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第354章 铁路修通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第354章 铁路修通

作者:远明不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容易啊。

相当的不容易。

可以说是费了不少的曲折,许远才拿下了张嫣这个美人,终于走进她的心里,得到了她的身体,算是成功的拥有了她。

当然,许远也不是什么渣男,虽然他确实博爱了一些,但对于自己的女人,还是非常的重视和宠爱的,绝不会得到对方的身子之后,态度就开始冷澹,变的不再热情,乃至拍拍屁股走人,这种无耻的渣男行为,许远是不会做的,责任这两字,他还是非常重视的。

故而接下来一段时间,许远大部分时间,都待在红堡,陪伴张嫣,连盛世美颜女团那边都去的明显少了,惹的不少美少女露出哀怨神情,感到颇为不满,但再怎么不满,许远还是把主要的时间,放到了张嫣的身上,每天都跟她畅聊、一起看风景,或者去周边旅游等,将超过七成的精力,都放在了张嫣身上,让她有种万千宠爱,都集中在自己身上的感觉。

每天都能收到别出心裁的礼物,感受到男人制造的浪漫。

满意。

这样的特殊对待,虽然张嫣表面上看起来,一脸不在乎的样子,实际微微翘起的嘴角,还是暴露了她真实的想法,心里是甜滋滋的,终于享受到了有男人关心和疼爱的滋味,最后还有后悔,后悔自己想通的还是太晚了,如果当初能早点想通开窍,早就提前享受起来了,而不是浪费不少宝贵的青春,白白多吃了不少的苦,受了不少不该受的罪。

虽然现在还不是特别晚,许远对她也不差,但还是会经常产生后悔的感觉,觉得自己的脑袋肯定是有病,恨不得想拍自己两掌,毕竟女人最宝贵的就是青春,如果能早点想通,说不定如今的许家庄,都有她张嫣的一席之地,在许多大事上能说得上的话了,但因为过于清高,现在想获得话语权,已经太晚太晚了,没有任何可操作空间了,毕竟一个年近四十的,没有任何根基和班底的女人,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当个保质期不长的花瓶而已,过个几年,等她年老色衰,许远估计来都不会怎么来红堡,现在的重视和宠爱,只是短暂的昙花一现罢了。

啪~

想到这些,张嫣真后悔到给了自己好几个巴掌,且是特别用力的那种,进而产生了极强的焦虑,一是害怕容颜衰老,不再年轻的焦虑,二是可能被抛弃的焦虑,以及没有班底,在许家庄毫无话语权,只能当个没用的花瓶的焦虑,这让张嫣没有体会到太多的幸福感,开始疯狂的保养打扮起来,疯狂的提升自我,想尽办法,提高自己魅力,让自己更有吸引力些,希望许远多留在她这里一段时间,最好,是不要离开,她害怕男人一旦玩腻了,尽兴了,就不会回来了,这样的话,她心底刚刚升起的一点小希望,就被彻底的摧毁了,这恐怕比死还要让人难受。

而对于张嫣患得患失的心态,许远感到有些难以理解,毕竟她才三十三岁而已,这个年龄,在现代社会那边,是人们的平均结婚年龄,生孩子还得再往后两岁,得三十五岁,才会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到四十来岁,才是精彩人生的开始,张嫣居然焦虑成这个样子,患得患失,每次早起醒来,都是面带恐惧,喊着‘不要走,别离开我’,如惊弓之鸟般,没有丝毫的安全感。

对她的这个敏感心态,许远也没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只能抱着她多哄一哄,多送些珍贵的礼物,高端的化妆品,以及一些昂贵的能够恢复年轻活力的药物,给了不少给张嫣,表示只要放好心态,长期保养,完全可以把她三十岁的样子保持到六十岁,拥有不易老的容颜,享受一直年轻活力的人生。

