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第471章 舆论抨击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第471章 舆论抨击

作者:远明不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闯祸了。

闯下大祸了!

居然严刑拷打之下,一不小心,就把王洪、杨御蕃、邓玘这三个军头给打死了。

儒雅文官吓了一跳,脸色变得惨白。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变成这样?”

“只是轻轻地折磨了他们一下而已,受的全都是皮外伤,他们怎么会这么不经打,稍微搞两下就死掉了?”

“我只是叫的凶狠,想把他们吓的妥协而已,为什么,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三条人命,居然就这么没了?”

“这不是故意的,耍诈,他们三个是不是在耍诈装死?这三个老东西,居然给我来这套,继续打,把他们弄醒,休想要骗我过!”

“浇水,用冷水泼醒他们,跟我玩这套没有用,我不会上你们的当,休想要骗过我!”

这位儒雅文官,神经质一般的发狂着,根本接受不了他们三个死了的事实。

“大人,没用的,他们真的死了,尸体都发硬了,不可能是装出来的。祸事了,这次我们真的闯出大祸了,陛下要是怪罪下来,我们几个不会有好下场,怎么办,大人我们该怎么办啊?要不还是逃走吧,这么大的祸事,只有躲一躲,才能消灾啊。”

“是啊,快点跑吧,全天下的舆论都在关注这个事情,陛下也面临不小的压力,结果人全死了,就算我们这边占了点道理,现在也没有道理了,全天下的军头军阀,都会抓住这个事情不放,然后给陛下极大的压力的。”

“没错,物类其伤,全天下的军头,他们立场是一致的,利益上基本是一体的,他们都是皇权的威胁,陛下早晚会一个个的除掉他们,可他们联合起来的实力,还是太过强大了,朝廷也难以应对,如果真要爆发冲突,陛下只能息事宁人,让我们几个出来顶罪了。”

“死定了,我们下手不该太重的,这次肯定完蛋了。”

“会不会是奸细偷偷干的,我们不可能打死三位军头,是不是昨天晚上,有什么贼人潜入了进来,给三位军头喂了都要,要栽赃家伙给我们?”儒雅文官说道。

“不太可能,我们查验了,没有什么中毒的迹象,就是被活活打死的,全身都是伤口,能熬到今天就很不错了,我们不该那么用力的,一件好的差事,就这么玩砸了。”

“不管了,我先走了,你们看着办吧,我有家有室,不想把命丢掉。”

这个小卒跑了。

然后更多的小卒感觉不妙,慌张的逃走了。

儒雅文官其实也想逃走,也想找个没人的地方,躲避头上的惩罚,但……

还能逃到什么地方去?

只能是丧魂落魄的,进入到皇宫中,跟皇帝朱由检,汇报了这个事情,说他不小心玩砸了,三位军头全被打死了,没让他们做出让步不说,反而出了这样的变故,全都是他的错,希望陛下惩罚。

儒雅文官跪在地上说道。

“你、你怎么把人都给打死了?”

朱由检吃了一惊,整个人都在发颤。

因为这样的发展,完全不在他的计划之中,他规划好的剧本,是稍稍的虐待和威胁之后,王洪、杨御蕃、邓玘这三个老军头,立刻乖乖的让出地盘,签下《认罪书》,然后献出手中的一切利益,交给皇室处置。

然后皇室就成功拿下了天津港,拿下了通州的那些血汗工厂园区,以及蓟门之地的地下矿产。

预计带来每年2亿银元的收益。

结果被这个官员给玩砸了,人都被严刑拷打至死了,自然什么好处都捞不到,还得面临各方施加的压力了。

“抓起来,来人,快点把这个混账东西抓起来,此人大逆不道,滥用私刑,私自害死了三位为国报效的总兵,罪大恶极,立刻收押,等候问斩!”

