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枭主:覆元 > 第0013章 与虎谋皮

枭主:覆元 第0013章 与虎谋皮

作者:斜锋浅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2: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成钧缓步走进大宅门。

有过之前的接触和了解,沈泽知道东家的能耐,既然他决定继续持有不变现就一定有他的道理,只不过是自己看不透其中的玄机罢了。

沈泽站在门前绞尽脑汁地去思考,又一遍遍推翻苦思良久才得出的结论。

虽说大同炭行推出的新品炭广受人们喜爱,若放任原材料疯涨不加以控制最终受到影响的还是实实在在做产品的大同炭行。在沈泽看来这个世上任何东西都有一个预期的价位,没有东西能涨到天上去,在他看来炭券二两银子一张已经是极限了。

过了良久,沈泽似乎恍然大悟,人性的贪婪竟忘算进去了。

钟离县,后衙。

县令张弘成端坐在太师椅上慢条斯理地拨开热茶上的浮沫,一派悠闲自得。

这时,师爷惊慌失措地跑进来在其耳边说了一句。

“什么!区区木炭竟涨到二十两银子千斤!”张弘成被惊得拍案而起。

民间传言: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

若非关乎到其顶上乌纱的消息,根本不足以惊动堂堂县太爷。

“炭价异动,是什么原因造成?”稍作冷静后张弘成询问道。

师爷将得来的消息一一禀明,张弘成听后仍感到颇为费解,就凭此区区优势就能将炭推到让人瞠目结舌的价位。又不是不可或缺的东西,就当下的炭价而言即便不甚关心坊间商贾的县太爷都感到离谱。

“莫非是……”师爷对张弘成使了一个眼色。

“就此打住!”张弘成慌忙厉声喝止。

背地里议论能决定自己官途前程的上司,此乃大忌。

师爷老于世故,随即进言:“张大人要不要出手干预一下,这样下去只怕……”

“如何干预?指望用一纸政令让这些商人把价降下去不成?”张弘成目露忧色,此番行情上涨都是由正常的商业供需所决定,倘若用行政手段强势介入引起众怒不说,只会让众多投机商人浮想联翩。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倘若人人都私下里各种托关系找路子打探消息,秘密很快就不再是秘密。

“倘若任由事态发展,木炭不知要多久才会回归到正常的价位。”师爷知道大同炭行每日定时定量向濠州府运送十万斤新品炭这一消息事后经过求证后确实属实,眼下这火热的行情一时半会根本就降不下来。

“望许师爷如实相告,你是不是持有炭券。”张弘成目光炯炯地盯着许师爷询问。

“没……绝对没有!早前属下确实有动过这个念头,可……根本就买不到。”许师爷面对县太爷质问的口吻,慌忙摆手否认。

“炭券这等新事物面世之初,你我都不当一回事,如今想来就后悔呐。”张弘成轻叹一声,其表情看起来像极了错过大好搂钱机会的扼腕叹息。

“大人,那个消息若走漏出去……炭的行情肯定还会翻番,我们要不要趁机抢购一些炭券,毕竟到那时候还是需要用实物交付的。”许师爷怂恿道。

张弘成稍作思考,左顾而言他,道:“大同炭行的信誉如何?”

“大同炭行虽说成立的时日尚短,但口碑是已经建起来了。”许师爷笃定道。

“只要能确保有货可交就好,你立即到坊间去回购炭券,就算再贵些都不打紧。”张弘成点了点头,采纳了许师爷购买炭券的建议。

“可……现在大家都死死攥着……”饶是有智囊之称的许师爷也面露难色, 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买卖,还没到用到面子那一步。

不日前还有人发愁卖不出去,如今倒好出高价都一券难求。如此繁杂反复的行情不过仅仅用了数天时间,变化之迅速完全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

张弘成隐隐察觉事态已经超出了他这个父母官的掌握,当下形势逼人即便一县之尊也不得不遵循市场规则,苦涩道:“县衙账上现在还有多少存银。”

