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第415章 京城特区开建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第415章 京城特区开建

作者:远明不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详细介绍。

听懂了。

朱由检基本上是弄明白了,所谓的特区,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在基础建设方面,就是要圈好一块地,再通自来水、通暖气、通电,有电报网络,有高级医院,有学校,有完善的交通设施,有绿化公园,即按照一座现代化城市的标准,建设特区,基建条件方面,不会比许家庄的城市差。

在管理体系方面,有优秀的管理人才,有完善的法律体系,有公平公正廉洁的公务人员,各方面都是顶级精英的配置,避免混入老鼠屎,也不允许罪犯、有道德瑕疵者进入,并且会驱逐出那些声名狼藉者,不允许任何人,败坏特区的名声。

制度方面更不用说,全面借鉴许家庄的各方面制度,对优点全盘引进,对缺点则针对性的做出修改,全力建立一套足够完善且完美的制度,且该制度下人人平等,对任何丑恶现象都是毫不容忍,更是会选择最顶级的管理人才,在人品道德上也是毫无瑕疵的官员,对特区进行管理,且必须接受特区百姓的监督,还得具有足够能力的,才可能干好、干长,得不到认可的平庸之辈,只有退位让贤的选择。

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完善的税收制度。

想要住进特区,想要拥有公平、正义等一切世间的美好,不好好的交税,是不可能做到的,只有纳税者,才会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尊重,一分钱税收贡献都没有的,就算混进了特区,也就只能得到最普通的待遇,不一定能得到公平,从这些方面看,特区又是个非常讲现实的地方。

而且主要有五大类的税:

一个是房产税,每年收相当于房子价值的1%,作为房产税,即价值一万银元的豪华别墅,每年要拿出一百银元,作为房产税交给税收部门,这一百银元,可能相当于普通工人一年多的收入,但对于真正的有钱人而言,根本就算不了什么,负担很小。

二个是消费税,即所有与消费有关的商业活动,都要收取5%的消费税,比如去饭店里吃饭,花掉了1000文钱,那就需要额外的支付50文,作为消费税,或者去商店里购物,买了总价1000文的商品,也要额外支付50文的消费税,从而为特区的税收做贡献。

三个是资产税,即对于那些拥有价值十万银元以上的高净值群体,每年会收取3%的资产税,从而起到劫富济贫效果的同时,也会做出承诺,保护富人的资产,不管这个富人,他富到了什么程度,既然他为特区的税收做出了贡献,那么特区就有义务,好好的保护他的财产安全,哪怕需要动用公共资源,毕竟这是一种双向的契约。

四个是落户税,凡是想要加入特区的人们,要想顺利的在特区内落户,享受这里面的一切福利,那么就要一次性的上交500银元,作为良好公民担保,若是该名公民落户后,表现良好,连续三十年内没有任何不良劣迹,那么满三十年后,这笔五百银元的落户税,就会全部退还,一银元都不收,就如同一种对赌的协议,十分利于那些遵纪守法者,只是对那些不太老实的,有点限制。

五个是高收入税,主要是针对那些个人年收入超过一千银元的,要缴纳20%的税,作为高收入的调节税,这个税率不高也不低,对于高收入群体而言,也不算特别的多,对于中下收入的,则没有任何损失和影响,做出贡献较大的,只是富人群体,高收入群体而已。

以上五个方面,就是特区最主要的税收来源,虽然种类不少,税率也不算低,总的来看,只要是住在特区内生活的,总的收入中,大概会有15%左右,成为缴纳的税赋,即综合税收负担比例为15%。

即整个生活在特区中的整个百姓群体,所创造的全部价值中,大概会有15%,成为特区的税收,维持着特区的正常运转。

而这个税负比例,在大明帝国中,大概是10%左右,在许家庄中,综合税负比例,大概是14%,这个15%的比例,略微有些高,给人一种生存压力较大的感觉,即居特区不易。

但在实际情况中,大明的百姓,除了要缴纳正常的税赋,还要经常面临各种的敲诈勒索,面临大户提出的摊牌,以及各种的义务徭役,实际过的相当的辛苦,总是面临着各种的黑暗剥削。

