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第357章 遍地都是带路党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第357章 遍地都是带路党

作者:远明不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被洪承畴拒绝之后。

老实说。

朱聿键有点后悔了,觉得自己确实是有点冲动了,完全忽略了风险,虽然有着接近四十岁的年龄,但为人还是不够稳重成熟,以为怀着一腔热血,就能取得成功,有些过于意气行事。

可区区一千多人的没有战斗经验的青壮。

去开拓比大明还大的西域之地,面临几十上百的各类势力,妄图以千余青壮,去抗衡至少几百万的西域百姓,实力差距可能是几百倍上千倍。

一旦爆发了以命拼命的冲突,朱聿键并没有杀出一条血路,从而站稳脚跟的把握。

更不可能以区区千余人,去管理那么庞大的西域之地,估计连几万亩的土地,都很难进行打理,更不用说去开发矿产资源,估计矿工都招募不到几个。

只有跟秦军建立紧密的合作,抱到洪承畴这条大腿,才有较大的成功把握,谁知洪承畴是一点机会跟情面都不给,要知道诸藩王给了他极大的帮助,结果洪承畴却这样来回报他,白眼狼,这家伙绝对是个白眼狼。

靠自己。

到最后只能依靠自己。

只能靠身边的亲信和人马。

现在唯一还值得高兴一二的,那就是因为朱聿键对这些人还算不错,不摆架子,经常跟他们同甘共苦,大饼也是画的又大又圆,笼络住了这一千多人的人心,暂时还没有提出想散伙的,内部的凝聚力不错——其实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也都是不甘贫穷,渴望改变命运之辈,不然也不会豁了出去,跑到西北的戈壁沙漠之地吃沙子。

即朱聿键带的这个团队,目前承受力还算不错,士气也算高昂,没有感到害怕和退缩——或者说,这就是无知者无畏,脑中的**,暂时战胜了眼前的困难。

至于回头,这显然是不可能了,朱聿键即便产生了后悔的情绪,也不能放弃和反悔,只能沿着数千里的河西走廊,继续往西北之地而去。

一路上。

气候是越来越干旱。

人烟越来越稀少。

物资是越发难以获得。

甚至就连淡水,也不是非常充足,偶尔会出现口渴但很难找到水的情况。

危险与困难,则开始增多了起来。

比如戈壁滩上的野狼群。

比如神出鬼没手段残忍,令人闻风丧胆的马匪势力。

还有女干商、黑店、土匪等,塞外之地,好人都没有几个,坏人要明显多于好人,或者说,好人没法在这种环境生存下来。

朱聿键的开拓队,武力值还算可以,勉强能应付得了那些野狼群、马匪、女干商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但越往西边走,众人心里越发的没有底,信心在迅速的丧失,已经开始有人,打起了退堂鼓,考虑还是回去为好,或者等明年后年,西域铁路修通了,再进入西域不迟,现在还是有些过于冒失,不够稳妥。

对这些人心浮动的声音,朱聿键当然是洞若观火,但不敢采取什么批评惩罚的措施,只能继续的画大饼,安抚他们的心情,强调第一个吃螃蟹的,才能吃到最多最饱,后来者只能分到残羹冷炙,虽然西域铁路还没修通,但早点进入西域,早点了解情况,未来能带来非常大的帮助,占据发财先机,绝对能带来无数的好处。

现在若是退了,以后只能赚钱辛苦钱了,发财是不太可能。

朱聿键的这番话,起到了不错的说服效果,再看看如今的大明境内,气氛极其浮躁,人人拜金比富,如果就这么空手而归了,肯定会遭到无尽嘲讽和挖苦,这简直比死了还要难受。

拼。

只能继续拼。

除非是困难大到实在克服不了,再

退缩回去不迟。

而他们带了够吃一年的食物,装备了大量先进武器,只要不是遭遇万人以上规模的围攻,他们就有信心进行应对,成功打开局面,实现扎根,不至于狼狈逃回,这方面他们还是非常有信心的,因为许家庄的《东方时报》几乎天天在释放出这类的信息:

