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第五十二章 倒春寒,救灾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第五十二章 倒春寒,救灾

作者:远明不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新年过后。

崇祯四年,一月份。

许家庄,许远已经回来几天了,处理了一些积压的事务,参加了“天下通银行”的剪彩开业典礼,将大批的银元铜元铝币作为基准金存了进去,宣布以后所有集体庄园只能使用这些合法货币,其他金银锭、方孔铜钱之类的,只有按照价值兑换成合法货币后,才能进行使用。

而“天下通银行”发行的银元铜元铝币等货币,不仅成色充足,造型精美,文字图案清晰,假冒仿造难度较高不说,且因为用料足,仿造几乎没有利润空间。

所以这些货币一经推出,就迅速得到了百姓们的接受和欢迎。

加之一年息2%,两年息3.5%,五年息5%的定期存款利息,让不少略有余财的庄民,纷纷申请开户存钱,因为钱存银行不仅更安全,还有利息可得,远比挖空心思的把钱埋在不易找到的地方更好。

甚至庄园周边的村镇,也有少数百姓,出于对许家庄的信任,以及想赚点利息的想法,把家中钱财存进了‘天下通银行’,而且申请开户的足有上千人之多,可见在周边村镇的不少百姓心中,许家庄是值得托付所有余财的存在。

另外,许远找到银行的总行长赵金德,询问庄园内的庄民与庄外的百姓,对币值最小的铝币(购买力等于原来的1文钱),他们的接受程度如何?

“不能用更高来形容了。”

赵金德道:“铝币密度轻,永不腐坏,而且全天下除了许家庄,任何地方都不存在铝,想伪造都是不可能的,故而百姓们立刻接受了铝币,都拿出家里的各类铜钱,要求兑换成铝币,目前已得到7万多斤的精铜料,发放1克重铝币1100余万枚,按这个兑换速度,铝币很快就不够用了。”

许远当即在心里默算了一下。

七万多斤的精铜料,相当于35吨多,而在现代社会一吨精铜价值达六七万,非常值钱。

而十一吨出头重的单质铝,在现代社会,一共也就值二十万左右的样子。

35吨的铜却能卖210万以上。

其中相差了足足十倍的利润。

暴利项目。

许远居然又发现了一个暴利项目,而古代社会铜钱的使用量是非常巨大的,哪怕华夏大地严重缺铜,但两千多年的主力货币地位,让民间有个几百亿、上千亿枚铜钱,绝对是没有问题的,还不包括那些铸成了佛像、铜柱、铜盆铜器的铜料,加起来肯定是个非常巨大的量。

而古代的铜的地位,是完全可以被铝取代的,不论是作为货币,作为器具,都可以用铝代替。

铝却不会跟铜一般易腐烂,银白的颜色也不难看,且密度低易携带,你带一万枚3克重的铜钱,别人却能带三万枚1克重的铝币,同重量情况下购买力相差三倍,不会遇到质量差的假币,不管埋什么地方都不会腐烂,故而正常人都会明智的选择铝币。

而对许远而言,如果把明末市场上流通的铜钱,一半左右替换成他带过来的铝币,那么赚到的利润,不会低于倒腾黄金。

“铝币替换铜币,大有可为,绝对的大有可为啊。”

许远连连点头。

……

正月初五,天气晴朗,气温明显回升。

然而当晚北方一场倒春寒流袭来,温度骤降到零下二十度左右,并且下起了鹅毛般的大雪,不过一个时辰,就在地面累积出大半尺厚的雪。

且这场大雪没有短暂平息的趋势,而是一下就是一整天,至少下了三尺厚。

温度更是低到把人冻成狗,导致大部分的生产生活停止。

如果只是人们工作受到影响也就罢了,只是损失了些许的收入,但积雪越压越厚,重量不断增加,一些贫民居住的茅草屋扛不住了,一些年久失修木料腐烂的砖瓦房,也开始倒塌崩溃了。

等到正月初七,大雪基本停歇后。

单兴化县城内,就有一百多栋的居民房倒塌,直接死伤上百,受灾百姓上千人,而兴化城内的人口,合计不过万人而已。

即受灾人口比例达到了10%的程度。

听到诸多百姓“帮帮我们吧”、“我家孩子被埋了,帮我救出孩子”、“房子倒了,给个安身之处吧”、“大善人给点粮食衣物救我等的命”此类的嚎哭哀求之声,此前离开许家庄,一直在县城李家府邸做客的钱澄之、孙临二人,面对这场的雪灾,他们顿时坐不住了,吟诗作对、探讨文学以及针砭时弊分析国家大事的心情没有了,当即找到李家家主李长敷与名士李清,商讨赈济灾民之策。

“李家主,心水先生(李清的字),灾情严重,救灾如救火啊,当立刻行动,准备住所、食物以及充足的衣物,保住灾民们的性命,熬过这次的倒春寒后,这数百条的性命,才能够活下来啊。”此刻为了救人,钱澄之心中一片热忱的说道。

“我亦是这个意思,我身上有数十银元,也颇有一把力气,城里的灾民,能救几个是几个!”孙临也道。

“伯父,灾民状况极惨,亟需救助刻不容缓,我李家出手救助一番吧,佛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啊。”

李清对着大伯李长敷拱手一礼,也面带焦急的道。

“灾民如此之多,我李家怎么救得过来?”

李长敷摇头道:“这场大雪,不说灾民的房子,我李家的房子都压塌了数间,自己都需要救灾,哪有余力去救助灾民?”

“伯父,李家受灾之程度,不过灾民百一而已,我观李府有房屋数百间,空房都有数十,还有囤积了数万石粮食的粮仓,救助几百百姓轻而易举,为何如此为难?”钱澄之十分不解,他在李家住了大半个月了,自然十分了解李家的实力,作为兴化第一世家,别说几百灾民,就是城内的所有灾民,都能救助之。

“天灾何止一次,今年李家帮了灾民,明年后年再来雪灾,我李家帮的过来么?而今年帮了,明年不帮,灾民将如何看待李家?岂不是招了他们的恨么?”

李长敷道出了一个十分残酷的‘善人困境’,做好人是非常难的,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你做好人都做不起,而大明的灾民饥民难民何其之多,以李家的实力,就算有存粮数万石,但面对那么多的救助需要,李家能帮的过来么?

“那该如何是好?”钱澄之当即沮丧无奈的问道,难道眼睁睁看着那些灾民冻死饿死么?

“此事只能前往县衙,与县令大人一同商讨,如果能够说动全城大户,都愿意捐资助款,灾民们便可得到救助,如果多数大户不愿意捐款,灾民们只能自求多福。”李长敷道。

“要商讨多长时间,才能让所有大户都出钱出物?”钱澄之问。

“短则两三日,长则五日八日十日,总会有一分都不愿捐的。”李长敷道。

“灾民们只需一夜便会冻死,何来的三五日?”

钱澄之当即甩袖,面露悲愤。

孙临也询问可有更好的办法,能不能先救灾再筹款,得到了否定的回答,也感到了无力与沮丧。

那么要想马上及时的救助城里的灾民,到底能有什么办法?

“许家庄,我们立回许家庄,许家庄定有能力去救!”

钱澄之灵光一闪,顿时想起了许家庄,当即拉着孙临离开李家,急匆匆朝许家庄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