至于效果,肯定是有的,明显缓解了张嫣的焦虑症状,但病根还在,还是有强烈的不安全感,且许远离开的时间越长,陪伴她的频率减少,她就会逐渐的从焦虑到暴躁,如更年期的妇女般,情绪很容易崩溃,虽然她知道这样不好,但就是控制不住,极其害怕失去如今的美好。

许远也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只能想办法联系到京城的周皇后,让她过来一趟,好好的陪了陪张嫣,给她找了个能说话的伴,缓解她的焦虑情绪,或亲自给她上一些心理学的课,让她放下患得患失的心态,逐渐的拥抱一个平常心。

总之,费了不少的精力和时间,才勉强安抚住了这个女人,也让许远感到身心疲惫,暗暗发誓,以后,不能再招惹任何女人了,别说是走心,走肾都不行,因为想负起责任太难了,女人又普遍脆弱敏感与感性,喜欢胡思乱想,怎么安慰都没效果,就像地雷一般,折腾了自己不少的精力,带来的享受则越来越少,偏偏还不能表现的不耐烦,不然又刺激到女人的敏感神经,闹出什么大事,那可就不好了。

事业。

许远只得将自己的注意力,重点放到事业之上。

开始投入不少的时间精力,放在做事之上,特别关注的,是‘海京’、‘海山’、‘海川’这三条重载铁路的修建情况。

原本的,许远的计划是,要在三年内,就把三条重载铁路,全部修建完成,给大明的发展,插上铁路的翅膀,注入更强劲的发展动力。

只是三条重载铁路的修建工作量,实在是太大了。

要开挖不少的山体与隧道。

建造大量的高架桥路,从而穿过崎区不平的地形。

还得派出爆破团队,炸开山体,开凿隧道,通过那些高大的山体。

横跨黄河的铁路大桥,都得修好几座。

虽然雇佣征用的青壮工人,足有五百万人之多,开出了较高的工资,在分成一段段的包干路段忙碌着,迄今已干了两年多,看到了三条重载铁路的雏形,大部分的平原路段,也修建完成,具备了通车的条件。

但……慢。

许远觉得这修路效率还是有点慢。

不太符合他只争朝夕、尽快干完的性格。

提速。

必须得再次提速才行。

一定要在三年内,实现三条重载铁路的运营通车,立刻发挥出它们的巨大作用。

而最近一段时间,许远倒腾了不少的‘大力士-5运输机’过来,满载运输量,可达到十吨,不管是粮食肉类工具,还是炸药原料,都能快速的运送到修路工地上。

也能把大批的爆破能手,送到最需要这方面人才的地方。

嗡嗡嗡~

超过五十架的运输机,日夜的进行忙碌。

石油则从中东那边进口了不少,经过冶炼工厂的粗冶炼后,得到了品质一般的汽油和柴油,但用作为航空燃油,品质还是完全够用的,如此算是解决了油料不足的问题。

于是在这些运输机的疯狂忙碌下。

物资供应可谓极其充足,解决了最为麻烦的后勤问题。

修路工人们的工作效率,就得到了保障,每天都能完成不少的工作量。

爆破小组的技术人员们,也得到了无限使用炸药的权限,只要能快速的把重载铁路修通,他们只管轰轰轰的乱炸一通,消除挡在面前的一切障碍。

终于,短短三个月后。

崇祯十二年,五月份。

建造历时长达三年的重载铁路,终于按时全部竣工,顺利实现了通车,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让嗡隆隆前进的重载火车,从蓝图,变为了眼前的现实,使得大明境内的,货物运输能力,至少增加了十倍,运输成本则大大降低,资源与财富将更快的流通和汇聚,大明的经济,将更加的充满活力。

四川这个交通闭塞之地,将得到飞跃式的发展。

山西陕西山东等地的矿产资源,也会大量的运送到许家庄,促进工业化的发展。

除此之外。

多个飞机场的修建,让许家庄的航空运输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且飞机速度更快,时效性更高,待日后飞机的数量增加到几千架上万架,又将是什么样的场景?

