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第337章 李自成想搞房地产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第337章 李自成想搞房地产

作者:远明不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崇祯十一年,四月。

陕西,西安城。

经过数年的发展与休养生息,如今的西安,已经告别了破败和混乱,得到非常不错的发展,人口数量也增加到五十万以上。

成为了一座相当繁华热闹的城市,每年都能看到不小的变化。

经济方面,由于处于交通要道位置的西安,平均年增长率更是超过三成,每年都会制造出大量的富翁,享受到城市高速发展中的红利。

到如今,有人做出统计,得出结论:西安城五十多万人口中,富裕阶层大概占比一成左右,家里资产超过一万银元的,大概有一万户左右,资产超过十万银元的,估计只有几百个。

富。

如今的西安城,确实能用富起来了形容,导致这座城市的风气,都颇为浮躁和拜金,乃至出现了笑贫不笑娼等想象,传统的道德观念出现了明显下滑。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谁让西安的地理位置如此重要和关键。

而落户在这座城市里的李自成、高一功、刘宗敏等人,跟他们共同创办的物流运输商队「天成物流」,距今也做了三年多的时间了。

年初李自成他们十几个老兄弟们,坐在一起开了个讨论会议,总结了上一年度的收获,发现他们取得成绩还是相当的不错。

净利润二十八万银元。

扣除还给银行的利息和贷款。

平均的分一分,每个老兄弟,刚好能分到1万银元出头,成功实现了李自成之前的要带老兄弟们发财,要做到年收入破万银元的目标。

而在西安这样的大城市中,即便存在物价高,消费高的问题,但年入上万银元,绝对能过的非常快活潇洒了,还不必把脑袋别在腰上,像过去当流寇那样冒险,过着虽然刺激但朝不保夕的日子。

现在干物流累是累了点,但心里踏实,一分辛苦一分收获,非常公平,没什么好抱怨的地方。

满意。

对这样的生存状态,李自成他们,还是感到比较的满意。

加之又一个个的成家立业,生儿育女,有了拖累和牵挂,故而一个个都心思安定了下来,不敢再冒出那些无法无天的想法,而是都想踏踏实实工作,完成一个又一个的物流单子,安安稳稳的干个十年、二十年,攒到足够的退休金养老金后,再选择退休,让子孙后辈们顶替他们的岗位,接过接力棒,他们这些老兄弟们,则好好的养老,享福,不必再那么忙碌奔波。

而物流这个行业,是刚需中的刚需行业,是再过几千年几万年,永远都会存在的行业,不可或缺,所以具有非常高的稳定性,不管盛世乱世,这碗饭都能好好的吃下去。

但……

分红过后。

李自成也很快发现了一些的问题,感到不妙,产生了不小的危机感。

那就是物流行业,已经出现了几个大的困境。

一是加入这行的人越来越多了,毕竟门槛太低,只要有公路,能有几辆装货的大车,一个新的物流商队就建立了起来,可以开始运转了,加之收入水平还算不错,每年都有几十万几百万的大明青壮,加入到这个行业,新人不断涌入。

然后内卷的情况就出现了,为了拿到物流单子,就会互相压价,开始搞恶性竞争,导致运单费用越来越低,利润率不断下降,除非采取武力手段,打跑所有竞争对手,垄断某些运输线路,只许涨价不能降价,这样才能赚到较为可观的利润,但天成物流商队,并没有多少后台背景,也没什么大人物成为他们背后的贵人,反而如果做了什么垄断线路的事情的话,会立刻遭到打压和教训,故而这条路是走不通。

能卷。

不得不降低利润的卷,卷到大家都卷不太动了,达到某个平衡点,才会握手言和,实现共存。

结果就是利润率越来越低,收入明显减少,像去年那样的好日子,只怕不多了,要想实现年收入上万银元,就非常非常困难,乃至连五六千、七八千的年收入,都不一定能保持得住。

最后还有一个巨大问题,那就是许家庄发起并已经开始建设的重载铁路计划,今年就进入到了轰轰烈烈的大建设中,效率非常之快,简直是肉眼可见的修建速度,明年实现铁路竣工,完全没有问题,后年肯定能投入使用。

而重载铁路的运输能力,可是比物流运输队强太多太多倍了,根本没有任何可比性。

速度方面,重载火车就算跑个八十公里的时速,也比任何物流运输队的速度快,且路程越远重载铁路优势越大。

所以等到明年或后年,重载铁路一旦投入使用,普通物流商队的生意,肯定会受到一定影响,运单可能会下降一两成,也可能更多,反正肯定会带来一定的冲击。

如此。

三方面的因素综合下来。

李自成得出一个结论:物流行业,将从一个利润可观的行业,变成一个用辛苦换钱的工作,且会是用更大的辛苦,换来不变的收益。

未来的这个趋势,让他皱起眉头,感到难办。

但思来想去很长时间,都找不到比较好的应对办法,或者说,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才能具有更大的竞争力。

比如购买许家庄的内燃机卡车,据说用的是柴油机驱动,120匹马力,最大十吨的载货量,以及三十公里的时速,一跑就是一整天,如果将来能买到这种卡车用于跑物流,那么效率会大大提高,收益也会增加不少。

只是生物柴油的价格太贵了,等于是在不断的烧粮食,还有卡车的购置、保养、修理等,会抵消掉效率提高带来的收益,使得卡车不具有明显的性价比优势。

等等等等。

李自成思考了很多很多。

虽然即将到来的内卷困境,让他感到不太乐观,但并没有退出这个行业的打算,坚持做下去的动力还是有的。

但考虑到利润会大概率降低,所以是时候,开辟一些新的发财路子,不能完全只做一个行业,而是要分散风险,多准备几个放鸡蛋的篮子。

而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见识广泛,《东方时报》这份报纸,也是刊刊不落,经常看上面的新闻,调查了解到了不少的有价值信息,已经有了非常不错的眼界。

