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第386章 秦良玉的新目标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第386章 秦良玉的新目标

作者:远明不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崇祯十四年,三月十八日。

石柱宣抚司,新建成不久的土司府邸内。

秦良玉正在指导着儿子马祥麟,处理着土司内的各项事务,并传授自己的一些心得和经验。

毕竟今年的秦良玉,已经是六十五岁的高龄了,虽然看起来还十分健朗年轻,头发只有些许斑白,至少还能活个十年以上,还能继续帮忙处理各项事务,带领石柱走向更好的发展。

但她的年龄终究是大了,精力和状态都有明显的下滑。

其次儿子马祥麟也是四十多岁的人了,不能一直当一个武夫,还是得学会如何经营家族的产业,如何带领石柱走向更好的未来,不然一旦有什么行差踏错,那就是毁了这来之不易的成就,故而无论如何,秦良玉都得把自己这个儿子培养起来,让其具有完全独当一面的能力,然后她就可以考虑退休,过几年安乐的日子。

功成名就。

因为现在的她,可以用功成名就来形容,再继续贪恋权位不放,反而会损了自己的英明,于后世口碑不利,她必须做到十全十美,不能让人抓住可以做文章的点。

没错。

秦良玉现在有了点偶像包袱,经常在考虑自己的形象问题,总是担心会晚节不保,就像那些雄才大略十分贤明的君王,晚年总有昏聩的一面,或者干脆就成了昏君,酿成大祸,熟读史书的秦良玉绝不想步入那些后尘,虽然她只是个小小的土司夫人,算不上什么大人物,但该预防的还是要预防。

最好的办法,是尽快退休,然后含饴弄孙,专门带带孙辈,不再掺和任何政事,做回一个老太太的本分,唯有如此,她才能保住自己的金身,不会留下半点不好的评价。

话说,一代女英雄女豪杰的秦良玉,怎么变的这么软弱,变的这么在意名声,乃至保守到了只想早点退休,这正常么?

没办法。

其实秦良玉也不想去考虑这么多,退休的事也没想过,但在大明的舆论场,在大明的两亿多,总计超过三亿的华夏子民心中,她的名望实在是太高太高了。

尤其是许家庄的大明影视公司,拍摄的《秦良玉传奇》系列影视剧,将她的人生故事播出之后,收视率超过90%,可谓爆炸的不得了,无数的女性以她为偶像,掀起了学习秦良玉的狂潮,便是广大的男性,也是大加赞赏,极为欣赏,皇帝朱由检,也被她的故事深深感动,多次下旨嘉奖,赏赐爵位和礼物,以示尊重。

秦良玉则感到有些为难和尴尬,因为《秦良玉传奇》里的故事,三分是真实,七分是夸张或杜撰,她真的没有那么传奇,可电视剧里的艺术加工实在太厉害了,秦良玉自己看了电视剧后,都佩服自己原来这么聪明厉害,连颜值都提高了好几分,完美到她自己都羡慕。

当然,论功绩,她还是称得上‘问心无愧’,比如‘海西铁路’四川段的修建,耗费资金超过两亿银元,但许家庄的专业财务团队,做出审计后发现,基建款的贪污浪费比例,只有0.8%,不超过1%,而别的铁路,不仅出现严重的超支问题,贪腐浪费比例,往往都在5%以上,个别的超过20%,秦良玉负责监造的海西铁路四川段,可以称之为‘最清廉的铁路’,修建质量也是最好,造成浪费最低,工人保障最好,死伤人数最低,做到了一种极致的程度。

换源app】

于是铁路竣工后,四川百姓们纷纷捐款,筹集了三百万银元,专门建了一座‘秦良玉庙’,封她为‘铁路娘娘’,要让她当四川铁路之神,保佑四川百姓的出行平安,寄托了最美好的愿望。

秦良玉大吃一惊,极力劝阻,希望百姓们别花这个冤枉钱,她是人,并不是什么‘铁路娘娘’,不必给她建立生祠,但面对千万四川百姓的民意,她又如何阻止的了,只能看着自己,成为一名还活着的,却提前得到无数香火和祭拜的神明,估计再过几千年,她都依然会被人怀念和叩拜。

