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第八十四章 取而代之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第八十四章 取而代之

作者:远明不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对于宣传工作队而言,最不太愿意面对的工作对象,就是宗族。

为什么要这么说?

因为宗族的几个特点,注定了想搞定非常难。

其一是抱团,拥有着同一个的直系祖先,同气连枝,即便内部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可一旦面对外部的威胁,都会一致对外,极其的团结,根本不可能分化瓦解。

其二是没有地主,因为宗族内部,没有形成地主阶层的条件,因为同村的都是血脉亲戚,有着几百上千年的互帮互助传统,某户家庭遇到困难,其他人都会帮忙,落井下石的情况极少,也会遭到唾弃,甚至被开除出宗族。

其三则是族田制度,这类的宗族村落,虽然不存在地主,但是会存在几十几百亩,乃至成千上万亩的族田,用于抚养孤寡,救助贫弱,以及奖励会读书有上进心的后生,源源不断的培养出对国家有用,将来也能反哺宗族的人才。

而以上这几个特点,让宗族在封建社会有着极其顽强的生命力,甚至诞生了范仲淹家族这样的出过八十位状元、四百名进士,连续繁盛八百多年都没有衰弱过的家族,做到了真正的长盛不衰。

现代社会的近代历史上,在福建某个宗族控制的地区,不仅果党进不去,便是土党也无法建立统治,因为宗族的统治秩序,至少在内部而言,算是非常的稳定与公平,也有留给上进者的上升通道,机制非常的健康。

又因为宗族的存在,不管是什么朝代的末期,就算地主士绅把所有底层百姓的田地都兼并了,这个阶层占有的土地比例,也很难超过50%,最多60%的样子,不可能达到80%、90%的程度,地主士绅啃不动属于宗族的那块蛋糕。

故而在古代封建社会,宗族也能起到稳定器的作用,尤其是在江南、福建、两广这些宗族众多的地方,大部分时间都非常稳定,很少发生大的乱子。

而北方的宗族较少,多姓杂居,无法长期稳定的繁衍,被异族外族多次征服与肆虐的地方,则是经常爆发乱子,是华夏几千年历史中最为动荡的区域,乃至战乱期长于和平期。

扯远了。

而面对摆在第101宣传工作队面前的困难。

怎么办?

要如何才能搞定江东镇里的项氏一族?

众人先使用了一些传统的老办法。

如用高音喇叭反复宣传加入集体庄园的种种好处。

张贴宣传标语。

搭一个流动式舞台,让人表演一些节目,合唱《丰收之歌》,播放幻灯片展示许家庄的先进与繁荣,还有相声、小品等节目,都非常的精彩有特色,确实吸引了一些观众,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但……

只有二三十个的年轻人,以及一百多个每次来都是为了奶糖零食的贪嘴的小屁孩,对许家庄产生了强烈的向往,嚷嚷着要加入许家庄。

但回到家中,挨了父母长辈们的一顿毒打后,除少数继续坚持的,大部分再也不敢喊出加入许家庄这样的话了。

并且受到禁足的惩罚,过来看节目的越来越少了。

老一套的办法证明无效了。

众人不得不聚在一起开了十几次的会,绞尽了脑汁,都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要不我们还是换个地方吧,这种宗族太难搞了,我们拿不下的。”有人产生了畏难与放弃的想法。

“不能这么放弃!”

袁英站起来道:“江东镇不是唯一的宗族村镇,附近的王村、大安镇、陈家村、宋家镇,也都是宗族势力,都不一定比江东镇好搞定,如果我们在这里退缩了,在别的村子也不一定能搞好,放弃是下下之策!”

“宗族水泼不进、针扎不入,你有什么好的办法?”队长王康平看着他问。

“我没有办法,但我们可以发电报问总部那边,可谓问问庄主他老人家,以总部参谋们的智慧,以庄主老人家的智慧,怎么可能想不出好的办法呢?”袁英说道。

“有道理,我们问问总部吧,总有人能想出办法的。”栾向东认同道。

“好吧,给总部发电报吧!”队长王康平道,其实他不太想麻烦总部那边,也会显的他颇为无能,但问题确实是太棘手了,他真的很难解决。

询问电报发到了总部。

很快,没有等多长时间,他们就收到了回复电报,而且是庄主大人亲自写的,具体内容是:

“宗族之所以强大,无非是能给族人提供一份托底的保障而已,要想击败宗族的这种稳定性也不难,只要我们提供一份更加强大的保障即可。”