“回大人,下个月吏员俸禄的发放都成问题了。”许师爷皱着眉头回话。

偌大个县城财政竟窘迫至此,这可把县太爷张弘成给愁坏了。

张弘成来回踱步,下一刻脑中灵光一闪,办法有了。

“征税!你立即查一下到底还有多少人没缴纳赋税,无论如何都要他们补齐!”张弘成思来想去除了从广大百姓身上一点点的征税,一时间让他上哪弄银子去。

“启禀大人,眼下各种税早就征到十年以后了,若再加码……怕是会激起民变呐。现在还能来钱的地方就只能在那些身怀功名的免赋人家身上想办法了。”许师爷提醒道。

“不可!不可!这些人万万动不得!”张弘成当场把这个提议给否了。

张弘成与这些人一样都是寒窗十年考取功名才获得免税的特权,他们都是同类自然不会同类相残。要身怀功名的特权人士纳税,那是不存在的事,张弘成随即说道:“再把税收多征五年,农税、商税、人头税……你多弄几个名目,银子不就来了嘛。”

张弘成抚了抚下颚胡须,脸上一片洋洋自得。

“大人请放心,小人晓得。”区区小事对许师爷而言还不是手到擒来。

就在张弘成敲定加征赋税的政令之时,一个华服青年背负着双手走进张弘成所在的后衙,年轻人把脸一扬,说道:“张县令,陆大人有请。”

上峰有令,张弘成可不敢怠慢,便服都还没来得及换就随年轻人一道往驿站赶。

县衙距离驿站不算远,坐马车也就一刻钟的工夫。

“滴……笃……”屋檐滴水如珠落。

钟离县驿站的一处临湖水榭内,一个长着三寸山羊胡子的中年男子坐在亭中轻摇羽扇、焚香、品茗、赏雪、读诗一派悠闲自得。

两个一身铜臭气息的年轻人小心伺候,唯恐殷勤不够。

“这几日收上来的炭怎么减少了?”陆祖安手不释卷,轻轻抬了一下眼皮。

两个年轻人偷偷交换了个眼色,躬身回话道:“回禀陆大人,我等之前生怕走漏了风声不敢找县上的大炭商合作,一直都是隐瞒身份到偏僻小镇采购。本来跟那边的小炭商合作得好好的,谁知他竟突然变卦,一斤炭都不愿意卖给我们。更可恨的是,如今县城的炭商几乎都跟大同炭行签订了供货协定,导致我们现在是想买都买不到。”

“大同炭行?你们怎么不去找这家合作,是不是你们给的价钱不合人家心意?”陆祖安放下了手中的诗集,目光炯炯地看着两个局促不安的年轻人。

另一个年轻人眼角余光留意到暖炉中红通通的炭火,瞬间便想好了辩解之词,道:“大人有所不知,大同炭行大肆收购木炭其目的是要制作这种新炭,原料他们是一斤半两都不愿流到市面上这才导致了木炭奇缺,现在的木炭居高不下不说,还有价无市。”

“王兄所言甚是,小人也得到消息,大同炭行每日都会向濠州府那边输送十万斤新炭,那边炭商的收购价更是高达惊人的千斤二十五两银子!”另外一个年轻人附和道。

听到‘濠州府’一词,陆祖安双眼登时露出警惕之色,沉声道:“你二人可知那些炭的用处和去处。”

面对陆祖安咄咄逼人的询问,两个年轻人深深躬身回道:“据小人所知这种新炭用于烧烤食物效果极佳,深受蒙古人的欢迎。”

听到蒙古人二字,陆祖安神色骤变。

“炭券,又是怎么一回事?”陆祖安继续追问道。

两个年轻人将自己对炭券的理解,一一告知陆祖安。

“认券不认人?凭券找上大同炭行要求兑换木炭原料,他们不至于反对吧。”听了这么多陆祖安发现炭券并不只局限于新品炭的提取。

大同炭行推出的新品炭虽然燃烧效果极好,然而用于烹调跟用于冶炼铸兵器是两回事,毕竟还没人尝试过,万一出了乱子,贻误军机大事真追起责来少说都是罢官丢爵。

“长兴票号一共就发行了五千张炭券,合计能兑现炭五十万斤……”

“应付一时,足够了!”不等年轻人把话讲完,陆祖安脱口而出,可见他眼下对急于交付的木炭是何等迫切。

“经过这些天的交易,眼下的炭券早已分散,手持炭券的人似乎都在观望待涨。”

“现在炭券的市面价已经涨到五两一张了。”另一个年轻人适时补充一句。

“这么说来,现在的炭已经涨到了千斤五十两!”这个价位已经超出了采购预算的价钱,陆祖安随即说道:“你们再去联系一下持有炭券的炭商,我们愿意出钱替他们赔付大同炭行的违约金,让他们立即复工生产,如此一来炭的采购预算就足够了。”

