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第432章 张小华的梦想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第432章 张小华的梦想

作者:远明不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视角回到大明世界这边。

简直是眨眼的功夫。

时间来到了崇祯十七年的二月份,如今的天气,似乎要比往年来的要暖和一些,不再是过去的那么寒冷。

一方面原因,是小冰期的影响,正在逐渐的消退,气候开始回暖,终于要渡过最寒冷的低谷期,且以后的情况,应该会越来越好,而不是越来越冷。

其次,就是温室效应的作用下,让气温也有了较为显着的回升,虽然构成的影响因素很小,但已经到了无法忽略的地步。

要知道去年的大明帝国,一共消耗了多达7.85亿吨的煤炭,其中单许家庄就消耗了5.75亿吨,用于炼钢、制取化肥、发电、供暖等方方面面,又以许家庄如今接近一亿的人口数,相当于每人消耗了近六吨的煤炭量,还不包括大量的石油、天然气、沼气等消耗,若是把这些燃料也算上,人均消耗的燃料当量,可能相当于十吨煤炭。

这个消耗的质量,是比现代社会那边,华夏国的人均能源消耗还高,导致了每年有二三十亿吨的二氧化碳,被排放到了大气层中,短期内似乎没有影响,但日积月累下来,至少在海港城附近区域,确实会有一点更暖和的感觉,平均气温要高个零点一二度。

虽然在现代社会,温室效应如同恶魔一般,会导致暴雨增多,洪涝灾难增加,异常气候频率增加,粮食减产,两极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让某些岛国有被海平面淹没灭亡的风险,以及海水被明显酸化,让某些对酸碱变化敏感的动物灭亡……负面的效果其实非常之多。

可就算如此。

许家庄这几年也是疯狂的采购煤炭,加工煤炭,燃烧煤炭,依然是不限量的进行采购,有多少收多少,还制定了一每年燃烧三十亿吨,持续五十年,未来要向大气中释放出超过两千亿吨的二氧化碳,将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到0.5%左右,从而让整个星球的平均温度,提升大约两度,这看起来虽然不多,但足够让大气中的水含量,明显增加,让许多地区的降雨增多,让不少的内陆干旱之地,重新的充满水汽,从而长出植物,变成可以生存之地。

还有北纬六十度乃至更偏北的地方,哪怕一年会有五六个月属于冬季,但那数以几亿亩乃至几十亿亩的黑土地,仍然可以有120天的时间,成为适合农作物的生长时期,从而种出大量的粮食,要知道,北方因为天气寒冷的缘故,其实昆虫的数量是很少的,病虫害也不多,所以不需要喷洒太多的农药,也能实现高产,这就更适合发展有机农业,有着更好的农业前景。

更何况,北方地势平坦,只要把包括西伯利亚的土地充分的利用起来,开垦出十亿亩的良田,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哪怕平均亩产只有六七百斤,也能养活十亿级的人口,可以让大明帝国的所有百姓,都不缺粮食,不会陷入到饥荒之中。

只是这个二氧化碳排放计划,着实是有点过于漫长,效果不能马上看到,不然可以的话,许远是恨不得马上就进入到温室的状态,哪怕会导致频繁的气候异常。

另一边。

许家庄,海港城内。

如今的这座城市,人口数量,已经膨胀到了五百万数量级(这仅仅只是本地人数据,外地的打工人还有两三百万,实际人口有七八百万)。

但核心城区的面积,却只有五百平方公里,相当于每平方公里区域生活了上万人。

这就导致了土地资源变的紧张,房价开始飙升,城市规划部门,也不得不规划了大量层高达到了24层的高层公寓,提高土地的容积率,哪怕是富人购买的别墅房,也普遍增加到了五层半,地下室还有两层,也就是七层半,从而允许住进五六十口人,满足一整个大家族的居住需要,不然三层半的别墅,根本就不太够用,而且海港城内,为了禁止炒房的现象,每家每户,只有购买一栋房子的资格,不能申请购买更多,房价也做出了限制,另外还建造了大量的给工人、学生群体居住的宿舍房,每个房间内有五六个上下铺,能住十个人,虽然略微拥挤,但铁架床勉强能睡,至少要比那些茅草房、土坯房住的舒服,不少的宿舍房,里面还有电扇、空调、电视等电器,这就不知带来多少的幸福感,让许多来到海港城打工发展的工人,都觉得这里远比自己的老家好,从而想扎根落户下来,不想回到老家。

张小华,就是这么一位来海港城发展的打工人。

他今年十八岁,来自江西的一个普通农村,身形较为健壮,十四岁就开始在外面闯荡,但干的都是没啥技术含量的体力活,工资也不是很高,后来跟着一位亲戚,有了来海港城打工的机会,而许家庄的庄主,认为江西人老实可靠能吃苦,不会偷奸耍滑,故而分配的合法劳工签证指标中,给江西老表的指标最多,足足有三十万个。

而拿到了合法劳工签证,意味着可以从事许多种的工作,可以光明正大的在海港城各处活动,收入也能得到保证,若是受到侵害,也会得到法律的保护,而没有合法劳工证的,收入明显会低很多的同时,一旦被举报发现了,就是被立刻驱逐的结果,犯了罪的,直接送到矿山上去挖矿,没有通融可讲,所以十分的悲催,但就算如此,海港城内,没有劳工证的黑工人数,至少也有百万人之多,大多从事保姆、护士、服务员、清洁工等工作,以女性为主,毕竟女性算是弱势群体,只要没有触犯法律,哪怕没有合法劳工证,也只是批评教育一顿,然后被立刻释放,只有那些暗娼,会被果断的驱逐,因为这种行业,其背后往往会存在严重的犯罪网络。

