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第三十四章 群臣哗然,不了了之

又是一场辉煌大胜。

许家庄护庄卫队,以轻伤33人,重伤1人,无人死亡的代价,几乎全歼了兴化千户所的卫所兵。

直接打死237人,打伤打残251人,投降被俘289人,骑马逃走三十余人(护卫队员骑电动自行车也能追上,但没有必要)。

通过这场的战斗。

站在棱堡城墙上,借助大疆无人机全程观摩的许远,见识到了护庄队员们的可靠战斗力。

但也发现自己一直陷入了一个误区。

那就是他跟别的穿越者一样,过于重视热兵器,如火枪火炮等进攻性武器的作用,非常关心这些武器的装备和发展,有点轻视了防御。

实际上!

现代社会的武器装备中,虽说枪械、火炮的威力都非常大,发展到了非常高的程度,但在防护装备方面,进步不止是巨大,而是可以用“前所未有的顶点”来形容。

现代社会的防刺服,刀割不坏、针刺不入,可耐高温,便是较小威力的子弹都能挡住,防御力远远超过盔甲。

现代社会的防暴头盔,重量轻,强度高,可将整个头部包裹,不影响视线,也远超古代头盔。

现代社会的防爆盾牌,重量较轻的同时,刀砍不入,锤击不坏,能耐成千上万次的击打,怎么都坏不了,小威力火器也能轻松挡住,远远超过古代的盾牌。

更不用说,在现代社会,许远可以在电商平台上,直接下单购买军用防弹衣,不受法律法规的限制。

也就是说!

借助现代社会,许远很轻松的就能采购到全套防护装备,大大加强护庄队员们的防御力,却很难通过现代社会,直接得到大威力进攻性武器,连支压缩气枪都买不到,玩具枪子弹能量都不得超过9焦耳。

不得不说现代社会非常的魔幻。

而此前许远对防护装备是不太重视的,只是想降低护庄队员的伤亡率而已,但今天这场一边倒的战斗,证明了一个道理:把防御力加到极高的程度,哪怕是使用木棍作为武器,也等于一支无敌的军队,也能创造惊人的战损比。

甚至只要防御力足够了,就算是不研发出“电发火后膛枪”这类的武器,也不用担心害怕敌对势力的觊觎,照样可以轻松将他们击败。

即“加强防御”与“加强攻击”的效果基本是一样的,只是前者受到的限制少,实现后者较为麻烦而已。

不过对许远而言,两者都是重要的,攻击防御都要加强,用两条腿走路才最稳当。

……

两场发生在许家庄的战斗(也可以说是冲突)结束后。

虽然大明的驿站系统被崇祯裁撤了,传递消息的效率受到了影响。

但十多天后。

无论是兴化县知县辛士奇反映民变的奏折。

还是南京都指挥使司,通过军情系统,反映的兴化千户所讨伐民乱战败,千户杨成辉阵亡,近千卫所兵全军覆没的军情消息。

这两件信息,都先后送入京城,为朝堂上下所知。

轰的一下。

炸锅了。

许家庄之变,很快引起了百官们的吃惊与哗然,立刻进行具体的了解和调查,才知道富可敌国的许家庄,居然抗税拒税,在取得粮食大丰收,以及出售海外商货,每年净赚千万两银子利润的情况下;在朝廷财政如此艰难,许多官员都发不出俸禄的情况下,居然一粒粮食不交,一两税银都不给朝廷?

还杀死官吏,全歼朝廷平乱的卫所军?

岂有此理!

简直胆大包天,丧心病狂!

这大明的铁桶江山还在呢,区区一介商人,就敢如此胆大妄为,完全不把朝廷威严放在眼里!

再放任其膨胀下去,那还怎么得了?

我等百官如此清廉贫穷,家产普遍只有几万两、几十万两,都在全心全力为大明奉献做事,宵衣旰食,呕心沥血,在皇帝勤俭节约的要求下,去勾栏的次数都减少了很多,而这个所谓的许家庄,今年丰收上百万石粮食,卖出的各类奇特商品,不知赚了他们文武百官多少钱,却一毛不拔,一两银子的税都不交,导致他们越来越穷,朝廷越来越穷!

