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第324章 经济盘点,各方的巴结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第324章 经济盘点,各方的巴结

作者:远明不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月底。

气温大幅下降,许多地方落下了雪花。

大明,江南地区。

经过近半年的辛苦与努力。

许家庄第四波扩庄行动中,新建的1100座集体庄园,此刻有一半实现了完工,或者达到了允许搬迁入住的程度,且剩下那些建设进度较慢的,也肯定能在今年之内,实现住进新房的愿望。

更意味着今年这一轮的大规模扩张,基本完成,形成了一个趋于长期稳定的格局——至少在大明境内。

于是按照去年的惯例。

许家庄今年的(崇祯十年)各项经济数据,在十月底的最后一天,发布了出来,可谓极其亮眼:

总人口数量从2400万,增加到了刚好超过5000万人。

经济生产总值(GDP)达到81亿银元,较去年增长47.2%。

煤炭能源的消耗量达到2.51亿吨。

水泥产量达到9800万吨。

钢铁产量超过380万吨。

化肥产量达到936万吨。

白糖产量达到199万吨。

生物柴油总产量达110.2万吨。

粮食总收储量为8550万吨。

猪牛羊鸡鸭鹅兔等禽畜的总存栏重量约118亿斤,得到各种肉类约30亿斤。

再加上河鱼海鲜的总捕捞量,也超过了3000万石。

故而人均的吃鱼吃肉量,今年也在百斤以上,并没有因为人口的成倍增加,导致吃肉有所不足。

还有人均寿命、人均文化水平、犯罪率、新生儿死亡率、孕妇难产率等数据,虽然也因为人口的大量增加,变的不是非常亮眼好看,在大明境内,依然是最强的存在,更是这个星球毫无疑问的第一,别的地方要想追上,最少得三五十年乃至上百年。

人均收入则被拉低到了160银元的样子,超过了小康标准,但没能达到大康(人均年收入要达到200银元才行),至于整体回到人均年收入300银元以上的富裕生活,需要奋斗一段的时间。

不过以许家庄的发展潜力和发展速度,以每年经济增长率30%算,三年后便能实现集体富裕,就是年经济增长率定为20%的保守数字,也是短短四年后,就可实现集体富裕。

而以上的这些数据,通过《东方时报》,主动的公布出来之后。

马上就在大明境内,引起非常大的议论和反响,羡慕、不满与愤怒的声音更是无数。

「许家庄的发展实在太好了。」

「我家幸幸苦苦一年的收入,连一百银元都很难达到,许家庄的人口增加了一倍多,却还有人均160银元,果真是好的越好,坏的越坏。」

「许家庄都这么有钱了,在实现了富裕之后,能不能帮帮我们,带一带我们?我们也想过上好的日子。」

「许家庄怎么没带动我们?那么多的修桥修路项目,那么多的工厂矿场,都是许家庄拉动起来的,今年大明百姓的人均收入,达到三十银元也是有的,将来有可能达到五十、一百银元,增长速度也不慢。」

「人均三十银元?我怎么一点都感觉不到,我村里很多人去矿场挖矿,说是能拿到很高的工资,但到了年底,能带个三十银元回家都是不错的,很多人只能攒下四五块的银元,还有伤残的、死亡的,更是什么补偿都没有,去官府告也没用,跟许家庄的庄民相比,我们过的是人的日子么?」

「是啊,这世上除许家庄里的人过的好一些,其他地方的人,都是活在苦难与地狱之中,根本看不到什么希望,即便勉强活到了四五十岁,享福的日子加起来,也不会

超过百天。」

「请许家庄继续扩张,把我们全部合并了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活的像个人,才能看到希望!」

「没错,我们到底犯了什么罪,许家庄明明有能力带动五千万人富裕,却不愿把大明所有人都合并进去,不过是再增加五倍的人口而已,以许家庄的能力,只是多发展几年的时间而已,为什么见死不救,弃我们于不顾?」

