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第280章 后金送来大批黄金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第280章 后金送来大批黄金

作者:远明不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崇祯九年,十月初。

辽东之地,已进入到冰天雪地的冬季,气温降到零下十多度。

但有个地方,却是冷到零下二三十度的程度,正常人很难在这里长期生存,因为后面还会更冷。

漠河。

这里就是漠河。

但从今年七月份开始,有一批人来到了这个地方,让这个人烟稀少,可能过去几千几万年都极少有人来踏足之地,第一次变的颇为热闹。

尤其是在哪一条条的小河边,更密密麻麻聚集着许多身影,都弯腰光脚站在水中,利用手中工具,淘洗河中的沙子。

发出刷刷刷的清脆之声。

且持续了两个多月时间。

站在冰冷河水中的人类越来越多,至少数以万计,再不断减少,到最后只剩下骨瘦如柴的少数人员。

直到雪花缓缓落下,气温降低,连河水都冷到结冰,河里淘洗沙子的声音这才减少乃至消失。

考虑到温度会越来越低,食物、衣物等资源又严重不足,不可能留在这里过冬。

故而在十月五日,负责淘金项目的正白旗旗主多尔衮,便下达了撤离命令,带着仅余800多名的朝鲜奴隶工人,以及装了满满十数车的沙金,再在近三千女真精锐的护送下,向南返回盛京,预计到月底会抵达,毕竟从漠河到盛京,这段路途有两千多里,快马加鞭都得赶路很长时间。

等等!

朝鲜奴隶工人的数量,怎么才剩八百多?此前不是征调了两万多人么?

大部分的朝鲜青壮奴工去哪里了?

自然是都狗带了。

有的是死于食物缺乏。

有的是死于疾病。

有的选择了逃跑。

还有的由于不听话、干活不卖力、反抗等原因,被女真战士们打死、斩杀。

最后仅剩八百多人活了下来,九成以上都成了一次性的耗材。

女真人从漠河老沟金矿淘出的沙金,当真是用朝鲜奴工的人命换来的,充满了无数的罪恶与尸骨。

“看来明年上半年得多抓些朝鲜奴隶,下半年再带三万人过来淘金,粮食也得多带一些,从而淘出更多的黄金。”

骑在一匹马上,多尔衮看着面前的队伍,心里暗暗道。

不容易。

这世上干任何事情都不容易,哪怕是砍山上随处可见的大树、挖深山老林中的人参、取出河蚌里的东珠,乃至成功找到老沟金矿,并顺利淘到了足足十六车的沙金,但这些都不是易事,都需要付出很大的辛苦与努力。

唯独掠夺、杀人、放火,这些破坏的举动,才较为轻松,也能取得非常大的收获,是这世上最容易之事——当然前提是你自己要足够强,有实力将反抗者杀死,败了则丢掉自己性命。

而对多尔衮而言,只要劫掠杀戮其他民族的风险性较低,能确保损失较小,他还是宁愿选择去劫掠,而不会选择一座摆在面前的金山,因为开采黄金会很麻烦很累。

但如今对于女真一族来说,劫掠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上山砍树、下河淘金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即便必须进行劫掠,也只敢对东边的朝鲜与北边的野人女真动手,西边的蒙古和南边的大明,现在连稍微碰一碰的念头都不敢有。

因为蒙古的许多部落,今年都相继投靠关宁军了,还建立了羊毛收购方面的合作,有巨大的利润空间,为了保护这些利益,关宁军自然不会允许大金对蒙古采取行动,不然一定会进行干涉,并形成对大金的两面夹击,以女真三万不到的本族精锐,哪怕战死三百人的损失都接受不了。

而南边的大明是越来越富,挡在面前的关宁军也越来越强了,已拥有精兵十万,且通过开矿、养殖、捕捞、开工厂、销售木材等产业,一年净赚超过3000万银元,不亚于大明朝廷的财政收入。

所以当《东方时报》上专门写了篇文章,介绍关宁军各产业的发展情况,大加赞赏关宁军通过自身的勤奋努力,实现了自力更生与致富的时候。

大明朝廷震惊了。

文官们眼红嫉妒与愤怒了。

至于大金的高层们,则感到浑身冰凉,脸色苍白难看。

其实关宁军并不足为惧,八旗军吊打了他们很多次,打到他们没了血勇之气,遇上八旗便气势弱三分,不可能对大金造成威胁。

但关宁军的几支部队,自从跟许家庄建立了长期合作之后,关宁军富了,装备大大改善,能吃饱吃肉了,体格不断健壮,并处处学习许家庄优秀的地方,连曾经失去的血勇,都通过砸钱砸出来了。

所以大金想去南边劫掠发财的梦想,有关宁军这头拦路虎在,永远都不可能实现了。

甚至还得提防关宁军采取进攻行动,要反过来对他们劫掠一番。

攻守之势易也!