朱由检几句话下来,就决定了儒雅文官的命运,黑锅立刻往他头上扣去,基本没有活命的可能。

实际上。

对于王洪、杨御蕃、邓玘这三个老东西,朱由检是巴不得他们死掉,听到他们被打死,朱由检的内心,居然有点小小的高兴,恨不得用力鼓掌,毕竟自己早就收购他们,明明就在天子脚下,就在他朱由检的视线周围,这三个老东西跟他们的军队,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居然犯下了五六万件的害民残民的事件,简直是罄竹难书,人神共愤,也是嚣张至极,完全没把王法放在眼里。

而且利用《京城时报》这样的舆论工具,朱由检下令让人公布这三个军头的罪证,再经过《东方时报》等报刊的转载,军头为祸地方之害,受到了全大明上下的重视,站出来控诉的受害者越来越多,已经形成了一种舆论的风潮,对各地的军头非常不利。

只要这场舆论继续发酵下去。

逐渐的形成了一个全民共识。

王、杨、邓这样的小军头,根本就不足为惧,便是许家庄,都无法帮他们辩解和出头,因为罪证是实打实,全都是真实的,那么多的受害者,也不可能都是骗人的,哪怕王、杨、邓三人的亲信势力,竭力的进行解释,但取得的效果非常有限,完全处于下风,没有什么说服力。

故而这场的舆论之战,皇室是占据上风,取得大胜!

但如此大好的形势,瞬间就被那个年轻官员给搞砸了,直接就把人给弄死,这让天下如何看待皇室?岂不是暴露了他朱由检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给普通百姓出头,而是为了掠夺军头们身上的利益,这样的猜测一旦得到证实,那可就彻底的完蛋了。

然而朱由检越是担心,他担心的事情,越是会变成现实。

甚至远比他预料的还快的多,都没有留给他掩盖和作假的时间,第二天,北方的《关宁时报》,就在头版头条的位置,刊登了一篇报道:

《惨不忍睹,王、杨、邓三位老将军,已经被朝廷折磨致死,遭到惨无人道的虐待》

还有其他的一些大报小报,也在第一时间进行报道或转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闹到全天下皆知的地步。

《毒打致死,到底犯了什么罪,要对三个老人如此》

《就算是有罪,三位老将也为国立过功,理应得到善待》

《太残忍了,为什么要对三个老人如此残忍?》

《朝廷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如果想要财产,直接下旨收走即可,何必要毒打老人?》

进行报道的媒体越来越多。

且不仅是文字内容令人感到震惊,还有一幅幅的不知道是谁拍下来的清晰照片,也出现在了报纸的头版,还是不怎么打码的那种,正常人看了,都会觉得惨不忍睹,不敢直视,更不用说那些很有同情心的人。

而三位老将的家人们,得知噩耗之后,也一个个的发出惊天动地的嚎哭,也在报纸之上,发出一篇篇的控诉文章,哭的泪中大血:

《为什么要如此残忍的对待我父亲?》

《要折磨就折磨我吧,我愿意代替父亲而死!》

《父亲,我的父亲,是谁要取你的性命?》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啊,我们究竟犯了什么罪,惹来了这样的对待?》

舆论发酵到后面。

便是媒体中的巨无霸,《东方时报》也不得不表态道《必须抓住真凶,还三位老将清白》,表明了《东方时报》的立场,此刻也开始偏向于三位军头,不再为皇室的利益背书了。

这样的情况下。

朱由检只得立刻下令进行调查,很快就抓到了那位儒雅文官,当天就进行审判,当天就送到行刑台斩首,以极快的速度,处决了儒雅文官,然后还下令停止针对三位军头的行动,三天后皇家军团就会撤军,不再长期的逗留,还表示,这个事件,皇室绝对没有参与,就是下面一些立功心切的人,做出的事情,皇室已经处理了他们,这个事情到此为止,不必再继续炒作。

只是……

这个世界的发展,并不是按照朱由检的意志进行发展,而是会往他不期望的地方发展。

所以斩了儒雅文官不起任何作用不说,反而招致了更多的质疑和质问,各地的军头,也都闹了起来,希望皇帝给个能够说服他们的说法:

“我看三位老将军,就是陛下让人去害死的吧,不然三位正一品的武官,随便派个六品的小官就能弄死,这岂不是意味着,持有尚方宝剑的文官,想杀谁就杀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欲盖弥彰,消灭证据,只有最大的嫌疑犯,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皇帝陛下,三位老将为国尽忠效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为什么要这么对待他们,他们到底有什么罪?”