「太不公平了!许家庄不能厚此薄彼,不能把我们这些可怜人排除在外,我们也都是华夏百姓啊。」

「听说在朝鲜那边,都出现了一个国王庄园,容纳了上百万的朝鲜百姓,这些外族百姓,都能得到许家庄照顾,我们难道连外族都不如么?许家庄,请不要这样,这真的非常不好。」

「如果许家庄不愿救我等于水火,我就在自己身上点一把火,烧死在许家庄面前!」

「许家庄,不要只顾江南那一亩三分地了,看一看整个的天下苍生吧!许远本是下凡的救世帝星,理应开创出有八百年国祚的全新王朝,如今却不管我们死活,不愿完成自己的使命,这是一定会遭到业力反噬的。」某位神棍呼喊道。

「……」

等等言论。

至于那些成功加入到许家庄的,则都是非常的庆幸,此外也主动发声,反驳了那些荒谬的言论。

「佛祖释迦牟尼以肉饲鹰,全身的肉,也只能喂饱百来只的老鹰而已,庄主大人哪有那么大的伟力,救助两亿多的大明百姓?」

「真要是改朝换代,至少会有上亿人在战乱中死去,制造出空前的末日浩劫,庄主大人不想制造出那么大的杀孽,所以用了最温和最仁慈的办法,可有些愚蠢之人,只看到了自己的利益,从来不管那些可怕的悲剧,只会搞道德绑架。」

「许家庄的容量是有限的,现在已经达到五千万人的上限了,不可能再招人了,只能等我们发展起来了,通过创造大量的需求,形成强大拉动效应,才能带着所有人一起发展,而全部并入许家庄的后果,那就是共同的贫困,为了帮助饥饿人口都得消耗无数资源,没办法继续飞速发展,这是下下之策。」

「是的,名额已经满了,加不了人了,还是用自己的双手,努力的去拼搏吧,改变命运的机会绝对是有的,而且不小,不要这抱怨那抱怨,这只会让你在抱怨中,与无数机会擦肩而过。」

「跟大明之外的人比,如今的大明百姓,已过的非常不错了,成了周边不少国家羡慕之对象了,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你们以后遇到的困扰,可能是大量外国人涌入大明了,比如关外的蒙古人,不就跑了很多到大明之内,宁愿干辛苦的挖矿工作,也不想回到草原,可见你们所形容的地狱,却是不少外族向往的天堂。」

……

另一边。

许家庄的各项经济与民生数据,发布后没多久。

为各个的商业集团高层,为南洋众多小国的统治者,为日本、朝鲜等国的上流阶层看到之后。

其他数据可以不管,单就一个年国民生产总值,预计达到81亿银元的惊人数字,就让这些权贵阶层们,集体感到咋舌和震惊。

「81亿银元,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

「我们越南国的生产总值,不知道五千万银元有没有?」

「我日出之国,虽有百姓一千五六百万,但人均怕是连十块银元都没有,加起来每年创造的财富,只有许家庄的几十分之一,难怪可以那么轻易的,将我们十多万大军击败。」

「必须得跟许家庄友好,建立更多的合作,不然别想发展富裕起来,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我们朝鲜有了国王庄园,也是许家庄的一员了,要不

了多久,我们就能飞快的追上许家庄了思密达。」

「按这个发展速度,明年许家庄的生产总值,说不定得破百亿银元了,我们关宁军辛辛苦苦挖矿,每年死伤两三万矿工,生产总值想破亿银元都非常困难,我们关宁军的某些人,还是别做那个有一天,我们的财力和实力,有可能达到许家庄十分之一的美梦了,能保持1%不继续往下掉都不错了,还得继续对许家庄示好,加深双方的关系。」