所以这天他又把众老兄弟们,叫到了一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感觉物流行业会越来越不好做,赚的会越来越少,甚至落个吃力不讨好,虽然天成物流是我们的根基,是得五十年、一百年、几百年的干下去,哪怕将来利润微薄,但胜在稳定,可养家糊口,是不能放弃的产业。」

「但光靠物流这个根基,我们可以小富,难以大富,未来会被那些权贵拉开越来越大的差距,只能仰望他们,羡慕他们天天吃肉,我们连骨头都很难抢到,可以混个温饱,却永远追赶不上他们。」

「唯一的比较好的办法,就是再进入一个行业,拿出我们这些年积攒的积蓄,创办一家房产开发公司,然后去竞标购买土地,再在土地上盖房子、建别墅,进入利润更高的房地产领域,我研究过了,以后房地产定会是前途无量的行业,利润率的话,保守估计不低于30%,正常情况50%,好的话可达到100%,这比我们跑物流20%不到的利润,可是高出了不少。」

「另外房子建出来后,除了卖掉,我们自己可以居住,可以租给外地的打工者或学生,收取他们的

租金,或改成一些商铺门面,做一点小生意,不仅能解决自己人的就业,还能带来额外的收入,等到将来物流行业不太景气了,赚不到什么钱的时候,这些房子就是我们的后路,保证生活的还能比较滋润,不知道各位老兄弟,有没有不同看法?」

坐上首的李自成,扫了扫了一众的老兄弟道。

「大哥,搞房地产要投入很多资金啊,一栋五层的钢筋水泥红砖楼房,造价要两千多银元,买地价格也不便宜,如果真要弄出几百套的房子跟门面,最少五十万银元肯定是要的吧,我们这几年赚的也不多,抽得出这么多钱么?」刘宗敏道。

「是啊大哥,我们哪有那么多闲钱啊,拿不出钱来,怎么把鸡蛋放多个篮子里。」高一功道。

「还是算了,跑物流的收入其实还可以,够我们潇洒了,没必要去折腾什么房地产。」

「我们还欠着银行三十万银元的贷款呢,等把欠银行的钱全部还掉了,再考虑掺和其他领域吧。」

「大哥你有点太急了,静不下心来,这是不好的,我觉得干一行爱一行,不如先把物流干好了,才有资本和精力,去进入别的行业,不能这边还没弄好,就又干别的去了。」

听到这些奉劝与不赞同的声音。

李自成想了想,不得不道:

「老兄弟们,我们眼光要放长远啊,物流这个行业,门槛确实不高,新加入的实在太多了,就连那些农闲期的农民,也能跟着跑半年物流,赚个五六十银元,都是轻轻松松,我们呢,走南闯北,经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敲诈跟刁难,杀死的山贼强盗也不少,经常把脑袋别在腰带上,但一年到头,赚的可能越来越少。」

「不行的,这不是长久之计,必须得准备一条好的后路才行,这样等我们老了退休之后,完全跑不动的时候,可以有个安顿的地方,还能赚的一定收入,而不是成为子女们的拖累,因为到他们那个时候,跑物流将依然辛苦,赚的不一定比我们多,还有这样那样的压力,如果我们不多分担点,他们能过的幸福么?」

「资金的话,我也想到办法了,那就是找天下通银行贷款,再贷三十万银元,想办法拿下一块位置不错的地皮,再一点点的进行开发,搞个完整的居民小区出来,以后里面的房子,不管是卖、租、开店面,都可以带来收益,且是长期的收益,并且能解决很多人的养老与安置问题。」

「我明白,我们已经欠天下通银行三十万了,再借三十万,那就是六十万,每年5%利息要还三万银元,这不算特别多,我们咬咬牙,还是能扛得住的,后面再用五到十年,把银行贷款也全还了,再把房子建起来,代价则是我们每个人的分红,会降到五千银元的样子,但我觉得这是可以承受的,这个钱够我们开销了,只要稍微节约些就行。」

听到这番话。

刘宗敏、高一功等人好好想了想,不知道该如何说为好。

要说反对的话,大哥说的还是有点道理的,毕竟他们这些老兄弟们,是会一个个老去的,物流这行不可能一直干下去,估计四五十岁的时候,就得考虑退休,让子女们接班,为了将来不拖累子女,找份养老的工作是必要的,所以房地产项目,完全可以考虑一下。

但要说赞成,他们也说不出同意的话,因为一旦同意,就要再找银行贷款,又要背上不小负担,导致他们的年终分红,都会从1万降到五千左右,直接来个腰斩,这对花钱喜欢大手大脚的他们而言,是很难接受的,意味着生活品质降低一个档次,但大哥也说了,现在吃苦,是为了将来更好的享福,不能只想着眼下。

李自成只得加大劝说力度,详细陈述自己的理由,再分析房地产行业在许家庄海港城的发展情况,得出结论:未来的十年至

二十年,大城市的房地产,可能是最值得投资的领域,没有之一,如果不抓住这个风口早点行动的话,等别的势力行动了起来,他们连一口汤都别想喝到了。

「好吧,大哥说的有道理,还是听大哥的。」

「西安城内的房地产肯定是有搞头的,可是试试。」

「行吧,我得把去春香楼喝花酒的毛病戒了,也不能大方打赏了。」刘宗敏道。

「哎,只能咬咬牙,过一段苦日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