不能忍!

绝对不能忍!

群臣百官纷纷表奏皇帝,在金銮殿早朝上,纷纷发出他们的强硬声音:

“陛下,杀死官吏、殴打知县、对抗卫所军,许家庄公然造反了!朝廷当派遣大军,立刻以雷霆之势,发兵剿灭许家庄,绝不允许此等骄狂之辈,留在这个世上!”

“许家庄已经富可敌国,安居在我大明的土地上,却不思忠君报国,一毛不拔,不纳税赋,还广并土地,大收流民,私募军队,居心叵测,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再不发兵剿灭,必势大难制矣!”

“陛下,而今北有后金成势,山、陕流寇肆虐,云、川、贵不宁,东南海上有警,湖广今年大涝,粮食欠收,唯独江南地带,今岁风调雨顺,成了大明唯一一块安靖之地,而许家庄处于江南腹心,却爆发了抗税民变,若不及时处置,大明真有天倾之危啊,望陛下速速决断!”

“陛下,此次为讨灭许家庄,江南士绅都愿出钱出力,募集军资,无需户部出一两银子,江南百姓,有能力平灭区区一许家庄!”

有位出自南直隶的官员,不仅要求皇帝尽快下旨平乱,还破天荒太阳打西边出来的,不需要朝廷出资,江南士绅就能凑钱平乱,言语间,似乎有信心一定能筹到钱!

坐在龙椅上的朱由检。

听到群臣的谏言。

看他们群情激愤、义愤填膺,甚至今天难得团结一致的样子。

尤其是东林党阵营的官员,平时反对征矿税,要求减免商税声音最大的就是他们,今天在许家庄之变问题上,却一反常态,不仅支持对许家庄收税,还要求严惩并剿灭许家庄,不保护主要从事商业经营的许家庄的利益,特别强调交税义务,跟平时表现判若两人。

由此可以看出,许家庄跟东林党不是一个阵营,没有多少利益瓜葛,故而不受东林党庇护,哪怕同属江南商贾。

而面对群臣的汹汹热议。

若是正常情况下,见百官们意见如此一致,皇帝朱由检肯定是顺水推舟,同意出兵剿灭许家庄,避免江南大乱,会跟群臣们一样愤怒迫切。

但昨天下午,许家庄代表蕲春年又入宫了,提出要面圣见皇帝一面。

朱由检见了他,只见蕲春年拿出多个古怪物品,组合成一台名叫“投影仪”的机器,然后在白布上,播放出了几段视频,完整还原了‘许家庄之变’的前因后果。

对于视频中忍无可忍,才用木棒反击的许家庄,朱由检虽觉得许家庄反抗之举不太妥当,但也确实挑不出太多的刺来,占理的一方确实是许家庄,反击之举甚至连让他都感到舒爽。

如今早朝之上,面对这么多对许家庄讨伐的声音。

“诸位臣工,许家庄之事另有隐情,并非如诸位所说,故意抗税不交,而是兴化知县辛士奇贪婪……许家庄为避免遭到地方官吏侵害,选择直接纳税中央,将应缴的钱粮,送到朕的内帤,并承担转运过程中的额外损耗,朕同意了许家庄的要求,只是没想到前脚刚谈妥,后脚就出了许家庄之变,钱财动人心啊,许家庄庄主是海外豪商,无根无靠,遭到诸多觊觎,情理之中,不过!自今日起,朕希望所有人都收了心思,戒欲戒贪,不可再残害逼迫许家庄这样的良民!”

皇帝朱由检威严的目光,扫了扫殿中众臣,正式为许家庄站台。

他本以为自己这么霸气一露,群臣都会低头沉默,不会再找许家庄的麻烦。

谁知百官们只沉默了一瞬,马上就爆发出更激烈的反对。

户部尚书毕自严出列道:“陛下,国朝建立至今二百多年,从来是县、州、布政司多级征税制,七层截留地方,三层押解中央,再由户部统筹安排,将各地税赋输送入京,历朝历代皆是如此,哪有什么直接纳税中央?祖宗之法不可轻易更改啊,若各地都学着这么干,天下都要乱套啊,况且赋归内帤,粮归户部,陛下的内帤,怎可能把户部的粮食截走呢?”

