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第232章 海外拓殖潮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第232章 海外拓殖潮

作者:远明不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五月二十六日。京城,东四牌楼南街,周府。这是一座修建的极为气派豪华的府邸,大量使用了钢筋、水泥、红砖、瓷砖等建筑材料,全部用玻璃窗代替的传统木窗,最高的那栋主别墅楼,更是有五层之高,明显超过皇宫里不少宫殿的高度,而这里距皇宫不过二三百米远,所以这完全算得上逾制,若被人参一本‘压制龙气’,恐怕落不了好。

然而没有任何人弹劾不说,这座府邸在去年建成完工的时候,皇帝朱由检还亲自前来参观祝贺了一番,且在体验了抽水马桶、自来水、地暖等设施的便利后,被水晶吊灯亮起来的华丽场面震撼住后,当场表示皇宫也要进行大改造,那些先进便利的设施要全部引进,只是因为没钱,到现在都没什么动静。

没错。这里就是国丈周奎所住的周府,如今京城中最为富贵的人家之一。

今天上午,周府之中,迎来了一位极其尊贵之人,让周府内的上百名男女仆人,不得不起大早提前准备,将红地毯铺好,树上挂上彩带,厨房那边也采购了大批猪牛羊鸡鸭鱼等食材,准备着中午的大餐。

看得出非常的重视。对此周皇后周玉凤,对旁边的父亲周奎道:“爹,我不过是有点事临时回来一趟,何必弄出如此大的排场?这得耗费多少的银两?”

“不行!我们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该讲的排场一定要讲,太过寒酸会被人看不起。”周奎嘴里叼了个玉烟斗,脖子上戴着个珍珠链子,手上是好几串的玉珠,腰间是金灿灿的金腰带,这一身暴发富般的打扮,即便背后无数人嘲讽,但当面无不是巴结讨好,享受无限风光。

毕竟谁让他命好生了个好女儿?

“父亲您是皇亲国戚,这天下有谁敢看不起你呢。”周皇后无奈的道,她父亲这种老农般的思想观念,只怕是永远改不了。

“看不看得起,要看牌面排场,要看身上有没有钱,尤其是钱这个东西非常重要,就是再高的身份,也不能少了这个东西……我的乖女儿啊,不知道最近可有好的发财之机会啊?你也知道,我去年纳了两房小妾,给你添了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你个做姐姐的,不能不有所表示啊。”在国母周皇后面前,周奎毫不遮掩自己对金钱的贪婪和喜爱,哦,还有好色,他都五十多岁的年纪了,还老牛吃嫩草,纳了两个十几岁的美貌小妾,还添了人丁,并且满口理所当然的样子。

白眼。周玉凤勐翻白眼,自己怎么摊上了这么个父亲?不过她还是说道:“我这次过来,就是要找父亲你商议此事。”

“好好好,去客厅聊,详细的跟为父说一说!”周奎大喜过望道。……很快。

客厅内。周皇后花了点时间,对父亲周奎与三个哥哥,介绍了《太子庄园》计划,并对他们道:“我跟陛下已经商量好,要跟许家庄合作,要为慈烺建三座的‘太子庄园’,为娖建一座的‘公主庄园’,争取今明两年内完工,共需耗银120万银元。”

“其中太子成长基金提供30万银元,我跟陛下投入20万银元,东宫的老师们入股10万银元,剩下的60万银元缺口,我想找父亲借钱,借期两年,两年后还一百万银元,相当于每年20万银元的高利息,不知父亲可愿出借?”周玉凤还是打算借钱,不考虑让父亲周奎入股。

因为如果是建四座甘蔗庄园的话,足足四万亩的甘蔗田,收获一茬是毫无问题的,应该能得到不少于二十万石的白糖,价值即便没有两千万,但三四百万总有吧?

再扣除这样那样的成本,两百万银元净利润应该有。还掉父亲一百万,还能赚一百万。

如果庄园建设效率极高,能在两年内收获两茬甘蔗,那至少得有四百万净利润了,还掉一百万,还有三百万。

后面更是大赚,因为其他股东的分红比例不高,皇室能拿绝对大头。

“不行,为父不要拿利息,我要拿庄园分红!”周奎果断拒绝了这个方案,还极为不悦道:“女儿,你变了,不是以前那个听话孝顺的好女儿了,你连老父我的便宜都要占,海外庄园这么好的项目,你给点利息就要打发我,寒心,我的心被你给寒透了。”

“爹,每年三成三的高息,现在的高利贷都不敢开这么高的利息,就是找天下通银行借款,利息也就一成左右,我怎么就不孝顺了?若是不孝顺,这么好的项目,我会第一个想到找你借钱么?”周玉凤据理力争,进行反驳。

“你若是真孝顺,那我投60万银元,你就给我五成的投资分红,最近这几日的《东方时报》我都看了,别以为我不知道海外拓殖有多赚钱,这等一本万利的好买卖,你拿一点利息打发我,这如意算盘打的太响了,你这不孝女连老父我都算计啊!心寒,太心寒了。”周奎捶胸顿足,洒下老泪。

“爹,你再这么说我,那钱我不借了行么?我找天下通银行贷款去。”周皇后气急,委屈的也想落泪,站起身就要离开。

但三个哥哥连忙拉住了她,不断的劝说

“爹说的都是气话,万万当不得真”

“再商谈商谈,何必生气”

“双方各让一步,不可伤了和气”在三个哥哥的规劝安抚下,周玉凤只得坐了回去,继续进行谈判。

可以说,这是一场极其艰难的谈判。好几次周玉凤都想拂袖而去,受不了周奎的孝道绑架,利益方面,则咬死不松口,一分一毫都不愿让步,坚持出多少的银子,就要占多少股份。

周玉凤则认为皇室跟许家庄的合作关系,也是价值巨大的资源,换作别的商人,不可能具有这么好的开拓条件,成本至少会增加数倍,所以有这层关系在,哪怕皇室不出一分钱,也至少得占五成的股份。