如今的大明是最强的,最为文明的。

许家庄的武器是最先进最可靠的。

外部的势力,全是野蛮也落后的,至少差大明几百上千年。

只要保持一个强者的心态,抛弃懦弱和胆怯,敢于拼搏和对抗,一个大明青壮,至少可以击败五个异族之人,一千个大明青壮团结起来,至少能轻松击败十倍的对手。

即只要不要怕,不要畏惧,始终对自己拥有信心,任何大明百姓,都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具有极强的韧性,不管多么恶劣的环境,都具有最强的生存能力,创造出几乎不可能的奇迹,无数的例子,早就证明了这点。

即他们都是优秀的、高等的,只要战胜了自身的懦弱和胆小,拥有一种强者心态,再加上许家庄生产的武器装备带来的优势,真的没必要感到害怕,真正应该害怕的,是那些外族势力,他们就该识时务的,选择臣服和投降,否则面临的只能是毁灭。

最后,他们只是进入西域较早的先遣队而已,并不是彻底的孤立无援,修路大军的努力他们一路走来已经看到了,说不定到明年就能把路修通,明年就会有一部分的秦军,进入西域之地,征服各方势力,到后年,铁路完全贯通,涌入西域的开拓者会更多,在对资源和利益的贪婪下,没什么土著势力能抵挡的了。

所以最困难的阶段,就是今年这个阶段。

明年会明显好一些。

后年说不定就是内卷内部竞争的阶段,会为了抢夺利益而爆发不少的内部矛盾。

一年。

朱聿键算了算,可能最多坚持个一年,就会得到支援,再也不用担心被赶出去的问题。

若他们再稍微走慢点,保守稳重一点,以和平谈判为主,能不得罪就不得罪当地势力,多交朋友少竖敌,先在西域边缘,站稳脚跟,再进行深入,获得影响力,而不是贸然深入,处于被对手包围的状态,这简直就是送死,极为不智,还是稳扎稳打比较好,不轻易得罪诸多势力。

总之!

只要稳妥一点,不主动惹事,但也不怕事,积极争取利益,但又不过于贪婪,多把合作共赢挂在嘴边,想办法拉拢各方势力的高层,再消灭一些弱小的但过于嚣张的势力,如此,在西域之地混出一点名堂,应当不会太难。

于是抱着这样的打算。

朱聿键的开拓队,继续朝着西北而去,速度降到了每日八十余里,不快也不慢。

在十月中旬,抵达了玉门关——这座本属于中原王朝的古城,如今被吐鲁番王国所控制,而这个王国,人口在三十万左右,兵力万余,在玉门关驻守兵民约五千,大部分是少数民族,但也有部分是汉人,尤其是当地的商人,以汉人居多,垄断了许多行业——原因是吐鲁番王国大部分的生产生活物资,都是从大明境内进口,贸易依赖度很高,故而汉人在吐鲁番王国中的地位,是相当之高,甚至成为了吐鲁番王国的官员,受到了重用。

而朱聿键的开拓队,抵达玉门关城后,面对这支小型军队般的开拓队,当即引起了一阵的小骚动,随即还是有几名将领和商人,走了出来,提出进行交涉,询问朱聿键有什么要求,过来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装备这么多的武器?

面对这些警惕的质问。

朱聿键表面十分镇定,态度颇为倨傲,甚至装腔作势的,显摆出了自己的身份:「我是大明藩王

唐王,乃天潢贵胄,是当今大明天子最为信任的皇叔,更是被朝廷委以重任,任命我为西域开拓王,要我前来镇守西域,开发西域,发展西域,要把西域之地,打造成一个富庶、文明、现代化的地方,把富裕与希望的种子播撒到这里,如果你们足够明智的话,现在就应跪在我的面前,表示追随和臣服,这会给你们带来巨大的机会和好处,现在我给你们这个机会,该如何做,三十息之内,尽快做出决定吧……」

装。

朱聿键打算利用自身的唐王身份,以及西域之地这边的人们,信息不够通畅的劣势,可劲的装,并拿出大明朝廷名义,狐假虎威,以势压人,看能不能产生让对方害怕或者臣服的效果。

