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第220章 神奇之城计划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第220章 神奇之城计划

作者:远明不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苦思冥想。

接下来许远一整天都在苦思冥想。

或者坐在电脑前查了无数的资料,在千度中搜索“十大暴利行业”、“十大最赚钱行业”、“干什么能暴富”等问题的答桉。

在“穿越大联盟”交流群中,也问了无数各行各业的精英,想从他们这里得到有用的参考,结果大多是“去研究一下《刑法》,最赚钱的办法都在里面”“你都有一个异世界了还赚不到钱?”“去找国家合作咯,借个几万亿还不是轻轻松松”之类的玩笑调侃,真正有参考价值的没有几条。

废了。

可能是乱七八糟加群的太多了,许远觉得这个群已经基本废了,没以前那么有用了。

他只能绞尽脑汁的自己想办法。

甚至采取了最笨的列举法排除法。

“大规模的倒腾木材如何?华夏每年对木材的需求,都超过2亿立方,是个价值超过2000亿的庞大市场,我哪怕是想办法吃下其中十分之一份额,也能赚到200多亿。”

“还有河沙资源,现在国内河沙的价格,已经涨到了550元一立方,每年的需求依然在五亿立方以上,我也派人在明末世界大量的挖沙,一年倒腾个五千万方过来,就是超过270亿的利润。”

“钢铁也能大量的倒卖,现在一吨的价格六七千,我一年倒腾个两百万吨过来,就是100多亿,只是明末那边的钢铁产量没这么高,倒是煤炭的数量多点,可以想办法弄个两三百万吨过来,乘以三千每吨的价格,也是接近100个亿。”

“另外现代社会的燃油价格又提高了,最近柴油都要7块一升了,如果我让明末那边的合成工厂,加大生物柴油的产量,每年倒腾个50万吨过来,折合5亿升的量,乘以七块的价格,又是35亿。”

“黄金黄铜等贵金属的倒腾量,也得想办法提高,一年要带来200亿的收入。”

“干海鲜海货的数量,得快速提高到五万吨以上,那就是50亿的收入。”

“再卖个30万吨的有机贡米,价值60亿,卖个5万吨的猪肉牛肉罐头,价值50亿,以及5万吨的食用油,价值10亿,再加上各种杂七杂八的,一共卖个20亿的样子。”

“最后全部加起来,耗尽了明末那边的多余资源和能力,平均每天都倒腾几十万吨的东西,一共也就赚1100亿不到,平均每个月连一百亿都没有。”

算完后许远得出了一个结论:赚钱太特么难了,简直比吃屎还难。

就算他手中掌握了无数的优质农产品和原材料,但依然赚不到太多的钱,依然实现不了暴富梦想。

可见靠输出原材料、初级农产品的发展模式,不可能实现富裕,顶多达到温饱。

那么到底做什么最赚钱呢?

国内芯片产业,每年市场规模2万亿。

国内汽车产业,每年市场超过3万亿。

国内能源产业,每年市场超过3万亿。

国内医疗产业,每年营收超过4万亿。

国内房地产行业,每年总营收依然能达到2万亿。

以上这些行业,才是真正的高利润高回报领域,随随便便,都比许远这捣鼓那捣鼓赚的多得多,且根本不是一个体量级。

只是芯片、动力、能源这些领域许远已经打算进去做了,但是门槛太高了,投入非常巨大,至少五年之内,别想取得多大的进展,要想追平技术差距,并在现代社会这边赚钱,恐怕得十年以后了。

思路客

医疗产业更不必说,其门槛更高,根本不用考虑。

唯一存在较大利益且门槛也不算高的,居然只剩下房地产?

“难道我要先进入房地产领域,才能赚到不少的钱?”

“建筑工人的话,就从明末世界那边调人过来,代替现代社会的农民工,工资的话,每个月给个三十银元就行,价值3000块左右,但对比聘请农民工每天五六百的工资,单就工资一项,每人每月,就可以给我带来上万元的收益。”

“建房子用的钢筋、水泥、河沙等等材料,也从明末那边进口,这样就省了大笔的购买建筑材料的费用,相当于销售出了这些材料,赚到了材料的费用。”

“房子的装修,也可以使用来自明末那边的瓷砖,使用明末那边打制好的家具、门窗,没有多少甲醛异味,非常的环保安全,同时又在装修上面省了一大笔的费用,赚到了装修上的钱。”

“等房子建好之后,面向市场销售,别人的楼盘卖1万3,1万5一平,我只买1万出头,而且带精装修,可拧包入住,公摊比例也非常低,试问买房者会如何选择?刚需用户会考虑谁?”