「是得更加的搞好跟许家庄的关系了,不然一旦被许家庄冷落或抛弃,只有死路一条!」后金大汗代善道。

于是没过多久。

一波各方势力,争相巴结许家庄的风潮刮起来了。

各方纷纷送来贵重礼物,向蒸蒸日上发展的许家庄表示祝贺。

比如越南国王派人送来了南海大珍珠一百颗、宝石十颗、七彩珊瑚树五株。

察哈尔部蒙古部落,派人送来十三斤重的狗头金一块、天然宝石八十八块,露天铁矿场三处,露天煤矿两处,邀请许家庄前去开发。

关宁军高层,则派人送来黄金三百公斤、白银十万两,以及玉石若干。

日本国资源贫乏,但也送来万里挑一的美女三十名、纸扇百把、龙涎香一百斤,和其他特产等,足足装了一船。

福建郑家,派人送来采购订单十份,珍珠玉石玛瑙等三箱,海外沉香木一百根,极品铁观音茶五十斤,大象、犀牛、猕猴等野生动物若干。

但送礼手笔最大的,居然是辽东的后金,直接送来了五十年份以上的野山参一百株,虎皮二十张,白熊皮十张,白狐皮五十张,黄金五万两以及美女百名。

礼物最寒酸的是朝鲜王国了,送了不少的泡菜过来,以及高丽参三十株,然后就没了,毕竟朝鲜正在重建恢复期,能拿出这些很不错了,不应进行责怪。

而对这些势力的巴结讨好,且对他们送来的礼物,许远专门下达指示,全部收下,另对礼物价值进行评估,再按照对等价值,回礼他们崭新的纸钞,相当于以市场价格购买下来,不白占他们的便宜。

这让这些势力的送礼代表们,都非常的高兴,纸钞,许家庄居然回赠了如今极为流行的纸钞?这实在太好了,这礼不仅送的划算,而且他们还赚了,只要把这些纸钞,带回各自地盘,就能成为最流行最受欢迎,比硬通货还硬的货币,根本不怕花不出去,还能促进各自内部市场的流动性,让经济更加活跃。

决定了!

哪怕是只能按照礼物价值1:1的获得纸钞,他们也得每年过来进供巴结一次,且贵重礼物要多准备一些。

而收到这么多势力送来的礼品宝物后,许远只挑了少数最贵重的,自己收藏了起来,剩下的,则让人在海港城内,专门建了一座礼品展示馆,将大部分礼品,放入这个展示馆中,免费对民众开放,谁都可以进去开开眼界,甚至亲手触摸一番某些珍宝。

这样的亲民举动,《东方时报》上很快发了一篇文章,大肆的进行吹捧,什么培养庄民的审美能力和宝物鉴赏能力,增加人文情操与素养,更要体现出这么一种精神:宝物并不重要,不管被形容的多么价值连城,在礼品展示馆,免费就能看到摸到,没什么稀奇,最贵重的宝物,终究是人类自身,云云……

很快。

京城,紫禁城中。

皇帝朱由检看到这刊的《东方时报》,看到这篇关于礼品展示馆的文章后。

朱由检马上就焦虑了。

愤怒且又焦虑!

因为那么多的势力,包括大明周边的数十个小国,都在争相巴结讨好许家庄,纷纷派出送礼使团前往海港城,让朱由检联想到了一个词——

万国来朝!

许家庄一个无德无义唯利是图的势力,仅仅因为有钱,竟引来了万国来朝的景象,可见价值观并不重要,利益才是真的,这些势力的现实表现,让朱由检感到齿冷心寒。

然后,就是皇室要不要派人去送礼?送什么礼比较好?派谁去送礼比较合适?

没错,考虑到最后,朱由检都开始思索送礼代表的人选了,毕竟不送礼是不行的,所有势力都送了,皇室却毫无动作,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看不起许家庄?对待盟友居然是这个态度?所以,无论如何,礼必须得送,再说许家庄会回赠纸钞,皇室并不会吃亏,却是表明友好态度的必须之举。

且送礼代表的人选,朱由检也很快想好了。

就派皇嫂前去。

而对于去不去海港城,张嫣考虑有一个多月了,还没做出决定,犹犹豫豫,推三阻四,顾虑重重,快把他跟周皇后的耐心消耗殆尽了。

这天,朱由检找到皇嫂张嫣,直接说道:「皇嫂,明天你就启程,以皇室送礼代表身份,去海港城一趟吧,此事非常重要……反正,非得皇嫂你去一趟不可,莫再推辞了。」

「这……」

「没什么好这的,皇后会跟你一起去,没什么可担心的,此事就这么定了!」朱由检不由分说道,然后转身就走。

「……」

张嫣张了张嘴,还是有点抗拒,但皇帝的命令,不好忤逆,只得被迫接受。

第二天,十一月二十日。

张嫣坐上了一辆贵宾车,带着皇室送礼队,踏上了前往海港城的旅途,然而她并不知道,在皇叔朱由检眼中,她成了所有礼品中,最为贵重的一件,即将要送给那许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