这就导致现在的大金,只能选择往东或往北发展,且必须得通过砍树、淘金、挖人参、取东珠、猎皮毛等生产活动,从而养活十余万的女真族人。

“旗主,这两个多月,我们淘到了十六车的沙金,这些黄金若全部卖给许家庄,我们能换回来多少的粮食?”一名牛录章京忍不住憧憬问道。

“许家庄最喜黄金,他们有多少要多少,以前十两银子就能换一两黄金,但经过许家庄这些年的吸纳,现在一两金子,能换五十块的银元了,我们这批的黄金,大概是32万两的样子,除去杂质,少说也得换来一千万块的银元,再拿到松山城去买粮食的话,就算粮价贵到1银元/石,我们也能买到一千万石。”数学能力不错的多尔衮道。

“一千万石?!”

这位牛录章京兴奋的叫起来:“这么多的粮食,每个族人能分近百石,我们怎么吃都吃不完啊,只要把这些黄金卖给许家庄,我们今年就可以过一个好年、肥年了。”

“怎么可能只买粮食。”

多尔衮摇头道:“还得采购一些保暖的衣物、肉罐头、工具、药物和日用品,这其中不少商品都价格不菲,就算我们手中有很多银元,恐怕也买不了多少,说不定都不够用。”

由于生产力水平过于落后,辽东之地的土地,又只能种出点萝卜、白菜、青菜之类的蔬菜,导致嘴里吃的粮食,身上穿的衣服,再小到一根针、一把菜刀,以及铁锅、斧头、锤子、木锯,乃至食盐、调料、茶叶等等生活必需品,都必须从大明那边进口,自给率可能都不到三成,不管什么都要从外面买买买。

这样的生活模式,带来的成本是非常大的,假如在大明内地,一位普通百姓每年的生活成本是10银元,那么辽东女真,人均生活成本至少得30银元,才能维持基本的温饱。

若想过的再好一些,人均消费就得增加到50银元以上;乃至再想回到崇祯六年之前的好日子,人均消费怕是得上百银元——想过肥年,哪有那么容易。

“旗主,我们能不能再买点许家庄出产的武器?”

这位牛录章京忽然面容严肃,想到一个事情道:“一个多月前,我们遭遇到的那伙从北边渡河而来的,浑身白皮白毛,眼睛颜色跟我们不一样的异族战士,他们个个使用火器,人数只有区区三十,但杀死了我们上百名勇士,最后靠骑兵一拥而上,才把他们尽数斩杀……旗主,那伙异族颇为精悍,火器极为犀利,若是明年再次碰到,会不会还得死几个族人,才能杀死他们一人?”

“你是说那些白毛怪人?”

多尔衮顿时脸色狂变,犹如回忆起了一场噩梦,因为一个多月前的那场与白毛怪人的遭遇战,他不仅在场进行指挥,还亲手斩杀了两个,绝对是不弱于任何精锐的存在,若不是他们在人数上占绝对优势,并发起了敢死冲锋,否则就是死上三百人,也不能耐那些白毛怪人如何,他们简直是令人感到恐惧的存在。

上百名女真族人的阵亡,更让他心痛至极,难以接受。

而且那伙白毛怪人的出现,是不是意味着老沟金矿位置的暴露?如果明年来了更多的白毛怪人,同样带上犀利火器,并且要抢夺他们的金矿怎么办,难道还要靠死亡冲锋的战术,才能将他们消灭?

或者万一白毛怪人过来的数量,不是三十人,而是三百人,甚至上千人呢?

想到这里,多尔衮忍不住打了个哆嗦,不敢再想下去,因为若是连大金的北边,都出现强大敌人,难以对抗的话,以后大金还怎么生存?难道只能靠去劫掠穷苦无比的朝鲜王国么?

“是得请求从许家庄那里,购买一批精良武器了,最好是买到不弱于白毛怪人们用的火器!不然下次再遇到他们,我们又会付出惨重损失。”

多尔衮点了点头,并把购买武器的重要性,放到了仅次于粮食之后。

实际上,他们一个多月前遭遇到的,极可能是来自沙俄的哥萨克骑兵远东先遣开拓队,而现阶段的沙俄帝国已经有了崛起的势头,积极对外扩张,且这种扩张趋势,会在三五十年后,达到一个**与顶峰。

只是他们这次碰到的,只是一小股的哥萨克骑兵而已,可能带有点地理勘探、资源调查的性质,不一定是沙俄帝国大力支持的开拓行动,要等到大规模的哥萨克骑兵前来,至少得一二十年后,目前还不必过于担心。

即便如此。

那犀利的火器,彪悍的战斗力,以及一比三还大的战损比,让多尔衮绝不敢掉以轻心,等回到了盛京,他一定要向大汗汇报,且必须高度重视,多尔衮已经预料到,在北边的方向,大金迟早会遭遇到一场巨大的挑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