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第474章 资源爆炸的时代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第474章 资源爆炸的时代

作者:远明不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由检签字之后。

这次的引发了很大风波的事件,终于被迅速的平息了下去。

王洪、杨御蕃、邓玘三位老将军的名誉得到了恢复,又砍掉几十颗脑袋后,他们的仇也算是成功的报了。

他们的留下的产业、地盘和资源,也没有被任何势力给瓜分,而是在许家庄的主持之下,又他们的后代进行继承,每个子女后代都能分到股份,再选出一名代表进行管理。

而这次闹的非常大的事件中。

无数大明的百姓和有产阶级,感到最为惊讶的,那就是皇帝居然怂了,而且认怂的速度那么快,前两天还在报纸上,让文官写手们,进行长篇大论的辩解和反击,一度能够占据上风。

结果才过了两天,只是听到了军头们要动员的动静,居然就立刻的软下去了,服输认怂了,签订了一份耻辱性的条款,放弃了许多的权利,强势的皇家军团,也要被裁掉三十万人,只保留二十万人的编制,相当于自废了大半的武力,表示出了放弃抵抗的意思。

失望。

这让许多原本非常支持皇室的读书人,感到无比的失望,私下里连连摇头。

「太没有担当了,刚开始气势汹汹,为民做主,也确实是帮助到了不少的百姓,惩治了一些大女干大恶之人,大明的百姓无不表示支持,可是这才过去多长时间,我们的皇帝,就这么认输了,对那些商人之辈让步了,这简直是前所未有之耻辱。」

「我韩某寒窗苦读十几年,没有去学许家庄的什么许学,就是想要坚持自己的圣人之道,然后匡扶皇室,成为张居正那般的改革先锋,要创造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不会属于许家庄的大明,要证明皇权之下,也能建立煌煌盛世,也能做出千年未有的大功绩,只是没想到,就遭遇了一点小挫折,皇帝陛下就退让了,这还怎么扶持起来,罢了罢了,我也只能放弃了,哎,这英明之主,何时才能出现啊。」

「算了,这个天下,确实不是皇权之天下,而是属于许家庄新秩序的了,就连皇室,以后也要听新秩序的安排,不能再胡作非为,也就是说,在皇帝的头上,出现了一个新的皇帝,会选出十一名代表去行使这些权利,其中许家庄就要占据五个名额,只要再随便拉拢一个人,这全天下的规则,就是许家庄说了算了,也就是说,如今的这个天下,正式的成为许家庄统治下的天下了,时代正式的发生改变了。」

「几千年未有之变局啊,只是不知道这到底是好是坏,目前看来,整体还是可以的,至少没有战争、饥荒和动乱,还是比没有秩序的天下,要好很多很多了,无论如何,虽然我不是很喜欢许家庄,商人当家做主,终究会有崩溃瓦解的一天,但商人善于精打细算,善于发展生产力,善于做大所谓的蛋糕,这都是带来的好处,目前看来好不错,没有显现出什么坏处,但百年后,三百年后,五百年后,蛋糕不够分了,或者有人吃的太多了,不愿意吐出来,届时会如何发展,会不会进行兴衰循环,不得而知,但长盛不衰的东西,终究是不存在的。」

「是啊,我老了,看不了那么远了,这是我们的幸运,毕竟我们不用再经历苦难,这或许也是我们的不幸,看不到更辉煌的样子是什么了。」

无数人私下里发出感慨,尤其是那些年长的长辈,都有一种对于时代改变的唏嘘和感叹。

……

另一边。

最近这段时间。

许远不得不放下手头的各种事情,回到了现代社会这边。

因为出大事了。

仅仅是过去了半年不到。

比之前预料的还要糟糕数倍。

让许远都无法坐立的住,不得不回来一趟,处理着这个巨大的问

题。

话说到底除了什么问题?

崩了。

神奇集团的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出现崩盘了。

大跌了足足59%,总的营收额进账,竟然连两千亿都不到,还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

若不是前几天许远在长寿医疗、航空航天、核聚变等领域,投入了上万亿的资金,今年带来了较为丰硕的回报,这些投资的资金,市值上涨了三倍不说,还带来了一千多亿的利润分红,成了一个比较重要的收入进献,从原来的可以忽略不计,变成了现在的主要盈利来源,就是短短两三年的变化而已。

话说究竟发生了什么?

许远的神奇集团,如今怎么落魄悲惨到了这个程度,仿佛是被所有的消费者给抛弃了一般,那些便宜的衣服卖不出去了,金银珠宝销量也大跌了,有机大米、干海鲜、神牛肉之类的,也出现了严重的暴跌,至于神奇集团生产出的那些科技产品,比如芯片、电脑、收音机、电视之类的,也都成了不再受到追捧的垃圾,再也没有情怀党愿意买单。

怎么回事?

为什么会变的这么惨?

这才过去半年而已,消费者们,就完全抛弃了神奇集团么?

其实消费者们的离开,倒不是真的抛弃了神奇集团,而是性价比更高的东西,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面对更香的选择,他们自然是逃不过真香定律的俘获。

比如神奇集团的衣服,卖15块钱一件,这在以前确实是便宜,消费者们眼睛不眨的购买。

但现在市面上出现了10块一件甚至5块一件的衣服,价格更便宜不说,质量上还没有什么区别,省下来的钱,还能再去消费别的,为什么不买更便宜的东西?

还有别的商品也是如此,你卖100块,别人就卖90、80、70甚至是50块、30块,疯狂的跟你打价格战,就是抱着要卷死你的目的进行竞争,一分钱的利润都不要,只要把你卷死后,拿下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以后还不是想赚多少就赚多少?