又加上许家庄拍摄的跟她相关的影视剧,火的一塌湖涂。

偶像包袱大到难以想象,便是她,都感到压力巨大,十分不安,生怕辜负了百姓们的喜欢和爱戴。

所以她觉得要开始放下俗务,少做事少说话,多顾家少去招惹是非,如此才能金身完好,直至盖棺定论。

然而许多事情,不是她想怎么安排,就能称心如意,更何况还存在各种各样难以预料的变数。

就比如管理家族与封地事务,这些事情,马祥麟并不感冒,只觉得头都大了,还没有指导一会功夫,便开始抱怨起来:

“娘,算了,别教我了,这些芝麻蒜皮的事情我不想管,看的头都大了,我根本就不是这块料。”

“还是让我去练练兵,让我去骑马射箭打猎吧,这些事情才是孩儿最擅长的,而不是打理家业,这些事情可以让凤仪去负责,实在不行,让我儿子来学也行,反正我是真的不行,头越来越大。”

“娘,我也听说,南边的缅甸王国,是越来越过分了,尤其是那个新王篡位上台后,极为桀骜,四处发动战争,到处扩张,还敢在我们大明的边境挑事和试探,我看他们是找死,不知道天高地厚,让我带领两万精锐白杆兵过去,灭了这个缅甸王国,顺便为我们石柱,争取一些利益,建立几个的庄园,娘,这可是热带地区的土地啊,种粮食每年三熟,还能种各种的水果,种橡胶,价值比石柱的土地高多了,只要能圈占个几十万亩,我们家族的几百年富贵,就能得到保证了,而且还能招募不少的百姓前去垦殖,解决了不少的就业问题,这是一举多得啊。”

“而且这个项目,许家庄,朝廷,云南沐府,好多势力都想去做,我们离的较近,出兵迅速,不如还是赶紧加入吧,儿郎们的大刀火铳,早就饥渴难耐了。”

马祥麟一脸兴奋的说道。

然而。

听了儿子的这番话。

秦良玉则是颇为异常的沉默了下来,眉头紧蹙,不时的作摇头状。

“娘,这是怎么了,可有什么不妥?”马祥麟不解的问。

“这征伐缅甸,要不还是别去了吧。”

秦良玉道:“若是发起一场反击惩罚之战,未尝不可,让缅甸国王,知道厉害即可,但这是灭国之战,是侵占土地,掠夺人口之战,这终究是不义之举……若是派白杆兵出征,去杀人掠土,我的一世英明,说不定就要毁在此事之上啊。”

“娘,您为何如同那些腐儒一般,变的如此迂腐了,如今这时代,本就是变革与大争之世,没有什么义与不义,何况缅甸新王,是篡位之人,还狂妄自大,派兵杀害我大明百姓,已经犯下多条大罪,灭其朝食,乃是正当防卫之举,而且,我们带去的是文明与先进,不是野蛮与杀戮,何错之有,未来只会收获庆幸与感激……娘,你实在是多虑了。”马祥麟道。

“儿子,不是娘迂腐,此事若是放在以前,我不会有任何意见,甚至会主动请缨,出兵求战,但现在,我的名声太好了,在许多百姓心中的形象太高了,若是做出了一些不太善良的事,只怕会引起非议啊,这攻伐缅甸,我们家还是不参与了,好么?实在不行,等娘百年之后,你想如何就如何,没人拦着,现在,还是要顾及一下名声,娘我不想留下什么污点啊。”

秦良玉无奈的说道。

听到这番叹气的话。

马祥麟顿时为难了起来。

因为他是个孝子,他心里在乎的人不多,但这位亲娘,绝对是最在乎的人,没有之一,他不想做出任何严重违逆娘亲的事情。

只是白杆兵上下,早就在他的一次次喝酒吹牛中,知道了还有大仗要打,且是灭国大仗,能掠夺的奴隶、土地、矿产,都不知道有多少,反正只要参加,绝对能人人暴富,满载而归,实现发财的梦想。

包括马祥麟自己,也是极其重视这个机会,绝对不想错过,且时刻在磨刀霍霍,进行准备,若是取消放弃了这次的行动,损失将难以想象,他自己也难以接受。

但娘亲的想法和顾虑,又不得不考虑进去,不能因为自己的**,而坏了娘亲的名声,这绝对是最大的不孝。

那么,要怎么办才好?