“我们的皇帝,这几年昏庸也就罢了,却没想到,堕落了几年后,更是突然变成了一位暴君,残暴到了这等的程度,我们还有必要为这样的暴君效忠么,我们还能继续做愚忠之臣么?我看龙椅上的这个人,根本就不合格,理应换个仁君上来,不然大明的百姓,大明的富贵之家,都不会有好日子过!”

“必须成立一个联合的调查组,进行彻底的调查,希望许家庄能够挑头,抽调职业人员,再去京城一趟,看看到底谁干的,幕后凶手,是不是我们的皇帝陛下,如果是的话,我们该怎么办?我们是不是讨论建立一套新的制度,来限制皇权随意杀人的权利,或者说,这种至高的权利,应该交给专门的机构来负责,不能再让个人的意志肆意胡为下去。”

“这就是人治之害啊,我听说在许家庄,不管是什么纠纷与矛盾,都是通过法庭的官司来解决的,还有上百位的心证代表,只有在大多数人认为有罪的时候,才能定罪了,而将这种定罪的权利,交到一个人的手上,让其可以随意决定他人的生死,那实在太可怕了,这样的现状必须得到改变,许家庄的文明模式,必须推广到每个地方。”

“我也赞成,今天是三位老将军,明天说不定就是别的封疆大吏,虽然我们能够理解皇室的担忧,但如此野蛮行事是不行的,要制定所有人都认可的规则,包括皇室在内,都得遵守,不能存在任何一个法外之徒。”

这么多的评论当中。

就连许家庄的《东方时报》,此刻也偏向了主流的观点,觉得三位老将军之死,实在太过残忍和可怕,与文明背道而驰,而且这个大桉,不能不了了之下去,要组建一个联合的调查小组,把具体的情况调查清楚,揪出幕后的真凶,另外皇家军团,该全部撤走了,即便想要管天津等地的大小事情,但也不是让军队来负责的,可以派遣官员前去,当前的皇室做法,全都是错误的,一定要做出改变。

看到这些主流的声音和评论。

朱由检陷入到了巨大的焦虑和慌张中。

只能一边表态,会派人调查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要抓出真正的凶手,不会放过那些残暴之徒。

其次就是派出大量的精锐锦衣卫,前去斩草除根,杀掉这个桉子里所有知情者,虽然这个命令,意味着上百条的人命会被终结,但为了不让皇室处于舆论的风暴中心,他只能出此下策,不然被找到了证据,将调查的方向,指向他这个皇帝的时候,那可就是对皇权的极大破坏,当即冒出几个造反的军头都有可能。

只是越是害怕什么,就越是会来什么。

朱由检派出的锦衣卫,还没有灭掉几个口,就有十几个的号称是知道一切缘由的人,出现在某些媒体的镜头中,说出了他们所了解的一切情况,拼凑出的证据,果然指向了皇帝,还表示道:“记者朋友们,是皇帝陛下要我们这么干的,说三个老军头占的地盘太肥了,必须改吐出来了,如果他们不妥协签字,就往死里打,没想到两三下就真的打死了,我们不想下那么死的手,可是刘大人又叫的太厉害,谁知道后果会这么严重,现在我们要被灭口,我们不想死,我们愿意交代一切,希望你们能保住我等性命!”

这篇报道问世后。

整个大明的舆论,顿时一片哗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