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第四十五章 张富贵成亲记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第四十五章 张富贵成亲记

作者:远明不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许庄主,多谢这些时日的招待,我跟克咸兄想去拜访本地名士李清,特来告别,万望准许。”

“庄主,我们别无他意,只是静极思动,想去周围走走看看,多拜访些名人志士。”

这天上午,在许远面前,钱澄之、孙临二人提出了告辞。

其实他们最想回的是老家桐城,但兴化县距桐城有数百里远,这种天寒地冻的情况下回去,至少要耗费一个月时间,万一遇到大雪封路,冻死饿死在路上的可能性都有。

只得留在兴化县,等开春了再回去。

而许家庄无法再待,但兴化县名人文士众多,尤其是本地名士李清,乃是嘉靖朝状元首辅李春芳之后,曾祖李茂材官至太子太保、礼部尚书;祖父李思诚是天启朝礼部尚书,可以说是世代簪缨之家。

去这样的世家拜访,见见李清这样的名士,共同探讨诗词文章,对钱澄之、孙临这两个二十岁的年轻人,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事情。

“行,你们去吧。”

许远点点头,没有阻拦,不仅给每人赠送百块银元作为程仪,还派了两名护庄队员护送,礼数上实在挑不出毛病。

只有方以智叹息了几下,感到一丝无奈和孤独,但又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他们两个早晚会加入进来的。

……

时间进入了十一月。

天气越来越冷,降雪变的更加频繁了,道路难行,气温降到了零下十几度。

由于沼气池产出的沼气有限,满足不了所有设施的供暖需求,只能勉强够居民房使用,还得烧不少的煤炭,故而除了砖窑厂跟铁坊外,所有工坊全都停了。

进入到了冬歇的状态。

趁着这个难得空闲的时期,许远颁布了“养膘令”,让养猪场又宰杀不少的肥猪,又给许家庄11座的集体庄园,十多万的庄民,每人都发放了五斤的猪肉,以及米面二十斤,鸡鸭蛋三十个,要求他们最好在六十天内吃完,同时降低劳动强度,补充足够的营养。

即要趁着这个时间好好“养膘”,吃胖一点都没关系。

只要得到了充分的休息。

只要积攒了足够的能量。

庄民们来年开春就能更好的工作和奋斗,创造更多的财富与价值,这也是‘以人为宝’的具体体现。

而加入了许家庄的方以智,也有他的事做,比如作为幕僚,跟许远共同探讨许家庄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同研究便于全面推广的平民文学,一起钻研数理化知识体系的建立。

方以智的学习能力很强,属于学霸级头脑,许远肚里那点所剩不多的大学毕业后几乎全还给老师的干货,很快就被方以智掏的差不多了,后面只得将初高中的数理化课本,丢给他研究的同时。

为避免天天被方以智打扰,许远还以‘知行合一’为由,给他安排了一份工作。

即建立收容站,去收留逃难而来的饥民难民。

或带着一些人手去周边村镇走访,对那些极其贫困的家庭,给他们送五十斤的土豆或红薯,送点旧衣服给他们御寒(旧衣服现代社会很多,许远弄了几百吨过来,500块一吨),用于拉拢周边的民心。

这种好人好事方以智当然愿意做,甚至是求之不得。

他带着几十个的助手,四处奔走,干劲十足的投入了进去。

在短短半个来月时间里,就完成了收容饥民难民4000余人,下令处死二十多个的作奸犯科之辈,走访三百多个极端贫困家庭,每家送上土豆(红薯)一袋,旧衣物若干件,做出了相当出色的成绩。

这个过程中,方以智的实务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知晓了底层百姓们的疾苦,也看到了某些百姓身上的劣根性,但更多的,还是感慨与感动。

他忘不了一个叫柔娘的妇女难民,带着两个孩子,为了能让孩子活命,她跪在方以智面前,愿卖身为奴,给他当牛做马,甚至做什么都可以,只求救救她的两个孩子。

方以智自然是让人收容了这一家三口,结果柔娘成了他身边伺候的侍女,身边多了两个喊他‘爹爹’的小毛孩,搞的他哭笑不得。

去周边村镇赈济贫民,在一个叫东庄村的村子,他见到有户九口人家,居然只有五件衣服、三条裤子,只能挤在炕上用体温互相取暖,家中粮食也所剩不多,全被冻的奄奄一息,方以智赶紧下令救人,将带来的旧衣服给他们穿上,土豆红薯也给了一百斤,总算救了这一家人的命。

“多谢恩人,多谢恩人!”

“敢问恩公名讳?他日若有条件,愿为恩公立一生祠!”

“没有恩公,我一家人死尽矣!”