好在张小华是办下了合法劳工证的,他在海港城内,是拥有行动的自由的,只要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甚至允许进入工厂,从事铁饭碗的工作,若是有着很不错的手艺活,成为技术工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未来顺利落户海港城,都不是没有可能。

只是十八岁的张小华,干的是建筑工,每天都在工地上干活忙碌,搬搬砖,搬搬材料,或者扎钢筋,打打灰等,以重体力劳动为主,技术含量也有一点,但是不多,所以赚的只是个辛苦钱,哪怕评上了熟练工,一天的工资也就380文,偶尔加加班,合计能拿400文的样子。

但是工地上吃饭,每天要吃掉三十文。

住在集体宿舍房,一天也要二十文。

加上其他开销,平均每天十文。

实际每天的净收入,大概就是340文的样子。

每个月大概能攒下1万文,也就是十块银元,一年工作十个月,能攒下一百银元。

这个收入水平,放在海港城,可能不算什么,属于低收入阶层,但放在整个大明境内,算得上中高收入阶层,放到更穷的大明周边地区,那就是高收入阶层了,是可以娶两三个媳妇的赚钱能人了。

但打工人张小华,却不是特别满意这样的现状,他还是有着更高的野望和追求,并且他给自己设定了三个目标,想在三十岁之前,把这三个目标全部实现。

目标一,成功落户海港城,成为这座城市的一份子,条件则是至少买下一套价值1500银元的商品房——这相当于海港城本地百姓三年的全部收入,而张小华这样的外地打工人,至少要拼搏十多年,才可能全款买下房子。

目标二,想办法提高自己的月收入,得到一份高薪的工作,要让攒下的余钱,至少要提高到每月三十银元,否则很多目标根本实现不了。

目标三,就是找一个漂亮贤惠温柔的好老婆,跟他一起奋斗,就算不是那么漂亮也没关系,只要能温柔贤惠也行,他张小华的要求真的不高,对外在条件不是特别的看重。

好吧,实际上,以上的三个目标,其实可以合并成一个,那就是有钱即可,只要有钱,能赚到足够的钱,就能在这座城市里,拥有一席之地,就能在相亲择偶市场,具有强大的竞争力,能够被一个妹子看得上,从而成家立业,解决自己的终生大事。

只是到底有什么岗位,能够让他的工资水平,提高三倍不止,还能让雇主忽略他接近文盲的文化水平,愿意给他开那么高的工资。

这样的工作,理论上应该是不存在的,即便存在,也不可能便宜他这个外地人,早就被本地的百姓给抢夺光了——没办法,人离乡贱,本地人就是具有一些先天的优势,你羡慕嫉妒也没用,这个世界终究是没有绝对的公平。

不过,海港城太大了,这里的机会实在太多太多了,只要你有一颗改变命运,拼搏向上的进取心,机会的大门总会对你打开,只要你身手敏捷,第一个冲了进去,那么你就是那少数的幸运儿,从而得到超出正常水平的回报。

屋田影视城。

这个地方,是一片去年才开始得到开发的心地区,据说划出了一块足足五十平方公里的区域,要建造各种各样的场景,什么城池楼台,假山园林,室内摄影棚等设施全都有,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发展文化娱乐产业,且以影视剧的拍摄为核心重点,打造成大明帝国最主要的影视剧拍摄基地,以一年产出数百部作品为目标,成为大明精神食粮的生产中心。

这个影视城建设完工之后,据说常用的群演,都要两三万名,特约演员、小戏骨、老戏骨、主演、明星等等,更是要在千人以上,再在文化战略的驱动下,每年要产出不少于百部的精品作品,丰富大明百姓的文化生活,同时带来不少于五千万银元的经济产值,以后可能会增加到上亿银元,带来的相关就业岗位,更是可能超过十万个。

了解到这些信息后。

张小华的眼睛顿时就亮了。

机会。

他看到了机会。

改变自己的命运,同时赚到大钱的机会。

演员。

他想转职成为一名演员。

不需要特别大的角,能成为那种荧幕让人觉得脸熟的角色,稍微有一点台词的角色就够了,不管正角、反角都行,只要给他这么一个机会,他一定会好好的把握住,绝不让看中自己的伯乐失望,也不能让自己失望。

可他没有演技怎么办?不会演戏,没有系统的学习怎么办?

学。

自学,自己摸索着学习,多观察,多看,多思考,找到里面的诀窍,久而久之,总会总结出一些有用的东西出来。

何况,他不是没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他的外形,还是比较俊朗周正的,至少看的比较顺眼,不是那种不上镜不顺眼的形象,这是属于他的先天优势。

而且他也找到了一份在屋田影视城搬砖的工作,这让他每天在搬完砖后,可以跑去旁边的剧组充当旁观者,去看别人怎么演戏,从他人的表演中,摸索出一些套路,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东西,然后私下里,他也会自己表演给自己看,或者进行模彷,即便这种行为十分奇怪和尴尬,但他还是坚持着,哪怕有时看起来很怪异很别扭,但他始终没有产生过放弃的念头,要一遍遍做到更好。

机会,往往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一个多月后,某个剧组招募群演,一下要招五十多人,张小华当即抓住了这个机会,成功成为了一名群演,穿上了一套小兵的衣服,然后成为了一名小兵,很快被主角一刀砍死,变成了地上的尸体。

整个表演的过程,张小华在镜头中几乎一闪而过,半句台词都没有,报酬方面,只拿了200文钱,再管一顿盒饭。

但张小华依然非常满意,觉得这是个很不错的开始,然后以更大的努力和热情,投入到了群演这项事业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