父亲周奎就算投入的资金占了一半,也最多给他两成五的股份。

“不行!必须五成,你是我女儿,难道不该孝顺一下我么?当然,慈烺是我的外孙,看在外孙的份上,我让出一成,只要四成股份如何?这是我的极限了。”周奎道。

“三成,我只能给三成,不同意就算了。”周玉凤站起身又准备往外走,什么孝心不孝心的,这一刻她不要了,她必须为自己的儿子女儿,争取到不少于五成的股份,从而掌握庄园的管理权控制权。

一直走到大门口位置。三个哥哥才追了过来,说父亲终于妥协答应了,三成就三成,只是现在正在骂某人不孝,骂的特别难听。

周玉凤则松了口气,露出一丝欣喜之色,至于骂就骂吧,金钱的重要性,太子慈烺的重要性,在她心里比区区骂名重要多了,她没必要为了一个‘贤后’的名声,而牺牲那么多必须抓住的利益。

但到了下午。周奎让三个儿子送入宫中的存折存款、支票汇款,再加上皇家理财账户中的85万银元存款,居然达到了180万银元,足足多出了三倍,并让三个儿子传话说:“既然要搞就搞大一点,一次建十二座的太子庄园,剩下的180万你们自己想办法,去银行借钱也行,反正我要十二座太子庄园三成的股份!”三个哥哥则在周皇后面前表示:“这是家里全部的流动资金了,为了支持建太子庄园,我们几乎倾家荡产了。”周皇后不由得呆住了,忍不住生出一丝感动,父亲周奎虽然贪财了些,但对她还是可以的。

而她确实应该感动,因为在正常历史时间线上,吝啬到极致的周奎,在大明即将灭亡的时刻,不仅一两银子不捐,连周皇后拿给他的五千两,他都要贪下两千两,只捐三千两……现在周奎倾家荡产般砸出180万银元的行为,即便主要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但真可以称得上大方且有魄力了。

只是足足十二座的太子或公主庄园,导致出现的120万银元缺口,让周皇后跟皇帝朱由检,不得不再掏出30万银元不说,还想办法邀请了更多的股东入股,或临时挪用了皇家理财账户中的一些存款,就是不考虑找天下通银行借钱,因为朱由检不想再多借一分。

此外皇宫中,不只是周皇后的娘家给力,田贵妃的父亲田宏遇,也砸了150万银元进来,支持建立五座皇子庄园。

袁妃的父亲袁右,投入了60万银元要建两座公主庄园。至于别的这个妃那个妃,虽然她们背后的娘家,能拿出30万银元的很少,但两个人合股、三个人合股,还是能凑出一座庄园的。

就连皇嫂张嫣,也把5万的压箱底钱拿了出来,入股了一座太子庄园。

最后全部加起来,海外皇室庄园的投资数量,居然达到了二十四座之多,大大出乎了朱由检的预料,即便这些都是占地万亩的小庄园,只相当于八座标准的许家大庄园,但也非常值得高兴。

由此也能看出,在资本逐利的投资模式驱动下,哪怕是看似不是很富有的皇室,也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能让吝啬到极致的人甘愿倾家荡产。

但这只是偌大的大明帝国中,皇室这一家所爆发出的能量而已。整个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

江南地区。山东、北直隶等地区。所有的地主士绅阶级。大明境内所有的大商人小商人。

乃至是几乎一无所有的底层百姓。最近这一段的时间里,他们天天都在探讨如何拓殖南洋,如何才能去海外发财,人心浮躁无比。

尤其是浙江境内的海商集团,已经光速的采取行动,组织商船货船装运着大批渴望改变命运的人手,直奔东南而去,并从许家庄的拓殖行动中,总结出了三条拓殖海外定能成功的要素。

其一,圈占最精华的土地。其二,集体庄园模式。其三,下血本投入巨量资源,争取当年获得回报。

以上这么三条要素,只要全部具备,海外拓殖就一定有利可图,一定能取得成功!

只能说,浙江之地海商集团的商人们,不仅豪富,也确实非常聪明,联合起来的能量更巨大无比,甚至其内部可能有位战略级别的天才,准确总结出了许家庄之所以能成功的原因,然后立刻进行模彷,行动力也极其强大,五月二十七日,就组建一支庞大的拓殖船队出海,携带着三万移民,直奔台湾而去。

绝不允许许家庄把精华之地占尽!但……浙江的海商集团,他们可能还是把问题想简单了。

六月五日,海商拓殖船队遭遇风暴,船只损失三分之一,移民死亡近万。

六月八日,顺利抵达台湾南部,成功登岸立足,但遭到山上的野人袭扰。

六月十五日,爆发严重疟疾,以及水土不服引起的腹泻等疾病,一天之内病死千人。

六月二十日,出发时三万人的青壮移民,这时只剩八千左右,且大多奄奄一息,劳动能力低下,开拓效率很低,加之山上野人袭击的频率不断增加,再坚持下去,估计十年、二十年都看不到回本的可能。

失败!浙江海商集团的拓殖行动,以失败告终,给大明境内这波引起全民狂热的海外拓殖潮,浇上了一盆冰凉的冷水,让无数人不得不恢复清醒。

这时人们发现,拓殖海外是有前途的,但进行大规模的海外拓殖,且想要取得成功,目前只有许家庄才有这个能力。

最根本的原因,是许家庄手中有神药!别人要想成功,必须得找许家庄购买神药才行!

不然就是死路一条,只会亏的血本无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