这一家九口,都跪在地上砰砰砰的磕头,户主额头都磕出了血,不断的流泪,并埋怨自己没用。

看到这种场景,方以智也落泪了,连声安慰,告诉他们若实在活不下去,可以投奔许家庄。

以上这两个故事并不是特例,而是比比皆是!

方以智每天都能目睹和经历上百起,每天都会落泪数次。

苦。

大明的百姓太苦了!

这里还是颇为富庶的江南地带,百姓都这么艰难了,其他地方的百姓该怎么活?

总之他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是越来越沉重了,虽然在一些饥民当中,他有了‘菩萨公子’的名号,但不够,他做的还远远不够!

……

十二月。

腊月寒冬。

许家庄的护庄卫队,除少数几百人要继续值勤外,大部分护庄队员都放假了。

放了一个月的超长年假。

道路上的积雪颇厚,行走十分艰难,只有许家庄的十几辆雪橇拖拉机,才能在这个季节使用,但不会随意使用,因为柴油价格是不低的。

不过护庄队什长张富贵,为了回宝应县大石乡西张村老家过年,咬牙掏出30块的银元,租用了一辆雪地拖拉机,让拖拉机送他回老家一趟。

其实作为跑步健将,张富贵不是不能走路回家,雪地里他也能走得快。

只是他想带回家的东西太多了。

奶糖五斤。

猪肉三十斤。

鸡鸭鹅各一只。

咸鱼十斤。

罐头二十个。

米面一百斤。

新衣服十套。

其他物品若干。

都是他想带回家的年货,加起来超过两百斤。

这么多的东西,小部分是他平时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大部分是用饷银买的,加上租拖拉机的花费,他把身上的饷银全花光了,一块都没剩。

不过庄主大人说的对,花出去的钱才叫钱,吃到肚子里的粮食才叫粮食,不用太节俭,养出一个好身体就等于存钱。

隆隆隆的声音中。

雪橇拖拉机发动了,以二十多里的时速前进,下午就能抵达。

……

与此同时。

宝应县大石乡西张村,村东,一栋已建好的两进房屋内,一个十几岁的年轻姑娘,正在做着女红,心灵手巧的她,在绸布上锈出了一对很好看的鸳鸯。

可她心不在焉,眼睛时不时的瞄向门口,内心非常的忐忑。

她叫童秀儿,今年十六岁,已被她的父母,嫁到了西张村张家,已经收下彩礼,提前过门,只要等她的夫君回来,再补办酒席即可。

只是她到现在还没有见过自己的夫君,根本不知他为人怎么样?会不会对自己很凶?只知道他人在兴化县许家庄当家丁,每月薪饷很高,干的是刀口舔血的活。

有次那个未见面的夫君写信回来说,他上了阵场,用木棒敲死三个卫所兵,拿了六十块银元的赏银,都寄回了家中。

用木棒敲死三个?

童秀儿吓了一跳!脑袋中已经出现一个满脸横肉、目光凶狠的猛男形象,可能还有几条刀疤,拿着特别粗的木棒,一下可以敲死好几个自己,当即想起父母的叮嘱:到了夫家,一定要柔顺听话,活多干,话少说,尽快生下儿子,才能在夫家站稳脚跟。

童秀儿牢牢记住了这些叮嘱,到了张家后,每天都抢着干活,孝顺公婆,四个姑子也不敢得罪,就算经常欺负到她头上。

算算时间。

她夫君这两日应该就会回来了。

不知道他会对自己怎么样?会不会经常殴打自己?我听话乖巧些,能不能活下来?

总之像是在等待命运的审判,童秀儿心情十分的不安忐忑。

隆隆隆~

一阵巨响由远到近的传来。

震的地面颤动,积雪飘落,引起整个村子的骚动。

直到一头喷着烟的机器怪物,驶入村子,径直来到张家的新屋门口。

走到院门口的童秀儿,只看了机器怪物一眼,就吓的魂飞魄散,这是什么怪物,怎么冲自己来了?

她立刻关门闪户,躲入屋内。

“爹娘,妹妹,我回来了!”

曾经的张大毛,现在的张富贵,跳下雪橇拖拉机,用大嗓门宣告自己的到来,躲在周围观察的村民们才安下了心。

“我的儿啊,总算是回来了!”

养父养母激动的上前迎接,老泪纵横。

“哥哥!哥哥!”

四个妹妹也围着张富贵,叽叽喳喳,欢呼雀跃。

“他就是我的夫君?”

童秀儿小心翼翼的走出屋,见到这个不胖不瘦,颇为精壮俊朗,有着小麦色健康肤色的年轻男子,不由十分意外,有点不敢相信。

张富贵自然也注意到了她的存在,看她一副胆小柔弱,如受惊小兔不断闪躲的样子,本来对这个未婚妻不是特别感冒的张富贵,竟产生了强烈的呵护之心,有了非常不错的好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