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攻略指南 > 第一百一十六章需要人才

大唐攻略指南 第一百一十六章需要人才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2: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把两人成功忽悠晕了之后李恪告辞回了蜀王府,杨羽见李恪回来连忙过来问:「怎么样?他们有没有为难你?」

李恪哼哼一声:「他们,就那点水平还想难住我!韦楚才在不在?」

杨羽哦了一声:「在,正在处理投递来的拜帖谒帖之类的东西呢,这两天蜀王府的大门都被踏破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人。」

李恪听到这个也有了兴趣:「让他过来,顺便把一些有才华的谒帖也带过来。」

不一会韦楚才抱着一大堆名帖就进来了,李恪一看那么多有点不相信:「这么多人才么?」

韦楚才摇头:「这里面有一小半是不错的谒帖,大部分都是一些地方上的人到京城想来求见的。」

李恪摆摆手:「求见的一律不见,这帮人倒是消息灵通刚,对了,礼物也不要收,咱们蜀王府不缺那一点。」

李恪直接拿过韦楚才认为不错的人才的谒帖:「这些人中有没有特别出众的?」

韦楚才摊摊手:「我是挑花了眼,感觉他们个个都比我有才,还是殿下您自己选吧。」

拿过这些人的谒帖,后面附上的都是他们的文章诗词,李恪看的头疼,自己的语文水平还能给别人阅卷?

李恪想了想:「以后你对这些送谒帖的感觉文章诗词还行的进行一些简单的询问,第一部分就是人员姓名、籍贯、学习经历以及学习的内容深度。

第二部分就是他们希望的岗位,愿不愿意到工坊力量负责一些具体的工作,要是那种只能做文书或者写写文章的要求要更高一点,因为这一种咱们需要的并不多。看書菈

要是有以前的任职经历或者优秀表现也可以写一下,还有对自己的评价对待遇的希望等等。」

李恪把招聘信息表的大致内容跟韦楚才说了一下,以后韦楚才就相当于李恪的人事经理了,以前没有这么统计那是因为来的人太少了,那小猫两三只都不值当统计。

现在投奔的人多了,李恪自然要筛选一下才行。

李恪指着这一批谒帖:「你明天把这些人叫过来一个个问问,目前大唐月刊那边还缺大量人手,小秦岭的矿区、小岭镇的铁矿区、铜矿区、九成宫的煤矿、还有工坊区的各工坊都需要一批文职人员补充。

你跟他们说先考验一下他们的能力,优秀的三个月之后会安排管理岗位,如果不能胜任的还会继续调低岗位。

有想来蜀王府当幕僚的,我给你写几个问题,让他们写策论,到时候拿过来给我看,我对策论的要求是要用白话文叙述清楚,不准引经据典。」

李恪说完之后直接抽了张纸开始写策论的题目

一、大唐吐蕃关系论。

二、如何灭掉高句丽。

三、如何解决长安人口增长和运输瓶颈。

四、大唐当前最大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五、大唐疆域如何做到长治久安。

六、论商业在大唐的地位。

七、对大唐军制的思考。

八、对大唐藩属政策的思考。

九、如何长久稳定的控制西域。

十、论述你心中的大唐。

李恪随便写了十个:「你就让他们围绕这十个来写,也可以都写,也可以挑着写,甚至专门写一个也行,当时写不出来也可以回家想想再写。

到时候把他们写的东西再拿给我看看。」

韦楚才接过李恪递来的题目不禁流下冷汗,心里想着,还好自己来投奔的早,这些问题要是让自己写,除了拍马屁是一条有用的建议都提出不了。

李恪叫韦楚才来就是想谈人才的事情,李

恪现在非常缺人手,尤其是这两天上朝之后李恪更是发现了问题。

自己就是有一大堆点子,这帮官员要是阳奉阴违,甚至推诿扯皮起来,自己啥都别想干成了。

各种事情只要经过朝堂讨论总有人想扯你的后腿,关键是李恪现在让谁干啥,人家直接推托自己干不了,李恪就没辙。

总不能自己监国几天就嗷嗷叫的换这个,把那个炒鱿鱼了吧,那只会让朝政更加混乱。

而且你想参与别人的游戏,那就要遵守别人的规则,想跟这帮大臣坐而论道,不仅要把他们讲服气,还要有自己的行动动力,这活你爱干不干,有大把人想干,我随便找一个人都能干得比你好!

要是等人家干好了,你的饭碗也就没有了!

以后蜀王府肯定要肩负一部分太子东宫的职能,李世民很大概率会让他熟悉朝政,要是没有自己的班底,李世民让你开府建衙你都凑不够东宫六典率的班底,那李世民怎么能放心把大唐交到你的手上。

所以培养自己的班底迫在眉睫。

好在大唐还是有不少聪明人的,知道李恪现在缺人主动来投效,将来混合从龙之功,然后封侯拜相都不是不可能。

李恪现在也正好需要他们充门面,这些人未必要多优秀,但是至少要让各个机构运转起来。

里面要是有人才,就算李恪没有成为太子,这些人无论是用在工坊还是开矿的矿场那都比自己从头培养要方便不少。

前一阵子李恪已经准备停办工业等自己就藩之后再进行工业建设,现在形势变了,李恪自然要大力发展工业,工业才是李恪有别于其他皇子的优势。

而且一些朝堂上解决不了的事情只要李恪有钱就可以单独搞,就像从长安到洛阳的公路,这个铁定不会赔钱的,而且李恪还准备了升级版的。

第一阶段是砖头路,等用一段时间砖头路报废了,那个时候大唐的工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已经有了一点底蕴,李恪就可以再在砖头路的基础上修建水泥路。

等生产力再发展一段时间,钢铁产量再提高之后,李恪又可以在水泥路上铺钢轨,来一个马拉版本的轨道马车,进一步提高运输能力。

等轨道马车都不够用的时候,李恪的蒸汽机应该也出来了,火车也就可以上路了。

李恪准备了这么多宏伟蓝图,可惜还没有开始说出来,第一步就没法实现,没人赞成他的驰道计划,连驰道第一步都搞不定,那后面更不用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