“你们工作队中人才济济,有随队医生,有军士,有工匠,有厨师,有文艺工作者,各行各业的人才全都有,只要充分发挥出你们每个人的才能,就是一支无敌的团队。”

“比如队里的医生,可以给镇里的百姓,搞一些免费义诊活动,治好一两个的肺结核患者,用产钳帮助难产孕妇分娩,给年幼的孩子接种天花疫苗等,只要是做好这三样的事,这个镇就离不了我们的医生了,只会把我们的医生当成神医对待。”

“比如队里的工匠,可以使用许家庄提供的材料,帮镇里的百姓打几口的压水井,解决镇民的吃水问题,省去了每天挑水的麻烦,镇民们就算不当面感谢,背后也不会说出那么多的坏话了。”

“还有队里的厨师,他每天可以多做一两百份的饭菜,打包好,然后给镇里无人照顾的老人、孤儿与贫困家庭吃,饭菜一定要做好吃一点,要有油水、有鱼有肉,帮忙解决了这个镇的孤寡贫人口的吃饭问题,再给他们捐一些衣服,等他们习惯了我们厨师做的美味饭菜,想要离开就有点难了。”

“另外就算是没有一技之长的队员们,只要他有一把的力气,就可以主动帮镇民们挑挑水、扫扫地、砍砍材、帮忙带带孩子、照看一下老人,隔三差五的给贫困家庭送点米面粮油之类的,把宗族干的工作全部抢过来,而且要干的更好,久而久之,就算是铁石心肠,也得给融化了!就算会存在极少数的白眼狼,但多数人肯定会感恩的,一定要相信人民。”

“当然最关键和重要的,还是在于依赖二字,一定要让他们对我们的依赖程度,重到离了我们就不能活的程度,要让他们都愿意拥抱新生活而不愿回到旧生活,只有这样,短则三个月,长则半年,一定能拿下这个江东镇!”

看完这份回复电报的内容后。

工作队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

找到办法了。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了。

甚至连具体的做法和思路都有,他们再要是不开窍,那就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了。

于是就从第二天开始。

改变了行动方案的工作队,分成了五个的功能小组,进入江东镇中展开工作。

第一个是医疗小组,人数有十人,提供治疗痨病、产妇接生、天花疫苗接种等免费医疗服务。

第二个是打井小组,人数有二十人,专门帮助严重缺水的镇民家中,打下一口的手压井,解决吃水问题。

第三个是做饭小组,人数有二十人,每天中午都会做好400份的饭菜,除自己人要吃100份,还会帮助300位的镇民。

第四个是帮忙小组,人数有三十人,又分成三个小分队,专门给有困难的家庭提供帮助,比如修葺屋顶,挑水砍柴,捐赠一些米面油盐与破旧衣物等等,几乎什么活都会帮忙干。

第五个是安保小组,人数有二十人,他们人手一支电发火后膛枪,为小镇居民们提供治安服务,如抓捕窃贼、夜晚巡逻,猎杀野猪野兽等,安保方面的重任都交给他们,镇民们都可以睡一个安稳觉,不用再害怕犯罪份子的威胁,为镇民带来一个治安良好的生活环境——当然,安保小组也有保护自己人的目的在。

而这五个小组成立,并纷纷进入江东镇后。

接下来的一个月。

对于江东镇的上千户镇民们而言,他们的心情无疑是非常复杂的,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

刚开始是警惕和排斥,以及冷漠和拒绝。

但五房得了八年痨病,被认定活不过18岁的项定安,在短短七天内,被医疗小组的人奇迹般的治好了,轰动整个江东镇。

紧接着三房的项子儒的妻子难产,生了一天一夜孩子都出不来,人奄奄一息,大家都以为大人小孩都保不住的时候,医疗小组又出手了,不仅用产钳夹出了一个男孩,还通过输血的办法,救回了母亲,母子双双保全!又轰动整个江东镇。

另外打井小组也以每天一口井的速度,给三十多户的镇民,打了三十多口的手压井,解决了这些家庭的吃水问题,旁边的至少上百户的镇民跟着受益。

至于做饭小组跟帮忙小组,他们帮到的人就更多了,镇里的百姓们,都或多或少的得到了一定的帮助。

安保小组也非常给力,成功抓捕罪犯十三名,破案七起,击杀野猪八头,为小镇治安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于是相当一部分的镇民开始动摇了,认为加入许家庄不一定是坏事,还能享受很多的好处。

而族长与族老长辈们,则都非常的愤怒与恼火,发誓要把这个许家庄的工作队赶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