工部左侍郎程启南拜道:“许家庄包藏祸心,妄图以微末钱粮贿赂陛下,其心可诛!何况这些钱粮本就是陛下的,归入户部也就是归于内帤,左手腾右手而已,陛下何必为了蝇头小利,轻信奸商,乱了祖宗税制?此乃舍本逐末、舍大取小之举啊,陛下万不可行啊!”

礼部尚书李腾芳道:“许家庄以小利蛊惑欺骗陛下,心怀不轨,图谋我大明江山社稷,剿灭许家庄刻不容缓!”

左都副御史陈于廷道:“臣附议,请陛下立即诛杀许家庄说客,再尽诛许家庄上下,烧毁所有妖奇之物。”

言官黄道周道:“请陛下远小人,亲贤臣,纳谏忠言,这许家庄来历不明,邪物众多,与大明格格不入,吸尽我大明钱财,使我大明民穷国弱,危害不亚于鞑虏流寇,应立时剿灭,绝不可耽搁!”

连新任内阁首辅周延儒都不太赞成道:“陛下,还请三思而行,与我等臣工商议后,再做决定。”

其他大臣:“陛下三思……”

听到这如潮的反对声,此起彼伏的要求剿灭声。

朱由检感到一阵头痛,他承认这些大臣说的不无道理,但实在太牵强了,一点小问题都能无限放大,成了关乎社稷存亡的大事,最后得出结论:不灭许家庄,朝廷就要完蛋。

而他一张嘴说不过几百张嘴,为了增强说服力,他让锦衣卫李金牛带着几个人,把蕲春年的那台投影仪,带上了金銮殿,也播放了一遍‘许家庄之变’的前因后果。

但就算这些实锤证据摆在众大臣面前,除少数大臣被投影仪的神奇震慑住外,大部分的大臣,依然继续反对。

拿出“妖物不可信”、“蛊惑君王罪无可赦”、“许家庄不灭,大明或亡于奸商”等等理由,证明更有必要灭掉许家庄。

这些大臣口舌如簧,理由充分,滔滔不绝,好几次说的朱由检严重动摇,逐渐的倾向于他们,认为灭掉许家庄,可能更利于大明的江山稳定。

一直到九月二十八日。

一支规模不小的运输车队,进入了京城,再在太监锦衣卫的引领护送下,畅通无阻的进入紫禁城,最后进了皇帝朱由检的内帤仓库。

朱由检亲自来了仓库,打开箱子,轻抚着那一枚枚白花花的银元,学着吹口气放耳边听声验证成色,并大致估算了银元数量,确实是百万块没错。

晚上吃晚膳的时候,吃的是许家庄产的新鲜懒人稻,味道很香,仓库里5万多石的量,够吃很长时间。

最重要的是!他开始舍得吃肉了,每顿饭必须得有一个肉菜,还要给皇后皇嫂、给嫔妃,给宫里所有人加餐,不能再过不见荤腥的日子,不然这个皇帝当的没意义。

而生活质量的明显改善,终于消除了朱由检心里大部分的猜忌,就像蕲春年说的:许家庄让陛下有钱有粮,百官群臣除了让陛下节俭,还能带来什么?难道宁愿跟百官一起摆烂,也不愿意跟许家庄互利合作么?

摆烂?

这个词十分刺耳,朕要振兴大明,朕要当千古明君,怎么可能摆烂?

于是在‘许家庄之变’这事上,朱由检坚定了袒护许家庄的态度,不再理会群臣的劝谏,久而久之,这事就不了了之,无人再提。

只是不知为什么,可能是想给许家庄一点敲打,兴化县知县辛士奇,并没有丢官罢职,而是继续留任,让他阴冷的三角眼,死死盯着许家庄,往后的每一日,他活着的目的,可能就是想着如何报复掀翻许家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