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第373章 强大的利益集团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第373章 强大的利益集团

作者:远明不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关宁军商业集团。

或者说,盘踞关外的关宁集团。

现如今,这个集军队、矿业、商业、庄园经营、畜牧业草场经营、纺织业和工业等产业为一体的利益集团,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后,并在吴襄、曹文诏、祖承训等高层的带领下,虚心学习许家庄的发展经验,大力引进许家庄的先进技术,又加之关宁地区具有丰厚的矿产资源,可招募到的人口也是不少。

换源ap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还有辽东的资源可以利用。

所以关宁集团每年的财富增长率,都是超过三成以上,甚至达到五成,始终没有减慢过发展的步伐,可谓充满了朝气与活力。

哪怕关宁集团的内部,存在不少的人压迫人的现象,资本剥削非常严重,以及任人唯亲,人才得不到重用的负面现象,普遍存在。

能挑出的问题,至少是几十上百个。

但就是这样的体系,却充满了发展的活力,每时每刻都在增长,甚至,明显超过了福建郑氏集团,超过了浙江海商集团,在今年的崇祯十三年,经济生产总值,预计突破十亿银元,达到十二亿银元之多。

关宁集团的利润则在一亿银元以上,超过了朝廷的财税收入。

不仅完全有能力养得起三十万精锐大军,还能提供更好的待遇,购买更好的武器装备,具有击败朝廷新军的强大实力,且关宁军内部相当抱团,一致对外,能够劲往一处使,若是对朝廷发动进攻,朝廷还真不一定顶得住。

即在军事实力方面,朝廷大概率不是关宁军的对手,一旦爆发冲突,朝廷捞不着好,反而可能吃亏。

所以面对关宁军的提醒和警告,皇帝朱由检怕了,有点怂了,不得不下令,释放出那些关宁集团想要保下的官员,赦免了他们的罪行,个别的还允许他们继续做官,就是为了避免激化跟关宁军的矛盾。

没办法!

虽然朱由检私下里非常愤怒,拳头都死死握紧,把这视为一场奇耻大辱,暗暗发誓,早晚要解决掉威胁巨大的关宁集团,要想办法让他们减少或停止跟许家庄的商业合作,采用各种手段削弱关宁集团,等到弱到一定程度,朝廷有了足够把握,再雷霆手段灭之,洗刷过去的耻辱。

不过……

就算想办法灭了关宁集团,朱由检发现,大明皇权的威胁,只是少掉了一个而已,灭了关宁集团,还有福建郑氏集团,还有浙江海商集团,还有藩王利益集团,以及各种各样的商业势力、军阀势力,如今全是不容小觑的存在,不能轻易翻脸和对抗,毕竟这些家族或势力,都是有底蕴有积累,而大明这些年早就被掏空了,历年积欠都没有还清,根本没有本钱与之大打消耗战。

但朱由检与卢象升等人研究后又发现,现在朝廷要进行的改革与变法,要增加税收,要编练更多新军,要把改革政令高效顺畅的推行下午,都绕不过这些利益集团,必然会发生碰撞和冲突,乃至是不可调和不可妥协的矛盾。

方以智便在一场会议上分析说道:“我能拿到不少许家庄那边的调查数据,都在显示,虽然大明这些年的发展速度很快,带来了许多的财富,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也让超过百万人,成为了身家过五万银元的富人阶层,以及超过三千万身家达到一千银元的中产阶级,但还是有足足两亿的大明百姓,依然在温饱线上挣扎,从事着收入较低的工作,手停口停,承担风险能力很低,如果想要从这些底层百姓的头上,获得更多的税赋,这是不太可能的事,那么每个百姓征收1银元,大明的极限财政收入,也不过是2亿银元而已,再加大力度征收,那就是把这些百姓逼上死路,只会引起激烈的反抗。”

“如果我们朝廷想要多收税的话,针对的目标,只能是那些富裕的身家五万以上的富人,或者中产阶级,不能是占据多数的苦哈哈,按照二八法则,超过八成的财富,是集中在二成的人手中,剩下的八成人,才掌握者区区两成财富,甚至会不断减少,乃至面临负债,这样的现象,称之为两极分化,会出现在任何王朝的中后期。”

“我们大明也是如此,现在朝廷想要增加收入,非得在商业领域,去征那些有钱人的税不可,越有钱的越是要多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富国,只是在大明,那些有钱的商人,要么自己掌握着军事武装,要么和地方官员勾结,要么背后有靠山……想要收他们的税,就跟要他们的命一样,一分都不愿多拿出来,给谁都不会给朝廷,毕竟皇帝离他们太远了,给不了他们太大的安全,除非是京城周边,靠着锦衣卫收保护费,一年都能收到三百多万银元,内帑能分到一半,但出了京城,锦衣卫敢乱收钱的话,被打死都有可能,文官们还会大声叫好,认为这是在为国除害。”

“所以问题的核心,在于有钱人不想交税,在于朝廷的力量,尤其是皇室的力量与人手过少,无法树立权威,无法形成震慑,除非能够杀的人头滚滚,用死作为威胁,迫使富人交税,要么就学习许家庄,置办众多的皇室产业,与富人进行竞争,抢夺他们的市场,与富人争利,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不然,只能是等到大明社稷倒塌,再重新建立,才能白纸上好作画,不然其他的办法,都是无意义之举,起不到好的效果。”

方以智道出了问题的核心本质。

征税的核心,说到底其实就是暴力,如果不乖乖把钱交上,面临的就是惩罚或死亡,代价极其巨大,那么就只有乖乖交税一途。

要么就是朝廷或皇室自身善于经营,拥有大量土地和产业,且经营得当,管理水平高超,并引进了先进技术,生产出的产品,有价格或质量上优势,能够争夺市场,赢得大量的利益,使得利益归于国有。

剩下的其他变法路径,其实都是激烈的需要暴力才能推行下去的改革,必然会得罪这样那样的利益集团,想落得好结果,难于登天,失败的例子却是比比皆是,提出改革者多半没有好下场,比如王安石,在史书上被黑了上千年,长期以丑角的形象存在,变成正面角色,也是没多长时间的事情。

不过在讨论的过程中,也有一位臣子,提出了另一个思路:那就是学习许家庄的国王庄园模式。

原因很简单!

