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第211章 横扫南洋:越南国王的软弱

对于许家庄的大部分移民们而言,土着部落的威胁,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而已。

最主要的工作,开始开垦土地、伐木建屋、挖窑烧砖、搬运物资等等,平均每天都要工作12个小时。

并在上岛后没多久,就种下了第一块的菜地、第一亩的甘蔗。

且为了加快开拓的效率,还主动发出拉拢和邀请,把岛上已有的主要是福建人移民开辟的汉人村落,要合并到甘蔗庄园中,以后会一视同仁,给予他们相同的庄民待遇。

对于这样的拉拢,一部分福建移民心动了,产生了加入的念头,但更多的是抗拒和反对,毕竟他们辛辛苦苦开荒了那么多年,才把生地变成熟地,才有了这些来自不易的成果,许家庄的移民一过来,就想摘他们的桃子,这是不是想的太美了。

这个时候,许家庄技术协助团队,以散件状态带过来的十台拖拉机,在重新组装好后,再装上铧犁,往油箱中倒入生物柴油,再轰轰轰的发动,投入到开荒的工作中。

较之于慢吞吞的人力开垦,这些拖拉机,每台每天就可开荒两百多亩地,十台就是两千多亩,再加上大批的人力辅助,最多半个月的功夫,就可开出3万多亩的土地,满足一座甘蔗庄园的需要。

效率不知是人力的多少倍,牛马之类的牲畜也远远比不上。

除此之外。

许家庄的移民们,竟然不怕岛上的蚊虫,即便有人上岛后没多久就生了寒热病(即疟疾),但吃了那种叫青蒿素的神药后,很快就好了,许家庄的医疗队,甚至还帮忙治好了多位寒热病极其严重的福建移民,把原本必死无疑的他们救活了下来。

还有其它多种疑难杂症,医疗队的医生也能应对,且大多都能奏效。

况且同样作为外来移民,许家庄移民不论是吃的、穿的,还是用的各类工具,都比他们这些已经扎下根来的福建移民强太多了,要知道这还是初来乍到,属于最困难的阶段,等他们的甘蔗种了出来,白糖厂运转了起来,开始产生了经济效益之后,又将会过上什么样的好生活?

另外无罪军的强大,他们也看在眼里,那些山上的土着部落,根本就不是对手,连一个无罪军战士都杀不死,便落个全族灭亡的下场,而且无罪军不会解散,随时可以进行集结、出击,集体庄园的经营模式,也比一个个村落单打独斗强太多。

即只要加入了甘蔗庄园。

在拖拉机等农用机械的帮助下,生产效率会大大提高。

生活水平会大大提高。

安全性也会极大提高,根本不用担心自己的脑袋不保,可以永远安安心心的耕作、生活下去。

这么多的优势摆在面前,福建移民们当然知道做出明智选择,而且现在再不赶紧加入,以后想加入都没门了,后悔恳求都没有用,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即甘蔗庄园不会求着他们加入。

总之经过这一番的拉拢与劝说后,台岛的中部平原地区,除少数村落被福建郑家拉拢走外,80%以上的汉人村落,都合并到了甘蔗庄园中,节省了不少的开垦工作量,明显加快了开拓进度。

……

另一边。

停留在海边的移民舰队,也一刻没有停下过运输工作。

十一月十一日,海运货船上的物资,全部卸下之后,移民舰队立刻启程,全速返回了海港城。

十五日,又将第二批足足25万的老少移民,跟近三万吨的各类物资,送到了“白糖港”,用了两天才卸人卸货完毕。

至此,拓殖台岛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然后从十一月十八日到十二月初,许家庄的拓殖目的地,主要放在了海南岛上。

海南岛的气候更热,平原地带更多,尤其是海南岛的北部和南部,可开垦的稻田超过300万亩,中部丘陵地区,还有大量的林木资源,包括高价值的黄花梨木,早在两年多前,许远就派了三千多人过来,建立了一个伐木场,已经砍伐了超过8万立方米的黄花梨木,但按照这个趋势,最多再砍十年,岛上的黄花梨木资源,就会基本消耗殆尽,即便伐木工们栽种了不少的黄花梨小树苗,至少也得五十年后才能成材。

正好现代社会那边,有个姓胡的商人,承包并种植了十万亩的黄花梨木,过几年就能成材了,许远试试看花个几十亿,能不能把这十万亩的黄花梨树都买下来,正好补上木材不足的空缺,进而寻求继续垄断黄花梨木家具的卖方市场,毕竟99.9%的事情花钱就能办到,实在不行就加钱。