若是加入了特区,虽然税负比例,看起来是增加了些,但没有人欺压你,不会受到任何黑恶势力的侵害,即便遭遇到了一些不法的行为,也能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利益,并且大概率能得到想要的公平与正义。

即同样的年收入100银元,在大明帝国的环境中,至少会拿出三十到五十银元,去应对各种的情况,而搬入到特区中,最多花费15块银元,就能获得堂堂正正、昂首挺胸,活的有尊严有地位,比较过后,还是进入特区生活更好。

而收到大量的税收之后。

考虑到皇室对特区的大力支持,以后每个特区,只要有一定的财政结余,就得拿出五百万银元,作为给皇室的‘感谢费’,若是觉得五百万太少,也能选择分成模式,即每个特区年收入的1%,作为给皇室的收入,即假设某个特区,拥有三十万人口,一年能创造一亿的gdp,那么皇室能分到一百万银元,若是创造出十亿的gdp,那就能分到一千万银元,反正是特区的收入越高,分成也就越高。

要么求稳,要么分享发展中的红利,两种收益分配的方式,皇室可以任选一种。

再假设在大明帝国的境内,合计建造一百个的特区,容纳足足三千万的人口,平均每个特区带来五百万银元的收益,那就是每年五亿之多,这样的巨款,只要不出大的灾害,大概率年年都能赚到,是稳定的收入来源,比面前皇室搞任何行业,赚的都要多得多,是能长期搞的事业,前途可谓无量。

听顾天赐介绍完毕。

朱由检陷入了沉默与思考当中。

对于他口中的所谓的特区的规划,毫无疑问,是非常不错的项目,对富人阶层,肯定会有着极强的吸引力。

而这些年大明虽然经济发展迅速,每年都有无数的财富神话涌现,别说是广大的普通百姓,有些财富故事,就是朱由检听说了,都会感到羡慕嫉妒和眼红,更不用说普通人了,于是仇富的现象就出现了,针对富人群体,采取的仇恨行动也有不少,每年发生了的富人家庭,被歹徒杀死、绑架的桉件,是越来越多,越来越残忍血腥,甚至引起无数的模彷,搞的不少富人感到极其的不安全,不得不采取各种办法,加强自身的安保,生怕一不小心,就被仇富者杀光了全家,赚的钱越多,安全感则越差,除非是那些极其有钱的,能有办法移民到许家庄里的,才能感到真正的安心,毕竟仇富者再怎么仇恨富人,许家庄也不是他们能招惹的起的,而许家庄的神探群体,官方的赏金猎人群体,不仅能力强悍,还神通广大,光改编成电影的故事就有好几部,除非是活腻了,没有任何犯罪分子,胆敢招惹许家庄里的富人。

现在特区要出来了。

就如同一个低配版的许家庄,虽然不可能与许家庄相提媲美,但总比大明好太多太多了,且特区建好后,基础设施方面,完全看齐许家庄,生活品质没有区别,这对那些中产阶级,以及中等的富人群体,无疑有着致命的吸引力,毕竟越有钱的越怕死,对安全的需求越高,甚至排在赚钱的前面,这方面的发展潜力非常大!

