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第五十五章 海洋战略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第五十五章 海洋战略

作者:远明不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其实还有一个人,孙临,见朋友钱澄之跟内兄方以智都加入了许家庄,他也有了加入的想法。

而他也基本认同与接受了许家庄的理念,意识到了儒家治国的重大缺陷。

但想了想,他不得不放弃了。

因为他是世袭武官出身,一旦加入,极有可能遭到弹劾与非议,乃至连累到家人。

于是他只换上了许家庄的新式衣服,没有剃发,算是改变了一半。

……

一月底。

天气逐渐的转暖。

路面开始化冻,勉强可以通行,很快就正式的开春了。

而经过从去年底到今年初,许家庄高层人员们,足足一个多月的探讨和酝酿。

许家庄的《海洋战略》,即将正式的推出和实施,踏出全新且极为重要的一步。

话说什么是海洋战略,具体的内容是什么?

主要是三大方面:制海盐、发展海洋捕捞与海洋贸易。

“海洋之上,蕴含无穷机遇和财富,许家庄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必须经略海洋,从大海中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发展空间。”

“首先是盐,大明的百姓近两亿,就算每人每年只吃一斤盐,也需要食盐160万石,如果平均每人每年最多消耗盐十斤,那就是最多1600万石的食盐市场,如今市面上的粗盐约百文钱一斤,折合一分银,质量很差,价格却非常昂贵,但盐是必需品,就算是最贫困的家庭,每年也要买一两斤的盐,不然干活的力气都没有。”

“故而按照消费终端的市场价格算,食盐的市场空间,每年都在2000万两以上,甚至可能达到5000万两,而盐的生产成本,按照不同的生产方式,在5文至20文每斤不等,利润空间在五倍至二十倍,但这些利润大部分为盐商、官员、勋贵和豪绅所获得,他们个个吃的脑满肠肥,垄断食盐的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把成本几文十几文的盐,以十倍的价格卖给百姓,赚取巨额利润,百姓却越发贫困,但因为食盐是必需品,不管如何操控价格,盐商利益集团赚的都不会少。”

“我们打算改变这种现状,去海边建造一座大型的制盐厂,利用最先进的晒盐、电加热、过滤提纯等工艺,实现年产盐100万吨(1吨=16石)的目标,满足每位大明百姓至少消耗十斤盐的需要,由于采用了最先进的制盐技术,我们生产一斤盐的成本,在量上去后,能降到每斤1文左右,消费端售价的话,10文至20文的样子,让百姓能买到质优价廉的海盐的同时,也能确保我们拿到十倍左右的毛利,百姓们得到了实惠,我们每年至少有上千万两的利润。”

“海盐这块生意利益巨大,许家庄必须进入,哪怕会得罪无数的盐商与利益集团!如果他们敢采取武力手段,我们就以武力对武力,彻底把他们干掉!”

“其次是建造一座大型的海港城市,招募大批的水手、渔民,采购最新式的电动捕鱼船,以这座海港城为基地,发展渔业捕捞产业,从大海中获取无数的海鱼海鲜,作为新的肉食来源。”

“相较于陆地,海洋的面积是无限广阔的,生活在海里的鱼、虾、蟹、螺,数量难以统计,单单就在大明近海区域,就每年至少有千万吨的可捕捞资源,我们只要有一支100艘左右的先进渔船,每艘船每年捕捞出500吨的海鲜鱼获,每年就是5万吨的量,可以让五十万人每人每年吃100公斤。”

“而海鱼海鲜具有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油脂少不易导致肥胖等优点,虽然蕴含的热量也偏低,饱腹感不强,但三斤的海鱼海鲜,是能够与一斤猪肉相抵的,大海就是次一级肉类的养殖场,缺点是营养质量偏低,但海洋无限广阔,不需要付出管理成本,不受限制想怎么捞就怎么捞。”

“从粮食消耗的角度来说,每从海洋中捕捞一斤的海鲜,就等于减少了一斤的粮食消耗,从海洋中捕捞出了三斤的海鲜,就等于减少了一斤猪牛羊肉的消耗,如今大明多地的粮食依然不足,以后可能会更紧缺,如果能从大海中获取足够多的鱼虾海货,就是带来了新的粮食来源,只要渔船出港,就是海上粮食的收获时节,就算每次的捕捞量不多,也至少能给无数的饥民难民,带来活命的食物。”

“若是鱼获较多,也可以制成鱼干、鱼罐头等副产品,提高食物的保质期与利用率,带来更多的收益。”