而且这两年的时间里,现代社会这边,忽然出现了一波创业的风潮,各行各业都有许多新人加入,这些新人的打法简单粗暴,就是利用廉价的各种原料和产品,然后生产出便宜的商品,再以极其便宜的价格售出,最后抢占那些老牌公司的市场份额,这个时候,想什么阿狸、华耀、龙辉等等巨头公司,虽然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他们是不可撼动的王者,是强大的行业大魔王,没有勇者可以击败和挑战,各种挑战只能以失败告终,渐渐的就形成一个阶层固化的社会,年轻人的选择面变的很窄,失业率越来越高,啃老啃福利为生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其实年轻人们也不想如此,他们也想上进,不想成为父母眼中的废物,更不代表他们没有能力不能吃苦,只是没有发挥的舞台而已。

但从去年开始,他们发挥的舞台就来了,他们纷纷的进入了创业市场,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创业,且大多都取得了成功,不再是90%以上的惊人失败率,而是超过60%以上的成功率,从而激励了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创业市场中。

而且他们具有的三个优势,让他们面对竞争,几乎无往而不利,哪怕是巨头公司在他们面前,也占不到半点便宜,只能居于下风。

一个,廉价的技术优势。

自从Ai技术得到了大发展后,如今的AI已经强大到了近乎无所不能的程度,人们可以利用AI去做游戏,做软件,完成各种技术行的工作,人类只要提供一个个的创意和想法即可,AI都可以帮助他去实现,让他们一行代码都不用敲,一个文档都不用做。

而那些巨头公司呢?

为了保持技术优势,这些巨

头公司,普遍还是要招募几万到十几万的顶级人才员工,再让这些员工,去开发各种各样的新技术,只是跟强大的AI相比,这些人类员工耗费无数脑力研发出的新技术,或许只是比AI强大10%左右,但这种优势,又会迅速的被AI学习和吸收,技术优势瞬间被抹平打消,而AI又是服务于全体百姓的,这意味着在技术水平上,所有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线,哪怕你是智商超高的天才,你也不会领先AI多少,就代表领先不了普通人多少。

只是巨头公司聘请员工,是每年要支付几十亿几百亿的工资成本的,甚至还不止。

普通的创业者呢,他不需要搞研发,也不用给自己开工资,创业成功了,赚的钱就是自己的,失败了,就从头再来,将船小好调头、成本低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处于劣势的,反而成了那些巨头公司,因为要养的人太多,单这一块,就消耗了大量的资金,而这些成本,又要添加到产品的价格上,导致巨头公司生产的产品,售价必须卖1000块,才能有一定的盈利。

可是创业者们生产出的产品,没有研发成本,也没有工资成本,只有原料的成本,只要在原料的基础上,略微加价一些,以800块的价格卖出,但还是有利润上的保证。

其次,就是在原料方面,这两年也出现了巨大的下降。

一个方面,是可控核聚变实现商业化运营,海量的廉价电力下,让采矿业、冶炼业、加工业、运输业等环节的成本,都在明显的降低成本,还有分子筛技术的出现,以及低品位矿的大量开采,让市场上的资源,一下子供过于求,价格暴跌,全部跌到了白菜价、亏本价,价格战打的极其惨烈,而一些新进入资源开采行业的新创业者,也是利用几乎便宜到不要钱的电力,疯狂的开采资源,再疯狂的打价格战,把那些传统的对手先卷死再说,而传统的采矿集团,员工数量众多,需要供养的退休员工也多,如果资源的价格卖低了,他们就会入不敷出,面临很大的问题。新进来的新人们呢,他们要么单打独斗,再购买一批的采矿机器人给自己干活,要么就是三五个人的家庭小作坊,自己给自己打工,根本不用背负那么多的包袱,两者一比,自然是新来的创业者,占据明显的优势。

另一方面,就是太空宇宙中的资源,得到了大力的开发,小型化的核裂变反应堆,已经被送上了太空,装在了采矿飞船里,一样可以飞到很远的宇宙空间,再把那些高价值的矿产陨石开采过来,虽然来回一趟需要一年多的时间,但把那些陨石矿产,发送到蓝星上后,其综合采矿成本,还是比较低的,若是用于开采铁矿、镍矿、钛矿,会有点不太划算,性价比不高,但若是用于开采金矿、银矿、稀土这类的高价值资源,那就非常的划算,甚至成本比蓝星上的采矿成本还低了。

两方面的综合因素下。

以黄金价格为例,三五年前,黄金每克的价格,要四五百之多,但现在黄金的价格,跌到了只要50元/克,只有以前的十分之一,简直可以用跌穿地板来形容,在黄金期货市场上,亏的倾家荡产的比比皆是。

总之,原材料价格的下降,资源产量的爆炸式增加,让人类的社会,进入到了资源白菜化的时代,虽然不知道这样的时期,会持续多长的时间,但至少两三年内,不可能宣告结束,至少得在五年以上。

也就是说!

神奇集团的困难期,至少还有五年左右。

这期间收入还会继续暴跌,竞争力还会下降,面临着极其巨大的困境——虽然如今的神奇集团,直接或间接的,雇佣了近50万的员工,背负了这么大的包袱,崩溃垮掉的速度自然快。

三年。

业内许多的专家预言,最多再过三年,神奇集团肯

定会关门倒闭,他们愿意拿头打赌,绝对不可能输。

而这也是如今摆在许远面前的困境。

在员工多达50万,但不想做出裁员决定。

在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弱,即将赚不到什么钱的情况下。

在专家们预言神奇集团,最多再撑三年,就会吃光老本,轰然倒塌的结论下。

怎么办?

许远要想出什么样的好办法,才能走出这样的艰难困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