革命。

交通领域的革命,已经开始发生了,会带来多么巨大的变化,蕴含多少的商机,可谓可想而知,且人们很快就能看到。

而如今的大明世界,其实还有一个巨大的发展优势,那就是根本不用害怕出现生产过剩。

如果煤炭产量过剩了,不用担心,许家庄敞开了收购,没有购买上限,只是价格会有所波动。

如果钢铁产能过剩,消化不掉,许家庄也会不限量的购买,只是在过剩的时候,稍微压点价格。

还有水泥、粮食、肉蛋奶、衣服、箱包等产品,只要质量好,许家庄都是来者不拒,有多少收购多少,反正可以用印钞机印出的钞票进行结算,印钞可比生产这些产品轻松多了。

但问题来了,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难道不会带来隐患和问题么?

比如说纸币严重贬值,泛滥成灾,从而购买力越来越低,信用越来越差,最后毁了纸币的信用?

这样的问题,理论上确实是存在的。

市场上流通的纸币太多了,价值肯定会出现贬低,经济会明显过热,导致钱来的容易,人们不爱存钱,热衷消费,最后就是可怕的经济危机。

这样的隐患,许远也早就察觉到了。

但他认为这不算什么大的问题,有钱的人们,总能找到消费的去处,花掉手头过多的纸钞。

比如说【经典电视机】,如今的价格是五万银元一台,妥妥的超级奢侈品,又因为没有其他势力,能够量产出电视机,没有任何竞争,故而电视机是有保值能力的,许多富人不会只购买一台,夸张的买了好几台,家里每个房间里都有一台,从而在哪里都能看到电视,哪怕需要花掉几十万银元。

还有【经典游戏机】,目前售价是十万银元一台,游戏卡带五千银元一盒,而电子游戏的魅力,对古人们而言,不必多说,所以游戏机也轻松卖出上万台之多,让许远赚了不少,暴利空间巨大。

另外,现代社会的汽车、家电、智能手机等产品,以后都可引进到大明世界这边,以超级奢侈品的定位,卖出极高的价格,回笼大笔大笔的纸钞,从而起到稳定纸币市场的作用,不至于让有钱人钱多的没处花,然后到处铺张浪费,引起物价的明显波动。

正因为许远准备的‘仙界’奢侈品太多了,让过量的纸币,有了个收拢起来的方向,故而能避免经济过热、纸币泛滥导致的危机。

这就意味着,理论上,大明世界这边,是没有发展上限的。

在许多资源领域,具有了无限扩张的发展潜力。

比如木材,可以疯狂的砍伐,反正不管砍多少,许家庄都能消化的掉,不担心卖不出去。

比如粮食,也可疯狂的种植,因为许家庄对粮食需求太高,生产生物柴油这块,每年就要消耗上千万吨,还有发达的畜牧养殖业,每天吃掉的饲料粮都不知有多少,反正粮食只会嫌少,不会嫌多。

还有棉花、衣物、矿产资源、黄金、海鱼海鲜等。

许家庄就是永不满足的超级客户,如饕餮一般,有多少吃多少,根本不用担心购买力的问题,许家庄有的是资金,还能拿出各种各样的顶级奢侈品,吸引无数富人的关注和消费,从而构成一个近乎完美的经济循环。

产生了经济永动机般的效果,给不少想要搏一搏的人,带去一个稳定的预期:只要搞到大量资源,就能很快发财致富,瞬间暴发都不是梦想。

而大明境内,资源这个东西,并不是特别多,人们争抢的也特别厉害,没有足够的实力,很难保住手中的东西。

于是就开始有不少精明的大明商人,把目光放在了大明之外,盯上了外面更广阔世界的资源。

比如……即将得到开发,很快会有重载铁路修进去的西域之地,开始进入到人们的关注视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