“故而海洋捕捞的意义同样巨大,必须尽快的发展起来。”

“最后是海洋贸易,等我们的海港城建成后,有了大批的可停泊码头,然后便可以组建我们的海洋商贸船队,去世界各地行商做生意,或许允许外来的商船、货船进港停靠,允许来到海港城的商人们,去商贸区采购许家庄货物,再经过他们销售到世界各处。”

“我们许家庄的特色商品很多,有自行车、玻璃镜、打火机、香皂、沐浴露以及白糖、粮食、罐头、各类副食品等,都是非常不错的好货,是上流阶层的刚需,而且还能通过海贸开辟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如朝鲜、日本、西方诸国,这些海外市场的潜力,不会弱于大明,一旦打开了销路和渠道,每年也将有几百上千万两的金银入账。”

“如此我们许家庄的商货,赚取到的就是全世界的利益,也是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伸出利益触角的开端,只要海港城的对外海洋贸易发展了起来,除了能赚取大量的金银,也能获取到世界各地的资源,如优质木材、铁矿石、煤、棉花、粮食、造船造炮的工匠等,然后就可以发展自己的造船业,制造出大批的货船、商船、战舰,等通过海贸积累起了足够强的实力,便可吹响征服世界的号角,以海港城为出发基地,征服能通过海洋连接的每一个角落。”

以上三大方面!

制海盐,是为了掌控食盐这块的巨大消费市场。

发展海洋捕捞,是为了开拓新的食物来源,缓解粮食不足的问题。

发展海洋贸易,是为了通过海贸倾销出更多商品,同时带来或吸引全世界的原材料与资源过来,形成更大的经济外循环。

这三大方面,不管那个方面,都蕴含巨大的利益,都有必须进入发展的理由,都代表无限巨大的新发展空间。

综合在一起,便是许远口中的‘海洋战略’,是许家庄未来发展的必走之路,是必须把蓝图规划变成为现实的大战略。

而看到其中的庞大利益,许家庄的众高层人员,自然不会像大明的文官们那般无知短视,一个个眼睛都红了,嗷嗷叫的全都表示支持,并在一声号令之下,立刻进入全面动员的状态,化作一台超高效运转的机器,调动几乎一切的人力物力财力,来为这项战略而服务。

……

二月三日,上午。

誓师动员大会举行后。

一声令下!

300台的拖拉机在前面打头。

100台的挖掘机、50台的压路机紧随其后,一边在前面拓宽道路,一边将路修好。

再就是1000名骑自行车,全副武装的护庄队员进行武力护送。

最后是30000名已组织培训好的男女青壮,或帮忙推着四轮马车,或推着独轮车,或乘坐沙船走枯水河道,皆满载着各类物资,直奔东边百余里外的如皋县海边而去。

这支采取水陆并进的庞大队伍,一路上制造出了巨大的动静。

那嗡隆隆冒出黑烟的机械怪兽,一字排开,绵延数里,震动山河,山川起伏如履平地,给旁观者们带来终生难忘的震撼。

后面还有连绵不绝的自行车队、四轮车队、独轮车队、船队,至少上万的车船,留下无数辙印,更不知携带了多么巨量的物资,打算做出什么恐怖的事情?

从未见过这等场面的如皋县上下,吓的瑟瑟发抖,纷纷谣传许家庄造反了,声势不可阻挡,他们还是立刻投降比较好。

兴化县的官吏士绅们也慌了,有种靴子落地、末日临头之感,只是左等右等,讨论了好几天的应对之策,乃至投降派占据上风,准备割了知县辛士奇的人头,向许家庄献城纳降的时候,才被告知许家庄要去海边建一座海港城,要去搞什么海洋战略,对造反根本不感兴趣,不要信谣传谣。

官吏士绅们顿时面面相觑,表情精彩,心情颇为复杂,既有放松庆幸,也有一种被无视轻视的羞辱之感,最后就是愤怒,这个可恶的许家庄,搞出这么大的场面和动静,吓掉他们半条命,居然还不是造反,他们到底想干什么?等到真造反的时候,又会是何等的场面?直接吓死他们么?这个可恶的许家庄,实在太不像话了!

而且许家庄修建海港城的规划和举动,也让他们高度的重视和关注,想知道许家庄修这个海港的目的?这究竟是想干什么?此外占据那么多的海边荒地,经过他们的批准和同意了么?

又因为动静实在太大,不只是本地官吏,很快整个扬州府的官员士绅,整个南直隶的官商勋贵,也都将目光投向到如皋县的海岸边,表示高度的重视和关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