又以如今大明本土的人口,大概是2.5亿的样子,人均寿命不超过25岁,年轻化程度非常高,人口增长率也非常高,平均每对夫妻,都是生五个六个甚至七八个的,文化上讲究多子多福,生女儿也高兴,毕竟能有大笔的彩礼进账,生儿子则能去打工赚钱,怎么都不会亏,故而尚处于人口的红利期,百姓们也特别喜欢生育,官方还大力的鼓励,尤其是许家庄,生孩子免除医疗费不说,还会给予生育补贴,孩子生的越多,补贴收入越高,甚至出现了补贴致富的例子,更让广大的年轻夫妇,是十分积极踊跃,没一个担心养不起的。

这就让大明的人口增长率,是每年5%左右,即一年新增上千万的人口,按照这个趋势下去,五年之后,大明人口就会超过三亿,十年后,可能会接近四亿,三十年后,完全有可能达到十亿。

而在经济方面,按照现在的每年百分之十几的增长速度,十年二十年后,大明百姓,积累的财富,也将是十分庞大的,人均收入达到一百银元、三百银元、五百银元,都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最为发达的许家庄内,人均年收入,在二十年后,更是有可能达到三千银元(按购买力,不会少于三十万斤优质大米),会进入真正的高度发达的社会。

当然大明境内,至少会进入小康社会,或者贫富差距较大的发达社会,穷人可能还是占据多数,但富人的比例,至少还是会有个10%至20%,而这些富人,都是进入特区生活的潜在群体,就按10%的比例算,全部进入特区的话,也不会少于三千万,规划的一百个特区,都可以完成吸纳三十万人口的任务,构成一座座的‘小城市’,而居民的主体,就是中产阶级与中小富人群体。

至于那些身家超过百万、千万银元的巨富群体,一般都是可以想办法进入许家庄的,这种高端客户,人数也不会太多,许家庄肯定是欢迎和接纳的,给自己注入更多的发展动力。

如此,未来的大明帝国,或者说,这个大明世界,会逐渐的形成一个四层的人口结构。

位于底层的,显然是国外的人口,海外殖民地的土着们,这些个的群体,人数比例大概占50%的样子,平均收入较低,只能处于金字塔的底层。

位于中下层的,是大明帝国本土的百姓,人均收入不会低,但贫富差距较大,穷的可能还是非常穷,什么资产都没有,只能过着较低的生活品质,但普遍渴望改变命运,也会拥有较多的机会,故而改变命运不会太难。

处于中上层的,无疑就是生活在那一百个特区的百姓,虽然税负负担略大,但有着极为安全与公平的成长环境,只要努力一些,加上父母打好的基础,就能混个中产阶级,除非是太过废柴,只能被赶出特区,沦落到中下层。

至于最上层的塔尖位置,不用过多介绍,就知道是许家庄所处的位置。

总而言之!

这样的金字塔结构,无疑是稳定且有上有下的,只要不是特别的固化,只要让多数人看到希望,拥有目标和追求,就能长久的保持下去,三百年、五百年,上千年乃至一万年,都有可能。

点头。

仔细的思索一番之后。

朱由检点头了。

他对顾天赐道:“你说的特区,朕要不要投钱建设?能不能分到更多的利益分红?如果只是1%的话,朕觉得有点少了,至少也得5%,不多收点税的话,朝廷就无力管理好这个天下,更没有钱财去做更多的有益于百姓的事情。”

“1%分红是固定的,不可能再增加了,但陛下可以花钱买断地皮,建造商铺、酒楼、旅店、居民房,然后把这些房子出租出去,每年都能收入不少的租金,或者皇室派人经营那些商铺、酒楼、旅店,那么不管盈利多少,陛下就能净赚多少,即只要陛下投入的越多,回报就越丰厚,而税收主要是用于维持治安、教育和医疗的,如果给皇室太多的分红,就没办法正常的维持下去,最终的结果,就是整个系统的崩溃,并非长远之计,取卵不能杀鸡,打鱼不能竭泽,希望陛下三思。”顾天赐解释道。

“好吧,你说的也有道理,反正朕手头有两个多亿的活动资金,那就加大对特区的投资吧,争取以最快的速度,把特区建设起来!”

朱由检点头,他是聪明人,最简单的道理他当然懂,于是他又跟顾天赐商量了片刻,当即敲定了‘京城特区’的建设规划,要争取在最快的时间内,就破土动工,尽快开盘面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