“大人,小的有一个提议不知当讲不当讲。”年轻人心里合计了一下,倘若持有炭券再放出朝廷采购木炭的消息,肯定能借机推高炭券的价格,还可以采购到足够多的木炭,此举可谓一举多得。

年轻人压低声音在陆祖安耳边嘀咕了几句,陆祖安听后不禁两眼放光。

听了年轻人的计划,陆祖安放在茶几上的手指无意识地敲了几下,此计若能按预想的推进,到时只需稍稍透露此次是朝廷在大量采购木炭,瞬间又可以将炭券的价格推高一个价位,届时再将手里的炭券卖出,如此下来又有不少银子落入自己的口袋。

上峰交代的事情不仅办好了还凭空多出一大笔银子,何乐而不为。

“若大人允了,小的这就去办。”年轻人知道陆祖安不会反对这么做。

“准了。”陆祖安点了点头当即示意此二人着手落实。

两人前脚刚走,陆祖安就看到自己的随从快步小跑过来。

“大人,张县令来了。”随从弯着腰通报道。

陆祖安颔了颔首,随从又小跑着出去将人领了进来。

“下官见过陆大人。”张弘成小跑着过来叩拜。

陆祖安抬手示意,道:“张县令请坐。”

“陆大人此番召下官前来不知有何指示。”张弘成表现得甚是拘谨维诺。

陆祖安没有过多的寒暄,单刀直入,道:“请张大人安排一下,本官要亲自接见长兴票号的东家。”

一介市井商贾能得到朝廷命官点名接见,在张弘成看来是何其荣幸。

张弘成抬头看了看天色,回道:“眼下天色已晚,下官明日就安排他来谒见大人。”

陆祖安微微点了一下头,接着询问道:“此人如何。”

“回大人,听说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年轻人。说来惭愧,下官与他素未谋面。”张弘成如实回道。

陆祖安颇感诧异,说道:“才十五六岁?如此年轻不说,还颇具商才,不得了!钟离县能诞生如此人才全赖张大人教化有功,本官必当上奏朝廷对弘成兄予以嘉奖才是。”

“下官能有今日,全仰仗陆大人栽培。”张弘成再次双膝跪地拜谢,接着说道:“陆大人忙于公务,想必是倦了,下官这就让飘香院的花魁兰儿姑娘前来替大人解乏。”

陆祖安点了点头,对张弘成的会来事颇为赞许。

夜幕雪融,气温急剧下降。

入夜前,朱成钧竟接到来自县令大人的亲笔邀请信。

朱成钧淡淡地扫了一眼信笺上标准的馆阁字体,字虽然极具功力,然而字里行间却看不出有几分诚意,在这位县太爷看来能收到他的亲笔信已是天大的抬举。朱成钧想起自己的前生,活了小三十年见过最大的官仅仅是镇上的办事员。

朱成钧随手将信笺递给沈泽和徐霄,轻笑道:“你们说说,县太爷如此盛情接见,我该不该去。”

“大哥,我不识字。”徐霄接过信笺讪讪一笑。

“哈哈……等忙完这次,得找个教书先生教你们读书识字才行。”朱成钧轻笑道。

沈泽知道东家已经有了决定,之所以有此一问是想让他猜这封邀请信的深层含义。

“小的愚见,东家怕是不去也得去,县太爷如此仓促的邀请让小人也好生意外,想见东家之人只怕不仅仅是知县大人,应该是另有其人。”沈泽如是想道。

朱成钧再次拿起信看了又看,卖块炭居然惊动了一县父母官,如此一来就不难猜到县太爷此番邀请自己的用意,朱成钧敏锐地捕捉到木炭采购这一利益链的幕后人物要出手了。

被人关注可不是什么好事,稍作思索朱成钧当机立断,道:“明日一早若有人高价收购炭券,你们就全都放了。切记要分散开来,不可让人察觉大部分炭券都在我们手上。”

既然已经被人盯上了,还是越早摘干净走人越好。朱成钧断定,幕后利益集团刻意隐瞒的消息很快就会流传出来。朱成钧没打算赚尽最后一个铜板,得给幕后利益集团留下足够的获利空间才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