“另外楼盘建设的过程中,内部是半封闭的环境,外人不得入内,只要约束好工人不乱跑,开个对他们相对较高的工资,再加上明末世界那边,这些工人都是有家有室,有儿有女,不可能抛弃,保密系数应该很高,何况他们这些‘古人’都没有身份证,属于黑户,在现代社会只会寸步难行,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地。”

“而只要能把楼盘开发出来,房子全部卖掉,就算每平米只能带来5000块的毛利润,一套100平的房子就是50万,只要一年搞个10万套房子,就能赚到500亿,甚至砍半只弄5万套房子,也能赚到250亿,跟其它乱七八糟加起来倒腾的东西差不多,利润基本相当。”

“有搞头,进军房地产,似乎非常的有搞头啊,似乎不是什么脑洞天开,哪怕国内的房地产行业早就已经饱和。

那么要不就这么定了。

每年五万套房子走起?

摇头。

许远很快又摇头了。

不是因为觉得脑洞太大,一点都不现实,而是他觉得既然开了脑洞,干脆再开的彻底一点,专门在现代社会,在华夏的中西部人烟较少地区,承包一片廉价的土地,打造出一座属于他的城市。

占地面积不少于30平方公里。

以后把神奇芯片公司、光伏公司、电池公司、动力公司,全部放在这座城市之中,构成四大支柱产业。

然后就是在这里搞房地产,开发楼盘,建设超过10万套的房子,卖给公司的员工们居住,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

而这座城市当中,人们吃的粮食、肉类、蛋和奶,以及大部分的日用品、消费品,都来自于明末世界,只有少部分需要在现代社会采购,即大部分都能实现“自给自足”。

这座城市创造出的价值,却可以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流,自身的消耗却很少。

对于许远而言,这座城市的每一分钱,基本都会落入到他的口袋中,做到了肥水不流外人田。

保密性也能得到保证。

购买地皮成本、建设成本、维持成本等等方面的成本都不高,或许投入个一两百亿就能看到雏形,大部分的功能也能运转起来,以后就是属于他的私人基地,即便有关机构想要调查,也会面临不少的困难,不是想进去就能进去。

完美。

这套方案更加完美。

“这座城市,不如就叫做‘神奇城’吧,意思是很多神奇的事情会在这里发生。”

至于方案名称,就叫做《神奇之城计划》吧。

许远暗暗说道,基本就这么决定了下来,之后要做的,就是落实这个计划,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让这座城市成为现实

但新的问题又来了。

钱。

没钱怎么落实这个计划,没钱一切就是空想。

假设购买地皮需要30亿。

四大公司的厂房建设、购买第一批设备等需要40亿——刚开始买过时落后的设备就行,应当花不了太多钱。

建房子、修路、通水通电通网等基础建设,估计要花30个亿。

即第一期的启动资金,都需要一百亿之多,许远从哪里去弄到这么多的钱?

难不成又要回到房地产项目不成,这岂不成了无限套娃?

这种情况自然不会发生。

许远想到了解决的办法——金融,说的更直白点,就是找银行借钱,且能抵押的高价值物品他都有所准备。

比如黄金48吨——这是许远手头最后一大批的黄金了,而明末那边的收集效率,现在是一年10多吨不到20吨的样子,提供给宋佳芸可能都不太够用。

比如白银锭2500吨——这是明末那边天下通银行中的存银,价值1亿银元,在避免引起货币价值动荡的情况下,许远临时挪动到了现代社会,只为能贷到大笔货款。

还有黄花梨木料1500吨,以每公斤五千块的价格算,也能换来75亿的贷款额度。

只是这三样可抵押物品。

再看到天凤珠宝公司还算健康的现金流以及盈利状况。

加上许远名下的房、车等个人财产,以及有个身家已经达到10亿级的老婆宋佳芸。

2月18日,某国字头的银行,在评估了许远的各方面情况后,给他提供了高达300亿的银行授信额度,年息为4.8%,只要没到还不起利息或资不抵债的地步,这些额度他可以尽情的挥霍。

故而启动资金的问题,顺利得到解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