如果能臣服最好。

不能臣服的话,能令对方忌惮害怕和重视,这也非常不错,反正不能示弱,必须拿出迷之自信的样子,看能不能唬到对方,即便唬不到,也得令对方投鼠忌器,不敢采取敌对行动,而是友好的接待。

仅二十息过去。

让朱聿键十分惊讶的一幕出现了。

玉门关守将与那几名汉商,确认他确实是唐王,带着收复西域,恢复大唐荣耀的使命而来后。

即便看到朱聿键带来的人马不多。

但扑扑扑的声音中。

守将与汉商们,都是纷纷跪在他的面前,纳头就拜道:

「我巴特穆愿意追随唐王殿下!」

「我张大石愿意追随唐王殿下!」

「我们等了好多年了,总算把殿下给盼过来了,西域有救了,我们终于有希望了!」

「是啊,西域太穷太苦了,毫无希望的命运,终于可以得到改变了!」

懵了。

听到这些话语。

朱聿键顿时完全懵了,要知道他只是扯虎皮做大旗,故意用夸张口吻,想唬一唬这些人罢了,根本就没想过他们会纳头就拜,当即臣服,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他的目的,只是想引起重视,然后得到友好的对待罢了。

谁知竟起到了这么好的效果,直接就令这么多有头有脸的人物臣服了,还把他当成了希望与救星。

怎么回事?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会感到这么的不真实,会不会有什么阴谋诡计,想麻痹自己,再进行攻击?

朱聿键头昏昏的,一时之间,都不知该怎么应对。

好在他的反应能力不错,见有些冷场,便咳嗽两声,托了托手道:「你们都起来吧,我奉命来到西域,确实是为了改变西域而来,也是想让西域,以特殊的地位,加入到大明之中,成为大明的重要部分,你们心向大明,主动效忠,这是好事,不过我不能立刻收你们,而是得看你们接下来的表现,只有表现的好,才能得到重用,若表面臣服,背后反叛作乱,呵呵,下场只会是死无葬身之地,是自寻死路、绝路!」

朱聿键其实很想立刻收下这些小弟,但他知道不能这么做,太过迫不及待,只会受到怀疑,他必须得继续端着,一副不稀罕,爱答不理的样子,才能得到他们的重视,起到驯服的效果,吃相难看的,会很快露出老底,进而招来大祸。

「谢唐王殿下!」

「张某愿献出全部家财和奴仆,只求成为一条鹰犬,为唐王效力。」

「某也献出家产,与美人侍女两位,请唐王笑纳。」

更加热烈的效忠声响起,一个个都积极的表现,恨不得掏心掏肺,付出一切。

不过朱聿键没有接受,一脸不在乎的样子,而是让他们介绍下西域的情况,询问了一些问题,同时也被引领着,进入了玉门关。

而经过一番了

解后。

朱聿键终于明白,为何刚刚这些守将和商人,纷纷纳头就拜,愿意投效他的原因。

穷。

说到底如今的西域,实在是太穷了,是一片穷苦到没有希望之地。

小冰期的严寒天灾,让西域的降雨减少,许多沙漠绿洲消失,粮食瓜果的产量,年年下降,导致粮食越来越不够吃。

至于西域的矿产资源,确实是有不少,但这些又不能当饭吃,也没法卖到大明,且运输成本实在太高,很不划算。

而这些年大明的发展,他们都看在眼里,许家庄的《东方时报》,他们也经常看到,故而极为羡慕如今的大明,早就产生了加入大明,改变命运的想法。

因为大明有多到吃不完的廉价粮食,价格只有他们的十分之一,想买多少买多少,再也没有因饥饿饿死过太多人。

羡慕大明的经济发达,机会无数,遍地黄金,进步一日千里,而他们始终在原地踏步。

现在西域进入了大明的视线,西域的资源,即将得到开发,能够搭上大明的发展便车,有机会跟着发展起来,对这个消息,他们只感到兴奋和期待,并没有产生拼死抵抗,捍卫自己利益的想法,毕竟给大明、给许家庄当狗,都能过的富足幸福,都能跟着腾飞,拼死抵抗干什么?直接投靠当狗,不是更香么?反正苦哈哈的日子,大部分西域百姓,是不想再过了,他们渴望得到改变,想要奔向更好的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