既然富人的税收不上来,那就干脆不收了,改为让富人乖乖的主动交税上来,朝廷这边,主要控制官员的升迁与选拔,那位官员能弄到税交给朝廷,就能得到重视和升迁,弄不到税的,别说得到重用,连官都当不了多长时间,于是每个地方官,就等同于一个个的帮朝廷赚钱的代表,只允许赚,不允许亏,若是会搞钱的,连续在某个地方干几十年都没问题,形成地方的小王国,除非折腾出天怨人怒的事情,否则不会有什么人去管。

然后就是控制重要的核心城市,建立皇帝庄园,引进先进技术,大力进行经营,利用先进的工业,如同磁石般吸收周边的一切资源,再利用先进的工业化,赚取中间的利润差,也能活的极其滋润。

而大明的核心重要城市,大概只有五十座左右,只要控制好了这些地方,再大力的进行发展,想不发财都很难。

最后,就是搞海外扩张!

要知道许家庄发起的环球远征行动结束后,这个世界的全貌,终于清晰是呈现在所有人的面前,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拓宽,更让每位大明百姓知道,除了西方欧洲的科技,发展的稍微不错一点之外,大明是这个世界最强大最富裕之处,而那世界地图之上,地广人稀,资源极其丰富,可以选择去温暖的四季如春的南洋,可以去面积巨大的澳洲,也可以冒险去非洲美洲等地,这些地方,连农耕文明都没有发展起来,有着无数的良田,随便占个几百上千亩不是问题,若是大明皇室,也去海外之地,占据几处重要矿脉,在土地平坦肥沃的地方,多建一些皇室农庄,重点开发膏腴之地,等到产出的时候,就能带来大量的粮食、肉类、矿产等等,而这些就是宝贵的资源和财富。

总而言之!

以强力手段向富人征税!

皇家办厂。

增加去海外拓殖的力度。

摆在皇帝朱由检面前的,似乎只剩下这么少数几个选项了,没有多余的选择,要么就是破罐破摔,佛系起来,走国王庄园模式,只顾自己的享受就行,而如今的大明各领域发展都蒸蒸日上,百姓活不下去要造反的概率极低,只要官府施加的压力不算太大,国祚至少还能再延续五十年。

若是皇室能大方些,宣布免除一切的农业税与人头赋,那么对广大的普通百姓而言,那简直是圣王在世,必须感恩戴德,国祚至少能延长一百年,乃至更长,百姓终究是感恩的,对于这样的好朝庭,谁敢开口提造反,就会得到被瞬间举报的命运,这是保证大明国祚的长久之道,唯一的缺陷,就是实权失去了很多,赚的可能要少,但富贵是肯定不会减弱的,会更加受到爱戴。

听了以上这些分析后。

朱由检沉默了片刻,很想抓抓自己的头发,感到非常的纠结,脑中一片混乱,当然还有极度的不爽与不服气。

难道所谓的变法,真的会大概率失败,真的就拿那些利益集团,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不能消灭他们,干掉他们,还得大度的继续与他们虚以委蛇,有所巴结,至少也不能过于得罪,不然突然要给皇室上眼药,来个深刻的教训,那么,会大大打击皇室的威信。

至于所谓的“国王庄园模式”,在大明境内进行推广,这个事情,朱由检连考虑都不想考虑,直接的就否决了,因为选择国王庄园模式,就意味着彻底抛弃了广大的普通百姓,相当于一种剥离,如同鱼儿离开了水,那么鱼活的更好,但少了水的存在,再厉害的鱼,也没法长时间生存,早晚会干涸死去,总之鱼和水的联系不能断,否则不管对鱼还是对水,都是一种巨大损害与损失。

那么分析到最后,朱由检发现,他呕心沥血忙活的这四年,似乎有点在做无用功的感觉,虽然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带来了一定的成绩,但谁知道这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还是他不努力,按照每年百分之一二十的增长速度,也能带来增长,他的努力可能是种无用功。

所以……失败了。

这几年的改革努力,或许可以用失败来形容。

当然如果不放弃要继续往深水区走也行,不用理会任何势力的威胁,谁都不用害怕,直接把贪官杀个人头滚滚,将恐惧散播下去,继续实施高压的统治,不服的全部弄死,三十万关宁军来了也不行,大不了就拼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

但现在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不是之前那个毛头小年轻了。

当了十三年皇帝的他,今年满了三十岁了,已经非常成熟稳重了。

而且这些年他的小日子过的不算差,连续过了好几个肥年,平时也是习惯了高消费的奢侈生活,已经回不了青菜萝卜的朴素生活,人也胖到了一百六七十斤,终于有了皇帝的威严,至少从体型上看,就让人觉的是个贵人。

现在让朱由检做极其冒险的时期,去得罪各大不好惹的利益集团,说实话,朱由检心里没底,不敢孤注一掷,激进行事,许多思想已经偏向于保守。

那么,分析到最后,只有唯一的一条路,摆在了他的面前,成了可以选择的道路。

办厂。

再多办一些皇室工厂,增加利润的来源。

就比如皇室拥有的那五座皇家工厂,如今每年能带来一千万银元的利润,占皇室收入的五分之一,若是工厂增加到十座、二十座、五十座,岂不是利润高到不得了的地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