偏题了。

在海南岛的平原地区,建五十座的水稻庄园,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岛上荒芜空闲土地很多。

岛上人口则在百万左右,不算稀少,汉人约占六成,黎、苗、壮等少数民族占四成左右,并形成了汉夷杂居的局面,通婚也常有发生,已经形成了较深的融合,并且服从汉人官府的管理,可以算的上半熟地了。

只有深山中的一些黎人部落,不服官府约束,经常爆发叛乱。

所以许家庄的移民舰队抵达,二十多万的青壮移民登岛之后,建设水稻庄园的过程中,不仅得到了当地官府的大力支持,合并了不少的本地村落,并在当地千户所官兵的协助下,孙传庭带着五万人的无罪军(这是第二批无罪军),对深山中最强大的几个黎人部落,发起了打击行动,短短五天时间,就取得非常重大的成果。

灭黎人部落四个,俘获两万七千多老少妇孺。

至少数百年都搞定不了的黎人叛乱,经过这次的打击,至少能消停五十年以上。

无罪军伤亡则不足百人。

但作为主帅的孙传庭,依然没有多少的成就感,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像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他的关注目光,放在了越南的后黎朝身上,开始酝酿着一个更加庞大的计划。

不仅要完成在红河平原建立至少30座粮食庄园的目标,也得对后黎朝下一个狠手,给其沉重的一击,令其从此以后再也无法形成威胁,不得不承认粮食庄园的存在,不敢采取任何敌对或破坏的行动。

原因非常简单,后黎朝是一个封建国家政权。

即便如今的国王黎维祺是个傀儡,国内的朝政和权利,掌握在权臣郑梉,与另一位封疆大吏阮福源的手中,形成了南北对峙、郑阮纷争的局面,可谓一点实权都没有。

不仅如此,越南的北边,还有一个小小的占据高平地区的莫朝政权,以及一个占据宣光镇地区的隆平朝。

形成了一个面积才十几万平方公里的王国内,莫、郑、阮、隆平四个互相独立的实力。

可以用一盘散沙来形容,是外部势力,非常适合进行趁虚而入的机遇期。

即便如此,也不能过于小看这个王国。

其总人口约在千万左右。

兵力超过十万。

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和熏陶。

国民性格顽韧,不会轻易妥协屈服,独立意识极其顽强,无法接受外来势力的统治。

所以孙传庭动了扶持傀儡,挟国王以令越南的心思。

他让人把郑氏集团的郑鸿逵、郑芝豹二人叫了过来(郑家舰队已经倾巢出动,跟着抵达了海南岛,但郑芝龙没有亲自来),开了一个会议,探讨如何拓殖越南,并建立安全并长期稳定的开发机制,降低消耗和损失。

孙传庭对他们道:“二位将军,本将已经让人打探得知,如今的越南国王黎氏,只是一个毫无实权的傀儡罢了,天天受到权臣郑氏的欺凌,双方矛盾极多,心中早有不满,我们完全可利用这点,派出五千人的特别行动大军,攻入升龙城,突入王宫,营救出国王黎维祺,然后与其达成交易,跟我们合作,我们出兵帮他击败权臣郑氏,夺回实权,作为回报,他要永久的割让一块土地给我们,让我们建立五十座的粮食庄园,其中三十座归许家庄,二十座归郑家,合计占据的土地,约150万亩,不到越南土地的百分之一,损失极小,却能换来实权,这样的交易,相信黎氏应当会答应。”

“呃,孙帅,越南一向反复无常,如果拿到实权后,国王黎氏翻脸不认,反而攻打我们怎么办?”郑鸿逵问道。

“那就扶持权臣郑氏,或者南方的阮氏,与他们进行联合,夺了国王黎氏的实权,继续沦为傀儡,或者把国王抓到我们的庄园中,直接控制起来,不仅能维护我们的利益不变,还能以国王黎氏为抓住,控制整个越南的朝政,形成以粮食庄园掌控越南国的局面,谁听话就给谁奖励,谁叛乱就给予惩罚,我相信有五万的无罪军 郑家军在,区区越南,应当脱离不了我们的掌控。”

即合计五十座的粮食庄园,不仅完成种粮食的任务,也如同一台控制器,掌控住一个王国。

“那就试试吧,若是能行的话,说不定能在南洋推广开来。”郑鸿逵想了想道,表示支持。

“这些我不太懂,孙帅你说如何办就怎么办。”郑芝豹也没有意见。

“好!既然郑家支持,以庄园制小国之策,定能成功!”

孙传庭兴奋点头,当即开始制定特别行动方案,并且打算出动最为精锐的许家军海军陆战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