨,不能只怪商人,从贞观以来长安历年粮价走势来看每年到洪水泛滥的时候都会上涨,这是一种供需问题。

因为河流速度太急,也因为纤夫拉纤距离太远吃力,所以这一两个月,每天进入长安的粮食少了四成,而且即使能进来的粮食运费也上涨不少,一个是货运时间延长,第二就是纤夫力工的工钱比平时高了。

你们光抱怨粮商涨价,怎么不说他成本也上涨的事情?

开仓放粮确实能够平抑粮价,但是长安本来存粮就不多,放完之后下一顿吃什么确实是个问题。

所以儿臣以为,是时候开启大唐的驰道计划了,只有解决了粮食运输难题,才能真正的稳定长安的粮价,大唐应该把这条路当做大唐的生命线来修!」

李世民没有立刻答应:「众位爱卿以为如何啊?」

阎立本立刻站了出来:「臣反对,正所谓远水解决不了近渴,现在长安粮价已经上升,这个时候才想起修路不是太晚了么?

而且自古以来陆运的成本就比水运贵,如果改用陆运,粮价不仅不会降低还会升高,这何来解决问题之说?」

李恪当即站出来想怼,李世民开口道:「阎爱卿说的有理,那么这件事稍后再议,现在你们谁还有其他办法平抑粮价?」

李恪乖乖闭嘴,平抑粮价除了搞来大批粮食就只能搞走吃粮食的人了,这两样都没办法做到,谁还能变出个花来?

只是李世民为什么突然喊停,自己明明可以怼赢的,李世民也是确实有想修路的意思了,怎么突然被阎立本几句话就说的反悔了?

房玄龄开口道:「平抑粮价无非是开源节流,既然开源的问题短时间无法解决,那么陛下不如从节流入手,节省粮食的办法无非是减少徭役让百姓不累那么狠,不累自然就不用多吃饭。

第二就是禁酒,酿酒是最消耗粮食的,而长安地区更是因为商业繁荣酒肆饭馆多如牛毛,这一部分粮食消耗如果省了粮价自然也就降下来了。

第三就是陛下东巡洛阳,天子移驾,百官跟随,再加上跟随的军队等等,一次性能为长安减少十几万人口甚至更多,吃饭的人少了,粮食消耗自然就少了。」

李恪愣了一下,这老头不愧是房谋杜断里面的房谋,这些办法李恪就想不到,房玄龄却能信手拈来一次想到三个,而且不仅仅是解决了粮食危机,还省的大家窝在太极宫天天忍受闷热了。

李世民听完之后离开心动,这鬼天气又湿又热又潮,要是能出去走走也是不错的主意:「各位怎么看?」

一群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啥意见,大唐可不是后世皇帝连宫门都不出的朝代,实际上李世民一到

夏天就喜欢到处避暑,然后百官跟着一起去避暑,有时候是九成宫,有时候是洛阳,有时候还跑到终南山去。

所以大家已经习惯了。

李恪对于避暑是没啥意见,正好自己也可以跟着去玩玩,顺便去看看小秦岭矿区的采矿情况。

李世民大手一挥:「那就让钦天监选一个良辰吉日,咱们启程往洛阳就粮!」

房玄龄这时候站出来:「陛下,您去了洛阳,那长安是不是要留人监国镇守?」

李世民这才想起,直接就看向李恪,李恪连忙说道:「父皇,您跟文武百官都去了,我还留下监国干嘛?」

李世民没有听李恪的意见:「那就由蜀王李恪监国。」

李恪只好无奈拱手:「儿臣谨遵皇命。」

得了,出去旅游的计划又泡汤了,人家都出去玩自己留守,真是大无语!

散朝之后,李世民又把李恪留下:「这次留你监国,希望你这一次比上次做的更好。」

李恪不解:「百官都跟着去了,我还用干嘛?」

李世民哼了一声:「百官走了,各部各衙门肯定要留人值守的,而且如果西北和蜀地来的急报你也可以处理。

朕也会把一些不太重要的奏章留在长安,你要帮朕处理。」看書菈

李恪嘟囔:「不能出去玩还要多干活,这也太惨了吧?」

李世民气道:「你还不想干,有多少人想干还没有机会呢!」

李恪连忙转移话题:「父皇,刚才朝堂上您为啥反对修驰道?修驰道多好的事情!」

李世民摇头叹气:「不是朕要反对修驰道,而是朝臣们反对,阎立本只是开始,朕在上面看着清楚,谁在皱眉谁在附和,谁跃跃欲试想要继续发言谁在下面搞小动作都看的一清二楚。

朕要是不结束这个话题,还不知道有多少人要站出来反对呢!」

李恪这才明白,叹了一口气:「这帮人真是属驴的,牵着不走,打着倒退,这多好的事情,为啥一个个非要反对?」

李世民哼哼道:「你说为什么,你看看这些人有多少家里有粮食生意,有多少经营着船运,有多少靠着渭水航道生活你就知道了!长安兴于渭水畔,半城皆饮渭河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