有没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马祥麟脑袋想了好一会,自然是想不出好的策略,放弃的话,自己为了娘亲可以放弃,但白杆军数万的将士,不可能愿意放弃,肯定会呱噪起来,感到不满,虽然不至于引起哗变,但肯定会士气大跌,忠诚度下降,毕竟,数万的白杆兵将士,都是想过好日子才加入进来的,若是不能实现这些目标,那么果断离开会是很多将士的选择。

难办。

真心非常难办,让人感到极其的纠结和头痛。

马祥麟只得找妻子张凤仪,找表兄秦翼明、秦拱明他们好好商量了一番,也没有探讨出一个极好的方案。

最后,只能给许家庄发了封询问电报,想从许家庄这里,得到一些好的建议。

……

很快。

许家庄那边的智囊团,在了解到石柱这边的情况后,顶级的谋略专家们,好好的商量探讨了一番,分析了各方面的因素和顾虑后,拿出了一份建设性的方案,给马祥麟他们进行参考。

这个方案,可以称之为《文明新丝路计划》。

主要的内容,就是这么几条。

其一,就是攻伐缅甸王国的计划,不变,今年上半年开始准备,下半年就采取行动,准备组建一支十五万人的精锐大军,再兵分三路,争取一年之内,灭了缅甸王国,将该国土地,纳入到大明帝国的统治中,善于山地战与丛林战的白杆军,将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二,大力开发缅甸地区,要建立上万个的庄园,开垦无数的土地,充分利用矿产资源,对于当地的土着人口,实施软硬两手,对于听话的,给其发展的机会,对于不听话的,要么消灭,要么沦为奴隶,过程自然是丛林法则那套,毫无正义可言,甚至就是邪恶,想洗都很难洗白,就是不能过多介绍的黑历史,但得到开发的缅甸,肯定会发生巨大的改变,会成为鱼米之乡,丰饶之地,未来的前景是难以想象。

其三,那就是修建一条,从四川到云南,再进入缅甸,直到印度洋海边的铁路,其长度超过3500公里,经过无数高山峡谷,复杂地形,哪怕是利用非常高超的基建技术,修建这么一条重载铁路,也得耗费五年以上的时间,和五亿银元以上的投资,成本非常之高。

但这条铁路一旦建成,带来的好处必定是难以想象的。

意味着大明西南地区,将会得到很好的开发,如同连上了一条大动脉,必定会改变落后的面貌,让无数百姓实现脱贫致富,不知道带来多少的好处。

即只要这条铁路能够修通,大明的西南地区,就能得到极大的发展,迅速改变落后面貌,成为一个新的经济中心,乃至带动西部边陲地区的崛起,从而增强对大明的认同和依附力,永久性的,让这片广阔的土地,成为大明的一部分,不太可能反反复复的出现各种叛乱,带来极高的治理成本,单单这一条,就等于带来了无穷多的好处,极大的利于巩固大明的统治秩序。

当然,许家庄也能获利巨大,毕竟西南地区,不少处于热带气候,极其适合发展农业,更有大量的旅游景点,潜力巨大,前途可谓无量。

最重要的,是这个铁路项目,可以交给‘铁路娘娘’秦良玉来监督建造,让她负责人事和账务,虽然这些工作非常庞大和辛苦,但只要这条铁路修出来了,那就是造福无数后人的事情,是名望的更上一层楼,带来的功绩和光辉,足够覆盖一切的污点,让任何人,都很难挑出刺来,只有心悦诚服,且由于这条铁路的修建难度更高,挑战更大,一旦成功,带来的声望也是更上一层楼,更加受到百姓们的尊敬和爱戴。

这……也是一个全新的目标,值得去挑战和追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